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方形栅格全固态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贺冯良 刘敏 +2 位作者 董传培 张敏 马玲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2,102,共4页
为了研究正方形栅格全固态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特性,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法,对其色散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正方形栅格全固态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量,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色散特点,并通过改进结构得出一种零散波长在1.55μm的四方栅格全... 为了研究正方形栅格全固态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特性,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法,对其色散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正方形栅格全固态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量,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色散特点,并通过改进结构得出一种零散波长在1.55μm的四方栅格全固态光子带隙光纤。结果表明,四方栅格全固态光子带隙光纤色散具有3个零色散点,其零色散波长随高折射率棒直径d的增大而向长波方向移动,其色散平坦程度随棒间距Λ的减少而变得更加平坦。这为全固态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固态光子晶体光纤 正方形栅格 全矢量有限元法 色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波段的高双折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天宇 姜海明 +1 位作者 王二垒 谢康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中心缺陷孔的新型非对称椭圆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研究了其双折射、色散和非线性等特性。通过改变第一层椭圆孔的角度,加强了结构的双折射性能,同时还能改善结构的色散表现。分析计算结果得出,设计合适的结构... 提出了一种具有中心缺陷孔的新型非对称椭圆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研究了其双折射、色散和非线性等特性。通过改变第一层椭圆孔的角度,加强了结构的双折射性能,同时还能改善结构的色散表现。分析计算结果得出,设计合适的结构参数可在波长1.55μm处获得3.05×10^(-2)的高双折射,同时在X和Y偏振方向获得较高非线性系数。此外,在保持高双折射的同时,此PCF也可获得1 000~1 550 nm近550 nm的负色散平坦区。该新型近红外波段的高双折射高非线性负平坦色散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偏振控制、非线性光学及光纤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双折射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玻璃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士亮 胡春海 +2 位作者 黄惠 沙晓鹏 李志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碲玻璃为基质材料,设计了八边形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和模式耦合基本理论分析了八边形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结构参数对耦合长度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波长1.55μm处,减小孔间距可明显减小耦合长度,但只略微改变相... 以碲玻璃为基质材料,设计了八边形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和模式耦合基本理论分析了八边形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结构参数对耦合长度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波长1.55μm处,减小孔间距可明显减小耦合长度,但只略微改变相对耦合长度;增大空气孔及椭圆率可略微增大耦合长度,但可明显增大相对耦合长度.当相对耦合长度为1时,设计的偏振分束器性能较理想.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结构参数,设计了一种较短传输长度、高带宽、高消光比的偏振分束器,当光纤长度为139μm时,X、Y方向偏振光即可实现分离,消光比达到最小值-53.46dB,且在波长1.49μm^1.61μm,即带宽为120nm范围内,消光比小于-20dB,与同类型的高消光比和极短长度双芯偏振分束器相比,其综合性能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偏振分束器 耦合长度 消光比 碲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非线性平坦色散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简多 刘敏 +2 位作者 何丁丁 李丹 廖洲一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7-190,共4页
为了研究最内层空气孔的大小以及空气孔的占空比改变对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系数、色散的影响,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非线性系数、色散系数随频率和结构参量的变化数据。结果表明,三角晶格结构的非线性... 为了研究最内层空气孔的大小以及空气孔的占空比改变对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系数、色散的影响,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非线性系数、色散系数随频率和结构参量的变化数据。结果表明,三角晶格结构的非线性系数大,色散较平坦,能够在400nm~1160nm保持单模传输,非线性系数达到172km-1.W-1,在0.65μm~1.0μm范围内具有超平坦色散。这一结果对光通信领域的研究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非线性 色散平坦 全矢量有限元法 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敏 刘敏 +2 位作者 孙世红 马玲芳 贺冯良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为了提高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温度灵敏度,提出了在纤芯环上并入高折射率液体圆柱的新结构,并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提出的结构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温度对光纤有效折射率、纤芯能量和有效模面积等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 为了提高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温度灵敏度,提出了在纤芯环上并入高折射率液体圆柱的新结构,并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提出的结构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温度对光纤有效折射率、纤芯能量和有效模面积等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纤的有效折射率和有效模面积会减小,纤芯能量会增加,且零群速率色散点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尤其在短波长条件下光纤传输特性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加明显。