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Mckeown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经月 解明华 张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09-2113,共5页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Mckeown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CC)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于我院接受诊疗的96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Mckeown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CC)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于我院接受诊疗的96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Mckeown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全腔镜Mckeown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GF⁃β1、SCC水平,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复发情况、生存率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GF⁃β1、SCC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1、SC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9个月,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以及复发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5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全腔镜Mckeown术治疗能有效降低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SCC水平,远期疗效相对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全腔镜mckeown术 食管癌 TGF⁃β1 SCC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高飞 姜金汐 +3 位作者 褚俊杰 李建波 陆晓筱 章德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大直径为(6.6±5.4)mm,平均手术时间(156.5±32.7)min,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12±6.4)枚,术后住院时间为(3.3±1.2)d。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声音嘶哑6例,均在术后1月恢复正常,术后出血1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切口感染发生。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颈前区功能保护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锁骨下入路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4 位作者 熊秋华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欧阳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颈阔肌下间隙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仅保留背内侧薄片状腺体组织。结果67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55 min,(109.6±34.1)min;术中出血量5-300 ml(中位数80 ml);术后引流总量10-325 ml,(115.3±64.5)ml;术后引流时间2-4 d,(2.3±0.5)d;术后住院时间3-8 d,(5.0±1.0)d。术后3例一过性声嘶,1例饮水后呛咳,无呼吸困难、窒息、抽搐、甲亢危象等并发症。67例随访6-36个月,(23.6±8.8)月,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次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经验及疗效 被引量:18
4
作者 宫毅 左仲坤 +2 位作者 刘子儒 叶飞 黄江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和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117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腔镜手术组(n=72)和开放手术组(n=45),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 目的: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和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117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腔镜手术组(n=72)和开放手术组(n=45),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P<0.05)、手术时间较长(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时间超过20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结论: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具有颈部无痕、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更易被年轻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入路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被引量:23
5
作者 孙小亮 鲁瑶 +1 位作者 杨猛 纪浩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合甲状腺右叶次全切除的改良手术,保留甲状腺右叶组织约6 g。结果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8例,1例因偏瘦、甲状腺体积大、操作空间小、术中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00 min(85~13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l(10~60 ml)。术后引流管平均引流量50 ml(30~95 ml),术后常规第2天拔出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3.3 d(2~5 d)。术后无声嘶、饮水呛咳、手足麻木及抽搐,无切口出血所致呼吸困难、甲亢危象及死亡。38例腔镜手术患者对美容效果非常满意。39例平均随访15个月(2~26个月),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甲亢复发,其余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安全、有效,兼具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改良甲状腺次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庄苏陵 李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89-1889,共1页
随着妇科腔镜技术的日趋普及及腔镜设备的不断改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逐渐增多,我院2008年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8例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后效果 开腹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文奇 马晓飞 +4 位作者 张雅男 蔡晓菲 杨铁健 雷林瑜 张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4-898,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42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 目的探讨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42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肾移植意愿分为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n=20)和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n=22),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情况。结果42例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2组患者麻醉清醒后均诉骨痛及皮肤瘙痒完全缓解。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228.2±40.3)min vs.(268.0±48.2)min,t=-2.892,P=0.006],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18.2±1.6)min vs.(11.8±2.9)min,t=8.985,P=0.000]。2组出血量、术后声音嘶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内,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术后2例PTH升高超过术前水平,且再次出现骨痛及皮肤瘙痒症状,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未见复发。血钙组间、时间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磷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PTH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但组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自体移植组PTH明显高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组(P<0.05),且2组PTH术后1、6个月明显高于术后2周(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药物控制欠佳的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安全、有效,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复发率更低,甲状旁腺水平更低,且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甲状旁腺切除 自体移植 甲状旁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20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周鑫 张思宇 苏国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经胸壁入路使用超声刀建立皮下空间,置入腔镜和操作器械,应用颈部缝线悬吊技术显露甲状腺,超声刀行甲状腺全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经胸壁入路使用超声刀建立皮下空间,置入腔镜和操作器械,应用颈部缝线悬吊技术显露甲状腺,超声刀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15~40ml,平均20ml。