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耦合模型的海上吊装作业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车巨鹏 宋宪仓 +1 位作者 陶伟 王树青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2,共13页
针对现有海上吊装模拟方法不能有效考虑浮吊船舶—系泊系统—吊物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难以实现基座回转、吊臂变幅连续模拟问题,基于Matlab/Simulink、ADAMS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海上吊装作业全耦合动力分析模型,探究了中长周期波作用下... 针对现有海上吊装模拟方法不能有效考虑浮吊船舶—系泊系统—吊物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难以实现基座回转、吊臂变幅连续模拟问题,基于Matlab/Simulink、ADAMS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海上吊装作业全耦合动力分析模型,探究了中长周期波作用下波浪周期、吊缆收放、基座回转、吊臂变幅等参数变化对吊装作业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波浪周期接近吊物系统固有周期时会引发共振,导致吊物摇摆幅值显著增加。基座回转、吊臂变幅等因改变了吊物的空间位置从而引发了浮吊船舶倾覆力矩的变化,进而对浮吊船舶运动响应产生显著影响。当基座回转90°后,浮吊船舶的横倾角增加约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吊装作业 耦合分析模型 动力响应特性 大幅摇摆运动 中长周期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控制三维全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骆祖江 曾峰 李颖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0-1086,共7页
针对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地下水开采所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到土体的非线性特征及土体的渗透性随应力状态的动态变化,引入邓肯-张非线性模型和渗透率动态模型,将地下水渗流场和土体应力场耦合起来,并以吴江市浅... 针对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地下水开采所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到土体的非线性特征及土体的渗透性随应力状态的动态变化,引入邓肯-张非线性模型和渗透率动态模型,将地下水渗流场和土体应力场耦合起来,并以吴江市浅层地下水开采为例,建立了浅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全耦合数值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校正、识别的基础上,以微承压含水层未来10 a内地下水位埋深不低于含水层顶板、地面沉降量不超过50 mm为约束条件,预测了吴江市各镇的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合计为1203.59×104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奥固结理论 地面沉降 三维全耦合模型 非线性 地下水 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引发地面沉降模拟预测三维流固全耦合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付延玲 骆祖江 +1 位作者 廖翔 张建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81-1789,共9页
为了准确预测由高层建筑引发土体应力场和渗流场变化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土体非线性流变理论,将比奥固结理论中的本构关系拓展到黏弹塑性,并考虑了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及变形参数随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关系。以... 为了准确预测由高层建筑引发土体应力场和渗流场变化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土体非线性流变理论,将比奥固结理论中的本构关系拓展到黏弹塑性,并考虑了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及变形参数随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建立了沧州市高层建筑荷载、地下水渗流与土体变形三维流固全耦合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沧州市在地下水停采、仅存在高层建筑荷载的影响下,从2010年12月底到2025年12月底逐年的各含水层组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和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沧州市由高层建筑荷载引发的最大地面沉降量为40.57mm,最大地面沉降速率为2.7 mm/a,位于沧州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荷载 地面沉降 比奥固结理论 地下水渗流 三维耦合数学模型 河北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致伸缩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全耦合非线性等效电路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文美 刘泽群 +2 位作者 郭万里 薛天祥 翁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076-4086,共11页
