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平良 郭天文 +4 位作者 刘晓伟 李书田 曾骏 谭雪莲 董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9-590,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响应。【方法】选择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试验站,作物一年一熟,无灌溉,为典型旱地雨养农业区。2016和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响应。【方法】选择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试验站,作物一年一熟,无灌溉,为典型旱地雨养农业区。2016和2017年,以耐密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45000、60000、75000株/hm^2)和4个施氮量(N0、138、207、276 kg/hm^2,分别表示为N0、N138、N207、N276)。收获期调查分析了玉米籽粒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玉米籽粒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在中密度(60000株/hm^2)条件下,玉米籽粒产量较低密度(45000株/hm^2)和高密度(75000株/hm^2)分别增加了24.86%~26.91%和25.83%~34.34%,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1.07%和41.6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9.87%~18.09%和17.81%~32.89%,且差异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施氮量在138~276 kg/hm^2范围内的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各施氮处理表现为N276> N207> N138> N0,且N276、N207与N138、N0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氮肥利用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施氮量为207 kg/hm^2时玉米氮肥吸收利用率最大,较N276和N138处理分别提高了4.23%和27.37%。玉米产量提高引起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以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施氮量为207 kg/h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施氮量 旱地垄沟种植 产量 氮素利用率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肥互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振峰 刘宏胜 +4 位作者 高玉红 牛俊义 欧佐铭 王伟峰 刘学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75×104株·hm-2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4.50×...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75×104株·hm-2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4.50×104株·hm-2密度处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玉米穗行数和产量均以施纯氮180kg·hm-2,施过磷酸钙144 kg·hm-2处理最高;玉米百粒重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施纯氮210 kg·hm-2,施过磷酸钙168kg·hm-2最高;6.75×104株·hm-2密度下施纯氮210 kg·hm-2,施过磷酸钙168 kg·hm-2处理互作效应显著,玉米百粒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6.75×104株·hm-2密度下施纯氮210 kg·hm-2,施过磷酸钙168kg·hm-2是当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比较理想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玉米 肥密互作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土壤速效磷和磷肥利用率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文雪 马忠明 +1 位作者 王景才 卢颖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3,共5页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施肥不科学和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2011—2013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设置了三年定位试验,研究了P2O5投入量为0 kg·hm-2(CK)、120 kg·hm-2(P1)、240kg·hm-2(P2)和480 ...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施肥不科学和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2011—2013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设置了三年定位试验,研究了P2O5投入量为0 kg·hm-2(CK)、120 kg·hm-2(P1)、240kg·hm-2(P2)和480 kg·hm-2(P3)对春玉米产量、土壤速效磷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但过量投入磷肥会使玉米减产,玉米产量整体表现为P1〉P2〉P3〉CK;在同一生育时期,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累积量呈增加趋势;随着种植年限延长,施磷处理土壤速效磷累积量增幅呈增大趋势,与2011年播前基础量相比,2013年收获后累积量增加53.6%~208.5%;磷肥利用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优化施磷量下,磷肥当季和累计利用率达到最大,为15.51%、13.91%。综合考虑玉米产量、磷肥利用率和生态环境安全,P2O5的投入量以12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磷累积量 磷肥利用率 产量 垄沟栽培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灌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崔云玲 张立勤 车宗贤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在榆中县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下,观察了不同注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玉米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基施N 180.00 kg/hm2、P2O5120.00 kg/hm2、ZnSO47.50 kg/hm2、K2O 30.00 kg/hm2,拔节... 在榆中县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下,观察了不同注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玉米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基施N 180.00 kg/hm2、P2O5120.00 kg/hm2、ZnSO47.50 kg/hm2、K2O 30.00 kg/hm2,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各注水30 m3/hm2处理下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4157.6 kg/hm2。玉米抽雄期0~60 cm土层含水量各处理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0~20 cm土层含水量较高,20~60 cm土层含水量相对较低,且相互间无明显差异。注水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 玉米 注灌施肥 产量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婷 丁宁平 周海燕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22-24,共3页
研究了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覆膜均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垄沟内秸秆翻耕还田折合产量最高,为8034.09kg/hm^2,较无秸秆还田处理增产1642.... 研究了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覆膜均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垄沟内秸秆翻耕还田折合产量最高,为8034.09kg/hm^2,较无秸秆还田处理增产1642.04kg/hm^2,增产率25.69%;其次为垄沟内秸秆翻耕还田后覆土10cm处理,折合产量7767.05kg/hm^2,较无秸秆还田处理增产21.51%。秸秆还田处理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中上层(20—60cm)、中下层(60~100cm)、下层(100~200cm)含水量均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垄沟 玉米 产量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红丽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25-27,共3页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肥施用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磷素积累和分配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P2O5为150 kg/hm^2、200 kg/hm^2时,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37%、13.6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完熟期玉米植株各器...