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落伞缝合法在全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广伟 张树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降落伞法胰肠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14例全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中,采用3-0普理灵缝线行降落伞式胰肠吻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 目的探讨降落伞法胰肠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14例全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中,采用3-0普理灵缝线行降落伞式胰肠吻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45 min(270~560 min),降落伞法胰肠吻合平均时间25 min(18~38 min)。1例生化漏,无出血,无手术死亡。结论降落伞式胰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胰肠吻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落伞式肠吻合 全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胰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手术疗效和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天宇 赵邦博 +6 位作者 李泽儒 赵宇彤 韩显林 张太平 戴梦华 郭俊超 王维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7-818,共12页
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 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PD(PD组)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将PD组患者分为胰瘘高风险PD组和复发高风险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比较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复发高风险PD组术后短期手术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 d死亡率、住院时间等)、长期手术疗效指标(总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TP组患者32例,PD组174例(胰瘘高风险PD组99例,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1)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TP组患者29例、胰瘘高风险PD组患者56例。TP组无胰瘘发生,胰瘘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19.64%(P=0.027),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时,两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2)TP组与复发高风险PD组:由于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故TP组32例患者、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患者均纳入分析。TP组无胰瘘发生,复发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20.00%(P=0.028),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截至末次随访,与复发高风险PD组比较,TP组中位总生存期更长(37.68个月比15.24个月,HR=2.551,95%CI:1.144~5.689,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高风险PD、术前合并梗阻性黄疸是胰腺癌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胰瘘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取得与PD相当的短期手术疗效和长期生活质量,且术后无胰瘘负担。对于复发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切除 十二指肠切除 倾向性评分 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腺次切除 腺肿瘤 腺恶性肿瘤 器械 慢性腺炎 腺体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胃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宁宁 翁艳敏 张成芝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7期1746-1748,共3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而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病人术前常伴有慢性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术后机体易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并且容易发生胰瘘、胆瘘、出血、感染、胃潴留等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治疗费用增加。Braga等...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而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病人术前常伴有慢性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术后机体易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并且容易发生胰瘘、胆瘘、出血、感染、胃潴留等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治疗费用增加。Braga等[1]对胃肠手术病人术后12 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EN),认为早期EN时胃肠手术病人并非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早期肠内营养 胃肠管 后病人 应用 慢性营养不良 病人 肝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下空肠盲襻胆道镜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10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新国 朱晓丹 贾元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 探讨胆道镜经皮下空肠盲襻诊断和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价值。 方法 从皮下空肠盲插入胆道镜 ,直视下对胰肠、胆肠吻合口漏涂抹生物胶或对吻合口出血喷涂止血药物。 结果  5例肠漏 ,3例胆漏和 2例吻合出血均治愈... 目的 探讨胆道镜经皮下空肠盲襻诊断和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价值。 方法 从皮下空肠盲插入胆道镜 ,直视下对胰肠、胆肠吻合口漏涂抹生物胶或对吻合口出血喷涂止血药物。 结果  5例肠漏 ,3例胆漏和 2例吻合出血均治愈。 10例随访 1~ 3年 ,未发现肿瘤复发 ,1例术后 1年胆肠吻合口狭窄 ,胆道镜扩张吻合口狭窄治愈 ,余 9例胰液、胆汁排泌通畅。 结论 胆道镜经皮下空肠盲襻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进行诊治 ,对胰肠、胆肠吻合口进行远期直观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 十二指肠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肠外营养在伴梗阻性黄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的早期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延钧 马凯 张兴亚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人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而梗黄病人大部分又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梗黄术后有必要给予营养支持。本文从人体测量学指标及氮平衡角度,讨论了梗黄... 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人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而梗黄病人大部分又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梗黄术后有必要给予营养支持。本文从人体测量学指标及氮平衡角度,讨论了梗黄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给予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 梗阻性黄疸 十二指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腔分流:优化“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新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健 吴峻立 +1 位作者 苗毅 戴存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先行肠腔分流(mesocaval shunt,MCS)辅助的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with venous reconstruction,PDVR)(MCS-PDVR)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对本中心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实施MC... 