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基因表达动态变化研究
1
作者 贾瑞琪 翟华筝 +1 位作者 张晨 汪敬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57-1166,共10页
目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最为显著,但其原因尚不明确。本研究分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的基因组变化,寻找可能的干预靶点。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四血管法制作大鼠... 目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最为显著,但其原因尚不明确。本研究分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的基因组变化,寻找可能的干预靶点。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四血管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5个时间点(6、12、24、48、72 h)取海马CA1区脑组织进行RNA测序。测序结果采用对比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聚类分析显示,假手术组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模型组的基因表达差异显著,上调基因数目较多。富集分析显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炎症反应、细胞迁移的正向调控、细胞分化的负调控、细胞间黏附的调控,以及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等途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及富集到GO术语和KEGG通路数量有两个高峰,即在12 h和48 h,提示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基因表达呈现双相变化。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有多个共同基因和通路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主要涉及炎症免疫反应及细胞死亡相关基因,其表达呈现双相变化,提示缺血再灌注后存在复杂的通路和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糖核酸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海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法构建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良与评价
2
作者 饶欧阳 李世欣 +2 位作者 胡杰 谢沙 刘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74-6681,共8页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危重症常见的病理损伤,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目前,传统窒息法常用于构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模型,但其复苏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较低。为此,通过改良传统窒息法构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危重症常见的病理损伤,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目前,传统窒息法常用于构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模型,但其复苏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较低。为此,通过改良传统窒息法构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与传统窒息法进行比较,评估改良窒息法的优势。将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分别采用传统窒息法和改良窒息法构建模型。观察大鼠复苏成功率和24 h生存率,采用神经功能损害评分评估神经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炎症、氧化应激、凋亡指标。结果表明:与传统窒息法相比,改良窒息法构建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具有更高的复苏成功率和24 h存活率,且脑损伤、炎症、氧化应激、凋亡等情况与传统窒息法比较无明显差异,能够满足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麻醉犬脑循环及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贾莹 颜天华 +2 位作者 王秋娟 马莹 杨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麻醉犬脑循环及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以电磁流量计测定麻醉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量,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心率(HR)的变化;采用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略加改良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记...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麻醉犬脑循环及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以电磁流量计测定麻醉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量,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心率(HR)的变化;采用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略加改良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脑电图(EEG)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以及脑组织匀浆伊文思蓝(EB)含量。结果:静脉滴注红景天苷(8,4,2mg/kg)能明显增加麻醉犬的脑血流量(CBF)和降低脑血管阻力(CVR)对平均动脉压(MAP)和HR无明显影响;静脉注射红景天苷(24,12,6mg/kg)能明显缩短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EEG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降低脑匀浆EB含量。结论:红景天苷可通过增加CBF和降低CVR改善脑血液循环,并且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全脑缺血再灌注 血流量 血管阻力 电图 翻正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HAX-1蛋白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范沁林 焦岩 +5 位作者 刘国军 周振华 张波 陈林 甘立霞 陈康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组织中HAX-1蛋白(HS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四血管法全脑缺血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n=5):正常组,缺血6、24、48、72h组。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皮层组...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组织中HAX-1蛋白(HS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四血管法全脑缺血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n=5):正常组,缺血6、24、48、72h组。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皮层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HAX-1蛋白的表达以及皮质神经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HAX-1蛋白在缺血后6h表达最高(37.60±3.45),24、48、72h降低[分别为(11.40±1.14)、(10.40±1.52)、(9.80±1.30)],且低于正常水平(P<0.01);Caspase-3蛋白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6、24、48、72h分别为(72.80±5.49)、(106.20±6.91)、(129.00±19.74)、(166.20±15.32)](P<0.01),并伴随神经元凋亡的数目逐渐增加[(92.00±9.06)、(133.80±10.64)、(157.00±10.83)、(187.80±14.96)]。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神经元中HAX-1蛋白在短期缺血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神经元的抗凋亡,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其表达水平降低,与神经元的凋亡增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全脑缺血再灌注 HAX-1 CASPASE-3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峰 叶龙彬 +1 位作者 辛中帅 奚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三动脉夹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灌胃给药,观察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对脑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三动脉夹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灌胃给药,观察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对脑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脑组织Na+-K+-ATPase活性水平的影响。