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康颖 陈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0,共6页
目的:构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方法:以“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 目的:构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方法:以“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3.3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6和0.923,Kendall’s W值分别为0.194和0.256(P<0.001)。构建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既可为医院管理部门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又可为专科护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石江 罗春生 +5 位作者 张利东 牛冬梅 张晓华 许飚 唐绍强 花春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方法,并报告2例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成功的临床病例。方法:将右心房和房间隔分别做门扇状切口,再将二者缝合形成上、下腔静脉间的管状结构;然后用心包修补缺...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方法,并报告2例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成功的临床病例。方法:将右心房和房间隔分别做门扇状切口,再将二者缝合形成上、下腔静脉间的管状结构;然后用心包修补缺失的右心房壁。将上腔静脉横断,远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做端-侧吻合;上腔静脉近端与横断的主肺动脉远端做端-端吻合,主肺动脉近端缝闭。结果:2例术后血液动力学均很满意,胸腔积液在分别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1、2周后痊愈。术后3周下腔静脉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流通畅。患儿出院时紫绀均已消除,SataO2>90%。结论:这种新的手术方法由于心内无人工材料,因而具有避免心房形成血栓的危险;2个房室瓣引流左房血和新的心房管的收缩作用有利于术后的血液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静脉-肺动脉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防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血栓的单中心研究
3
作者 郑佳 李仲智 +6 位作者 李晓峰 刘晖 柏松 郭健 丁楠 李青 伊寒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54-357,36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华法令和阿司匹林对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Fontan手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本院自2004年2月至2016年12月共实施Fontan手术37例,患儿年龄3.5~12岁,平均年龄(7.32±2.25)岁。体重11.5~41 kg,平均体重(23.5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华法令和阿司匹林对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Fontan手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本院自2004年2月至2016年12月共实施Fontan手术37例,患儿年龄3.5~12岁,平均年龄(7.32±2.25)岁。体重11.5~41 kg,平均体重(23.58±4.25)kg。均无房颤等并发症。依据预防血栓的方法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华法林组14例,初始剂量为0.06 mg·kg^(-1)·d^(-1),调整剂量时按0.01~0.02 mg·kg^(-1)·d^(-1),逐渐加量或者减量,目标INR值为1.5~2.0;阿司匹林组23例,按5 mg·kg^(-1)·d^(-1)口服。结果华法令组术后即刻至3 d总引流量(17.33±5.62)m L/kg,阿司匹林组(19.27±6.49)m L/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5,P=0.633)。华法令组输血量(15.18±4.73)m L/kg,阿司匹林组输血量(13.52±3.29)m L/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18,P=0.452)。3年内发生血栓事件:华法令组1例,阿司匹林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867);总血栓事件:华法令组2例,阿司匹林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595);全因死亡事件:华法令组2例,阿司匹林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4)。结论对于幼年和青年的无房颤并发症的Fontan手术病人,无论是华法令还是阿司匹林都可以取得近似的预防血栓的效果。故可以推荐病人使用抗血小板治疗,从而避免服用华法令频繁抽血监测INR的弊端,病人和家属的依从性也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 华法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
4
作者 李志刚 梅举 +2 位作者 邹良建 王尔松 王连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BCPS)治疗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3例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包括2例Ebstein畸形和1例特发性右室发育不良),年龄18~40岁,年龄(32±12)岁,平均体质量(50±8)kg,在... 目的:探讨应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BCPS)治疗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3例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包括2例Ebstein畸形和1例特发性右室发育不良),年龄18~40岁,年龄(32±12)岁,平均体质量(50±8)kg,在非体外循环下施行了BCPS。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量和右房、右室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长期随访6个月至2年不等,患者心功能保持在Ⅰ~Ⅱ级。结论:BCPS可以给非功能性单心室的孤立性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右心功能不 双向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先心患儿行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麻醉体会
5
作者 马友田 王庆本 +1 位作者 杨素芹 李晓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患儿 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麻醉 先天性心脏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6
作者 陈丽芳 梁巧容 +3 位作者 简丽媛 杨丽玉 蓝丽琼 杨满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17-18,共2页