术后住院时间4~7d,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无大出血、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结节性甲状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定位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梦瑶 张雅男 +2 位作者 蔡晓菲 李文奇 张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定位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与开放甲状旁腺全切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患者术后心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25例慢性肾功能...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定位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与开放甲状旁腺全切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患者术后心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HPT接受ICG荧光定位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作为腔镜组,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HPT接受开放甲状旁腺全切术作为开放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红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以及心脏超声重要参数。结果术后3个月2组比较PTH、血钙、血磷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腔镜组术后3个月血磷、PTH、血红蛋白、血钙均明显改善(P<0.05),开放组血磷、PTH、血红蛋白明显改善(均P=0.000)。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NT-pro-BNP均显著下降(P<0.05),腔镜组下降更为显著。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fraction shortening,F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腔镜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LVEdD、LVEsD、EF、左心室F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开放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LVEdD、EF、左心室FS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s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旁腺全切术能显著改善继发性HPT患者心功能及心脏内径、收缩功能变化,且ICG荧光定位腔镜下手术较常规开放手术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下甲状旁腺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比较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志俊 张杰 施卫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比较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中的5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一组29例患者接受全腔镜肺叶切除术,一组27例... 目的比较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中的5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一组29例患者接受全腔镜肺叶切除术,一组27例患者接受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相应视作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总量、首次下床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均有一定效果,相比之下后者能够简便操作,减小创伤,加快恢复,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肺叶切除 单操作孔肺叶切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与开放手术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后引流量与全身创伤反应的对比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永泉 黎志超 +2 位作者 陈飞 汪红娟 李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64-1369,共6页
目的探讨在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腔镜手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传统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在术后引流量、全身创伤反应方面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80例初次行双侧甲状腺... 目的探讨在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腔镜手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传统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在术后引流量、全身创伤反应方面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80例初次行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腔镜手术组(A组)和开放手术组(B组)各40例,分别统计术后引流液总量、术后拔管天数、术后每天引流量,术后第1天引流液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含量,术前与术后第1天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AAG)、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含量,对比分析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 A组平均术后引流液总量比B组显著增多(P=0.000),平均术后拔管天数比B组显著延长(P=0.000);A组术后每天平均引流量同期均比B组多(P=0.000),二者每天引流量变化趋势均为逐渐下降。两组术后第1天引流液中甘油三酯、总蛋白含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429,P=0.324)。在A组或B组中,术后第1天静脉血中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触珠蛋白含量各自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术后第1天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00)。A组术后第1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4,P=0.066)。结论在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手术中,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尽管腔镜手术术后引流量增多、拔管时间延长,但是并不增加全身的创伤反应程度。因此,对于有颈部无瘢痕美容要求的患者,腔镜手术可作为常规选择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近切除 引流液 身创伤反应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下单侧入路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景辉 赵丰 +1 位作者 姜楠 陈彤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1-472,477,共3页
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心脏肿瘤较为少见,其中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良性心脏肿瘤,多发生于左心房,左右心房同时发生的黏液瘤极为罕见。腔镜下黏液瘤切除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对... 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心脏肿瘤较为少见,其中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良性心脏肿瘤,多发生于左心房,左右心房同时发生的黏液瘤极为罕见。腔镜下黏液瘤切除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对双心房黏液瘤的全腔镜手术报道较少。本文报道全腔镜下单侧入路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1例,从术前诊断评估、手术方案制定、手术要点体会等方面探讨该病的诊治。1临床资料女,73岁。因间断胸闷1周余于2019年7月2日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86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32/68 mm Hg。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叩诊心界不大,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脏肿瘤 收缩期杂音 单侧入路 三尖瓣听诊区 右心房 方案 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落伞缝合法在全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广伟 张树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降落伞法胰肠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14例全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中,采用3-0普理灵缝线行降落伞式胰肠吻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 目的探讨降落伞法胰肠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14例全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中,采用3-0普理灵缝线行降落伞式胰肠吻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45 min(270~560 min),降落伞法胰肠吻合平均时间25 min(18~38 min)。1例生化漏,无出血,无手术死亡。