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全膜电容器热稳定性能试验条件下的温度场特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子建 严飞 +2 位作者 侯智剑 王崇祜 徐志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7-216,共10页
为了获得高压全膜电容器在热稳定性能试验条件下外壳与内部的温度分布,在Fluent 15.0中建立了电容器温度场仿真模型,并利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电容器外壳,其小侧面温度较高,外壳最热点在小侧面,而电容器最热点则... 为了获得高压全膜电容器在热稳定性能试验条件下外壳与内部的温度分布,在Fluent 15.0中建立了电容器温度场仿真模型,并利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电容器外壳,其小侧面温度较高,外壳最热点在小侧面,而电容器最热点则位于靠近尾部的中轴线上。由于电容器内部结构复杂,导致电容器外壳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并非规则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趋势,而是存在局部较热的区域。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仪分别对热稳定性能试验条件下的电容器内部及外壳温度进行了实际测量,实测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全膜电容器 热稳定性能试验 温度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叠加谐波电压下温度对全膜电容器绝缘介质击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方田 李化 +4 位作者 黄想 国江 朱庆东 齐亮 林福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148,共7页
随着非线性用电设备在工业领域的大量应用,电网中的谐波含量日渐增多,对应用于系统中的全膜电容器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研究工频叠加谐波电压下温度对全膜电容器绝缘介质击穿特性的影响,文中以全膜电容器元件为对象,在40、55、70、85℃... 随着非线性用电设备在工业领域的大量应用,电网中的谐波含量日渐增多,对应用于系统中的全膜电容器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研究工频叠加谐波电压下温度对全膜电容器绝缘介质击穿特性的影响,文中以全膜电容器元件为对象,在40、55、70、85℃下分别对全膜电容器元件在工频电压、工频叠加3次谐波电压、工频叠加5次谐波电压下进行了短时击穿试验,得到了工频叠加谐波电压下温度对全膜电容器绝缘介质击穿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电压类型下,全膜电容器绝缘介质的击穿场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在40~85℃的范围内,全膜电容器元件在同一温度下的特征击穿场强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含量 全膜电容器 绝缘介质 击穿特性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主要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兆林 《绝缘材料通讯》 1997年第2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全膜电容器 聚丙烯薄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新型高性能全膜电容器液体电介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珍 刘万松 李兆林 《绝缘材料通讯》 1997年第6期34-40,共7页
本文给出国产新型高性能全膜电容器用液体电介质MBT/DPE的研究结果。对比了MBT/DPE与日本SAS-40的结构组份、理化电气性能、粘温特性、热稳定性以及用它们浸渍的全膜模型电容器的介电温度特性、局部放电性能、耐久性和高低温过负荷... 本文给出国产新型高性能全膜电容器用液体电介质MBT/DPE的研究结果。对比了MBT/DPE与日本SAS-40的结构组份、理化电气性能、粘温特性、热稳定性以及用它们浸渍的全膜模型电容器的介电温度特性、局部放电性能、耐久性和高低温过负荷特性。以大量的试验研究数据证明MBT/DPE与SAS-40的结构和组份基本相同,其各项性能达到或优于SAS-40的水平,为现今全膜电容器更理想的国产化浸渍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电介质 浸渍剂 全膜电容器 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脉冲电容器电热老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云祺 王凌云 +5 位作者 张东东 陈林 袁建强 谢卫平 邓明海 孔佑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全膜脉冲电容器是脉冲功率系统的重要储能单元,其寿命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在脉冲工况下,全膜脉冲电容器的失效多为突发失效,且寿命的分散性较大。为探究全膜脉冲电容器老化失效机理,开展了其寿命试验及电场与温度场的仿真。利用LT... 全膜脉冲电容器是脉冲功率系统的重要储能单元,其寿命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在脉冲工况下,全膜脉冲电容器的失效多为突发失效,且寿命的分散性较大。为探究全膜脉冲电容器老化失效机理,开展了其寿命试验及电场与温度场的仿真。利用LTD基本放电单元(Brick)实验腔体对电容器进行寿命测试并获得失效电容器,分析了失效电容在不同故障形式下的失效原因,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电容器局部“电场易畸变”区域进行了电场仿真,说明上述区域存在的畸变电场是发生绝缘介质击穿的主要原因;对电容器进行温度场分析,发现电容器温度与充放电频率成正相关,温度最高点位于电容器几何中心处附近,在充放电频率较低时,电容器温升不明显,说明在较低充放电频率下,电容器绝缘介质老化以电老化为主,而非热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容器 寿命试验 老化 电场畸变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全膜电力电容器热学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一昕 楼顺凯 +4 位作者 雷乔舒 许德智 吴昊 左强林 赵彦军 《广东电力》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在设计高压电容器单元时,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而引起薄膜电容鼓胀、击穿乃至爆炸等危险情况,有必要对其温升进行计算和校核。针对变电站补偿无功所使用的高压全膜电容器组,根据其几何结构与材料参数,设计一种包括热仿真边界条件的热学仿真... 在设计高压电容器单元时,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而引起薄膜电容鼓胀、击穿乃至爆炸等危险情况,有必要对其温升进行计算和校核。针对变电站补偿无功所使用的高压全膜电容器组,根据其几何结构与材料参数,设计一种包括热仿真边界条件的热学仿真模型,使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瞬态热仿真软件模块进行求解,得到电容器在热稳定状态下的整体温度云图;同时根据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3台电力电容器共同工作时的温度场分布;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研究对比电容器在额定工况下的内外部温度云图。仿真结果表明:电容器外部温度由头部至尾部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离底部约三分之一处温度最高,外壳底部温度略高于顶部;3台电容器同时工作时,外壳最高温度高出单台工作下外壁最高温度1.79℃。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全膜电容器 热学模型 温度云图 有限元仿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