磁致伸缩材料具有应变大、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频带宽的特点,是制作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理想材料。当前磁致伸缩振动能量收集器建模主要利用线性压磁方程,此模型未能从材料自身耦合和磁路结构进行输出分析,导致输出预测误差较大。该文... 磁致伸缩材料具有应变大、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频带宽的特点,是制作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理想材料。当前磁致伸缩振动能量收集器建模主要利用线性压磁方程,此模型未能从材料自身耦合和磁路结构进行输出分析,导致输出预测误差较大。该文首先搭建了磁致伸缩材料磁特性测试装置,测试分析了磁致伸缩材料Galfenol合金在不同压应力尤其是大幅值应力下的磁特性;然后基于Gibbs自由能推导了Galfenol材料的全耦合非线性本构方程,进而构建了考虑漏磁、非线性、机磁耦合及饱和效应的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数学表征和参数识别;最后基于Galfenol材料设计了一个可以承受大幅值振动力的双棒型振动能量收集器样机,通过实验研究了收集器输出电压在不同力幅值、力频率、负载阻值等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与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全耦合非线性等效电路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振动能量收集器的输出电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收集器 Galfenol合金 耦合非线性模型 等效电路 输出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耦合电容模型的双发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杰 陈丽华 +2 位作者 罗博 施瑞 麦瑞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542-3551,共10页
传统基于电场耦合式的电容能量传输(CPT)系统只含单个逆变电源与单个发射端,由于CPT系统逆变器的容量有限,所以较难满足轨道交通大功率非接触供电应用的需求。为了提高CPT系统的传输功率,提出一种双发射单接收CPT系统,通过两个逆变器并... 传统基于电场耦合式的电容能量传输(CPT)系统只含单个逆变电源与单个发射端,由于CPT系统逆变器的容量有限,所以较难满足轨道交通大功率非接触供电应用的需求。为了提高CPT系统的传输功率,提出一种双发射单接收CPT系统,通过两个逆变器并联的方式来提升系统输入功率总容量,实现CPT系统大功率输出。将六极板结构全耦合电容模型简化为三端口等效电路,采用Maxwell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耦合电容值,针对两个发射机构间相互耦合的影响,给出系统谐振电路参数配置方法。最后,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搭建了系统工作频率为500 kHz的原理样机,在输出功率为1.47 kW的情况下,直流到直流的效率为90.6%。在传递相同功率的前提下,双发射CPT系统流过开关器件的电流为单发射系统的一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电容模型 双发射 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耦合深海平台系统中液压张紧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坤鹏 薛鸿祥 唐文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52-1657,共6页
基于利用ABAQUS开发的平台/系泊索/立管全耦合分析程序,研究应用于深海平台系统与顶端张紧式立管连接的液压张紧器的数值模型.对数值模拟液压张紧器中的刚度非线性效应、摩擦效应以及平台、张紧器和顶端张紧式立管的耦合连接方式进行了... 基于利用ABAQUS开发的平台/系泊索/立管全耦合分析程序,研究应用于深海平台系统与顶端张紧式立管连接的液压张紧器的数值模型.对数值模拟液压张紧器中的刚度非线性效应、摩擦效应以及平台、张紧器和顶端张紧式立管的耦合连接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非线性液压张紧器模型.通过张紧器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结果的比较,得到了非线性效应对立管和平台响应的影响,对提高顶端张紧式立管极限强度和疲劳寿命的预报精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耦合模型 液压张紧器 冲程 刚度非线性 摩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纵、横向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伟 陈仁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236,共5页
提出了一种提高直升机纵、横向全耦合动力学模型辨识精度的方法,该方法根据BO-105直升机的频率扫描飞行试验数据,通过构建多步辨识算法和相应的优化指标函数,解决了直升机纵、横向全耦合动力学模型中辨识参数多,灵敏度差异大,耦合严重... 提出了一种提高直升机纵、横向全耦合动力学模型辨识精度的方法,该方法根据BO-105直升机的频率扫描飞行试验数据,通过构建多步辨识算法和相应的优化指标函数,解决了直升机纵、横向全耦合动力学模型中辨识参数多,灵敏度差异大,耦合严重等造成的信息矩阵病态问题,得到的直升机纵、横向全耦合动力学模型与飞行试验数据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耦合模型 时域辨识 多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降水与地面沉降的三维黏弹性全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许胜 缪俊发 +1 位作者 魏建华 许丽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1-45,共5页
针对上海地区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地下水疏降所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基于Biot固结理论,考虑上海地区软土的非线性渗流变形特征,采用Burgers本构模型,将地下水渗流场与应力场全耦合,建立了地下水疏降与地面沉降三维黏弹性全耦合数学模型。采... 针对上海地区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地下水疏降所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基于Biot固结理论,考虑上海地区软土的非线性渗流变形特征,采用Burgers本构模型,将地下水渗流场与应力场全耦合,建立了地下水疏降与地面沉降三维黏弹性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塔楼基坑降水为例,详细分析了承压水降水引起的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的变化规律,据此获得减压抽水井运行30d时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量,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比较吻合,对类似重大工程的降水设计、施工及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降水 地面沉降 三维全耦合模型 黏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漂浮式风机气动阻尼效应全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赵仕伦 陈鹏飞 程永权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海上漂浮式风机的风轮气动阻尼效应对基础运动有重要影响。