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物存在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启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
1
作者 翟方帅 孙雅萍 +3 位作者 司光超 张馨文 乔壮明 魏东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了实现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在处理含有机物废水中的应用,考察有机物存在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启动、运行工况与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通过低溶解氧和生物膜菌种富集的控制策略,缓解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实现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启动和... 为了实现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在处理含有机物废水中的应用,考察有机物存在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启动、运行工况与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通过低溶解氧和生物膜菌种富集的控制策略,缓解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实现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启动和功能微生物的富集。结果表明,当进水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启动,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总无机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9.46%;三维荧光光谱显示腐殖酸类和富里酸类物质是主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显示厌氧氨氧化菌的优势属Candidatus Kuenenia和Candidatus Brocadia的相对丰度分别从0.02%和0.01%增加到10.47%和4.45%,成功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工艺 有机物 生物 三维荧光光谱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脱氮研究的新进展——全程自养脱氮工艺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劲松 罗本福 方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介绍了生物脱氮研究的最新进展———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了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机理、自养脱氮工艺实现方式及其特点与技术关键,并指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全程自养 SHARON工艺 ANAMMOX工艺 CANON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氧时间调控内源性亚硝酸盐强化N-EPD-CANON工艺脱氮研究
3
作者 李冬 陈晓义 +2 位作者 傅思博 张景昭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70-2480,共11页
采用SBR反应器,以模拟市政污水为进水基质,启动硝化-内源部分反硝化-全程自养脱氮(N-EPD-CANON)工艺.实验通过调控EPD单元缺氧时间考察了单元内亚硝酸盐积累量变化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功能菌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采用SBR反应器,以模拟市政污水为进水基质,启动硝化-内源部分反硝化-全程自养脱氮(N-EPD-CANON)工艺.实验通过调控EPD单元缺氧时间考察了单元内亚硝酸盐积累量变化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功能菌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时间为40min时,EPD单元可以有效地捕获进水有机物,同时维持有利于CANON稳定运行的适量浓度的内源性亚硝酸盐.长期稳定运行下CANON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达到86.43%,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达到0.82gN/(gVSS·d).此外,EPS质量分数逐渐增长到69.17mg/gVSS,再通过3D-EEM结合PARAFAC技术对污泥的EPS荧光组分进行分析表明,内源性亚硝酸盐的强化作用能够在不改变EPS组成成分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芳香族蛋白质的含量,有助于污泥颗粒化及其稳定性的提高.微生物群落分析揭示,在EPD系统中Candidatus Competibacter为优势菌属占24.61%,CANON系统中Ni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为2.67%,这保证了An AOB菌的NO_(2)^(-)-N供应.此外,AnAOB的主要组成部分Candidatus Brocadia菌属的相对丰度也达到了1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工艺 内源部分反硝化 反硝化聚糖菌 市政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周期循环优化CANON工艺脱氮性能
4
作者 李冬 付靓 +2 位作者 赖会彬 李尧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56-4265,共10页
提出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采用长短周期交替的方式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在长周期采用原位游离氨(FA)抑制NOB,当FA浓度低于NOB抑制阈值时,在短周期采用底物抑制的方式持续抑制NOB的活性.试验设置两组序批式反应器R1、R2,分别... 提出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采用长短周期交替的方式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在长周期采用原位游离氨(FA)抑制NOB,当FA浓度低于NOB抑制阈值时,在短周期采用底物抑制的方式持续抑制NOB的活性.试验设置两组序批式反应器R1、R2,分别采用不同的长短周期交替模式.结果表明:R1、R2均取得良好的脱氮效果,R2的脱氮效果稍优于R1,R1、R2的总氮去除率(NRE)分别为78.73%、85.41%,出水NO_(3)^(-)-N浓度分别为14.02mg/L和7.21mg/L. R1、R2的比硝态氮生成速率(SNPR)在64d时分别降低至2.88,1.95mgN/(gMLVSS·h),NOB活性均得到了有效抑制.胞外聚合物(EPS)结果分析表明,长短周期交替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微生物分泌EPS,R1、R2的EPS含量分别从接种时的40.22mg/gVSS上升至86.41和97.79mg/gVSS.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系统内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R1、R2以Nitrospira和Nitrobacter为代表的NOB生长均受到抑制,Nitrospira相对丰度由接种污泥的2.05%降至0.18%(R1)和0.11%(R2),Nitrobacter的丰度由接种污泥的1.97%降低到0.06%(R1)和0.05%(R2),AnAOB(Candidatus_Brocadia)丰度分别为8.92%(R1)和9.14%(R2),AOB(Nitrosomonas)丰度分别为4.28%(R1)和6.56%(R2),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周期循环 全程自养工艺 短程硝化 亚硝酸盐氧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飘 樊银明 +4 位作者 钟溢健 李金城 牛新志 立青次木 王茗生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1338,共8页
