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姜远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实施全脑DSA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37例,实施全脑DSA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脑DSA联合神经介入术的效果较好,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患者动脉狭窄情况,保证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血管疾病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莫程富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发病6 h~7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发病6 h~7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情况进行分组,将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PIS)组(n=68),将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组(n=32)。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PIS发生的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PIS发生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三酰甘油(TG)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DSA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SA结果为中重度狭窄、NLR增高均为导致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SA结果、NLR预测PI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779,DSA结果与NLR联合预测PIS发生的AUC为0.854。两者联合用于预测PIS发生的AUC高于单独预测,预测价值更高。结论:DSA结果联合实验室指标NLR预测PIS发生的价值较高,能帮助临床医生筛选出PIS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数字血管造影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肱动脉指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比较
3
作者 王友杰 程清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普勒超声、DSA及综合检查(病例病史+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并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结果:经综合检查确诊,120例疑似患者中明确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者90例,占75.00%。经Kappa一致性检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结果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649、0.708、0.994。绘制ROC曲线图发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AUC分别为0.850、0.878、0.994。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均有一定价值,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更好,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踝肱动脉指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分辨率分割网络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崔颖 付瑞 +3 位作者 朱佳 高山 陈立伟 张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3,共8页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7卷积层,通过压缩特征层分辨率的方式减少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本文所提模型与U-Net、R2U-Net、Attention U-Net相比,IOU、Accuracy、F1-Score和ROC曲线下面积4项指标平均提升了1.82%、0.014%、1.19%和0.73%。结果验证了IC-Net模型明显提升了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虚弱血管和血管末端的检测能力,提升了分辨伪影噪声的能力,为医生识别脑血管中产生的病变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血管 数字血管造影 U-Net Inception模块 通道注意力 降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
5
作者 包东明 郭赟 吴文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近期疗效。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介入科及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放射介入科就诊的ASO-LE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近期疗效。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介入科及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放射介入科就诊的ASO-LE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施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LEABG)治疗的LEABG组(n=30)和实施DSA引导下PTA治疗的DSA结合PTA组(n=30)。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术后1、3、6个月血管通畅率,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踝肱指数(ABI)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DSA结合PTA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EABG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低于LEAB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3 d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DSA结合PTA组低于LEABG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足背动脉内径(D)、血流量(BF)、血流峰速(PV)均高于术前,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术后6个月,DSA结合PTA组血管通畅率为93.33%,高于LEABG组的73.33%;术后6个月LEABG组血管通畅率低于术后1个月的96.67%(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3、6个月两组ABI呈升高趋势,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随访期间,DSA结合PT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LEABG组的26.67%(P<0.05)。与LEABG比较,DSA引导下PTA治疗ASO-LE术中出血量更少,围手术期疼痛更轻,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患肢缺血程度改善效果更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佳,近期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数字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施雪英 袁良津 +5 位作者 蒋鸣坤 方毅 周立军 姚正鹏 顾尚恒 石力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结果,探讨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05-2008年80例DSA的结果,分析疾病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术程中并发症。结果80例DSA显示:颅内外血管内斑块形成、血管闭塞、次全闭塞、血...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结果,探讨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05-2008年80例DSA的结果,分析疾病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术程中并发症。结果80例DSA显示:颅内外血管内斑块形成、血管闭塞、次全闭塞、血管狭窄等52例,Moyamoya病2例,阳性检出率67.5%。其中1例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皮下瘀血12cm×18cm,1例出现小脑梗塞。结论DSA对于脑血管疾病是一项较为安全、灵敏的检查方法;颈动脉病变在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血管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鸿梅 兰鸿 +3 位作者 夏昌华 曾国香 唐莉 李永琴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行设计DSA患者术后尿潴留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25例行DSA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焦虑/抑郁程度、体重指数、躯体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行设计DSA患者术后尿潴留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25例行DSA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焦虑/抑郁程度、体重指数、躯体疼痛程度是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术后4h内饮水量增加是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护士应针对DSA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尿潴留 体重指数 焦虑 抑郁 躯体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1
8
作者 汪沁芳 厉春林 李莉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9-20,共2页
回顾性总结 4 6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提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术中注重全身肝素化、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密切观察术中、术后病情变化 ,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成功配合脑血管造影术的关键。
