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肽酶对肝素化全血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和全血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文志斌 朱发明 +2 位作者 何晓凡 熊石龙 贺石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用体外血液凝固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抑肽酶(aprotinin)对肝素化血液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和全血凝血酶原时间(BPT)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高岭土作激活剂时抑肽酶也能延长ACT时间,且与肝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用体外血液凝固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抑肽酶(aprotinin)对肝素化血液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和全血凝血酶原时间(BPT)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高岭土作激活剂时抑肽酶也能延长ACT时间,且与肝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Q=0.757<1);但抑肽酶与肝素联用时对外源性凝血途径无影响,不影响BPT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肝素 全血凝固时间 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氨加压素对体外循环病人术后激活凝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穗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37-838,共2页
随机将 4 0例择期体外循环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分为两组 :用药组 2 0例 ,于CPB结束时将去氨加压素0 .3μg/k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中静脉滴注 (约 75gtt/min) ;对照组 2 0例不用去氨加压素。结果用药组病人激活全血凝固时... 随机将 4 0例择期体外循环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分为两组 :用药组 2 0例 ,于CPB结束时将去氨加压素0 .3μg/k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中静脉滴注 (约 75gtt/min) ;对照组 2 0例不用去氨加压素。结果用药组病人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ACT)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去氨加压素可缩短CPB病人术后ACT ,可减少CPB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氨加压素 体外循环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8
3
作者 韩淑燕 李海霞 +1 位作者 文宗曜 屠鹏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100mg·kg-1阳性对照组、PNS50和100mg·kg-1组,每日早晚ig给药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s...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100mg·kg-1阳性对照组、PNS50和100mg·kg-1组,每日早晚ig给药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在切变率200~1s-1范围内采用锥板法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微量毛细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凝聚和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模型组大鼠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凝聚率增加,红细胞压积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缩短。而与模型组相比,大鼠ig给予PNS50和100mg·kg-1均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200s-1:(4.5±0.4)vs(4.1±0.4),(4.0±0.3)mPa.s;100s-1:(5.0±0.4)vs(4.4±0.5),(4.4±0.4)mPa.s;50s-1:(5.6±0.5)vs(4.9±0.6),(4.9±0.4)mPa.s;1s-1:(27.1±3.0)vs(22.2±4.6),(22.0±3.5)mPa·s及血浆粘度50s-1:(1.51±0.14)vs(1.33±0.10),(1.32±0.08)mPa.s,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0.49±0.02vs0.45±0.03,0.44±0.03、红细胞聚集指数(5.5±0.4)vs(5.0±0.5),(5.0±0.6)和血小板凝聚率(32±3)% vs(26±3)%,(24±4)%;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4.8±0.3)vs(4.2±0.4),(4.1±0.3)g·L-1,以及延长凝血酶时间(25.2±2.7)vs(30.5±4.7),(31.2±3.9)s和凝血酶原时间(14.5±1.1)vs(15.7±1.1),(15.8±1.0)s。结论PNS能显著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液流变学 凝固 小板凝聚 全血凝固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与红花总黄酮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旭 张可 +2 位作者 韩淑燕 马治中 屠鹏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EAM)与红花总黄酮(ECT)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急性血瘀模型、阳性对照阿司匹林100 mg·kg-1,EAM400 mg·kg-1,ECT 200 mg·kg-1,EAM 400 mg·kg-...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EAM)与红花总黄酮(ECT)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急性血瘀模型、阳性对照阿司匹林100 mg·kg-1,EAM400 mg·kg-1,ECT 200 mg·kg-1,EAM 400 mg·kg-1+ECT 200 mg·kg-1组。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大鼠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制备急性血瘀模型。锥板法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微量毛细管法测定血细胞比容(Hct);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加,Hct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独应用EAM和ECT均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Hct、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其中EAM还能显著降低Fib含量,延长APTT和TT;ECT还能显著延长PT。与单独应用EAM或ECT相比,EAM与ECT配伍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延长TT上优于单用ECT(P<0.05),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用EAM或ECT(P<0.05)。与阿司匹林相比,单用EAM或ECT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不及阿司匹林,但EAM降低Fib的作用较好,ECT延长PT的作用较好;EAM与ECT配伍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结论 EAM和ECT单用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数,且二者配伍后能增强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提取物 红花总黄酮 液流变学 小板聚集 全血凝固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与丹参总酚酸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可 马旭 +2 位作者 韩淑燕 马治中 屠鹏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EPG)和丹参总酚酸(ESM)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EPG 200 mg.kg-1,ESM 200 mg.kg-1,EPG 200 mg.kg-1+ESM200 mg.kg-1和阿司匹林100 mg.kg-1(阳性对照),每天早晚各1次,共7...