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肥施用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磷素积累和分配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P2O5为150 kg/hm^2、200 kg/hm^2时,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37%、13.6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完熟期玉米植株各器官磷素积累量随施磷量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分配比例差异不显著,籽粒磷素积累量最大,占植株磷总量的61.7%-64.5%。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表观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显著下降。综合各因素,P2O5用量为150 kg/hm^2时可达到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垄沟 产量 磷肥施用量 磷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肥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小红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48-49,共2页
在静宁县梯田试验观察了锌肥不同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硫酸锌30.0 kg/hm2增产效果明显,玉米产量最高,折合产量13 383.8 kg/hm2,较不施锌肥增产38.0%。
关键词 垄沟 玉米 锌肥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气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思宇 孙玉莲 +2 位作者 费廷洲 常全彤 张杰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219-221,共3页
利用广河县2006—201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主要农作物产量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产作为参考母序列,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期内4—5月平均气温、7—8月降水量、6—9月日照时数、年极端最高温度、≥1 mm降水... 利用广河县2006—201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主要农作物产量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产作为参考母序列,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期内4—5月平均气温、7—8月降水量、6—9月日照时数、年极端最高温度、≥1 mm降水日数、20 cm平均地面温度为参考子序列,对各因素变化趋势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各个气象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6—9月日照时数和4—5月平均气温与玉米单产之间相关性最好,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25-26,共2页
在庄浪县试验观察了秸秆还田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秸秆还田配施秸秆催腐剂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速效养分的含量,产量可达11 212.1 kg/hm2,较对照增产1... 在庄浪县试验观察了秸秆还田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秸秆还田配施秸秆催腐剂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速效养分的含量,产量可达11 212.1 kg/hm2,较对照增产1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秸秆催腐剂 垄沟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时期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志奇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24-27,共4页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覆膜时期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秋覆膜栽培效果最佳,其折合产量最高,达12 723.0 kg/hm2,较对照增产48.65%;降水利用率最高,为68.00%,比对照增加5.26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39....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覆膜时期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秋覆膜栽培效果最佳,其折合产量最高,达12 723.0 kg/hm2,较对照增产48.65%;降水利用率最高,为68.00%,比对照增加5.26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39.0 kg/(mm.hm2),较对照提高10.5 kg/(mm.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 时期 玉米 旱地梯田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春燕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39-40,共2页
以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2O5施用量225 kg/hm2、施N量270~315 kg/hm2、种植密度6.675万~7.575万株/hm2时,产量达7 500~9 500 kg/hm2。其中施N量270 ... 以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2O5施用量225 kg/hm2、施N量270~315 kg/hm2、种植密度6.675万~7.575万株/hm2时,产量达7 500~9 500 kg/hm2。其中施N量270 kg/hm2、密度7.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 513.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施氮量 垄沟 玉米 中单94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月卫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19期21-22,共2页
在甘谷县山旱地区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量为2 250 kg/hm^2时平均产量最高,为11 990 kg/hm^2,较不施有机肥增加49.2%,在生产中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 有机肥 垄沟 玉米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白爱红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8-9,共2页
在隆德县旱川地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农家肥、配施N 180 kg/hm2、P2O590 kg/hm2的基础上,施K2O 90 kg/hm2时玉米增产效果显著,折合产量达10 396.01 kg/hm2,较不施钾肥增产800.57 kg/hm2,增产... 在隆德县旱川地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农家肥、配施N 180 kg/hm2、P2O590 kg/hm2的基础上,施K2O 90 kg/hm2时玉米增产效果显著,折合产量达10 396.01 kg/hm2,较不施钾肥增产800.57 kg/hm2,增产率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施用量 产量 玉米 垄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模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利利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51-53,共3页
在平凉市采用田间定位试验(3 a),探讨了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结合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产量较对照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以种植带秸秆翻耕还田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25.25... 在平凉市采用田间定位试验(3 a),探讨了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结合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产量较对照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以种植带秸秆翻耕还田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25.25%。秸秆还田各处理0~20 cm耕层土壤总孔隙度较对照增加。秸秆还田3 a后,种植带或非种植带秸秆翻耕还田方式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供应能力,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杆还田 垄沟 玉米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优化与产量提高研究
15
作者 祁永平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1期96-98,167,共4页