该研究提高了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传输特性的温度灵敏度,使其更加适合于温度传感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温度传感 高折射率液体圆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双折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士亮 黄惠 +3 位作者 童凯 王志斌 胡春海 李志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63-1868,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折射效应的新型矩形纤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柬器,通过在矩形晶格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每个纤芯中引入一对椭圆来增加结构的双折射。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法(FEM)分析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结构参数对双折射和耦合长度特...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折射效应的新型矩形纤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柬器,通过在矩形晶格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每个纤芯中引入一对椭圆来增加结构的双折射。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法(FEM)分析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结构参数对双折射和耦合长度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了该偏振分柬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增大椭圆率可以在增大结构的双折射的同时减小耦合长度,并且该分束器在工作波长为1.55μm、传输长度为282μm的光纤中能够实现偏振状态的隔离,消光比达到最小值-45.42dB,并且在1.507-1.596μm、带宽为89nm的范围内消光比小于-1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偏振分束器 全矢量有限元法 耦合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烯烃共聚物多孔太赫兹纤维的设计与特性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天 孔德鹏 +2 位作者 姬江军 王光珍 王丽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1-636,共6页
太赫兹纤维波导是太赫兹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元件。为了实现太赫兹辐射的低损耗低色散传输,设计了一种以环烯烃共聚物为基质的多孔太赫兹纤维,并利用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法的商业软件COMSOL分析了该多孔太赫兹纤维的传输特性,着重考察了亚波... 太赫兹纤维波导是太赫兹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元件。为了实现太赫兹辐射的低损耗低色散传输,设计了一种以环烯烃共聚物为基质的多孔太赫兹纤维,并利用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法的商业软件COMSOL分析了该多孔太赫兹纤维的传输特性,着重考察了亚波长多孔纤芯的结构参数对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太赫兹纤维可以将模场能量很好地限制在亚波长多孔纤芯中传输,具有较小的有效模场面积、低的传输损耗和平坦近零色散等优良的传输特性;同时,通过增大多孔纤芯的占空比,可以将更多的模场能量限制在亚波长直径的空气孔洞中传输,并减小太赫兹纤维的有效模场面积和有效模式损耗,但同时会增大限制损耗和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亚波长太赫兹纤维 环烯烃共聚物 全矢量有限元法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边形晶格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士亮 黄惠 +2 位作者 沙晓鹏 胡春海 李志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8-882,共5页
分别以碲玻璃和SF6玻璃作为基质材料,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双折射效应的新型八边形晶格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法(FEM)分析了碲玻璃和SF6两种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结构参数对双折射和相对耦合长度特性的影响,数值模... 分别以碲玻璃和SF6玻璃作为基质材料,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双折射效应的新型八边形晶格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法(FEM)分析了碲玻璃和SF6两种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结构参数对双折射和相对耦合长度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了碲玻璃和SF6两种偏振分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碲玻璃和SF6两种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增大椭圆率可同时增加结构的双折射和相对耦合长度,与SF6玻璃偏振分束器相比较,碲玻璃偏振分束器具有更高的消光比和更大的带宽,即在工作波长为1.55μm处,消光比达到最小值-53.46 dB,且消光比小于-20 dB的带宽为12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偏振分束器 全矢量有限元法 耦合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化钛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白育堃 马颖 魏仁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5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其中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为折射率导光型,其中心圆孔表面镀氮化钛薄膜,内部填充具有较大热敏系数的乙醇和氯仿的混合液体,其纤芯模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的共振波长偏移可反映... 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其中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为折射率导光型,其中心圆孔表面镀氮化钛薄膜,内部填充具有较大热敏系数的乙醇和氯仿的混合液体,其纤芯模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的共振波长偏移可反映液体混合物的温度或折射率.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传输损耗谱及其共振波长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外包层空气孔直径增大,以及最内层包层空气孔直径和空气孔间距减小可以提高耦合效率,从而增强共振峰.对比分析发现在一20℃~120℃温度范围内,氮化钛薄膜比传统金膜表现出更好的等离子传感特性,随着膜厚增加,其共振波长偏移量增加,温度灵敏度提高,灵敏度最高可以达到6.22 n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全矢量有限元法 共振波长 氮化钛 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模间色散三芯光子晶体光纤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静 刘敏 +1 位作者 朱敏 范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8-532,共5页