做脑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25 mg/kg)能使脑组织MDA含量下降(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Na+-K+-ATP活性显著上升(P<0.01),病理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能在不同的水平上抑制细胞和线粒体的损伤。结论: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 全脑缺血再灌注 自由基 NA^+-K^+-ATP酶 细胞超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总苷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仁强 陈健文 +2 位作者 庞建新 蓝秀键 邱灿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1-473,共3页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TPG)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2min再灌注24h建立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于造模24h后TPG对沙土鼠脑组织含水量、SOD与MDA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同模型组比较,TPG200、400mg/kg...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TPG)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2min再灌注24h建立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于造模24h后TPG对沙土鼠脑组织含水量、SOD与MDA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同模型组比较,TPG200、400mg/kg·b.w.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提高,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OD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病理检查表明给药组的病理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赤芍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 沙土鼠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氨基酸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军 马开 屠万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递质(EAA)的影响。方法:四动脉阻断法造成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Ca2... 目的:研究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递质(EAA)的影响。方法:四动脉阻断法造成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Ca2+含量,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GLU、ASP、Ca2+含量和含水量明显升高,GLY含量无明显变化;循经取穴电针能显著降低升高脑组织GLU、ASP、Ca2+含量和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GLY含量无明显影响;穴位对照组和非穴位对照组脑组织GLU、ASP、GLY、Ca2+含量和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与降低EAA兴奋性毒性有关,并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全脑缺血再灌注 兴奋性氨基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吕建瑞 马宏钟 薛荣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四血管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置于42℃中15 min行热休克预处理,全脑缺血6 min后行2 h、6 h、12 h、24 h3、d、5 d再灌注后处死,...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四血管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置于42℃中15 min行热休克预处理,全脑缺血6 min后行2 h、6 h、12 h、24 h3、d、5 d再灌注后处死,取海马脑组织行HE染色、JU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 h JUN蛋白在CA1区开始表达,6 h达到高峰,5 d时仍有表达;CA3区JUN蛋白的表达弱于CA1区(P<0.05);同时CA1区细胞损伤明显。热休克预处理组JUN蛋白表达在CA1和CA3区相应时点减弱(P<0.05),细胞损伤轻微,凋亡细胞减少(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过度表达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热休克预处理通过下调JUN蛋白过度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预处理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时程表达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彬 余丽娟 +7 位作者 王佳 赵磊 胡馨月 纪超男 魏玉玲 阳群芳 蒋青松 杨俊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COX-2 mRNA与蛋白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的时程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皮层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黄嘌呤... 目的观察COX-2 mRNA与蛋白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的时程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皮层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黄嘌呤氧化酶法、TBA法分别测定大鼠皮层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皮层COX-2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寻台潜伏期显著增加,寻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通过目标象限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皮层神经元出现严重核固缩,细胞层次紊乱;SOD活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降低,在7 d时达最低(P<0.01),MDA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在7 d时达峰值(P<0.01);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mRNA再灌注后48 h达峰值(P<0.05),蛋白再灌注后7 d达峰值(P<0.01),15 d时均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皮层COX-2表达明显增加,并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 环氧化酶2 皮层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高血压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损伤及皮质酮、SGK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俞陈陈 刘树群 +3 位作者 刘建龙 曹红 刘雪娇 蔡茜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37-743,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高血压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血清皮质酮、海马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s1,SGK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病(SH)大...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高血压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血清皮质酮、海马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s1,SGK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病(SH)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W-Sham、S-Sham)、缺血再灌注组(W-IR、S-IR)和姜黄素组(S-Cur)。各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3 h、12 h、1 d、3 d和7 d 5个时间点。