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FA-ESDA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济干 李颖秋 《水利经济》 2021年第2期9-16,95,共9页
为评估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首先利用Shephard水距离函数构造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技术计算该指标,并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6个城市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可视化评价。然... 为评估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首先利用Shephard水距离函数构造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技术计算该指标,并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6个城市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可视化评价。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6—2015年间的空间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研究期间呈上升趋势;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存在空间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 探索性空间数据 长江三角洲 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许晶荣 黄德春 方隽敏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4,111,112,共10页
在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下,科学有效地评估我国区域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完善当前治水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全要素分析框架,将水足迹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Shephard水资源距离函... 在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下,科学有效地评估我国区域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完善当前治水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全要素分析框架,将水足迹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Shephard水资源距离函数,结合SFA模型测度了我国2003—2018年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水足迹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10年后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区域间水足迹平均值和年均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具有东高西低特征,全国及东、中、西部均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W形变化趋势,呈现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步提升趋势;环境规制与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U形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贸易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用水结构对我国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则具有负向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足迹 Shephard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全要素水资源调整目标比率的应用 被引量:37
3
作者 刘渝 王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6-30,共5页
从分析水资源生产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两者的差异入手,探讨现行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之间的优劣,采用全要素水资源调整目标比率测算方法,选择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9—200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对中... 从分析水资源生产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两者的差异入手,探讨现行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之间的优劣,采用全要素水资源调整目标比率测算方法,选择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9—200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对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业水资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之间的距离较大;总结农业用水效率的时间演变规律,效率较高的这些省份随着时间发展效率水平不断提高,而效率较低的省份的效率水平在研究期间内变化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利用效率 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水资源调整目标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及节水减排潜力
4
作者 薛宝琪 范红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
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DEA模型测算2015—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20个城市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各市节水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受水区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呈现以京津冀、郑州两大都市圈为核心向外围逐... 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DEA模型测算2015—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20个城市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各市节水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受水区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呈现以京津冀、郑州两大都市圈为核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模式以及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京津、河南、河北的空间分异规律;2015—2021年受水区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实现了最优效率的70%~85%;不同城市节水减排潜力差异显著,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DEA模型 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 节水潜力 减排潜力 南水北调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量-质-域-流-生”全要素保护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华 刘欢 胡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8,共8页
水资源保护是关乎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水资源保护亟需向流域化、系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研究基于对水资源系统多维属性功能的解析,从流域整体视角剖析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 水资源保护是关乎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水资源保护亟需向流域化、系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研究基于对水资源系统多维属性功能的解析,从流域整体视角剖析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干扰特征,提出了水资源“量-质-域-流-生”全要素保护策略,明确了水资源全要素保护的概念、内涵及体系架构。进一步,从服务于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角度,提出了以“退水还河、退污还清、退地还盆、退堵还疏、退渔还生”为核心的水资源全要素保护策略,明确了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核心要点。最后,从政策法规、制度建设、监管体系等提出了推进我国水资源全要素保护的对策与措施。研究成果是对传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有益发展,为新时期国家治水实践提供了有力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量-质-域-流-生 要素 体系架构 策略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希睿 许实 +1 位作者 杨兴典 吴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3,共7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对比分析江苏省62个县(市、区)1999—2011年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较大,1999—2011年全省...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对比分析江苏省62个县(市、区)1999—2011年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较大,1999—2011年全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先降后升,最低点出现在2008年左右;(2)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存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08年以前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以后主要依靠综合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江苏省正处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阶段,应根据各市县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和不同级别,制定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利用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技术进步率,为全国实现"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DEA模型 利用效率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及节水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良仕 冷明祥 孙才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128,共6页