为了研究纤芯掺杂低折射率材料后三芯光子晶体光纤中任意两超模之间的模间色散特性,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了仿真,取得了模间色散系数、零模间色散波长随纤芯折射率和结构参量变化的数据。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纤芯折射率、纤芯直径、空... 为了研究纤芯掺杂低折射率材料后三芯光子晶体光纤中任意两超模之间的模间色散特性,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了仿真,取得了模间色散系数、零模间色散波长随纤芯折射率和结构参量变化的数据。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纤芯折射率、纤芯直径、空气孔直径以及孔间距这4个结构参量,可以使任意两超模间的模间色散在两个常用波段1.31μm和1.55μm处为0。该结果对于消除基于模分复用的光纤不同模式间因为模间色散导致的脉冲失真和实现零模间色散的模分复用技术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模间色散 模分复用 全矢量有限元法 三芯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间色散为零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玲芳 刘敏 +2 位作者 董传培 张敏 贺冯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31-1835,共5页
设计一种在短波长处可以实现零模间色散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的包层气孔直径具有渐变结构。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得到光纤耦合系数、模间色散及走离距离特性随传输频率和结构参数的变化曲线。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 设计一种在短波长处可以实现零模间色散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的包层气孔直径具有渐变结构。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得到光纤耦合系数、模间色散及走离距离特性随传输频率和结构参数的变化曲线。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双芯间小孔的直径,灵活控制耦合系数的变化。在特定的传输频率处,模间色散存在过零点。且双芯间小孔的直径越大,模间色散过零点所在的传输频率越低。当模间色散为零时,可以完全消除模式间相位不匹配导致的脉冲失真,从而实现能量的完全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间色散 全矢量有限元法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gome结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纤芯参数对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文晓 谭晓玲 周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78-2582,共5页
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研究大间距Kagome结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纤芯的大小、形状与壁厚对光纤传输损耗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某些纤芯尺寸会造成包层中的结构缺陷,易使纤芯基模、表面模及包层模之间发生能量耦合,产生较大损耗。而纤芯形... 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研究大间距Kagome结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纤芯的大小、形状与壁厚对光纤传输损耗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某些纤芯尺寸会造成包层中的结构缺陷,易使纤芯基模、表面模及包层模之间发生能量耦合,产生较大损耗。而纤芯形状与壁厚的改变会引起表面模式的变化,从而影响发生在基模与表面模之间反向耦合的位置和强度,使光纤传输频带变窄和损耗变大。据此,提出Kagome结构光纤的纤芯设计思路,即纤芯的大小应使包层保持完整的微结构,纤芯形状应与包层中的单元微结构相楔合,纤芯壁厚应与包层中玻璃支柱的宽度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gome结构大间距空芯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光纤模式 反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表面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玲芳 刘敏 +2 位作者 董传培 张敏 贺冯良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8-751,共4页
表面模与纤芯基模耦合是使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产生无耦合点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探究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中表面模的产生及控制机理,采用平面波展开和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纤芯周围石英环相对厚度和纤芯的截切半径对表面模和无耦合点的... 表面模与纤芯基模耦合是使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产生无耦合点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探究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中表面模的产生及控制机理,采用平面波展开和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纤芯周围石英环相对厚度和纤芯的截切半径对表面模和无耦合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纤芯截切半径固定时,随着石英环相对厚度的增大,无耦合点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石英环相对厚度固定为1时,纤芯最佳截切半径为0.9Λ~1.0Λ,可以较好地抑制表面模。这为新型双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设计和现实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表面模 全矢量有限元法 石英环相对厚度 纤芯截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系数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铭 刘海荣 黄德修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6,62,共3页
文章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FVFEM)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光子晶体光纤(PCF)进行数值分析,得出了基模模场分布,进而计算出高非线性PCF非线性特性的两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有效面积Aeff和非线性系数γ,并分析了Aeff和γ与PCF的结构参数空气孔直径... 文章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FVFEM)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光子晶体光纤(PCF)进行数值分析,得出了基模模场分布,进而计算出高非线性PCF非线性特性的两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有效面积Aeff和非线性系数γ,并分析了Aeff和γ与PCF的结构参数空气孔直径d和空气孔间距Λ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有效面积 非线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带隙光纤中纤芯环掺杂对传输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张敏 刘敏 +2 位作者 孙世红 马玲芳 贺冯良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7-819,共3页
为了研究光子带隙光纤中纤芯环掺杂浓度的百分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在纤芯环掺杂浓度的百分比为1%~5%的条件下对7孔光子带隙光纤纤芯环掺杂和19孔光子带隙光纤纤芯环掺杂两种结构进行了仿真,比较了两种结构的纤... 为了研究光子带隙光纤中纤芯环掺杂浓度的百分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在纤芯环掺杂浓度的百分比为1%~5%的条件下对7孔光子带隙光纤纤芯环掺杂和19孔光子带隙光纤纤芯环掺杂两种结构进行了仿真,比较了两种结构的纤芯模能量分布曲线,并且给出了19孔光子带隙光纤在不同的纤芯环掺杂浓度的百分比下,光纤带宽、色散、有效模面积和有效折射率的分布曲线图。结果表明,19孔光子带隙光纤比7孔光子带隙光纤具有更强的限光能力,且纤芯环掺杂浓度的百分比对光子带隙光纤的传输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纤芯环掺杂 全矢量有限元法 光子带隙光纤 表面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纤芯周围石英环的设计
