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强 张文 +5 位作者 黄宪章 丁海明 徐宁 庄俊华 张秀明 梁伟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69-1470,共2页
目的:评价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甲状腺激素(T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测定,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批内CV均小于4%,批间CV均小于5%;T4、HC... 目的:评价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甲状腺激素(T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测定,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批内CV均小于4%,批间CV均小于5%;T4、HCG、AFP回收率分别为98.7%~103.5%、100.5%~103.4%、97.8%~104.1%,灵敏度分别为3.4nmol/L、2.7mIU/mL、1.4ng/mL;无样品间的交叉污染。结论:该仪器主要指标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干扰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性能 评价 甲状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胎蚕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仪定量检测便隐血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红 靳淑玲 王北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9期3173-3175,3184,共4页
随机选择50例临床送检便隐血检查的住院病人粪便标本,以双盲法进行OC-Sensorμ型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仪(OC-Sensorμ仪)定量检测和金标法定性检测Hb,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OC-Sensorμ仪定量和金标法定性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16%(8/... 随机选择50例临床送检便隐血检查的住院病人粪便标本,以双盲法进行OC-Sensorμ型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仪(OC-Sensorμ仪)定量检测和金标法定性检测Hb,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OC-Sensorμ仪定量和金标法定性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16%(8/50)和14%(7/50),两种方法各自的阳性组与阴性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别均非常显著(P<0.001)。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OC-Sensorμ仪定量检测敏感性66.7%,特异性90.5%,阳性预检值100%,总符合率92%。统计学分析显示:OC-Sensorμ仪与金标法的一致性极强(Kappa值0.846)。实验结果表明,OC-Sensorμ仪检测粪便Hb浓度,可以定量测定Hb浓度并避免金标法定性检测中高浓度Hb导致的前带现象所造成的假阴性情况,同时也具有全自动操作模式化和检测标准化等特点。这种方法无论是对于临床常规检测还是大肠肿瘤及出血性胃肠道疾病的筛选都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血 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仪 大肠肿瘤 出血性胃肠道疾病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军 代蕾颖 +3 位作者 杨忠 赵丙锋 李正 王会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29,共8页
目的:建立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关键模块的性能评价方法。方法:对市面上主流的15家企业生产的30个不同型号的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原理、结构、操作进行了调研,建立了仪器加样系统、孵育系统、清洗系统和检测系统各模块的性能评价方法... 目的:建立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关键模块的性能评价方法。方法:对市面上主流的15家企业生产的30个不同型号的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原理、结构、操作进行了调研,建立了仪器加样系统、孵育系统、清洗系统和检测系统各模块的性能评价方法,按该方法对各仪器进行了测试。结果:孵育系统:所有仪器温度控制正确度在(37±0. 5)℃,波动度不超过0. 5℃;加样系统:各型号仪器的样品针和试剂针量程差异大,样品针最小加注量从5μL到40μL,最大加注量从20μL到300μL,试剂针最小加注量从5μL到50μL,最大加注量从47μL到450μL。无论是样品针还是试剂针,当加注量> 10μL时,大部分仪器能满足偏倚不超过10%,CV不超过3%;当加注量> 50μL时,大部分仪器能满足偏倚不超过5%,CV不超过2%。加注量越小,对仪器要求越高,技术实现难度越大,少数仪器不能达到其声称的最小加注量(<10μL);检测系统:所有仪器均能满足声称的噪声要求,仪器的线性范围满足临床需要,均不小于3个发光值数量级,有的甚至达到6个数量级,少数仪器精密度(CV)超过3%、稳定性(偏倚)超过5%,需进一步改进;清洗系统:某些仪器的携带污染率超过10×10^(-6)。结论:建立了发光免疫分析仪关键模块的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测试证明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 关键模块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苯丙氨酸的性能验证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晓威 程威 +3 位作者 孙云 张瑾 王彦云 蒋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9-702,共4页
目的:验证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genetic screening processor,GSP)检测血苯丙氨酸的分析性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系列文件及相关文献,设计验证方案,对GSP检测血苯丙氨酸的准确度、... 目的:验证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genetic screening processor,GSP)检测血苯丙氨酸的分析性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系列文件及相关文献,设计验证方案,对GSP检测血苯丙氨酸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检出限及临床可报告范围进行验证和评价,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应用百分位数联合ROC曲线确定苯丙氨酸的切值,并进行验证。结果:GSP对5份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室间质控品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在-6.7%~19.2%之间,均小于CDC可接受偏倚(±30%);检测质控品L(133μmol/L)及H(641μmol/L)的试剂批内的不精密度结果分别为7.5%和7.4%,分析批内的不精密度结果分别为7.4%和4.0%,总批间不精密度结果分别为7.5%和7.4%,与厂商提供的不精密度数据(2.6%~10.9%)基本一致;GSP检测苯丙氨酸在50~1 50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厂商的线性范围为45~1 420μmol/L);检测空白限(Lo B)为20.9μmol/L,检出限(Lo D)为31.7μmol/L,定量限(Lo Q)为55.5μmol/L,均小于厂商提供的数值(44.4μmol/L、68μmol/L、68μmol/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55.5~1 200.0μmol/L(厂商的可报告范围范围为68~1 200μmol/L);确定苯丙氨酸初始切值为124.5μmol/L。结论:GSP检测血苯丙氨酸的主要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可常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苯丙氨酸 分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维生素B_(12)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安崇文 李海霞 +2 位作者 孟群 胡建平 徐向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08-1513,共6页
目的:评估顺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血清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的分析性能。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EP15-A2、EP7-A2、EP6-A... 目的:评估顺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血清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的分析性能。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EP15-A2、EP7-A2、EP6-A、C28-A3c方法评价CMIA检测VitB12的精密度、正确度、抗干扰性、分析测量范围(AMR)、临床可报告范围(CRR)、生物参考区间。采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有证参考物质SRM 1955、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发放的室间质评物(K-C)、校准验证/线性评价物(LN5-B)评估CMIA系统检测VitB12正确度。结果:VitB12在108.84~874.43 pmol/L时,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厂家声明的标准。正确度验证显示测定有证参考物质NIST SRM1955,结果符合验证要求;检测CAP室间质评物(K-C)、校准验证/线性评价物(LN5-B)显示,结果均符合CAP校准验证/线性评价误差界限所规定的标准,VitB12浓度在89~1 057 pmol/L范围内通过线性验证,95%验证区间也包含其指定均值,相对偏差均小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TEa:靶值±25%)。抗干扰性评估显示在TG≤20 mmol/L、Bil≤300μmol/L、Vit C≤1.5 g/L时对VitB12检测系统(CMIA)无显著干扰。AMR验证判断最佳拟合方程为二元一次多项式,VitB12浓度在0~1 107 pmol/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CRR上限为110 700 pmol/L,最大稀释倍数为100倍。生物参考区间验证显示本研究选择的参考个体VitB12水平符合厂家试剂说明书给定参考区间,女性略高于男性,但无显著差异。结论:CMIA检测血清VitB12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实验室要求,其可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VitB12结果,为实验室评价人群VitB12营养状况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快速筛查呋喃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3