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行Ⅰ期或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并发顽固性胸腔积液的28例患者,在积极改善心功能等支持治疗基础上,采取缓解上腔静脉梗堵综合征,必要时进行胸膜固定治疗的护理,加强引流管护理和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27例... 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行Ⅰ期或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并发顽固性胸腔积液的28例患者,在积极改善心功能等支持治疗基础上,采取缓解上腔静脉梗堵综合征,必要时进行胸膜固定治疗的护理,加强引流管护理和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27例治愈出院,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积液 静脉梗堵 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异位综合征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前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慧 贾玉和 +4 位作者 孟红 李慕子 王强 逄坤静 王剑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前的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TCPC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左心房异构(多脾综合征)20例,右心房异构(无脾综合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前的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TCPC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左心房异构(多脾综合征)20例,右心房异构(无脾综合征)12例。收集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手术和临床资料。结果: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心脏位置异常比例为50.0%,多脾综合征及无脾综合征患者单心室分别为12例(60.0%)和9例(75.0%);2例(10.0%)多脾综合征患者存在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33.3%)无脾综合征患者发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经常合并体静脉异位引流,8例(40.0%)多脾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肝段缺如;10例(50.0%)多脾综合征及5例(41.7%)无脾综合征患者存在肝静脉异位引流。12例患者行分期手术,全部患者均行TCPC。结论: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心内畸形及体静脉、肺静脉连接复杂,TCPC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对指导治疗作用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多脾综合征 无脾综合征 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8
作者 鲍春荣 梅举 +4 位作者 丁芳宝 张韫佼 汤敏 朱家全 马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953,共3页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29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分期TCPC,其中单心室伴肺动脉狭窄11例,三尖瓣闭锁、右心室发育不良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29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分期TCPC,其中单心室伴肺动脉狭窄11例,三尖瓣闭锁、右心室发育不良1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右心室发育不良2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伴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3例。6例患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第一期手术行双侧双向Glenn术。患者双向Glenn术后平均23个月行非体外循环下TCPC。结果 患者术后无早期死亡,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5~10年,失访7例,无中远期死亡。所有患者紫绀消失,血氧饱和度89%~97%,心功能Ⅰ级18例、Ⅱ级4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分期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非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志斌 赵文增 +1 位作者 文冰 许华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1-783,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自身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对14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采用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其中三尖瓣闭锁5例... 目的:总结采用自身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对14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采用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其中三尖瓣闭锁5例,单心室6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例,右室双出口1例,全组患者均有肺动脉瓣狭窄,其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发育较好。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7.1%)。此外,1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例乳糜胸经手术治愈。术后未出现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访1~25个月,无死亡。动脉血氧饱和度91%~95%,恢复良好。结论:对手术适应证合适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成为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家骅 汪曾炜 +3 位作者 朱家麟 邹良建 徐志云 梅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5-17,共3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改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的效果,将原来的手术作了改良。方法:改良手术是上腔静脉近端与右肺动脉下缘吻合尽量向右且吻合口增大,上腔静脉远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吻合偏左。结果:在本组2例中,术后经上、下腔静脉造... 目的:为了进一步改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的效果,将原来的手术作了改良。方法:改良手术是上腔静脉近端与右肺动脉下缘吻合尽量向右且吻合口增大,上腔静脉远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吻合偏左。结果:在本组2例中,术后经上、下腔静脉造影和核素造影表明两肺血流分布合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从73.6%和83.6%增加到93%~95%,心室容量负荷降低,早期疗效满意。结论:改良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使两肺血流分布比较合乎生理状态,体循环回心阻力较低,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和减少心室容量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改良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伟英 曹琴 侯明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5期41-42,共2页