研究了甘肃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现状,提出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优化策略,并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技术的产量及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为促进甘肃旱作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 研究了甘肃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现状,提出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优化策略,并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技术的产量及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为促进甘肃旱作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甘肃旱作区 垄沟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51
16
作者 方彦杰 黄高宝 +1 位作者 李玲玲 汪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4,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半干旱区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够加快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玉米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等,且玉米生长发育阶...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半干旱区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够加快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玉米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等,且玉米生长发育阶段越是干旱,增加优势越明显,能明显减除玉米"卡脖旱"现象;全膜双垄沟处理较常规半膜平作处理增产26.76%,休闲期免耕覆盖处理比免耕立茬增产10.77%,比免耕增产19.75%;增产主要表现在生育后期(吐丝后)提高双穗率,即促进雌穗分化发育和提高结实率,及玉米后期粒重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改善干旱冷凉区盐渍土水盐状况提高玉米产量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磊 张强 +5 位作者 冯悦晨 聂督 孙捷 闫敏 王斌 黄高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为探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内陆干旱冷凉地区盐渍土的水盐调控机制,在山西省大同市,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半膜覆盖垄播(LB)、半膜平铺穴播(CK)为对照,研究全膜双垄沟播(QM)技术对盐渍土水盐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为探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内陆干旱冷凉地区盐渍土的水盐调控机制,在山西省大同市,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半膜覆盖垄播(LB)、半膜平铺穴播(CK)为对照,研究全膜双垄沟播(QM)技术对盐渍土水盐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QM处理0~30 cm土壤含水率比LB和CK高3.6%和2.9%,在大喇叭口期比LB和CK高27.8%和7.0%,能大幅优化耕层土壤水盐环境,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成苗率;QM处理各层土壤含盐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大喇叭口期比LB和CK低28.3%、36.3%,在收获前期比LB和CK低31.2%、30.5%;对比1 m土体脱盐率,QM处理脱盐作用最强,比LB和CK高16.9%、30.7%,能大幅降低耕层土壤含盐量;QM处理比LB、CK玉米提早成熟4 d,增产69.7%和125.3%。总之,采用QM处理可以优化土壤耕层水盐分布,提高出苗率,缩短玉米生育进程,大幅提高产量。研究可为内陆干旱冷凉地区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提供最佳的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土壤水分 盐分 垄沟 生育进程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吕军峰 郭天文 +1 位作者 侯慧芝 谭雪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922-7924,7946,共4页
[目的]研究干旱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下,平衡施肥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旨在为该区春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玉米品种沈单16为指示作物,通过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 [目的]研究干旱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下,平衡施肥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旨在为该区春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玉米品种沈单16为指示作物,通过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结果]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各处理中,玉米平均产量以OPT+Zn处理最高,达到了12 934.0kg/hm2;适量增施Zn肥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氮磷钾养分累积均随肥料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春玉米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结论]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平衡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收益;K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生育后期养分的充足供应是玉米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施肥 玉米 垄沟技术 产量 养分吸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配比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春春 高玉红 +4 位作者 郭丽琢 刘宏胜 录亚丹 杨萍 杨天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8-203,296,共7页
为优化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氮肥运筹并最终提高子粒产量,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了硝态氮/铵态氮分别按1∶0(N1)、1∶1(N2)、1∶2(N3)、1∶3(N4)、2∶1(N5)、3∶1(N6)配比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 为优化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氮肥运筹并最终提高子粒产量,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了硝态氮/铵态氮分别按1∶0(N1)、1∶1(N2)、1∶2(N3)、1∶3(N4)、2∶1(N5)、3∶1(N6)配比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施下玉米的叶面积、光合势相比单施硝态氮均有所提高,以硝铵比为3∶1(N6)最佳,较N1叶面积和光合势分别提高12.59%~39.85%、13.71%~25.00%。提高硝态氮的施用比例利于改善玉米的光合性能,进而促进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氮素形态配施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单施硝态氮的干物质量和产量分别提高了5.45%~52.74%和3.85%~9.93%。其中N6配比下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最高,较其它配比分别平均提高了17.13%和4.73%,是最优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配比 玉米 垄沟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文斌 杨祁峰 +2 位作者 牛俊义 孙学保 牛芬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8,共5页
以‘金凯2号’玉米为材料,研究了6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灌浆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36 000(JK-A)、42 000(JK-B)、48 000(JK-C)、54 000(JK-D)、60 000(JK-E)、66 000(JK-F)株/hm26个播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种植密... 以‘金凯2号’玉米为材料,研究了6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灌浆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36 000(JK-A)、42 000(JK-B)、48 000(JK-C)、54 000(JK-D)、60 000(JK-E)、66 000(JK-F)株/hm26个播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粒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渐增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缓增期灌浆速率和快增期灌浆速率所致,而灌浆持续期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垄沟 灌浆速率 LOGISTIC模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