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测度2000—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利用自然断点法与变异系数探究了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对各省份的节水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全要素水资源绿... 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测度2000—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利用自然断点法与变异系数探究了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对各省份的节水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两极分化特征显著,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态势;2000—2017年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且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实现了最优效率的70. 0%~80. 0%,但各省份间的差异正逐渐缩小;不同省份间的节水减排潜力差异显著,节水潜力与减排潜力均呈现西部中部东部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DEA 生活指数 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 节水潜力 减排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的江苏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空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陆中伟 张云宁 王洁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90,共6页
选取水资源供给量、资本存量、就业人数作为投入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搜集江苏省2002-2016年13市的基础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Open Geo Da软件,选取Moran's I作为衡量... 选取水资源供给量、资本存量、就业人数作为投入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搜集江苏省2002-2016年13市的基础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Open Geo Da软件,选取Moran's I作为衡量指标,对江苏省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分别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呈现倒U形发展趋势,全要素生产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江苏省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存在区域差异,各市间综合效率呈现负空间相关关系,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呈现正空间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DEA-Malmquis 空间相关性 要素生产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提高了中国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吗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金鹤 孙乐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23,共14页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来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成为能源利用效率长效提升的“助推器”,这种提升作用在政策...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来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成为能源利用效率长效提升的“助推器”,这种提升作用在政策实施的第2年会达到峰值,之后略有下降但始终为正;第二,从内在机制来看,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依托技术进步和研发创新渠道“借势发力”,进而为能源利用效率的突破提升提供“新动能”,具体来说,技术进步和研发创新中介效应占各自总效应的比重已接近25%和38%;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第二产业占比较低、能源消费量较小、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较低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交易 要素能源利用效率 研发创新效应 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汉江干流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朝 张廷龙 +3 位作者 李双 丁小花 郭义军 张青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1-296,共6页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选取汉江干流10个地市,运用数据包络法(DEA)计算了2008—2015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利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分析了水资源绿色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分解指数的动...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选取汉江干流10个地市,运用数据包络法(DEA)计算了2008—2015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利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分析了水资源绿色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分解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汉江干流不同地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时空分异特征,中下游地市的水资源经济效率普遍高于中上游地市;水资源绿色效率较高的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集中分布在下游地区。2008—2015年水资源经济效率逐渐下降,而水资源绿色效率先增加后减小;除武汉市和安康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保持积极有利发展趋势外,其他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技术约束和规模效应的影响而未能达到期望值。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资源绿色效率 DEA 要素生产率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要素天然气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勇 张淑英 李德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是促进我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往对天然气利用效率的研究忽略了要素替代、非径向以及环境约束等问题,致使测算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了从全要素框架的角度去... 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是促进我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往对天然气利用效率的研究忽略了要素替代、非径向以及环境约束等问题,致使测算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了从全要素框架的角度去测算天然气利用效率,基于2002—2016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Undesirable-Window-DEA模型,在考虑了能源消费异质性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各区域全要素天然气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天然气利用效率在2002—2016年间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2)中国东、中、西部3大区域的天然气利用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显著低于东、中部地区;(3) 2007年以后,中部地区天然气利用效率的改善速度远远超过东、西部地区,并且中部和东部的差异正在不断缩小;(4)中国各省市区天然气利用效率变动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1)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天然气产业链;(2)实施能源生产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要素 天然气利用效率 Undesirable-Window-DEA模型 要素替代 非径向 环境约束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与评价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永凯 孙雪梅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3,50,共8页
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和Malmquist指数,对黄河流域68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DEA有效的地级行政单元有26个、非DEA有效的地级行政单元... 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和Malmquist指数,对黄河流域68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DEA有效的地级行政单元有26个、非DEA有效的地级行政单元有42个;通过对42个非DEA有效行政单元的投入冗余测算,发现由于规模效率不高造成的有27个、技术效率低下造成的有15个。2009—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波动大的特点,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有所提升,且技术水平是影响其关键因素。从流域来看,2009—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指数的综合平均值为0.957;其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TFP指数为0.977;上游和中游地区次之,TFP指数分别为0.958和0.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 要素生产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其时空变化格局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浩林 周兴 +1 位作者 苏珍来 李丹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31-138,共8页