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先天性功能性单心室效果良好 ,其术后护理不同于其他心脏手术。通过对 16例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患者的护理 ,认为对该类患者应做好 :(1)取“V”字型体位 ;(2 )充分镇静 ,过度通气 ,同时应用扩血管... 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先天性功能性单心室效果良好 ,其术后护理不同于其他心脏手术。通过对 16例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患者的护理 ,认为对该类患者应做好 :(1)取“V”字型体位 ;(2 )充分镇静 ,过度通气 ,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扩张肺血管 ,降低肺血管阻力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 ;(4)保持胸管通畅 ;(5 )预防和治疗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二期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思 谢庆 +2 位作者 梁嘉健 李艳光 欧阳淑怡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53-54,共2页
对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一期姑息手术3~9年后施行二期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术(TCPC)。结果除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及缺氧性脑病,1例死于重度低心排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外,其余手术效果满意,术后住院15~107d(平均21.0d)出院。出院时心功... 对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一期姑息手术3~9年后施行二期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术(TCPC)。结果除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及缺氧性脑病,1例死于重度低心排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外,其余手术效果满意,术后住院15~107d(平均21.0d)出院。出院时心功能Ⅱ~Ⅲ级,发绀症状明显改善,SpO20.83~0.95;出院后26例获得随访,短期效果良好。提示手术室护士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备好血制品及抢救仪器,巡回护士术中做好应急处理预案,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随时配合抢救;术中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了解主刀医生习惯,备齐器械用物,术中默契配合,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动物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尹宗涛 张仁福 +1 位作者 王军 高文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0-211,共2页
为改进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TCPC)动物模型的手术方法和探讨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采用Y型人造血管分别与上、下腔静脉及主肺动脉行端侧吻合 ,结扎腔静脉吻合口近心端 ,术后予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维持肺动脉压在 2 0mmHg ,测量血流动力学... 为改进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TCPC)动物模型的手术方法和探讨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采用Y型人造血管分别与上、下腔静脉及主肺动脉行端侧吻合 ,结扎腔静脉吻合口近心端 ,术后予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维持肺动脉压在 2 0mmHg ,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 ,所有实验犬均耐受手术 ,平均存活时间为 14h ,最长达 5天 ,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相对稳定 ,心排量、平均主动脉压、右 /左肺血流量比值与肺血管阻力均成显著负相关。本实验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 ,且不缝闭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避免了心内操作 ,方法简便 ,术后存活时间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血液动力学 动物模型 TCPC 复杂性心脏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健 陈秋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29-430,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麻醉 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心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单心室患儿营养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孙崇蕊 张明杰 徐卓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33-1241,共9页
目的·评估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又称Fontan术)后患儿的营养状况并分析该类患儿营养不良(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交... 目的·评估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又称Fontan术)后患儿的营养状况并分析该类患儿营养不良(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Fontan术的314例单心室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WHO Z评分评估Fontan术后患儿远期随访时的营养状况,并将患儿分为低体质量组和非低体质量组、生长迟缓组和非生长迟缓组、消瘦组和非消瘦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儿Fontan术后远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Fontan术后远期随访时,低体质量患儿占11.9%,生长迟缓占17.8%,消瘦占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ontan术前营养不良、心功能分级高、中度或重度房室瓣反流、利尿剂应用时间长是Fontan术后患儿低体质量的危险因素(P=0.008,P=0.000,P=0.025,P=0.001);Fontan术前营养不良、平均肺动脉压力高、心功能分级高、中度或重度房室瓣反流、利尿剂应用时间长是Fontan术后患儿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P=0.001,P=0.046,P=0.000,P=0.019,P=0.004);Fontan术前营养不良、平均肺动脉压力高、心功能分级高、中度或重度房室瓣反流、利尿剂应用时间长是Fontan术后患儿消瘦的危险因素(P=0.019,P=0.018,P=0.015,P=0.026,P=0.000)。