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氮负荷及低C/N比的特性,对全量化处理构成重大挑战,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应对这一问题。传统硝化-反硝化技术因依赖碳源而成本高昂,探索低碳或零碳添加的脱氮技术,有助于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系统地探讨... 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氮负荷及低C/N比的特性,对全量化处理构成重大挑战,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应对这一问题。传统硝化-反硝化技术因依赖碳源而成本高昂,探索低碳或零碳添加的脱氮技术,有助于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系统地探讨了三类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和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其中,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通过条件控制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化传统生物脱氮,而厌氧氨氧化工艺和硫自养反硝化工艺则因其低能耗和高脱氮效率在处理渗滤液方面更具优势。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以厌氧氨氧化为核心、硫驱动的自养反硝化组合工艺,有潜力成为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理想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生物 自养反硝化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凯 李雪莹 +3 位作者 韩松 任治军 焉芷尧 刘宇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52-2259,共8页
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具备有机碳源投加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综述了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机理、影响因素,分... 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具备有机碳源投加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综述了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机理、影响因素,分析了温度、pH、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基质浓度等因素对脱氮效果的影响,为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生物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 CANON) 污水处理 影响因素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魏致远 罗奇 +3 位作者 畅犇泽 张帅 陈东之 阳广凤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52-157,166,共7页
为探究Fe(Ⅱ)对全程自养脱氮(CANON)系统脱氮性能、颗粒污泥及生物膜特性、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以涂布活性炭的聚氨酯纤维为生物膜填料构建了两组上流式颗粒污泥—生物膜CANON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在102 d的运行中,进水直接添加Fe(Ⅱ)... 为探究Fe(Ⅱ)对全程自养脱氮(CANON)系统脱氮性能、颗粒污泥及生物膜特性、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以涂布活性炭的聚氨酯纤维为生物膜填料构建了两组上流式颗粒污泥—生物膜CANON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在102 d的运行中,进水直接添加Fe(Ⅱ)的反应器R_(1)和添加EDTA络合Fe(Ⅱ)的反应器R_(2)的运行效果均比较稳定,但R_(2)具有最佳脱氮性能,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2.6%±7.4%和61.7%±6.5%。相比载体生物膜,颗粒污泥上胞外聚合物含量更高,有利于颗粒污泥生长。CANON工艺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CANON污泥中Nitrospira和Nitrosomonas分别是典型的硝化菌属(NOB)和氨氧化菌属(AOB)。Candidatus Kuenenia是CANON生物膜中主要的厌氧氨氧化菌(AnA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 颗粒污泥 生物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全程自养脱氮(CANON)系统不同脱氮效能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22
8
作者 闫媛 黎力 +3 位作者 王亚宜 林喜茂 马骁 陈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5-1492,共8页
从微生物优势菌群构成角度揭示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nitrite,CANON)启动、稳态运行及崩溃的微观机理,有助于优化调控微生物种群、增强CANON的脱氮效能.试验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eque... 从微生物优势菌群构成角度揭示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nitrite,CANON)启动、稳态运行及崩溃的微观机理,有助于优化调控微生物种群、增强CANON的脱氮效能.试验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以间歇曝气方式启动CANON系统(35益依1益),考察了CANON系统从启动、稳定到恶化过程的氮素转化率和微生物活性;同时对污泥样品采用16S r 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种泥和不同脱氮效能时期的微生物种群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本CANON系统的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n AOB)为Candidatus Kuenenia,氨氧化菌(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OB)和硝化菌(nitrite oxidation bacteria,NOB)分别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UnculturedNitrospinaceae;系统启动时,An AOB丰度达到0.44%,AOB和NOB分别占总菌的27.61%和1.33%,脱氮效果最佳时的总氮容积去除率达到218.0 mg/(L·d);由于系统溶解氧质量浓度较低(0.15~0.25 mg/L),好氧段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好氧段结束时亚硝氮积累量持续下降,导致缺氧段亚硝酸盐基质不足,An AOB受到抑制;长期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内生物多样性及An AOB丰度均有所下降.