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 min后恢复灌注),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Nissl染色计数海马CA1区平均锥体细胞密度,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及海马SGK1,于再灌注后7 d观察行为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加重,血清皮质酮水平增加,海马SGK1表达上调( P < 0.05 );与W-IR组比较,S-IR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加重,血清皮质酮水平增加( P < 0.05 ),海马SGK1蛋白表达下调( P < 0.05 );姜黄素组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减轻,血清皮质酮水平下降( P < 0.05 ),海马SGK1蛋白表达上调( P < 0.05 )。结论:姜黄素减轻高血压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皮质酮、上调SGK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全脑缺血再灌注 认知功能 皮质酮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蛋白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宏志 陈卫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氨基末端激酶或应激活化激酶(JNK)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构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锥体细胞,免疫印迹检测不同实验组中JNK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各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明显...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氨基末端激酶或应激活化激酶(JNK)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构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锥体细胞,免疫印迹检测不同实验组中JNK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各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JNK蛋白表达积分光密度值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存在JNK途径的过度激活,进而导致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氨基末端激酶或应激活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楠楠 夏裕宁 +3 位作者 张鑫磊 梁维 魏佑震 谭永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0-874,共5页
目的:观察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5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全脑I/R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组,n=15),模型组(4-VO组,n=45),治疗组(4-V... 目的:观察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5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全脑I/R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组,n=15),模型组(4-VO组,n=45),治疗组(4-VO+H_2组,n=45)。检测各组再灌注72 h、9 d尼氏染色海马CA1区锥形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法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抗体(Neu N)、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抗体(Iba1)染色计数以及免疫荧光双标Neu N与Iba1观察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的位置关系;再灌注9 d后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定位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4-VO组相比,4-VO+H_2组于再灌注72 h及9 d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更接近正常,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VO+H_2组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高于4-VO组(P<0.05),4-VO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高于4-VO+H_2组(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4-VO+H_2组第4象限游泳时间明显长于4-VO组(P<0.05)。结论:再灌注同时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可产生明确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氢气抑制I/R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与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 氢气 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和海马中ODC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新 姜冰 +3 位作者 刘运生 刘宏伟 吴光勇 李文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 :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皮质、海马中鸟氨酸脱羧酶 (ODC)的表达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ODC活性增高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四血管关闭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 2h ,4h ,6h ,8h动物模型 ;用逆转录PCR(RT PCR)方法检测不... 目的 :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皮质、海马中鸟氨酸脱羧酶 (ODC)的表达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ODC活性增高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四血管关闭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 2h ,4h ,6h ,8h动物模型 ;用逆转录PCR(RT PCR)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皮质、海马标本中ODCmRNA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大鼠皮质、海马中未检测出ODCmRNA的表达 ;实验组大鼠皮质、海马中检测出有ODCmRNA的表达 ,且不同时相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海马中ODCmRNA表达明显增加 ,脑缺血再灌注后ODC活性明显增加可能是ODCmRNA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大鼠 全脑缺血再灌注 ODC 皮质 MRNA表达 时相 表达差异 鸟氨酸脱羧酶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CA_1区IL-10变化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陈燕启 刘德红 +1 位作者 杨光田 姜宏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11-712,715,共3页
目的 观测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CA1区白细胞介素 - 10mRNA (IL - 10mRNA)、肿瘤坏死因子 -αmRNA (TNF -αmRNA)、白细胞介素 - 1βmRNA (IL - 1βmRNA)表达的变化 ,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时IL - 10表达的作用。方法 按照Pullsinelli法... 目的 观测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CA1区白细胞介素 - 10mRNA (IL - 10mRNA)、肿瘤坏死因子 -αmRNA (TNF -αmRNA)、白细胞介素 - 1βmRNA (IL - 1βmRNA)表达的变化 ,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时IL - 10表达的作用。方法 按照Pullsinelli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别于缺血再灌注 2、 6、 12、 2 4、 4 8h取脑海马CA1区组织切片 ,用原位杂交法和图像分析检测IL - 10mRNA、TNF -αmRNA、IL - 1βmRNA的吸光度值。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海马CA1区TNF -αmRNA、IL - 1βmRNA的吸光度值均显著增加 (P <0 0 1) ,4 8hIL - 10mRNA显著表达 (P <0 0 1) ;2 4~ 4 8hIL - 10mRNA的吸光度值与TNF -αmRNA、IL - 1βmRNA的吸光度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 - 0 70 6、 - 0 84 2 ,P值 <0 0 5 )。结论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 4 8hIL - 10显著表达 ,对TNF -α、IL - 1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全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 CA1区 IL-10 实验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可逆性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几个脑区磷脂含量及组分的变化