目的:探讨术中先行肠腔分流(mesocaval shunt,MCS)辅助的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with venous reconstruction,PDVR)(MCS-PDVR)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对本中心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实施MCSPDVR的7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实施MCS-PDVR,血管切除长度为4.0~7.0 cm,门静脉阻断时间为60~80 min,均无小肠淤血坏死,术后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肝性脑病发生,仅1例出现A级胰瘘,均无严重胰瘘、腹腔出血及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2例术后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5例随访中,随访时间6~14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MCS-PDVR作为严重侵犯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的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手术方式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达到R0切除,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分流 十二指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4 位作者 熊秋华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欧阳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颈阔肌下间隙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仅保留背内侧薄片状腺体组织。结果67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55 min,(109.6±34.1)min;术中出血量5-300 ml(中位数80 ml);术后引流总量10-325 ml,(115.3±64.5)ml;术后引流时间2-4 d,(2.3±0.5)d;术后住院时间3-8 d,(5.0±1.0)d。术后3例一过性声嘶,1例饮水后呛咳,无呼吸困难、窒息、抽搐、甲亢危象等并发症。67例随访6-36个月,(23.6±8.8)月,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次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徐军辉 丁佑铭 +2 位作者 汪斌 付海峰 徐彦哲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EEN组(n=23)和全肠外营养(TPN)组(n=20)。观察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费用、肠蠕动恢复时...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EEN组(n=23)和全肠外营养(TPN)组(n=20)。观察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费用、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7、14天血清清蛋白和转铁蛋白降幅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第21天体重指数(BMI)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TPN组病人恢复BMI时间>21 d,切口感染率、术后出血发生率高于EEN组(P<0.05)。住院时间和费用、肠蠕动恢复时间亦显著增加(P<0.05),与TPN组比,EEN组病人需氧菌数量显著降低,而肠道有益菌群数量显著增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早期给予EN,能显著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孙小亮 鲁瑶 +1 位作者 杨猛 纪浩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合甲状腺右叶次全切除的改良手术,保留甲状腺右叶组织约6 g。结果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8例,1例因偏瘦、甲状腺体积大、操作空间小、术中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00 min(85~13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l(10~60 ml)。术后引流管平均引流量50 ml(30~95 ml),术后常规第2天拔出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3.3 d(2~5 d)。术后无声嘶、饮水呛咳、手足麻木及抽搐,无切口出血所致呼吸困难、甲亢危象及死亡。38例腔镜手术患者对美容效果非常满意。39例平均随访15个月(2~26个月),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甲亢复发,其余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安全、有效,兼具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改良甲状腺次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申铭 薛新波 +1 位作者 钱家勤 秦仁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24 h开始分别接受肠内和肠外营养,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24 h开始分别接受肠内和肠外营养,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急性炎症反应指标,并观察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EN组术后第3、7天的CRPI、L-6、TNF-α血清水平较PN组有显著下降(P<0.05);EN组SIRS持续时间(3.58±1.24)d明显短于PN组(5.81±1.57)d(P<0.01);EN组的MODS发病率(11.5%)明显低于PN组(25.9%)(P<0.01)。结论PD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地减轻创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病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肠内营养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文奇 马晓飞 +4 位作者 张雅男 蔡晓菲 杨铁健 雷林瑜 张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4-898,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42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 目的探讨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42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肾移植意愿分为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n=20)和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n=22),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情况。结果42例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2组患者麻醉清醒后均诉骨痛及皮肤瘙痒完全缓解。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228.2±40.3)min vs.(268.0±48.2)min,t=-2.892,P=0.006],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18.2±1.6)min vs.(11.8±2.9)min,t=8.985,P=0.000]。2组出血量、术后声音嘶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内,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术后2例PTH升高超过术前水平,且再次出现骨痛及皮肤瘙痒症状,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未见复发。血钙组间、时间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磷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PTH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但组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自体移植组PTH明显高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组(P<0.05),且2组PTH术后1、6个月明显高于术后2周(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药物控制欠佳的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安全、有效,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复发率更低,甲状旁腺水平更低,且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甲状旁腺切除 自体移植 甲状旁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庄苏陵 李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89-1889,共1页
随着妇科腔镜技术的日趋普及及腔镜设备的不断改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逐渐增多,我院2008年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8例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后效果 开腹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20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鑫 张思宇 苏国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经胸壁入路使用超声刀建立皮下空间,置入腔镜和操作器械,应用颈部缝线悬吊技术显露甲状腺,超声刀行甲状腺全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经胸壁入路使用超声刀建立皮下空间,置入腔镜和操作器械,应用颈部缝线悬吊技术显露甲状腺,超声刀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15~40ml,平均20ml。术后住院时间4~7d,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无大出血、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经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结节性甲状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比较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志俊 张杰 施卫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比较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中的5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一组29例患者接受全腔镜肺叶切除术,一组27例... 目的比较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中的5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一组29例患者接受全腔镜肺叶切除术,一组27例患者接受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相应视作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总量、首次下床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均有一定效果,相比之下后者能够简便操作,减小创伤,加快恢复,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肺叶切除 单操作孔肺叶切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与开放手术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后引流量与全身创伤反应的对比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永泉 黎志超 +2 位作者 陈飞 汪红娟 李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64-1369,共6页