反应末期,Nitrosomonas占总菌群数量的62%,成为优势菌种,而An AOB仅占0.13%,与此时较低的总氮容积去除率(19.3 mg/(L·d))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CANON) 16S rDNA宏基因组测序 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超超 张星星 +3 位作者 王垚 汪宇光 夏云康 吴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4,共7页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因其具有无需碳源、脱氮效率高和节省基建及运行成本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被视为极具工程应用前景的新型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对CANON工艺的反应原理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应用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基于CANO...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因其具有无需碳源、脱氮效率高和节省基建及运行成本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被视为极具工程应用前景的新型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对CANON工艺的反应原理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应用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基于CANON工艺的典型耦合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CANON工艺工程应用的瓶颈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工艺 厌氧氨氧化 生物 耦合技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自养脱氮特性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虹 李道棠 朱章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消化污泥脱水液为基质 ,两级串联悬浮填料床反应器的NH+ 4 -N平均表面负荷为 3~ 4g (m2 ·d) ,总的全程自养脱氮率达 6 5 %~70 %。对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污泥采用批式实验 ,研究了全程自养脱氮的特性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只有在DO... 以消化污泥脱水液为基质 ,两级串联悬浮填料床反应器的NH+ 4 -N平均表面负荷为 3~ 4g (m2 ·d) ,总的全程自养脱氮率达 6 5 %~70 %。对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污泥采用批式实验 ,研究了全程自养脱氮的特性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只有在DO限制 (如 0 8mg L左右 )条件下 ,生物膜污泥才能进行彻底而正常的全程自养脱氮作用 ;全程自养脱氮的适宜pH范围约在 7 5~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 悬浮填料床反应器 批式实验 PH值 生物 垃圾渗滤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特征对比
11
作者 夏琼琼 尚巍 +4 位作者 郑兴灿 张文安 王雅雄 孙永利 李鹏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9-284,共6页
针对采用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活性污泥反应器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进行了超过400 d的考察,并对两者的运行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活性污泥CANON反应器经过长期运行,内部的污泥絮体首先聚集形成了生物膜,生物膜经... 针对采用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活性污泥反应器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进行了超过400 d的考察,并对两者的运行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活性污泥CANON反应器经过长期运行,内部的污泥絮体首先聚集形成了生物膜,生物膜经刮擦脱落后可进一步形成颗粒污泥;转化形成的颗粒污泥系统对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6%和81.8%。在MBBR中,系统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受曝气的制约,平均值分别为87.0%和72.9%;另外由于生物膜的保护,长期运行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将难以被抑制。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显示,生物膜中的氨氧化菌(AOB)、N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AOB)相对丰度分别为5.66%、2.99%和21.10%,而颗粒污泥中这3种功能菌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62%、0.34%和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全程自养 长期运行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颗粒污泥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反硝化的CANON生物滤池脱氮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冬 杨卓 +4 位作者 梁瑜海 高伟楠 吴青 苏庆岭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8-1456,共9页
为探究有机物对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脱氮性能的影响,采用上向流火山岩填料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在反应器最优工况下实现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耦合.结果表明,滤柱在氨氮浓度为200mg/L时的最优总氮去除率均值可达76.73%,总... 为探究有机物对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脱氮性能的影响,采用上向流火山岩填料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在反应器最优工况下实现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耦合.结果表明,滤柱在氨氮浓度为200mg/L时的最优总氮去除率均值可达76.73%,总氮去除负荷为2.82kgN/(m3·d).C/N为0.2的有机物水平对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并可通过HRT的调节实现总氮去除率大于89%(理想条件下CANON的最大脱氮率).因此,通过控制C/N可以提升滤柱氮素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 生物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宗和 郑平 +1 位作者 厉巍 张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62-3768,共7页