建立了基于气动-水动-弹性-伺服的全耦合漂浮式风机数值模型,通过自由衰减动态模拟,利用轮毂单一自由度运动模型评估漂浮式风机的纵摇阻尼水平范围;根据初步评估的纵摇阻尼水平... 海上漂浮式风机的风轮气动阻尼效应对基础运动有重要影响。建立了基于气动-水动-弹性-伺服的全耦合漂浮式风机数值模型,通过自由衰减动态模拟,利用轮毂单一自由度运动模型评估漂浮式风机的纵摇阻尼水平范围;根据初步评估的纵摇阻尼水平,设置风浪联合工况矩阵对漂浮式风机进行气动阻尼的动态评估。结果表明,动态工况下的漂浮式风机气动阻尼效应与简单评估模型中通过闭环方法计算获得的阻尼曲线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气动阻尼效应对纵摇运动功率谱密度(PSD)曲线影响不显著,能够减缓纵摇运动幅度;与纵摇运动耦合的纵荡固有频率PSD峰值显著体现气动阻尼效应;相同波浪工况下,气动阻尼效应抑制浮体纵摇运动平均值,纵摇PSD曲线及极值统计结果也得出相似结论;小于额定风速时,气动阻尼效应减小纵摇角极大值与平均值之差;高于额定风速时,气动阻尼效应减小浮体纵摇幅值。研究结果为海上漂浮式风机气动阻尼效应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漂浮式风机 气动阻尼 全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浮体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潜式浮式风机一体化耦合分析方法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帅 贾玉超 +1 位作者 张法富 梁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8,共10页
由于风机厂家通常仅提供风机的结构载荷,不提供上部风机参数,导致在进行海上风机浮式基础设计时,难以开展浮式风机的全耦合分析。从风机载荷的组分出发,建立了全耦合、限制耦合、准耦合、半耦合4种分析模型,以“海油观澜号”为例,对比... 由于风机厂家通常仅提供风机的结构载荷,不提供上部风机参数,导致在进行海上风机浮式基础设计时,难以开展浮式风机的全耦合分析。从风机载荷的组分出发,建立了全耦合、限制耦合、准耦合、半耦合4种分析模型,以“海油观澜号”为例,对比了不同耦合模型在计算极限海况下浮式风机运动和系泊张力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限制耦合模型忽略了风机质量,其计算结果与全耦合分析结果最大相对误差超过70%,无法满足工程实施需求;准耦合模型求解的响应与全耦合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约6%,半耦合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则低于2%,均可满足工程实施要求;准耦合模型只需风机厂家提供主要的风机结构参数和固定式风机的塔底载荷信息,可用于浮式风机的概念设计和基本设计的前期阶段;半耦合模型可用于和风机厂家开展联合设计;相较于全耦合模型,准耦合模型的计算效率提高近3倍,可实现浮式基础的快速迭代优化。研究成果在“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并可为其他半潜式浮式风机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油观澜号” 浮式风机 风机参数 耦合分析 全耦合模型 限制耦合模型 耦合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箱全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箱体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岚 赵晨晴 +2 位作者 任亚峰 贺朝霞 吴立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1-568,共8页
为了获得准确的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响应,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静态子结构法提取箱体动力学参数,采用广义有限元法建立了齿轮箱动力学模型,即齿轮-轴-轴承-箱体全耦合动力学模型。以单级直齿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对比了直接法和静态子结构法耦合... 为了获得准确的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响应,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静态子结构法提取箱体动力学参数,采用广义有限元法建立了齿轮箱动力学模型,即齿轮-轴-轴承-箱体全耦合动力学模型。以单级直齿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对比了直接法和静态子结构法耦合箱体后系统动态特性的差别,计算了耦合箱体前后系统的固有频率、动态啮合力和轴承支反力,分析箱体柔性对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多自由度系统时,静态子结构法速度快于直接法;耦合箱体引入了箱体柔性,降低了系统固有频率;且在全转速下箱体柔性对轴承支反力的影响比对齿轮啮合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动力学模型 箱体柔性 广义有限元 静态子结构法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材结构搅拌摩擦焊全热力耦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锐 刘其鹏 +2 位作者 高月华 潘杨 杨鑫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299,共7页
基于DEFORM-3D软件建立三维全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对轨道车辆中典型的型材结构搅拌摩擦焊接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型材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型材的温度场分布和材料变形情况,同时采用点追踪的方法研究前进侧和返回侧相应位置材料的流... 基于DEFORM-3D软件建立三维全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对轨道车辆中典型的型材结构搅拌摩擦焊接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型材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型材的温度场分布和材料变形情况,同时采用点追踪的方法研究前进侧和返回侧相应位置材料的流动特征,进一步讨论了搅拌头转速、焊速以及下压量变化对焊接温度和等效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场分布和等效应变分布与型材接头的结构特征相关;前进侧和返回侧材料变形和流动差异显著;焊接温度和等效应变随转速升高而升高,随焊速升高而降低;焊接温度随下压量增大而升高,等效应变对下压量变化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材搅拌摩擦焊 热力耦合模型 温度场 材料变形与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前水位对混凝土重力坝抗爆安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麒 王高辉 +1 位作者 卢文波 陈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26,共8页
