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xGen LPS-Flex人工全膝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初步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沈灏 张先龙 +3 位作者 蒋垚 邵俊杰 陈炀 宋文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NexGen LPS—F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初步疗效。方法45例(57膝)行NexGen LPS-F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全部为Ps假体。27例(36膝)行髌骨表面置换(直径26~32mm),其中32... 目的研究NexGen LPS—F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初步疗效。方法45例(57膝)行NexGen LPS-F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全部为Ps假体。27例(36膝)行髌骨表面置换(直径26~32mm),其中32膝采用嵌入式髌骨固定技术。术前、术后4周和12周进行膝关节评分法(KSS)评分,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结朵术前膝评分平均47分,功能评分平均52分;术后4周和12周膝评分分别为84分和91分,功能评分分别为82分和88分。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为94°,术后4周增至117°,12周时为129°。术后2周内发生深静脉血栓者7例;术后膝关节腔血肿形成者1例;腓总神经损伤者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骨折、脱位等并发症。结论NexGen LPS—F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通过设计上的改进使理论上能达到高度屈曲。但膝关节假体置换后的活动度受术前活动度、关节置换技术、术后康复等多因素影响。高屈曲人工膝假体比较适合于术前活动度较好、没有伸膝装置挛缩和非肥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假体 屈曲 NexGen LPS-Flex人工全膝置换术 技术特点 初步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全膝置换术中伸屈间隙的软组织平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邵俊杰 蒋垚 +3 位作者 沈灏 王琦 张先龙 曾炳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置换术中伸屈间隙软组织平衡的方法。方法113例因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中伸屈间隙的软组织平衡是采用针对软组织的不平衡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挛缩软组织进行松解。结果92.3%的膝关节都可以得...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置换术中伸屈间隙软组织平衡的方法。方法113例因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中伸屈间隙的软组织平衡是采用针对软组织的不平衡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挛缩软组织进行松解。结果92.3%的膝关节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伸屈间隙内外侧平衡,伸屈间隙相等,优占80.5%,良19.5%。结论松解挛缩组织方法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伸屈间隙软组织不平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软组织平衡 关节 初次全膝置换术 伸屈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假体的放置对全膝置换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兆明 郭开今 +1 位作者 郭含军 周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放置的位置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行全膝置换术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疗效。结果:按照Knee-Society-Scores系统及HSS系统评价,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放置的位置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行全膝置换术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疗效。结果:按照Knee-Society-Scores系统及HSS系统评价,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切实有效方法,但应注意胫骨假体的正确放置以减少胫骨假体的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假体 放置 全膝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治疗 疗效 结论 有效方法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减轻老年患者行全膝表面置换术止血带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全立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64,共2页
在行全膝表面置换手术中.需要良好的止血带效果。因上止血带和松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右美托咪定作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以及减... 在行全膝表面置换手术中.需要良好的止血带效果。因上止血带和松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右美托咪定作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以及减弱应激反应等多种效用,并且不引起呼吸抑制.近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围术期用于右美托咪啶可以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行全膝表面置换术中阻止止血带反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置换术 止血带反应 右美托咪啶 老年患者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减轻 血流动力学变化 手术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与全膝置换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松 许建中 +3 位作者 王佰川 马凯歌 马秀才 邵增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获取UKA与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RCT)和半随机...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获取UKA与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RCT)和半随机对照研究(CCT)。采用RevMan 5.0.23对术后远期优良率、翻修率及关节活动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RCT 3篇,CCT 3篇。分析结果显示,UKA与TKA术后远期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07(0.97~1.18),P=0.19;术后翻修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84(0.86~3.91),P=0.11;术后关节活动度UKA优于TKA,RR(95% CI)=0.36(0.26~0.50),P<0.001。结论:U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在术后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T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全膝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老年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进展 被引量:52
6
