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船有限元结构分析的若干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从晶 夏利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773,共6页
阐述了全船有限元结构强度分析的直接计算流程和方法,以6 000 t甲板驳船为例,对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如甲板货物的不同模拟方法(虚梁法、多点约束法和质量点法)及剖面荷载参考点的选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实现全船... 阐述了全船有限元结构强度分析的直接计算流程和方法,以6 000 t甲板驳船为例,对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如甲板货物的不同模拟方法(虚梁法、多点约束法和质量点法)及剖面荷载参考点的选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实现全船的结构强度评估,以期对全船有限元结构分析中相关关键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船有限元法 结构强度 设计波 虚梁法 多点约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损叠加全船断电事故放射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 陈力生 +1 位作者 张帆 刘海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1-876,共6页
以严重事故分析程序MELCOR为计算工具,研究了某型船用堆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损叠加全船断电事故,针对传热管破损所导致的放射性物质向其他舱室的泄漏,着重分析了惰性气体和CsI的释放、迁移、滞留特点及其在舱室内的分布。计算结果表... 以严重事故分析程序MELCOR为计算工具,研究了某型船用堆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损叠加全船断电事故,针对传热管破损所导致的放射性物质向其他舱室的泄漏,着重分析了惰性气体和CsI的释放、迁移、滞留特点及其在舱室内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二回路蒸汽管道会发生超压失效,氢燃导致堆舱邻舱的超压失效。至计算结束,约占累积总量99.61%的Xe和49.96%的CsI从堆芯释放出来。舱室Ⅰ和Ⅱ内Xe的分布份额分别为38%和18%,CsI的分布份额分别为22.2%和2.7%,CsI主要存在于舱底水池中,且泄漏至舱室Ⅱ的份额微少。本文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的源项剂量分析及船内外应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COR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 全船断电 超压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船断电叠加安全阀失效事故放射性释放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展锋 张帆 +1 位作者 王伟 于雷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1,共5页
针对全船断电叠加安全阀失效事故,以严重事故分析程序MELCOR为研究工具,建立了某型船用堆的分析模型,分析了稳压器安全阀在断电事故后开启1次、开启5次、开启13次后卡开失效及正常启闭4种工况。结果表明:安全阀开启1次后卡开失效事故进... 针对全船断电叠加安全阀失效事故,以严重事故分析程序MELCOR为研究工具,建立了某型船用堆的分析模型,分析了稳压器安全阀在断电事故后开启1次、开启5次、开启13次后卡开失效及正常启闭4种工况。结果表明:安全阀开启1次后卡开失效事故进程最快,后果最严重;不卡开的情况,事故进程最慢;在安全阀开启13次以内的卡开失效时,各工况放射性物质释放至各部位的份额均比较接近,放射性后果的影响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船断电 MELCOR 安全阀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尾部黏性分离的全船线型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宝吉 许乐平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为获得低阻、高效的优良船型,以势流兴波阻力理论Rankine源法为基础,结合非线性规划法,提出以全船线型为设计对象,以降低兴波阻力为主要目标,同时考虑尾部黏性分离影响的最小总阻力船型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简易二维湍流分离判断式... 为获得低阻、高效的优良船型,以势流兴波阻力理论Rankine源法为基础,结合非线性规划法,提出以全船线型为设计对象,以降低兴波阻力为主要目标,同时考虑尾部黏性分离影响的最小总阻力船型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简易二维湍流分离判断式求各流线上的分离点,近似求出分离域;然后根据分离域数值,判断黏性阻力,得到最小阻力船型.S60船型为母型的算例表明,运用该方法可获得在船体线型微小变化下总阻力有所改善的船型;设计思想可为研究船尾、乃至全船的线型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船线型 Rankine源法 黏性分离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甲板运输船全船结构强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跃富 王靖 +1 位作者 金义会 刘益清 《船海工程》 2012年第5期68-70,73,共4页
为了更准确地校核自航甲板驳船的结构强度,采用整船有限元直接计算方法对3艘船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经过建模、加载、计算,表明该系列船舶结构强度足够。
关键词 全船 有限元 结构强度 甲板运输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船断电叠加波动管失效事故分析
6
作者 王伟 陈力生 +2 位作者 张帆 刘海鹏 晏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0,70,共5页
