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组培瓶内外壁全自动清洗机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朱建锡 傅剑 +3 位作者 王洁 王邦宇 边晓东 郑涛 《农业工程》 2024年第9期98-102,共5页
针对目前工厂化组培育苗生产清洗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根据植物组培瓶清洗工艺要求,研制了一种植物组培瓶内外壁全自动清洗机。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工作参数。试验表明,在喷淋和毛刷往复清洗次数4... 针对目前工厂化组培育苗生产清洗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根据植物组培瓶清洗工艺要求,研制了一种植物组培瓶内外壁全自动清洗机。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工作参数。试验表明,在喷淋和毛刷往复清洗次数4次、清洗时间3 s、瓶身转速150 r/min时,清洗机的平均洁净率和破损率分别为93.33%、0.83%,清洗效率960瓶/h。研制的全自动清洗机能够高效地清洗植物组培瓶的内外壁,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瓶 全自动清洗机 清洗 喷淋 毛刷 工厂化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清洗机消毒呼吸机管路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韩跃华 袁建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掌握全自动清洗机对呼吸机管路消毒的方法,并讨论其无菌保存有效期。方法 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消毒呼吸机管路,对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在2种不同温度、时间、操作方法条件下的合格率;无菌室内保存30d后再采样。... 目的 掌握全自动清洗机对呼吸机管路消毒的方法,并讨论其无菌保存有效期。方法 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消毒呼吸机管路,对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在2种不同温度、时间、操作方法条件下的合格率;无菌室内保存30d后再采样。结果 消毒温度在92~93℃,清洗10min ,烘干程序4 0min ,全过程10 4min条件下,监测结果均无菌生长,合格率达到10 0 %。消毒后无菌保存30d后再采样,培养结果为无菌生长。结论 按全自动清洗机标准、规范的消毒程序对呼吸机管路消毒,能保证消毒质量,减少了人为操作的不规范性;消毒后可无菌保存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清洗机 呼吸 呼吸管路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消毒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樊莉 许丽红 赵慧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目的研究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监测某院2018年6—7月(共计48 d)使用的7条纤维支气管镜。采用次氯酸消毒剂对临床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机洗消毒5 min,分别采用ATP荧光检测法... 目的研究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监测某院2018年6—7月(共计48 d)使用的7条纤维支气管镜。采用次氯酸消毒剂对临床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机洗消毒5 min,分别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和滤膜法、倾注法对纤维支气管镜外表面及内腔面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7条纤维支气管镜共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159次。分不同日期随机抽样30次,采用ATP荧光法检测表面洁净度,RLU范围10~64,中位数为22,合格率100%。共检测内腔面159次,滤膜法与倾注法检出菌落计数均为0~6 CFU/件,合格率均为100%。稳定性试验7个周期的结果显示,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有效氯的初始浓度为210 mg/L,经一周消毒后,处理内镜20~32条不等,有效氯浓度为74~106 mg/L。结论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可达到规定的消毒要求,次氯酸消毒剂机洗使用7 d时仍能保持有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消毒剂 纤维支气管镜 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 戊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英秀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10-2612,共3页
[目的]分析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供应室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监测其效果,并与集中清洗前科室分散清洗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供应室全自动... [目的]分析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供应室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监测其效果,并与集中清洗前科室分散清洗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科室分散清洗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0.05)。[结论]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流程合理符合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清洗消毒干燥质量优于科室分散清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清洗消毒 集中清洗 分散清洗 呼吸管路 呼吸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声清洗时间对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蓉 曹英 +3 位作者 曾玉 贾利荫 卢娇 江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超声清洗时间对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效果,探索兼顾清洗质量和低损耗的超声清洗时间。方法选取使用后的眼科白内障包、玻璃体切除包各30个,两种器械包随机均分至A、B、C三组,每组眼科显微器械各180件。三组均采用超声波清洗机... 目的比较不同超声清洗时间对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效果,探索兼顾清洗质量和低损耗的超声清洗时间。方法选取使用后的眼科白内障包、玻璃体切除包各30个,两种器械包随机均分至A、B、C三组,每组眼科显微器械各180件。三组均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的清洗方式,超声清洗时间分别为20 s、40 s、60 s。通过目测法、ATP荧光检测和蛋白残留测定法对三组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清洗质量评价。结果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三组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残留测定三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7)。结论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是眼科显微器械的有效清洗方式,超声时间在40~60 s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显微器械 超声波清洗 全自动清洗机 超声清洗时间 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效果 器械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清洗牙科手机效果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利文 林春婵 +2 位作者 杨萍 包年香 骆伟燕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牙科手机的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120支手机随机分成两组各60支,A组手机人工刷洗后置于超声清洗机内,加入1∶400的3M低泡多酶洗涤剂超声清洗10 min;B组手机人工刷洗后置于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清洗40 min。结果 B组清...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清洗牙科手机的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120支手机随机分成两组各60支,A组手机人工刷洗后置于超声清洗机内,加入1∶400的3M低泡多酶洗涤剂超声清洗10 min;B组手机人工刷洗后置于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清洗40 min。结果 B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使用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清洗牙科手机效果优于超声清洗机清洗。同时有消毒、去热源、保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 清洗 超声清洗 全自动清洗消毒 3M低泡多酶洗涤剂 残留污染 杰力试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器械清洗架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瑞萍 周颂华 +2 位作者 黄文英 朱秀芬 梁健庆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3期657-657,共1页
关键词 多功能器械 清洗 研制 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 全自动清洗机 器械清洗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节类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蒋涛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轴节类医疗器械的有效清洗方法,保证再生器械灭菌质量。方法将回收的450件轴节类器械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0件,每组组织剪、止血钳、持针器各50件。器械在流动水下充分冲洗后,A组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浸泡于多酶清洗剂... 目的探讨轴节类医疗器械的有效清洗方法,保证再生器械灭菌质量。方法将回收的450件轴节类器械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0件,每组组织剪、止血钳、持针器各50件。器械在流动水下充分冲洗后,A组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浸泡于多酶清洗剂10min,人工刷洗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C组用超声机加酶清洗后人工刷洗,进而手工漂洗再高温煮沸。结果三组清洗后目测合格率及潜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组潜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125)。三组清洗后器械咬合面、关节处潜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上述部位潜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125)。结论超声清洗机加酶清洗后进行手工刷洗,可有效去除残留物,是轴节类器械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节类器械 清洗 超声清洗 多酶清洗 人工刷洗 全自动清洗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检穿刺针清洗方法的改进与质量检测 被引量:7
9
作者 周雪 魏静蓉 +1 位作者 周娅颖 任晓梅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1期92-93,共2页
目的对活检穿刺针(下称穿刺针)采用两种不同的清洗方法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临床使用后的穿刺针200套,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套。A组遵循水枪冲洗-多酶清洗液浸泡-超声波清洗-含氯制剂浸泡与流动水冲洗-软布擦干的清洗程序;B组在此基... 目的对活检穿刺针(下称穿刺针)采用两种不同的清洗方法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临床使用后的穿刺针200套,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套。A组遵循水枪冲洗-多酶清洗液浸泡-超声波清洗-含氯制剂浸泡与流动水冲洗-软布擦干的清洗程序;B组在此基础上,经超声波清洗后,改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机清洗。干燥后每套穿刺针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测,同时每组随机抽取30套穿刺针,采用蛋白质残留法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B组放大镜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P<0.01)。两组蛋白残留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加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的穿刺针清洗效果较好,可有效保证穿刺针的清洗质量,并利于穿刺针的保养和重复利用,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穿刺针 清洗方法 质量检测 放大镜 蛋白质残留法 全自动喷淋式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