废水氨氮污染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废水氨氮污染,国际上研发了一批高效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本文将3种典型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SHARON)工艺、基于亚硝氮的全自养脱氮(CANON)工艺归类并命名为一... 废水氨氮污染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废水氨氮污染,国际上研发了一批高效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本文将3种典型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SHARON)工艺、基于亚硝氮的全自养脱氮(CANON)工艺归类并命名为一体化生物脱氮技术,分别对其原理、特征、效能和应用进行了分析评述,以期为该技术的深度研发提供参考。总结了与传统脱氮技术相比,一体化生物脱氮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系统操作易、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优势。其中以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等自养型微生物作为脱氮功能菌的一体化自养型生物脱氮工艺的研发将成为一体化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前沿,一体化自养型生物脱氮工艺的研发将集中于优质菌种的培育和反应器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生物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 自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中生物脱氮新路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文伶 宋中南 +2 位作者 张涛 王珂 石云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807-10809,共3页
综述了人工湿地中除氮的传统路径和新型路径,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等脱氮方式,对生物脱氮的机理、优越性、影响因素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采用新型脱氮路径,建立脱氮效果更... 综述了人工湿地中除氮的传统路径和新型路径,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等脱氮方式,对生物脱氮的机理、优越性、影响因素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采用新型脱氮路径,建立脱氮效果更好的人工湿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物 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全程自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子凌 信欣 +2 位作者 刘琴 杨豪 曹惜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26-2334,共9页
为了得到全程自养脱氮(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脱氮性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处理实际猪场沼液的连续流CANON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BBD响应面法优化其关键运行参数,探究了HRT(水力停... 为了得到全程自养脱氮(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脱氮性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处理实际猪场沼液的连续流CANON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BBD响应面法优化其关键运行参数,探究了HRT(水力停留时间)、温度和进水ρ(NH4^+-N)各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①HRT、温度和进水ρ(NH4^+-N)对反应器脱氮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且数学模型拟合度良好,各因素对TN、NH4^+-N去除率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进水ρ(NH4^+-N)>HRT>温度.②通过BBD响应面法获得最佳脱氮条件为HRT 1.35 d、温度34.4℃、进水ρ(NH4^+-N)415 mg/L.在接近响应面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出水ρ(NH4^+-N)平均值为74.68 mg/L,NH4^+-N去除率为83.05%;出水ρ(TN)平均值为108.28 mg/L,TN去除率为73.91%,与模型预测值较接近.研究显示,BBD响应面法能在较少的试验次数下检验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科学地优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沼液 自养 全程自养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振 朱振华 +3 位作者 丁亚男 吴少贤 李苏青 刘晓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3-1541,共9页
探究了4种低温水平下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运行效果及其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ANON型SBBR在不同的低温水平下稳定运行后,其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改变了系统的氮素... 探究了4种低温水平下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运行效果及其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ANON型SBBR在不同的低温水平下稳定运行后,其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改变了系统的氮素转化途径及其脱氮性能.当温度>15℃时,SBBR中AOB和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未受到明显抑制,CANON作用始终是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SBBR对TN的平均去除率亦较为理想;而当温度<15℃时,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在10,5℃下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改变了SBBR的氮素转化途径,使其脱氮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在10℃时,NOB的增殖及其活性的提高使硝化/反硝化作用取代CANON作用成为SBBR脱氮的主要途径,此时系统对TN的去除率骤降至(16.87±4.79)%;在5℃时,反硝化过程中第1步还原反应的停滞与反硝化菌对NO_2^--N利用率的提高使SBBR中氮素的去除依赖于CANON作用和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协同,系统对TN的去除率为(54.83±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 低温 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CANON) 厌氧氨氧化 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SNAD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效能及微生物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肖静 李冬 +1 位作者 梁瑜海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7-91,共5页