利用MELCOR程序建立了船用堆计算模型,通过模拟船用堆全船断电事故进程,分析了全船断电事故的热工水力及堆芯失效过程。建立了稳压器波动管蠕变失效模型,实现了MELCOR程序对稳压器波动管蠕变失效问题的计算分析。对波动管破口尺寸进行... 利用MELCOR程序建立了船用堆计算模型,通过模拟船用堆全船断电事故进程,分析了全船断电事故的热工水力及堆芯失效过程。建立了稳压器波动管蠕变失效模型,实现了MELCOR程序对稳压器波动管蠕变失效问题的计算分析。对波动管破口尺寸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破口尺寸越大,事故进程越快。全船断电事故舱底的熔穿及稳压器波动管的失效,给船用堆的抗沉性及船内人员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COR 全船断电 稳压器波动管 蠕变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船结构静动态优化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素素 夏利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9-74,共6页
在采用归一化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全船结构众多设计变量进行必要取舍的基础上,建立全船结构优化模型。通过优化板材厚度和骨材型号等离散变量,使结构在满足相应的频率、强度、变形约束和几何限制等条件下,达到全船结构重量最小化的优化目... 在采用归一化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全船结构众多设计变量进行必要取舍的基础上,建立全船结构优化模型。通过优化板材厚度和骨材型号等离散变量,使结构在满足相应的频率、强度、变形约束和几何限制等条件下,达到全船结构重量最小化的优化目标。以某自航绞吸挖泥船为研究对象,建立优化模型,采用iSIGHT中集成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进行静力学、动力学特性的计算分析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全船结构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下,不仅具有更轻的结构质量,而且具有更高的固有频率储备,更低的振动水平,较好的实现了全船结构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IGHT 灵敏度 频率禁区 动力特性 全船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深水远岸风电安装船全船结构强度计算与校核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振刚 李毓洲 +4 位作者 张笛 张永康 姚震球 郑和辉 霍小剑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超大型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结构设计不可靠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需进行精确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分析。利用有限单元法对深水海上超大型风电安装平台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和应力状态进行分析,解析和计算表达出安装平台结构及其与... 针对超大型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结构设计不可靠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需进行精确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分析。利用有限单元法对深水海上超大型风电安装平台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和应力状态进行分析,解析和计算表达出安装平台结构及其与起重基座、桩腿等重要受力结构的协调关系与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安装平台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值均未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的限度,平台主体的主要力学特性均满足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海上超大型风电安装平台 全船结构强度 变形和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波法的FPSO全船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段雷杰 张少雄 杨洋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
为了准确评估FPSO的结构强度及变形水平,采用谱分析法对FPSO剖面波浪载荷进行长期预报并确定设计波参数,对FPSO进行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并将波浪载荷预报值与规范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船分析充分考虑了局部载荷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真... 为了准确评估FPSO的结构强度及变形水平,采用谱分析法对FPSO剖面波浪载荷进行长期预报并确定设计波参数,对FPSO进行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并将波浪载荷预报值与规范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船分析充分考虑了局部载荷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真实反映了FPSO整体的变形和应力水平,船体结构满足强度要求,波浪载荷预报值比规范值大60%。设计波法克服了传统经验公式估算载荷带来的结果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波法 FPSO 全船有限元分析 波浪载荷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000t多用途重吊船全船扭转强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珅玮 万冬冬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在消化吸收日本船级社《集装箱船计算指南》的基础上,对36 000 t多用途重吊船分别采用全船有限元计算方法和指南提出的简化公式计算方法,进行扭转强度的分析和评估,比较2种方法的不同,讨论大开口船舶设计的注意点。结果表明,全船有限元... 在消化吸收日本船级社《集装箱船计算指南》的基础上,对36 000 t多用途重吊船分别采用全船有限元计算方法和指南提出的简化公式计算方法,进行扭转强度的分析和评估,比较2种方法的不同,讨论大开口船舶设计的注意点。结果表明,全船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船体扭转强度的直接计算可行且有效,同时对大开口型船舶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途重吊船 抗扭强度 全船有限元 合成应力 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0 m深水钻井船全船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强 刘小杰 +2 位作者 王飞 赵杰 刘文民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1,共6页
