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全肠道菌群移植对回肠肠道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熊伟 胡林 +5 位作者 许青 李熙 丁贤 窦重阳 陈芳芳 闫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在“心与小肠相表里”中医理论指导下,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全肠道菌群移植,是否对正常小鼠回肠肠道微环境的影响更显著。【方法】将14只6月龄无特定病原体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全肠道菌群,移植至6只混合... 【目的】在“心与小肠相表里”中医理论指导下,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全肠道菌群移植,是否对正常小鼠回肠肠道微环境的影响更显著。【方法】将14只6月龄无特定病原体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全肠道菌群,移植至6只混合抗生素处理过的同月龄同背景正常C57BL/6J小鼠肠道内,移植14 d后再定殖14 d,观察小鼠回肠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小鼠回肠和结肠菌群。【结果】AD小鼠全肠道菌群移植到正常小鼠后,病理分析表明仅回肠组织出现粘膜层破坏和隐窝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测序分析发现,仅回肠菌群的种类数量(P<0.01)、Chao1指数(P<0.01)和Simpson指数(P<0.01)降低且菌群组成和AD模型小鼠更相似。【结论】AD模型小鼠全肠道菌群移植对正常小鼠回肠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显著高于结肠菌群,同时导致回肠粘膜的病理损伤,表明回肠肠道微环境可能和AD的发生发展关系更加密切,与“心与小肠相表里”中医理论高度切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阿尔茨海默病 全肠道菌群移植 回肠肠道微环境 结肠肠道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间微生物菌群移植后不同肠段细菌定植的空间异质性
2
作者 朱珊珊(译) 王文策(校) 《广东饲料》 2021年第3期52-52,共1页
菌群在不同的肠段之间呈现出分区分布。因此,来自特定肠道段的外源微生物群可能仅在微生物群移植过程中侵入其同源肠道位置。粪便作为排泄的残留物包含大多数大肠微生物,但缺乏小肠微生物。我们推测,包括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微生物群... 菌群在不同的肠段之间呈现出分区分布。因此,来自特定肠道段的外源微生物群可能仅在微生物群移植过程中侵入其同源肠道位置。粪便作为排泄的残留物包含大多数大肠微生物,但缺乏小肠微生物。我们推测,包括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微生物群在内的全肠道菌群移植(WIMT)比常规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更能有效地重塑整个肠道菌群。结果:我们通过分别将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中的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对肠道菌群的分区定居进行了建模。空肠或回肠微生物菌群的移植在无菌小鼠的小肠(SI)中而不是在主要包含变形杆菌、乳酸杆菌科和蓝细菌的大肠(LI)中诱导了更多的外源微生物定植。相反,来自外来盲肠或结肠微生物群的细菌糖化厌氧菌,如拟杆菌科,前鞭毛纲科,弓形螺旋菌科和瘤胃菌科则建立在接受相应肠道分段微生物菌群移植的无菌小鼠的LI中。在无菌小鼠的肠道中,也观察到了微生物功能一致的分区定居模式。与核苷酸代谢、遗传信息处理以及复制和修复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小肠群落中,而与必需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辅酶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相关的基因主要在无菌小鼠的大肠群落中富集。随后,我们比较了FMT和WIMT在重塑无菌小鼠的群落结构方面的差异。FMT主要将LI衍生的微生物和基因功能转移到受体肠中,并成功移植了稀疏的SI衍生的微生物。但是,与FMT相比,WIMT向受体肠道引入了更多的SI衍生微生物和相关的微生物功能。此外,与FMT相比,WIMT还改善了肠道的形态发育,并降低了受者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结论:分段外源微生物群移植证明了细菌在胃肠道中的定植空间异质性,即来自一个特定位置的微生物群选择性地定居在其同源肠道区域。鉴于FMT期间缺乏外源性小肠微生物,WIMT可能是常规FMT在整个肠道重构微生物群的有前途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空间异质性 不同肠段 粪便移植 全肠道菌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