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EPG)和丹参总酚酸(ESM)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EPG 200 mg.kg-1,ESM 200 mg.kg-1,EPG 200 mg.kg-1+ESM200 mg.kg-1和阿司匹林100 mg.kg-1(阳性对照),每天早晚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大鼠再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锥板法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独应用EPG和ESM均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降低Fib含量,显著延长APTT,其中EPG还能明显延长PT和TT,ESM还能显著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单独应用EPG或ESM相比,EPG与ESM配伍组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PG(P<0.05),在延长TT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SM(P<0.05),在降低Fib含量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PG或ESM(P<0.05)。与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比,单用EPG或ESM对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作用不及阿司匹林,但EPG与ESM配伍对血液流变的改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PG和ESM单用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异常,且二者配伍后能进一步增强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 丹参总酚酸 液流变学 小板聚集 全血凝固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和红花总黄酮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韩淑燕 李海霞 屠鹏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和红花总黄酮(ECT)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PNS 50 mg.kg-1、ECT 200 mg.kg-1、PNS+ECT及阿司匹林100mg.kg-1。每日早晚ig给药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sc给予...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和红花总黄酮(ECT)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PNS 50 mg.kg-1、ECT 200 mg.kg-1、PNS+ECT及阿司匹林100mg.kg-1。每日早晚ig给药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锥板法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微量毛细管法测定血细胞比容(Hct);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加,Hct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独应用PNS和ECT均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Hct、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延长PT,其中PNS还能显著降低Fib含量,延长TT。与单独应用PNS或ECT相比,PNS+ECT配伍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降低Hct上优于单用PNS(P<0.05),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抑制作用则优于单用PNS或ECT(P<0.05)。与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比,单用PNS或ECT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不及阿司匹林,但PNS降低Fib的作用较好;PNS+ECT配伍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在抑制红细胞聚集和血小板聚集,降低Fib含量,延长TT和PT等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有优于阿司匹林的趋势。结论 PNS和ECT单用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且二者配伍后能增强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红花总黄酮 液流变学 小板聚集 全血凝固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勇 黎演明 +3 位作者 冼学权 苏志恒 李晓捷 李秉正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233-237,共5页
为了初步探索木薯淀粉微球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本研究以酸改性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水包水乳液交联法制备木薯淀粉微球。通过体外和体内止血试验评价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微球组的... 为了初步探索木薯淀粉微球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本研究以酸改性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水包水乳液交联法制备木薯淀粉微球。通过体外和体内止血试验评价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微球组的全血凝固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家兔脾脏划破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云南白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初步证明木薯淀粉微球的体外及体内止血性能良好,具有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微球 材料 全血凝固时间 浆复钙时间 局部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39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8
8
作者 龙村 胡盛寿 +8 位作者 刘晋萍 孙寒松 黑飞龙 高国栋 宋云虎 刘迎龙 于坤 孙立忠 李景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39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对本院39例终末期心脏病和心脏术后需心肺支持的患者进行ECMO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到动脉的... 目的:回顾性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39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对本院39例终末期心脏病和心脏术后需心肺支持的患者进行ECMO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到动脉的ECMO辅助方式。婴幼儿采用右心房-升主动脉插管,成人麻用右心房一股动脉插管或股动-静脉插管,肌素用量5~20U/(kg·h),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维持120~160s。辅助期间流量在40~220ml/(kg·min)。结果:25例患者顺利撤离ECMO装置,其中21例患者康复出院(总出院率为53.8%,21/39),4例患者术后死亡。25例患者ECMO平均辅助时间(91±57)h。其余14例患者因适应证的选择、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与ECMO技术有明确关系)等原因而放弃治疗最终死亡,ECMO平均辅助时间(112±101)h。共18例死亡,ECMO平均辅助时间(116±103)h。39例患者ECMO平均辅助时间(99±62)h,共用膜肺44个,平均膜肺使用时间(91±47)h,ECMO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和渗血、肾功能衰竭、感染、血栓形成、神经系统并发症、肢休缺血坏死等。结论:ECMO支持是一种有效的循环呼吸衰竭机械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心脏移植患者等待供体期间的桥梁过渡。应刚ECMO的时机和适应证是ECMO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化水性聚氨酯改性医用聚氯乙烯表面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维涛 李树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以N 甲基二乙醇胺为扩链剂合成了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ACPU) ,将其固定在医用聚氯乙烯管内壁并对其进行肝素化。通过全血凝固时间实验证明 ,改性后的医用聚氯乙烯管的抗凝血性明显提高。另外使用红外光谱分析了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结构及... 以N 甲基二乙醇胺为扩链剂合成了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ACPU) ,将其固定在医用聚氯乙烯管内壁并对其进行肝素化。通过全血凝固时间实验证明 ,改性后的医用聚氯乙烯管的抗凝血性明显提高。另外使用红外光谱分析了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结构及其肝素化处理后聚合物结构的变化 ,并考察了MDEA含量对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乳液 改性 聚氯乙烯 扩链剂 肝素化 阳离子 医用 全血凝固时间 固定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