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FA模板的全脑体素分析方法可靠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碧娟 陈艳玲 李文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1-336,343,共7页
比较基于两种不同FA模板的全脑体素分析(VBA)方法的结果,了解该方法的可靠性,以期为脑白质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基础信息。选择27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分为青年组(14例)和老年组(13例),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首先使用DTIStu... 比较基于两种不同FA模板的全脑体素分析(VBA)方法的结果,了解该方法的可靠性,以期为脑白质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基础信息。选择27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分为青年组(14例)和老年组(13例),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首先使用DTIStudio软件对图像进行自动配准和张量计算,获取部分各向异性(FA)图,然后利用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对FA图进行配准、归一化、平滑等预处理,最后分别基于SPM8软件下产生的专用FA模板和本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正常中国人FA模板,对两组间的脑白质FA值进行全脑体素分析比较。以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TBSS)方法和相关文献结果为标准,对以上比较结果进行验证。在基于SPM8产生的专用FA模板下,与青年组对比,老年组的双侧内囊前、后肢,左外囊,左额上回,左枕叶,右放射冠,右大脑脚底,右额中、下回,右小脑中脚的FA值显著下降(P<0.05,簇错误率校正);在基于正常中国人FA模板下,老年组的左内囊后肢,左外囊,左额上回,左颞中回,左枕叶,右放射冠,右内囊前、后肢,右大脑脚底,右额中、下回和胼胝体膝部的FA值相对于青年组显著下降(P<0.05,簇错误率校正);两种模板结果的不一致区域共有4个,即:左内囊前肢、右小脑中脚和左颞中回、胼胝体膝部,前两个区域出现在第一个模板中,后两个区域出现在第二个模板中,根据TBSS方法的激活区结果可得出左内囊前肢、右小脑中脚是假阳性,TBSS方法和相关文献结果支持第二个模板的结论。在采用VBA方法对脑白质进行分析时,基于正常中国人FA模板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 全脑体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脑结构影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丹 李鹏 +4 位作者 蒙华庆 曾金坤 史丹丹 陆林 罗庆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目的:分析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脑体积的变化,探讨MECT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根据DSM-IV诊断标准共纳入13例抑郁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周末(完成8次MECT)使用汉密尔... 目的:分析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脑体积的变化,探讨MECT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根据DSM-IV诊断标准共纳入13例抑郁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周末(完成8次MECT)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同时采用GE 3.0T磁共振获得影像学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全脑形态学测量方法比较MECT治疗前后脑灰质和脑白质的改变。结果:HAMD评分的减分率为(61.8±20.4)%,其中4例〉75%,7例为50%~75%,1例为25%~50%,1例〈25%,有效率为84.6%。与M ECT治疗前相比,患者左侧颞上回、顶下小叶、枕中回、右侧颞中回以及小脑前叶的脑灰质体积增加(均P〈0.05)。同时左侧顶上小叶脑灰质体积减少(P〈0.05),左侧额叶和右侧楔前叶的脑白质体积降低(均P〈0.05)。结论:改良电休克治疗可能改变抑郁症患者前额叶、颞叶及顶叶等多个脑区的脑体积,提示神经可塑性作用可能参与了MECT发挥抗抑郁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改良电休克治疗 磁共振成像 基于形态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