为考察基于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在SNAD工艺稳定运行的MBR中逐步加入生活污水,同时微调曝气量及HRT等参数,考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物料衡算计算不同阶段反应器... 为考察基于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在SNAD工艺稳定运行的MBR中逐步加入生活污水,同时微调曝气量及HRT等参数,考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物料衡算计算不同阶段反应器内的脱氮路径,同时通过克隆-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种群特征.结果表明,MBR-SNAD工艺可以实现生活污水中C、N及SS的同时高效去除,总氮去除负荷达0.65 kg/(m3·d),出水氨氮小于5 mg/L;COD去除率达87%,出水COD小于50 mg/L;浊度去除率达99%,出水浊度在1 NTU以下,SS在10 mg/L以下,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反应器中存在约12%的反硝化脱氮和88%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实现了异养脱氮和自养脱氮的协同合作.好氧氨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共存于系统内.MBR-SNAD是处理生活污水的适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 全程自养工艺 生活污水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CANON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快速启动及群落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肖静 李冬 +4 位作者 梁瑜海 张玉龙 何永平 范丹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研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在常温膜生物反应器(MBR)中,保持进水氨氮不变,采用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策略在限氧条件下快速富集氨氧化菌(AOB),之后减小曝气量并进一步缩短HRT富集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 为研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在常温膜生物反应器(MBR)中,保持进水氨氮不变,采用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策略在限氧条件下快速富集氨氧化菌(AOB),之后减小曝气量并进一步缩短HRT富集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并通过DGGE技术分析不同阶段的种群变化.结果表明:CANON工艺在78 d内成功启动,总氮去除率达80%,总氮去除负荷RNR达0.95 kg·m-3·d-1;将该工艺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实现了COD和氨氮的同时高效去除;微生物群落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定运行的反应器中氨氧化细菌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厌氧氨氧化菌为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iensis.MBR-CANON工艺可以有效应用于常温生活污水的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工艺 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水力停留时间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中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工艺的启动与运行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冬 李晓莹 +4 位作者 杨杰 吕育锋 梁瑜海 王艳菊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6,共8页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在CANON的运行过程中,DO的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系统脱氮率下降,甚至崩溃.合理控制反应器内部溶解氧是CANON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关于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启动与运行的研...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在CANON的运行过程中,DO的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系统脱氮率下降,甚至崩溃.合理控制反应器内部溶解氧是CANON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关于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启动与运行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为此,本实验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分别采用间歇曝气SBR(R1)和连续曝气SBR(R2),研究不同曝气方式下启动CANON及其遭到延时曝气破坏后的恢复.结果表明:R1和R2分别在第21天、27天成功启动CANON.进行延时曝气破坏后,在只改变HRT与增加运行周期的条件下,R1和R2分别经过25 d、33 d成功恢复CANON.最终R1和R2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4.32%、73.62%.在SBR中可以通过同时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交替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两种途径提高总氮去除率,R1中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4.7%、58.54%(第86天).R1内亚硝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 AOB)具有较高的活性,硝化细菌(NOB)被抑制或淘洗得较为彻底.间歇曝气在节省运行时间的同时可以稳定实现较高的总氮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工艺 间歇曝气 连续曝气 延时曝气 序批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CANON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涛 李冬 +3 位作者 畅晓燕 曾辉平 曾涛涛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3,共6页
为研究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属特征,从常温条件下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中采集生物膜样品,并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别对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进行群落... 为研究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属特征,从常温条件下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中采集生物膜样品,并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别对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进行群落结构解析.结果表明:反应器中与亚硝化作用有关的功能菌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与厌氧氨氧化作用有关的功能菌是Candidatus Brocadia属和CandidatusKuenenia属,未检测到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且系统内氨氧化细菌的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厌氧氨氧化菌.此外,反应器中还存在其他微生物,如Shewanella、Pseudomonas、Ignatzschineria、Dechloromonas以及属于Clostridia、α-Proteobacteria、Bacillales的uncultured bacteium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 16Sr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生物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