以某3000 m深水钻井船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效设计波方法,以三维势流理论为基础,进行水动力分析,计算不同主控载荷的传递函数,结合海浪谱得出响应谱,进行DLP极值的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从而挑选出等效设计波,开展全船有限元分析,依据规范衡... 以某3000 m深水钻井船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效设计波方法,以三维势流理论为基础,进行水动力分析,计算不同主控载荷的传递函数,结合海浪谱得出响应谱,进行DLP极值的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从而挑选出等效设计波,开展全船有限元分析,依据规范衡准校核了结构强度,给出船体梁变形。结果表明,目标钻井船的结构强度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计算方法和结果通过了船级社的审核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船 全船有限元分析 水动力分析 等效设计波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计算波浪载荷在全船有限元分析中的加载问题研究
12
作者 李丽 刘日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2-15,共4页
为分析直接计算波浪载荷在全船有限元分析中的加载问题,对确保载荷施加正确的两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外部水动压力施加,给出一种可以获得最优映射关系的基于面积比最小判定的水动压力映射方法;对于货物压力和惯性力施加,分析全船有... 为分析直接计算波浪载荷在全船有限元分析中的加载问题,对确保载荷施加正确的两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外部水动压力施加,给出一种可以获得最优映射关系的基于面积比最小判定的水动压力映射方法;对于货物压力和惯性力施加,分析全船有限元分析与水动力分析的坐标转换关系,并给出坐标系转换后的加速度计算公式,并通过一艘20000TEU集装箱船的加载平衡检验验证相关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载荷 全船有限元 压力映射 平衡检验 惯性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船开放系统设计(下)
13
作者 李恒德 《国外舰船工程》 2001年第10期12-18,F003,共8页
关键词 全船开放系统设计 舰船设计 C^4I作战情报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船舶结构设计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云 张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平台构建全船模型,通过插值和网格划分2种方法划分模型网格,并在不同载荷情况下,通过3种力学方程模拟和校核船舶模型的抗损程度以及承载强度,分析船舶结构性能,完成船舶模型结构尺寸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获取...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平台构建全船模型,通过插值和网格划分2种方法划分模型网格,并在不同载荷情况下,通过3种力学方程模拟和校核船舶模型的抗损程度以及承载强度,分析船舶结构性能,完成船舶模型结构尺寸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获取不同载荷下船舶不同结构部位的应力分布结果,不同载荷下,船舶首部舱段结构和甲板支撑结构发生显著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发生接近8 cm的变形;对船舶结构尺寸优化后,结构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应力的上限值400 MPa,整体船舶质量也逐渐发生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船舶制造 结构设计 全船模型 不同载荷 承载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志鑫 夏侯命胜 张玉奎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9,共7页
为分析上海海事大学教学实习船全船振动和局部振动特性,采用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三维建模的方法,对两种典型工况下该船整船及其上层建筑的振动模态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船整船的自由振动性能良好,上层建筑部分一阶频率接近危险共振范... 为分析上海海事大学教学实习船全船振动和局部振动特性,采用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三维建模的方法,对两种典型工况下该船整船及其上层建筑的振动模态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船整船的自由振动性能良好,上层建筑部分一阶频率接近危险共振范围.根据计算结果,对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后续研究提出建议.