15
作者 陈光辉 母敬郁 +3 位作者 吴江 饶明俐 杨翰仪 冀致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42-45,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检测了大鼠全脑缺血15min及再灌注1h~7d海马、皮层下(丘脑和纹状体)、新皮层突触体(Zaleska方法)主要磷脂组分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各脑区存在着磷脂代谢的异常,...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检测了大鼠全脑缺血15min及再灌注1h~7d海马、皮层下(丘脑和纹状体)、新皮层突触体(Zaleska方法)主要磷脂组分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各脑区存在着磷脂代谢的异常,再灌注期磷脂的降解甚于缺血期。磷脂组分中以PE、PC的减少为著,在PE、PC显著减少时,也存在PS的减少;而SM无明显减少,随再灌注的延长有升高趋势。三个脑区磷脂含量的减少存在差别,反映了激动剂依赖性磷脂降解以及Ca2+依赖性磷脂酶活化的区域性,是选择性神经元损伤的生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 磷脂 海马磷 脂酶A2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可逆性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几个脑区儿茶酚胺递质的动态变化
16
作者 陈光辉 饶明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240-243,共4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技术测定了大鼠全脑缺血15min及再灌注1h至7d纹状体、海马、丘脑及新皮质的NE、E、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缺血易损伤区特别是纹状体、海马存在显著的CA递质代谢紊乱,缺血15min海...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技术测定了大鼠全脑缺血15min及再灌注1h至7d纹状体、海马、丘脑及新皮质的NE、E、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缺血易损伤区特别是纹状体、海马存在显著的CA递质代谢紊乱,缺血15min海马NE含量增高及纹状体的DA含量增高是病理作用的重要环节,再灌注后出现的递质含量的进行性减少,提示神经元坏死或功能障碍的程度。另外,CA递质可能与EAAs相互作用,放大了CA递质介导的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儿茶酚胺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鹏冲 梅莉 +2 位作者 王召军 张光燕 崔建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22-3925,共4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组、I/R组和I/R+PA组,全脑缺血模型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法;再灌注72 h后连续行5 d 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其空间分辨学习和...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组、I/R组和I/R+PA组,全脑缺血模型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法;再灌注72 h后连续行5 d 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其空间分辨学习和记忆能力;处死大鼠,灌注取脑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与I/R组相比,大鼠潜伏期I/R+PA组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时间增多(P<0.05),尼氏染色CA1区神经元死亡较少。结论:帕瑞昔布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学习和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全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与记忆 MORRIS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能力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晓宇 刘丽旭 +1 位作者 王文竹 王云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3-540,共8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联用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情绪和认知功能,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20)、普拉克索组(n=20)和联合组(n=20)。后3组采用Pul... 目的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联用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情绪和认知功能,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20)、普拉克索组(n=20)和联合组(n=20)。后3组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普拉克索组每天予普拉克索0.5 mg/kg腹腔注射,联合组每天予普拉克索0.5 mg/kg和左旋多巴50 mg/kg腹腔注射,共14 d。造模后3 d、7 d和14 d每组取5只行旷场试验,造模后7 d和14 d每组取5只行Y迷宫试验,造模后3 d、7 d和14 d每组取5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造模后14 d每组取5只行尼氏染色。结果与模型组相比,7 d和14 d时,普拉克索组和联合组旷场试验穿格次数增加(P<0.05),总轨迹长度增加(P<0.05),平均速度增加(P<0.05),7 d时普拉克索组中心区停留时间延长(P<0.05);7 d和14 d时,普拉克索组和联合组Y迷宫试验自发交替分增加(P<0.05);7 d和14 d时普拉克索组和联合组线粒体膜电位增加(P<0.05),14 d时普拉克索组线粒体膜电位低于联合组(P<0.05);14 d时普拉克索组和联合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结论单用普拉克索即可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情绪和认知功能,联用左旋多巴后有助于线粒体膜电位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普拉克索 左旋多巴 线粒体膜电位 情绪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清TNF-α、IL-1、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继涛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1期1904-1905,1910,共3页
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期间 ,脑组织缺血缺氧的应激刺激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结果显示 ,全脑缺血和再灌注后 ,血清中的TNF -α、IL - 1、IL - 6含量显著增高 ,再灌注后增高程度更加明显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关键词 补肾益气 缺血-灌注 复方仙灵脾注射液 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蓉 李振华 +2 位作者 杨俊卿 谌贝贝 承欧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黄芩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全脑缺血/再灌注+黄芩苷组(I/RB组),每组20只。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双侧颈...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黄芩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全脑缺血/再灌注+黄芩苷组(I/RB组),每组20只。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低血压。I/RB组大鼠造模后12 h行黄芩苷(100 mg·kg-1)灌胃,每天两次,连续7 d。S组及I/R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造模7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Brd U免疫组化标记脑内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I/RB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P<0.05),海马齿状回(DG)和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Brd U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1),脑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黄芩苷能明显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促进脑内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缺血/灌注 认知功能 Brd U 海马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