结论·单心室患儿Fontan术后远期随访时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患儿Fontan术前营养不良、心功能分级高、肺动脉压力高、利尿剂应用时间长和中度或重度房室瓣反流可能与Fontan术后营养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心室 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后门脉高压模型犬肺组织和肺动脉的病变特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池信锦 黑子清 +4 位作者 庞红宇 金亦 葛缅 黄品婕 刘德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观察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后门脉高压模型犬肺组织与肺动脉的病理学特点,从病理学角度初步探讨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围术期急性肺高压和肺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正常家犬18只,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仅用于取肺组织和肺... 【目的】观察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后门脉高压模型犬肺组织与肺动脉的病理学特点,从病理学角度初步探讨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围术期急性肺高压和肺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正常家犬18只,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仅用于取肺组织和肺动脉标本)、对照组和门脉高压模型组(采用部分结扎门静脉的方法建立门脉高压症犬的模型并饲养12周),进行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实验,在术毕后取右下肺动脉和肺组织,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肺组织在经历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阻断与开放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病理形态学改变,但以模型组改变更为显著。门脉高压症犬肺小动脉密度、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和血管壁面积/血管总面积(WA/TA)均显著大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的肺血管发生了以中膜增厚、动脉管壁肥厚为主要特征的血管重构现象。【结论】模型组犬易发生急性肺高压及肺损伤的特殊的病理学改变与存在门脉高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急性肺损伤/病理学 静脉-静脉阻断与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单向与双向Glenn手术的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辰垣 刘成硅 +4 位作者 肖诗亮 罗军 杨斌 杜心灵 蓝鸿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7-548,551,共3页
 报道 10例单向与双向 Glenn手术。其中 7例单向 Glenn手术 ,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进行侧侧吻合 ,结扎右肺动脉近心端 ,环缩上腔静脉近心端。 3例双向 Glenn手术 ,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进行端侧吻合 ,上腔静脉近心端予以缝闭。手术结果 ,单...  报道 10例单向与双向 Glenn手术。其中 7例单向 Glenn手术 ,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进行侧侧吻合 ,结扎右肺动脉近心端 ,环缩上腔静脉近心端。 3例双向 Glenn手术 ,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进行端侧吻合 ,上腔静脉近心端予以缝闭。手术结果 ,单向 Glenn手术患者 ,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 5 0 %~ 6 0 %提高至术后的 70 %~ 80 %。双向 Glenn手术患者 ,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 5 0 %~ 6 0 %提高至 85 %~ 90 % ,术后缺氧状态基本消失。手术结果表明 :双向 Glenn手术 ,上腔静脉的血流均匀地灌注左、右两侧肺 ,来自右心室的搏动性血流 ,促进了肺循环的血流灌注 ,因而双向 Glenn手术的患者 ,术后缺氧状态的改善远比单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术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多部位血管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婷婷 金娜 庞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94-2194,共1页
患者女,43岁,身高160cm,体质量64kg。以“心慌、气短1年,加剧1个月”为主诉,于2018年5月12日入院。诊断:双侧髂内静脉.双侧髂外静脉.双侧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房.肺动脉占位,肺动脉高压(三级),心功能不全(三级),入我院拟行手术治疗。体... 患者女,43岁,身高160cm,体质量64kg。以“心慌、气短1年,加剧1个月”为主诉,于2018年5月12日入院。诊断:双侧髂内静脉.双侧髂外静脉.双侧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房.肺动脉占位,肺动脉高压(三级),心功能不全(三级),入我院拟行手术治疗。体格检查:患者呈慢性病容,听诊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10~114次/min,心律不齐,血压148/82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血管平滑肌肉瘤 患者 肺动脉高压 护理 静脉 心功能不 髂外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9例治疗体会
19
作者 李刚 荣金明 +2 位作者 柴文祥 杨巧玲 梁宝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5-1047,共3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搏动性双向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非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青 董景梅 张颖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57-58,共2页
对12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行手术治疗,111例采用解剖矫治术,另外15例中2例行全腔肺动脉吻合术,4例行解剖矫治术+双向Glenn术(一个半心室矫治术),9例行三尖瓣置换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死亡1例,再手术1例,余124例患者均顺利康复... 对12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行手术治疗,111例采用解剖矫治术,另外15例中2例行全腔肺动脉吻合术,4例行解剖矫治术+双向Glenn术(一个半心室矫治术),9例行三尖瓣置换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死亡1例,再手术1例,余124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明显并发症。随访2个月到12年,超声复查示88例三尖瓣关闭良好,22例轻度反流,13例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提示术前应做好手术室、器械物品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做好体位、术中影像采集及保管、温度及病理标本的管理,器械护士准确传递术中所需器械或物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下移畸形 外科手术 解剖矫治术 肺动脉吻合术 三尖瓣置换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