为解决广西土地的低效利用问题与提高广西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结合土地资源利用总体结构中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从社会、经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角度分别构建了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DEA-Malmquist... 为解决广西土地的低效利用问题与提高广西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结合土地资源利用总体结构中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从社会、经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角度分别构建了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全面测算与评价了广西14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广西农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处于增长趋势,广西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处于降低趋势,没能重视利用效率提高与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不当是广西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广西城市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土地利用效率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农用地利用效率 MALMQUIST指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全要素配置框架下的三次平衡分析理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康爱卿 魏传江 +1 位作者 谢新民 刘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61-167,共7页
本文在回顾水资源配置历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新形势下水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在原有三次平衡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框架下新的三次平衡分析。水资源全要素配置模式下的三次平衡分析是从水量的供需平衡、污染物排污总量控... 本文在回顾水资源配置历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新形势下水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在原有三次平衡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框架下新的三次平衡分析。水资源全要素配置模式下的三次平衡分析是从水量的供需平衡、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以及河道生态流量要求等多重目标出发,根据供水、治污和水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分析,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水资源配置 三次平衡 总量控制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全要素配置框架下的水质参数识别
15
作者 康爱卿 魏传江 +2 位作者 张守平 谢新民 李慧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7,57,共5页
针对传统水质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宏观系统概化尺度的全要素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论述了模型参数率定调试总体框架设计及参数率定,并以浑太河流域为例,分析了确定模型参数依据的污染物产生、截留、入河及降解信息过程。结果表明,... 针对传统水质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宏观系统概化尺度的全要素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论述了模型参数率定调试总体框架设计及参数率定,并以浑太河流域为例,分析了确定模型参数依据的污染物产生、截留、入河及降解信息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为实现流域大尺度水质模拟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水资源配置 水质模型 参数调试 浑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中国经济增长资源利用效率探讨
16
作者 林志良 黄荣 魏骁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70,共5页
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对中国1978年~2011年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将中国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与一些主要国家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资源投入产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 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对中国1978年~2011年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将中国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与一些主要国家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资源投入产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效,技术进步变化引起了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高。相对美国、日本、巴西等6个国家,中国全要素生产效率水平居中,但技术变化指数和纯技术效率指数均小于1,存在投资效率下滑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要素生产率 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崔永正 刘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129,136,共5页
结合EBM模型和GML指数,在全国视角下测度并分解2008-2018年黄河流域9省的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低,与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 结合EBM模型和GML指数,在全国视角下测度并分解2008-2018年黄河流域9省的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低,与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驱动,而较低的技术效率限制了其增长。水资源禀赋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水利设施和农业种植结构对其产生负向影响。为提升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黄河流域应当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手段,提升农业水资源管理水平;完善跨区域调水机制、合理建设水利设施、提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要素生产率 黄河流域 EBM模型 GML指数 Bootstrap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然资源要素投入的城市效率评价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陶小马 谭婧 陈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将城市能源、土地与水3种自然资源要素,与资本和劳动一起构成5要素投入模型,采用长三角16市1999-2010年数据,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城市静态效率、要素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结果与仅含资本、劳动2要素投入模型的结果... 将城市能源、土地与水3种自然资源要素,与资本和劳动一起构成5要素投入模型,采用长三角16市1999-2010年数据,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城市静态效率、要素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结果与仅含资本、劳动2要素投入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肯定了加入自然资源要素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各种效率评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5要素模型,1999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城市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规模效率的贡献,但这种贡献在2003年以后逐渐停滞。因此,今后长三角地区上述效率的提高,必须通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依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而不是盲目地搞规模扩张;②5要素模型中,16座城市三种静态效率的评价结果较2要素模式更为集中在80%以上的效率区间,这一方面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均衡的现状,另一方面也为未来长三角地区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③长三角区域5种投入要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其中尤以能源的浪费最为严重;④从动态效率的角度看,由于各个城市在自身规模、产业结构以及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不同,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来源存在较大区别。对此各地政府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城市效率 资源利用效率 要素生产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悦 汪克亮 +1 位作者 孟祥瑞 杨宝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59,共5页
为提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协同发展,将水环境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首先基于SBM模型与GML生产率指数测算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与上、中、下游3大区域的工业水资源效率与工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 为提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协同发展,将水环境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首先基于SBM模型与GML生产率指数测算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与上、中、下游3大区域的工业水资源效率与工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并考察其时空异质性;进而根据工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结果,揭示出各省市工业水资源效率提升的驱动因素;最后,通过构建效率-生产率方阵综合分析各省市水污染防治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较低,地区差异显著,下游明显优于中上游;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是负向的,且技术进步是主要障碍;各省市工业水资源绩效呈现"马太效应"特征,落后省市与先进省市之间的差距将拉大。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工业水资源效率 工业水资源要素生产率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1,共7页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增加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0.06%,能源利用效率的滞后一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水平都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积极影响因素,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回弹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具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 要素能源利用效率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