结论降落伞式胰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胰肠吻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落伞式胰肠吻合 胰瘘 胰十二指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雷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 护士 气腹机 常规敷料 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 电视转换器 头低脚高位 静脉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血清Tg、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丁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81-358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我院7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统计...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我院7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术后第1天手术情况、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血清VEGF及Tg水平变化情况、手术美观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疼痛评分、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血清VEGF及Tg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手术美观效果总满意度(97.22%)较对照组(75.00%)高(P<0.05)。结论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切口小,术后疼痛感轻,可有效降低血清Tg、VEGF水平,提高手术美观效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次切除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切口长度 TG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被膜剥离法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4 位作者 杨文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苏远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被膜剥离法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因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16例资料,采用全被膜剥离法切除腺体。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125 min... 目的探讨全被膜剥离法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因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16例资料,采用全被膜剥离法切除腺体。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125 min,(65.6±36.7)min;术中出血量10~220 ml,(43.2±22.7)ml;术后引流总量25~305ml,(95.3±53.8)ml;术后引流时间2~4 d,(2.3±0.7)d;术后住院时间3~6 d,(4.1±1.1)d。术后1例短期抽搐,2例皮下积液,无声嘶、呛咳、窒息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全被膜剥离法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避免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被膜剥离 胸乳入路 甲状腺良性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殷照才 陈剑平(综述) 王亚兵(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甲状腺疾病以女性多见,传统手术采用颈前切口,术后瘢痕严重影响美观。随着患者对术后美观性的要求日益增高,腔镜甲状腺手术迅猛发展[1,2]。1996年Gagner[3]报道腔镜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1997年Hüscher等[4]报道全腔镜右侧甲状腺腺... 甲状腺疾病以女性多见,传统手术采用颈前切口,术后瘢痕严重影响美观。随着患者对术后美观性的要求日益增高,腔镜甲状腺手术迅猛发展[1,2]。1996年Gagner[3]报道腔镜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1997年Hüscher等[4]报道全腔镜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目前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入路已多样化[5],如锁骨下入路、胸乳入路、腋窝入路、腋窝乳晕入路、耳后入路等,均通过将切口转移至隐蔽部位达到颈前无瘢痕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 甲状旁腺次切除 隐蔽部位 甲状腺腺叶切除 甲状腺疾病 胸乳入路 传统手 后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ry韧带、Zuckerkandl结节及其在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诗彬 陈小伍 +1 位作者 吴路杨 冯剑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17,共3页
Berry韧带、Zuckerkandl结节(Zuckerkandl’s tubercle,ZT)是100多年前已被发现和描述的解剖标志,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风行的年代不被重视,随着腺叶切除术尤其是腔镜腺叶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它们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 Berry韧带、Zuckerkandl结节(Zuckerkandl’s tubercle,ZT)是100多年前已被发现和描述的解剖标志,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风行的年代不被重视,随着腺叶切除术尤其是腔镜腺叶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它们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国外的研究文献明显增多㈣,但未见国内有文献报道。作者联系开放及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时的临床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对这一手术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外科解剖标志的解剖、临床意义及腔镜下处理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叶切除 韧带 结节 甲状腺腺叶次切除 解剖标志 文献复习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0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文奇 卢榜裕 蔡小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20-521,共2页
目的 探讨胸骨前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 0例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临床资料。 结果  1 0例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部成功 ,手术时间 1 4 0min~ 36 0min ,平均 1 6 4min ,术后住院 4d~ 8d ,平均 ... 目的 探讨胸骨前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 0例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临床资料。 结果  1 0例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部成功 ,手术时间 1 4 0min~ 36 0min ,平均 1 6 4min ,术后住院 4d~ 8d ,平均 5d ,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及其它并发症。随访 1 0例 ,时间 2月~ 5月 ,平均 2 1月 ,无复发或肿瘤残留。 结论 胸骨前径路行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 ,切口小 ,位置隐蔽 ,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次切除 甲状腺疾病 外科手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和原位保留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金伟 王泽升 +5 位作者 张琪 成晓舟 张宇鹏 王小虎 曹维嘉 屈坤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85-2887,2892,共4页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手术是甲状腺结节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中甲状腺全切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1]。低钙血症是甲状腺全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文献报道[2],接受双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者占...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手术是甲状腺结节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中甲状腺全切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1]。低钙血症是甲状腺全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文献报道[2],接受双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者占23.6%,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占7.2%。低钙血症临床症状[3]常表现为感觉异常、肌肉痉挛或手足抽搐,严重者可表现为癫痫发作、气管痉挛、喉痉挛及心律失常。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案,以减轻对甲状旁腺功能的损伤,是近几年腔镜甲状腺癌手术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报道多为传统开刀手术,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腔镜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并规律随访其甲状旁腺及钙离子恢复情况,比较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和原位保留中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的情况,探讨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手足抽搐 气管痉挛 喉痉挛 甲状腺结节 低钙血症 肌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