现代战争有征兆可察,通过预警放水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坝的抗爆安全性能,同时能够减少大坝失事风险损失。基于显示动力分析平台,考虑爆炸高加载率下的混凝土应变率效应,建立水下爆炸条件下炸药-气体-库水-坝基-坝体全耦合动力分析模型,... 现代战争有征兆可察,通过预警放水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坝的抗爆安全性能,同时能够减少大坝失事风险损失。基于显示动力分析平台,考虑爆炸高加载率下的混凝土应变率效应,建立水下爆炸条件下炸药-气体-库水-坝基-坝体全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正常蓄水位及死水位条件下混凝土重力坝水下爆炸毁伤破坏特征及抗爆安全性能;同时针对战时预警放水条件,分析不同库前水位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动态响应特征、破坏发展过程及毁伤空间分布特征,全方位研究了库前水位对大坝抗爆安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混凝土重力坝,随着库前水位的降低,坝体损伤破坏范围逐渐减小;当库前水位降低到大坝下游折坡以下时,大坝抗爆安全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库前水位 抗爆安性能 全耦合模型 水下爆炸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高压压水试验水.岩耦合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中明 冯树荣 +1 位作者 陈胜宏 张新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00-2506,共7页
为了解高压水渗流作用对裂隙岩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合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岩体高压压水试验的渗压及变形测试成果,采用多孔连续介质全耦合理论,研究了试验区岩体测点在压水孔加压和卸压过程中的孔隙压力和位移变化过程。通过对测点位... 为了解高压水渗流作用对裂隙岩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合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岩体高压压水试验的渗压及变形测试成果,采用多孔连续介质全耦合理论,研究了试验区岩体测点在压水孔加压和卸压过程中的孔隙压力和位移变化过程。通过对测点位移和渗压随时间变化过程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研究,验证了所采用的水-岩耦合数值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在压水孔内的水压力和岩体孔隙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岩体内的应力大幅度增加;压水过程中,岩体因渗流作用产生了较大的位移,停止压水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岩体中还存在一定的孔隙水压力和水压力梯度,从而导致岩体内仍存在部分变形值,且该部分变形值并非是压水孔卸载后岩体内的塑性残余变形;高压水渗流作用下的岩体耦合效应对工程应力和围岩变形有重大影响,考虑水-岩耦合效应的岩体稳定性评价结果对工程设计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高压压水试验 水-岩耦合效应 水-岩全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悬停状态动力学模型的快速频域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伟 陈仁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0-297,共8页
基于BO 105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飞行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直升机全耦合模型快速频域辨识算法,该算法通过建立伯德灵敏度函数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辨识模型结构,提高了模型的辨识精度,同时,发展了一种加快整体辨识速度的优化算法,以... 基于BO 105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飞行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直升机全耦合模型快速频域辨识算法,该算法通过建立伯德灵敏度函数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辨识模型结构,提高了模型的辨识精度,同时,发展了一种加快整体辨识速度的优化算法,以适应不同辨识参数的收敛速度要求。辨识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的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悬停 全耦合模型 频域辨识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坝肩接触爆炸毁伤安全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小华 王高辉 +1 位作者 卢文波 周创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5-272,共8页