关键词 数字 血管造影 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玉 王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4-154,158,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插管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0月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40例,其中6例发生并发症,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果:40例患者中6例并发症患者均未留下后遗症。结...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插管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0月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40例,其中6例发生并发症,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果:40例患者中6例并发症患者均未留下后遗症。结论:及时观察、发现、并及早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血管 造影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杨振兴 刘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1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需行肠内营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对照组(n=4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1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需行肠内营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床边置入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昏迷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置管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10 d后,两组GCS评分高于置管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流、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昏迷程度,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肠内营养 数字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回顾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晨 张立群 +3 位作者 薛蓉 邹明 廖张元 张天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方法收集16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1例、中年组67例和老年组88例,记录...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方法收集16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1例、中年组67例和老年组88例,记录其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 166例患者中,30.1%有颅内病变,39.8%有颅外病变,30.1%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以颈内动脉居多,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大脑中动脉最明显;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率明显降低(P<0.01),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比例明显升高(P<0.05)。61例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存在侧支循环,其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形式以初级侧支循环开放为主,占67.7%,大脑中动脉以次级侧支循环开放为主,占72.2%。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病变的比例逐渐增高。颅内外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存在3级侧支循环的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血管造影 数字 血管障碍 侧支循环 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高飞 李达文 +1 位作者 朱敏 夏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93.0%vs 100.0%,4.0%vs 10.0%,P<0.05),曝光时间明显长于股动脉组[(10.26±2.23)min vs(4.57±1.07)min,P<0.01],2组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可以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开展,但是其操作难度及时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障碍 桡动脉 穿刺术 血管造影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军 李海青 +3 位作者 李守强 徐微尘 王琳 王锦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共... 目的:探讨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共检出222枚脑动脉瘤,其中囊性动脉瘤197枚,梭形动脉瘤16枚,夹层动脉瘤9枚;在222枚脑动脉瘤中,小型动脉瘤105枚,中型动脉瘤89枚,大型动脉瘤22枚,巨大型动脉瘤6枚。常规DSA清楚显示的有205枚,17枚显示可疑由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对138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开颅银夹夹闭治疗,19例进行介入性金属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论:旋转式三维脑血管造影可有效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和多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血管造影 数字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V plus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故障维修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波 黄永富 蔡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284-285,共2页
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e,GE)公司LCV plus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是使用最先进的三轴系统设计的,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具有独特的动态实时减影、计算机最佳投影角度定位和智能化手柄等技术,高效的三维血管造影技... 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e,GE)公司LCV plus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是使用最先进的三轴系统设计的,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具有独特的动态实时减影、计算机最佳投影角度定位和智能化手柄等技术,高效的三维血管造影技术,并配备了超强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PLUS LCV 数字血管造影系统 故障维修 计算机控制 血管造影技术 图像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铭华 张将 +7 位作者 江顺福 吴明超 邢小丽 高黎明 曹玮 叶斌 朱捷燕 彭韩英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3期1151-1153,F0003,共4页
关键词 血管意外 血管造影 数字 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溶栓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失语症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珠 余奕珲 +4 位作者 管龙 刘荣 马少廷 熊雁 宫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缺血 失语 血管造影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朋范 黄艺生 +2 位作者 张小军 黄茂 王如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正常成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并观察测量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形态。结果:Trolard静脉和Labb6静脉是大脑浅静脉的主要吻合静脉,它们都与大脑中浅...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正常成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并观察测量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形态。结果:Trolard静脉和Labb6静脉是大脑浅静脉的主要吻合静脉,它们都与大脑中浅静脉相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大脑半球吻合静脉都发达,Labb6静脉缺如率15%,Trolard静脉缺如率40G。结论:大脑浅静脉吻合静脉变异较大,术前应查清重要吻合静脉的显微解剖,设计合理的手术入路,避免术中损伤而引起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 吻合静脉 数字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予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护理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大脑中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志敏 王春新 +3 位作者 朱永锋 童耀英 俞向荣 王枫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4期343-344,共2页
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率较高,每年卒中发生率为8%,对于抗血栓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或死亡发生率高达51.7%。MCA狭窄的积极治疗方法应是重建狭窄血管,使之在还没有完全闭塞前恢复正常血流。近年来... 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率较高,每年卒中发生率为8%,对于抗血栓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或死亡发生率高达51.7%。MCA狭窄的积极治疗方法应是重建狭窄血管,使之在还没有完全闭塞前恢复正常血流。近年来我们通过应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虚拟支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中动脉 血管造影 数字 三维虚拟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青年脑卒中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炜 庞洪波 +1 位作者 韦涛 陈宗胜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对青年脑卒中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完成DSA检查80例,分析脑血管造影结果与青年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的总阳性率为61.25%,...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对青年脑卒中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完成DSA检查80例,分析脑血管造影结果与青年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的总阳性率为61.25%,常见及特有的危险因素均影响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脑血管造影检查对确诊及进一步介入或选择手术治疗提供了依据。结论 DSA检查对青年脑卒中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数字血管造影 危险因素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