6
作者 梁高道 毛翔 +4 位作者 黄常刚 赵沙沙 金伟 张德军 计梦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8-183,共6页
文章通过开发硝基呋喃类药物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盒,建立了以磁微粒作为固相载体、化学发光作为检测信号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结合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磁微粒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MCLIA)同时对4种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西林... 文章通过开发硝基呋喃类药物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盒,建立了以磁微粒作为固相载体、化学发光作为检测信号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结合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磁微粒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MCLIA)同时对4种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和呋喃妥因代谢物(AHD))在不同来源的鸡肉样、鱼样中的残留量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的国家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共检测鱼肉、猪肉、鸡肉和贝类样品等共计78个样本,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在98%以上。结果表明全自动微粒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具备有自动化程度高,多项目同时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等优势,可用于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呋喃类药物 磁微粒化学发光酶联免疫 全自动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不同浓度HBsAg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符小玉 邬飞源 +4 位作者 陈钢 谢艳玲 邓国华 甘绍军 谭德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以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法)为标准,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IF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便基层医院普遍开展此项目,为抗病毒个体化的策略及疗效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CMIA法和TRIF... 目的以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法)为标准,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IF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便基层医院普遍开展此项目,为抗病毒个体化的策略及疗效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CMIA法和TRIFA法对157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对于HBsAg滴度超过检测上限的样本,采用稀释液手动稀释后,再进行定量分析。将HBsAg水平分为4组:≤100 IU/mL、101~1 000 IU/mL、1 001~20 000 IU/mL、>20 000 IU/mL,分析两种方法阳性标本定量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323X-896.3,相关系数r=0.943,P<0.001。以CMIA法检测值为参考,分为4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检测低浓度HBsAg样本时,TRIFA数值较CMIA法偏低,而高浓度样本以CMIA法检测值偏高。两种试剂在检测不同浓度的HBsAg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均P<0.05),其中以浓度在1 001~20 000 IU/mL时相关性最好。结论两种试剂在HBsAg定量检测上的准确性基本相当,定量相关性以检测值在1 001~20 000 IU/mL之间最佳。TRIFA成本低廉、易操作,更适于基层医院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肝炎病毒 乙型 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中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
8
作者 王勇 徐大雄 +6 位作者 朱一川 许士坤 邹俊伟 齐莉 周蓉 李海珠 和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147-147,共1页
增强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中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王勇徐大雄(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系100088)朱一川许士坤邹俊伟齐莉周蓉李海珠(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100035)和平(陕西省华阴市场88#西安714200)增强化学发光... 增强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中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王勇徐大雄(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系100088)朱一川许士坤邹俊伟齐莉周蓉李海珠(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100035)和平(陕西省华阴市场88#西安714200)增强化学发光(EnhancedChemi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化学发光 光电检测系统 分析仪 应用研究 设计与实验 基因分析 实验研究设计 单光子计数 化学发光免疫 光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潜血全自动分析仪和快检卡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军 徐朝 +2 位作者 郭志强 蒋芬 李基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586-4587,共2页
目的:比较粪便潜血试验(FOBT)全自动数值化仪器和免疫法快检卡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2800例便标本,分别采用便潜血全自动数值化分析仪和快检卡筛查,对阳性病例行肠镜检查及病理分析... 目的:比较粪便潜血试验(FOBT)全自动数值化仪器和免疫法快检卡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2800例便标本,分别采用便潜血全自动数值化分析仪和快检卡筛查,对阳性病例行肠镜检查及病理分析。结果:受检人群中仪器法阳性134例,阳性率4.78%;快检卡阳性130例,阳性率4.64%。仪器法与快检卡结果有显著相关(χ2=55.6,P<0.005);仪器相对灵敏度为97.1%,快检卡相对灵敏度为94.2%,两者的符合率为91.3%。结论:数值化仪器可进行便潜血定量分析,客观反应出血程度,可最大限度减低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便潜血试验 全自动分析仪 免疫快检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倍增管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福佳 陈烁烁 +1 位作者 蔡锦达 尤黔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865,共7页