作者 曲音音 徐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向多模式镇痛转变。作为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围术期镇痛是影响患者快速康复很重要的一环。本文综述FTS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中、术后各种镇痛方案的优缺点及最新进展。
关键词 父节置换术 围术期镇痛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后长期胫骨近端力学性能的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林蔚 杨晨 +1 位作者 宋阳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2-548,共7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长期胫骨近端力学性能的变化,探究UKA和TKA的失效原因。方法建立健康、UKA、TKA胫骨近端有限元模型,利用Wolff骨重建理... 目的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长期胫骨近端力学性能的变化,探究UKA和TKA的失效原因。方法建立健康、UKA、TKA胫骨近端有限元模型,利用Wolff骨重建理论结合有限元法预测胫骨近端的密度分布和应力分布。结果UKA外侧踝平均应力基本不变,但呈增大趋势,平均密度增加2%,内侧踝平均密度减小13%,平均应力均减少11%。TKA外侧踝平均密度减少1.5%,平均应力减少14%,内侧踝平均密度减少1.4%,平均应力减少19%,假体末端平均密度增加10%,平均应力增加15%。结论UKA、TKA假体的植入会造成应力遮挡现象,可能是产生术后假体松动的主要原因。TKA假体末端应力增大,可能导致TKA失效。UKA非置换侧平均应力随着骨重建的进行不断增大,可能导致UKA中远期对侧骨关节炎恶化。研究结果可以为降低UKA、TKA并发症发生概率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全膝置换术 胫骨近端 骨重建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平面高速摄影的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技术
8
作者 王建平 张俊 +5 位作者 王彦清 李强 王金武 赵冬冬 曾西 胡海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2-420,共9页
目的 测量健康志愿者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患者的膝关节三维运动。方法 建立膝关节胫股骨的坐标系,并据此在骨标志处粘贴标记点,随后采用双平面高速摄影测量方法进行人体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并依据坐标变... 目的 测量健康志愿者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患者的膝关节三维运动。方法 建立膝关节胫股骨的坐标系,并据此在骨标志处粘贴标记点,随后采用双平面高速摄影测量方法进行人体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并依据坐标变换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对比内收外展、内外旋转、内外平移和近远端移动的峰值,人工膝关节大于健康膝关节(P<0.05),但在后移上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健康志愿者与TKA患者的膝关节运动,揭示了两者在膝关节运动上的差异,说明了双平面高速摄影技术在膝关节运动学测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影 关节 全膝置换术 步态 三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春华 张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932-1933,共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对称性、多关节炎,以双手腕、肘、踝、膝、髋关节受累最常见。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迁延多年,累及膝关节病变的可致关节疼痛、间隙狭窄、畸形,甚...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对称性、多关节炎,以双手腕、肘、踝、膝、髋关节受累最常见。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迁延多年,累及膝关节病变的可致关节疼痛、间隙狭窄、畸形,甚至关节破坏、活动严重受限等。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类风湿性双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行双膝关节全膝置换术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节置换术 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节病变 全膝置换术 多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胫骨近端截骨的数字化形态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岩君 余斌 +3 位作者 罗吉伟 李鉴轶 刘清华 徐洪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通过三维测量胫骨近端截骨后的形态学数据,探讨更适合国人、个性化的假体设计。方法对55位志愿者中的92例正常膝关节(男性42例,女性50例)进行螺旋CT扫描,将断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0.1软件建立膝关节三维数字模型,然后再将模型导入G... 目的通过三维测量胫骨近端截骨后的形态学数据,探讨更适合国人、个性化的假体设计。方法对55位志愿者中的92例正常膝关节(男性42例,女性50例)进行螺旋CT扫描,将断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0.1软件建立膝关节三维数字模型,然后再将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 8软件系统对胫骨近端模型进行模拟截骨、形态学测量及统计分析,并将获得的数据与目前常用假体的形态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胫骨近端截骨面的前后径(AP)为(49.87±3.9)mm、内外侧横径(ML)为(73.50±5.6)mm,AP与ML呈正相关关系;男性胫骨平台AP为(53.24±4.1)mm、ML为(75.85±3.5)mm,比女性AP(47.61±3.7)mm、ML(67.68±2.6)mm都要大;内侧前后径(MAP)比外侧前后径(LAP)要大,男性大(3.9±2.9)mm,女性大(3.7±2.7)mm。结论不同性别及人种的胫骨截面形态可存在显著差异,在进行国产膝关节胫骨假体设计时需要考虑人种、性别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置换术 胫骨 计算机技术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屈曲状态下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齐玮 刘玉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膝关节高屈曲状态在亚洲国家和中东地区的日常生活及特殊职业中极为常见。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包括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及关节囊,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稳定性,其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特点对全膝置换术中软组织松解、膝关节韧带重... 膝关节高屈曲状态在亚洲国家和中东地区的日常生活及特殊职业中极为常见。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包括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及关节囊,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稳定性,其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特点对全膝置换术中软组织松解、膝关节韧带重建及损伤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膝关节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及静力稳定结构在膝关节由伸直到高屈曲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了阐述;对今后全膝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膝关节韧带修复与重建及伤后与术后康复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韧带 高屈曲 全膝置换术 生物力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