该研究表明,经验公式法与有限元法的结合使用可以简化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习船 全船振动 局部振动 有限元法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堆断电事故仿真及源项滞留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晏峰 陈力生 张帆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以某船用压水堆为研究对象,借助MELCOR程序建立事故分析模型,对全船断电事故进程进行仿真;对事故源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若应急电源无法投入,将导致堆芯熔化、支撑结构失效、舱底熔穿;大部分放射性物质排出舷外,稳压器及波动管滞留量次... 以某船用压水堆为研究对象,借助MELCOR程序建立事故分析模型,对全船断电事故进程进行仿真;对事故源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若应急电源无法投入,将导致堆芯熔化、支撑结构失效、舱底熔穿;大部分放射性物质排出舷外,稳压器及波动管滞留量次之,回路滞留量最少;各放射性核素在系统中滞留量也不相同,惰性气体滞留比例最小,仅为0.338 2%;卤素滞留量也相对较小,为3.848%;其余核素滞留比例都较高。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事故缓解研究及船外应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堆 MELCOR 全船断电事故 仿真 滞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8000载重吨教学实习船的动力学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思豪 刘红敏 江国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7,共5页
本文以48 000载重吨教学实习船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进行全船频响分析。全船有限元计算条件要求极高,而一般情况下又存在各种资料的限制或实验数据的缺失,因而会使得计算精度较低。本文介绍利用基本的设计... 本文以48 000载重吨教学实习船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进行全船频响分析。全船有限元计算条件要求极高,而一般情况下又存在各种资料的限制或实验数据的缺失,因而会使得计算精度较低。本文介绍利用基本的设计资料的条件下,从模态参与系数角度结合模态振型提出一种新的动力学结构优化思路,并进行计算分析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为全船有限元振动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船有限元 模态参与系数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波的载重3600t干货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海蛟 张少雄 《船海工程》 2013年第6期33-37,41,共6页
为准确评估超规范的载重3 600 t大通舱干货船的弯扭强度及变形水平,采取全船水动力分析及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的方法,对各工况下的主要载荷参数进行长期预报,推导出对应等效设计波各参数。根据等效设计波求出各工况全船所受的波浪诱导动... 为准确评估超规范的载重3 600 t大通舱干货船的弯扭强度及变形水平,采取全船水动力分析及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的方法,对各工况下的主要载荷参数进行长期预报,推导出对应等效设计波各参数。根据等效设计波求出各工况全船所受的波浪诱导动载荷,施加到全船有限元模型上,进而对船体弯扭强度及变形水平进行评估。比较了单舱船及货舱中部设一道横舱壁的两舱船,得出单舱船屈曲强度不足的结论,并提出改善屈曲强度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货船 大通舱 设计波法 全船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配电装置的船舶分布式智能配电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坤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98,共7页
针对船舶配电系统体积重量大、拓展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将二次配电装置、固态功率控制器、全船配电控制台应用到船舶分布式智能配电系统中。对船舶配电系统的架构进行分析,建立自上而下全船配电控制台、现场配电板和用电负载3个... 针对船舶配电系统体积重量大、拓展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将二次配电装置、固态功率控制器、全船配电控制台应用到船舶分布式智能配电系统中。对船舶配电系统的架构进行分析,建立自上而下全船配电控制台、现场配电板和用电负载3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提出船舶分布式智能配电方法。在联调试验和船舶上对该配电系统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配电系统提高船舶配电系统的集成优化水平、拓展性、智能化程度,保证了船舶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船舶分布式智能配电系统 二次配电装置 固态功率控制器 全船配电控制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堆断电事故仿真及源项滞留分析
20
作者 晏峰 陈力生 张帆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6-262,共7页
以某船用压水堆为研究对象,借助MELCOR程序建立事故分析模型,对全船断电事故进程进行仿真;对事故源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若应急电源无法投入,将导致堆芯熔化、支撑结构失效、舱底熔穿;大部分放射性物质排出舷外,稳压器及波动管滞留量次... 以某船用压水堆为研究对象,借助MELCOR程序建立事故分析模型,对全船断电事故进程进行仿真;对事故源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若应急电源无法投入,将导致堆芯熔化、支撑结构失效、舱底熔穿;大部分放射性物质排出舷外,稳压器及波动管滞留量次之,回路滞留量最少;各放射性核素在系统中滞留量也不相同,惰性气体滞留比例最小,仅为0.338 2%;卤素滞留量也相对较小,为3.848%;其余核素滞留比例都较高。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事故缓解研究及船外应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堆 MELCOR 全船断电事故 仿真 滞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