目的探讨在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腔镜手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传统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在术后引流量、全身创伤反应方面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80例初次行双侧甲状腺... 目的探讨在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腔镜手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传统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在术后引流量、全身创伤反应方面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80例初次行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腔镜手术组(A组)和开放手术组(B组)各40例,分别统计术后引流液总量、术后拔管天数、术后每天引流量,术后第1天引流液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含量,术前与术后第1天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AAG)、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含量,对比分析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 A组平均术后引流液总量比B组显著增多(P=0.000),平均术后拔管天数比B组显著延长(P=0.000);A组术后每天平均引流量同期均比B组多(P=0.000),二者每天引流量变化趋势均为逐渐下降。两组术后第1天引流液中甘油三酯、总蛋白含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429,P=0.324)。在A组或B组中,术后第1天静脉血中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触珠蛋白含量各自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术后第1天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00)。A组术后第1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4,P=0.066)。结论在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手术中,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尽管腔镜手术术后引流量增多、拔管时间延长,但是并不增加全身的创伤反应程度。因此,对于有颈部无瘢痕美容要求的患者,腔镜手术可作为常规选择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近切除 引流液 身创伤反应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方案对胰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晖 段晓磊 +5 位作者 高雯晴 刘佳楠 姚文洁 张贇 杨富 方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3-718,共6页
目的:分析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方案在胰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有效性及主动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5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完成胰腺手术的35名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6月... 目的:分析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方案在胰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有效性及主动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5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完成胰腺手术的35名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6月—8月的35名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胰腺肿瘤切除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在督促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方面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肛门排气、排便、经口饮水、导尿管拔除及胃管拔除时间来评价方案有效性;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活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来评价方案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首次下床、肛门排气、排便、经口饮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管拔除、胃管拔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活动相关不良事件。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方案对促进胰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早下床、早经口饮水、术后排气和排便方面是安全、有效的,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非计划拔管、死亡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体尾切除 切除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 循证实践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雷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 护士 气腹机 常规敷料 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 电视转换器 头低脚高位 静脉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血清Tg、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丁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81-358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我院7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统计...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我院7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术后第1天手术情况、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血清VEGF及Tg水平变化情况、手术美观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疼痛评分、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血清VEGF及Tg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手术美观效果总满意度(97.22%)较对照组(75.00%)高(P<0.05)。结论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切口小,术后疼痛感轻,可有效降低血清Tg、VEGF水平,提高手术美观效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次切除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切口长度 TG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被膜剥离法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4 位作者 杨文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苏远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被膜剥离法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因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16例资料,采用全被膜剥离法切除腺体。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125 min... 目的探讨全被膜剥离法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因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16例资料,采用全被膜剥离法切除腺体。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125 min,(65.6±36.7)min;术中出血量10~220 ml,(43.2±22.7)ml;术后引流总量25~305ml,(95.3±53.8)ml;术后引流时间2~4 d,(2.3±0.7)d;术后住院时间3~6 d,(4.1±1.1)d。术后1例短期抽搐,2例皮下积液,无声嘶、呛咳、窒息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全被膜剥离法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避免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被膜剥离 胸乳入路 甲状腺良性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