坝肩稳定是高拱坝结构整体安全运行的基础,尽管高拱坝由于拱形受力特性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坝肩在遭受爆炸荷载作用后极易发生局部毁伤破坏,从而影响高拱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着重对高拱坝遭遇水下接触爆炸毁伤后整体的安全稳定评价... 坝肩稳定是高拱坝结构整体安全运行的基础,尽管高拱坝由于拱形受力特性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坝肩在遭受爆炸荷载作用后极易发生局部毁伤破坏,从而影响高拱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着重对高拱坝遭遇水下接触爆炸毁伤后整体的安全稳定评价方法开展了研究,以刚体极限平衡法为基础,针对坝肩的毁伤破坏特征及毁伤面积,提出了拱圈沿右拱端面抗滑安全系数的评价准则,探讨了拱端面的损伤破坏对高拱坝沿拱端面抗滑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坝肩接触爆炸主要引起接触部位坝体的压缩破坏和邻近拱端面的剪切损伤,而拱端面的毁伤将直接降低拱圈沿拱端面的抗滑稳定性,并最终导致高拱坝整体沿拱端面滑动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爆炸 全耦合模型 高拱坝 坝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荷载与地下水开采耦合作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奂文 杜菁菁 +1 位作者 骆祖江 张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9-605,共7页
以南通市海门区地面沉降历史为研究背景,从比奥固结理论出发,分析地面荷载及地下水渗流场对土体变形的影响.采用现场监测的方式对海门区地下水位、高层建筑物荷载和地面沉降进行监测,研究高层建筑荷载、地下水开采以及二者耦合作用对土... 以南通市海门区地面沉降历史为研究背景,从比奥固结理论出发,分析地面荷载及地下水渗流场对土体变形的影响.采用现场监测的方式对海门区地下水位、高层建筑物荷载和地面沉降进行监测,研究高层建筑荷载、地下水开采以及二者耦合作用对土体变形的影响.通过建立地下水渗流、建筑荷载与土体变形的三维流固全耦合模型,对不同因素作用下地面沉降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对主开采层的影响最大,建筑荷载引发的沉降对地表附近土体影响较大;地下水开采和建筑荷载的耦合作用引发土体变形的情况中,地面上距离建筑物集中区较近处以建筑荷载作用为主,较远处以地下水开采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比奥固结理论 建筑荷载 地下水开采 流固全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加筋双层板全频段的隔声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富 黄逸哲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4期84-87,112,共5页
针对单向加筋双层板全频段的声透射问题,采用全耦合模型形成流体声传输和结构声传输两个独立的路径,分别对其声透射系数进行理论计算,进而得出研究结构总隔声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基于VA One分析软件,对指定研究结构全频段的隔声特性进行研... 针对单向加筋双层板全频段的声透射问题,采用全耦合模型形成流体声传输和结构声传输两个独立的路径,分别对其声透射系数进行理论计算,进而得出研究结构总隔声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基于VA One分析软件,对指定研究结构全频段的隔声特性进行研究,根据各子系统分析带宽内的模态数将全频段划分为低、中、高频,分别采用FE、FE-SEA和SEA方法完成隔声量的求解计算,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变化趋势相一致,有关结论与分析方法对大型复杂模型的隔声特性研究具有一定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加筋双层板 声透射 隔声量 全耦合模型 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老井重复压裂时机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强 赵金洲 +2 位作者 胡永全 李勇明 王玉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8,共9页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及有限体积法,考虑页岩气微观渗流机制,建立适用于裂缝性页岩气储集层的渗流-地质力学全耦合模型,并提出了重复压裂时机优化方法,采用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井资料分析了重复压裂时机的影响因素...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及有限体积法,考虑页岩气微观渗流机制,建立适用于裂缝性页岩气储集层的渗流-地质力学全耦合模型,并提出了重复压裂时机优化方法,采用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井资料分析了重复压裂时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受地层压力衰竭影响,最大水平主应力反转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且距人工裂缝越近的区域,应力反转面积百分比曲线出现峰值的时间越短,最终归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时间也越短。重复压裂的最佳时间受基质渗透率、初始应力差、天然裂缝逼近角的影响:基质渗透率、初始应力差越大,应力反转面积百分比曲线出现峰值、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时间越短,采取重复压裂措施的时机越早。天然裂缝逼近角越大,裂缝附近越难发生应力反转、重复压裂最佳时间越早,人工裂缝末端以远区域越易发生应力反转、重复压裂最佳时间越晚。对于基质渗透率很小的储集层,其单井产能递减快,为保证经济性,可采取关井或注气补能等措施恢复应力,提前实施重复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渗流-地质力学全耦合模型 重复压裂 时机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的破坏模式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社荣 王高辉 +1 位作者 王超 孙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07,共7页
考虑混凝土的高应变率效应,构建重力坝水下爆炸全耦合模型,运用显式动力分析程序LS-DY-NA,对水下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大坝动态响应进行分析,探讨大坝可能破坏模式及相应的破坏机制。研究表明,大坝破坏模式不仅与坝体的自身动力特性有关,... 考虑混凝土的高应变率效应,构建重力坝水下爆炸全耦合模型,运用显式动力分析程序LS-DY-NA,对水下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大坝动态响应进行分析,探讨大坝可能破坏模式及相应的破坏机制。研究表明,大坝破坏模式不仅与坝体的自身动力特性有关,还取决于炸弹起爆时的水下深度、爆心距及炸弹药量;重力坝坝头是抗爆性能薄弱部位,大坝可能破坏模式为上游迎爆面的爆炸成坑破坏、坝顶及坝下游面的震塌破坏、坝头与上游直面交接处及下游折坡附近的脆性冲切破坏并出现贯穿性裂缝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破坏模式 全耦合模型 混凝土重力坝 抗爆性能 水下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