基于光电倍增管(PMT)设计了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总体方案,以泌乳素(PRL)作为检测对象,标记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发光体为Pierce的鲁米诺(激发底物),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PMT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检测5种不同浓度的HRP稀释液的... 基于光电倍增管(PMT)设计了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总体方案,以泌乳素(PRL)作为检测对象,标记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发光体为Pierce的鲁米诺(激发底物),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PMT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检测5种不同浓度的HRP稀释液的发光数进行标定,后对数据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PRL浓度与发光数的关系。两检测样本PRL分别取阳性范围浓度值(样本A)和阴性范围浓度值(样本B),同时将检测结果与LUMO与Liaison两种化学发光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样本A,本系统、LUMO和Liaison的检测结果分别为51.724、46.198、43.792 ng/mL;对于样本B,本系统、LUMO和Liaison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1.702、15.133、8.069 ng/mL。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可以确定被测样本的阴阳性,能够满足免疫分析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光电倍增管(PMT) 信号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全自动血型仪在交叉匹配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波 葛春红 +3 位作者 林艳 刘银 周晔 唐晓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WADiana(戴安娜)、Techno TwinStation、ORTHO AutoVue Innova/Ultra 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在临床交叉匹配试验中应用的效果,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用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对临床备血的8 073例受血者与... 目的探讨WADiana(戴安娜)、Techno TwinStation、ORTHO AutoVue Innova/Ultra 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在临床交叉匹配试验中应用的效果,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用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对临床备血的8 073例受血者与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匹配试验操作,将血液交叉匹配试验阳性标本用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交叉匹配试验进行确认。结果 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共检出589例阳性的备血标本。经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交叉匹配试验确认,WADian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未出现假阳性结果,Techno TwinStation和ORTHOAutoVue Innova/Ultra的分析仪分别出现了6例和19例假阳性结果。结论 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在交叉匹配试验中都能准确判断阳性的标本,以WADiana系统分析仪的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全自动血型 配血系统分析仪 微柱法 免疫血型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血清HBeAg/HBeAb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符小玉 邬飞源 +4 位作者 陈钢 谢艳玲 邓国华 甘绍军 傅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ime-resolve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TRIFA)是否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MIA)在定量检测HBeAg/HBeAb中具有同样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157份来自... 目的:探讨国产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ime-resolve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TRIFA)是否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MIA)在定量检测HBeAg/HBeAb中具有同样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157份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门诊的HBV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CMIA和TRIFA两种方法进行HBeAg定量及HBeAg/HBeAb定性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定量检测HBeAg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72779X–4.0551(r=0.712,P<0.001)。与CMIA比较,TRIFA检测HBeAg定性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9.89%和100%,两种方法诊断HBeAg符合率为94.27%。TRIFA检测HBeAb定性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45%,两种方法诊断HBeAb的符合率为97.45%。结论:TRIFA在HBeAg/HBeAb定量检测上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与CMIA基本相当,二者HBeAg/HBeAb诊断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eAg/HBeAb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156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黄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677,共1页
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87例,女性69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1岁。所有患者均无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前开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30... 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87例,女性69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1岁。所有患者均无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前开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300mg.d-1,3个月后改为100mg.d-1。术前及术后0.5、4、12及24h取静脉血5mL,加入凝胶剂后妥善保管。生化指标采用贝克曼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血凝指标采用贝克曼ACL8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介入治疗术 临床分析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自身免疫性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肠溶阿司匹林 全自动血凝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及产毒菌株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覃艳华 谢和 +1 位作者 胡萍 李荔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143,146,共5页
为了解原料奶中产毒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采用传统分类学鉴定方法与PCR鉴定方法结合,对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运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了分离菌株的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7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in... 为了解原料奶中产毒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采用传统分类学鉴定方法与PCR鉴定方法结合,对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运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了分离菌株的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7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ini-VIDAS仪分析为阳性的有9株,产毒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2.86%,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原料奶的主要污染菌之一。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的PCR鉴定方法,与传统分类学方法的符合率为100%,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分离鉴定 PCR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介
15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
关键词 军医学院 医院简介 成都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身治疗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