16
作者 孙世红 刘敏 +2 位作者 董传培 马丽伟 王旭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2-494,共3页
为了研究纤芯-包层交界处石英环厚度对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的传输带宽、色散、纤芯能量、非线性系数的影响,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所设计的7孔空芯光子带隙光纤进行仿真,得到了纤芯半径固定时,不同石英环相对厚度情况下,光纤带宽、色散、纤... 为了研究纤芯-包层交界处石英环厚度对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的传输带宽、色散、纤芯能量、非线性系数的影响,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所设计的7孔空芯光子带隙光纤进行仿真,得到了纤芯半径固定时,不同石英环相对厚度情况下,光纤带宽、色散、纤芯能量及非线性系数随波长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石英环相对厚度的最佳取值范围为0.5~0.6,这为光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石英环相对厚度 全矢量有限元法 表面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v)对称六角与圆形空气柱TIR-PCF基模色散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炳书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2,共3页
设计了一种由六角形空气柱包层组成的C_(6v)(六重旋转对称)全内反射型PCF(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研究其基模色散,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包层空气柱由圆形变成六角形后两基模偏振态会出现分离现象,存在较... 设计了一种由六角形空气柱包层组成的C_(6v)(六重旋转对称)全内反射型PCF(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研究其基模色散,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包层空气柱由圆形变成六角形后两基模偏振态会出现分离现象,存在较大的模式双折射与较高的PMD(偏振模色散),基模的波长色散在X偏振时与包层圆形空气柱时有相同的变化曲线,说明包层空气柱形状对基模色散特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重旋转对称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基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孔正方形点阵单偏振单模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
18
作者 刘飞 张亚妮 高红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2,共3页
设计了一种椭圆空气孔正方形点阵单偏振单模光子晶体光纤,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材,利用基于棱边/节点混合元的全矢量有限元法对该光纤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其偏振模场、快轴模和慢轴模截止波长完全依赖于光纤的结构参数;通过... 设计了一种椭圆空气孔正方形点阵单偏振单模光子晶体光纤,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材,利用基于棱边/节点混合元的全矢量有限元法对该光纤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其偏振模场、快轴模和慢轴模截止波长完全依赖于光纤的结构参数;通过优化光纤的结构参数,发现该光纤传输基模的一个偏振态(慢轴模)在0.62μm至0.70μm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若调整该光纤结构具有9圈椭圆空气孔时,其偏振模约束损耗在波长0.65μm处可以降至0.13dB/m。该聚合物基低损耗单偏振单模光子晶体光纤可以有效消除传统保偏光纤固有的偏振串扰和偏振模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与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单偏振单模 全矢量有限元法 约束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光分束器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睿娟 娄淑琴 +1 位作者 鹿文亮 王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6-5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分束器,并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偏振分束器长度与结构参数的关系,由此得出了偏振分束器长度随孔间距、占空比和桥路变化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当椭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结构参... 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分束器,并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偏振分束器长度与结构参数的关系,由此得出了偏振分束器长度随孔间距、占空比和桥路变化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当椭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结构参数一定时,孔间距越小,桥路宽度越宽,则分束器长度越短;占空比变化对长度影响不明显,但对消光比的影响较明显。进而,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出一种超短的椭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在工作波长1550 nm处,该分束器的长度仅为0.775 mm,消光比高达50 dB,消光比大于20 dB的带宽覆盖了从1535~1565 nm之间30 nm的波长范围,即通信C波段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分束器 光子晶体光纤 椭圆芯区 全矢量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纤芯红外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倩倩 陈鹤鸣 +2 位作者 施伟华 钱晨 汪静丽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针对一般红外光纤存在材料损耗高、制备工艺复杂、传输性能和输出光束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CO2(二氧化碳)激光传输的新型大纤芯红外PBG-PCF(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由三角形结构光子晶体在中心抽掉19根毛细管空气孔形成... 针对一般红外光纤存在材料损耗高、制备工艺复杂、传输性能和输出光束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CO2(二氧化碳)激光传输的新型大纤芯红外PBG-PCF(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由三角形结构光子晶体在中心抽掉19根毛细管空气孔形成大纤芯。利用PWM(平面波展开法)分析得到了传输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的光纤带隙图;再利用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法的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析其损耗特性。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PBG-PCF与现有的红外光纤相比,传输10.6μm CO2激光时的损耗更小,约为0.08dB/km,可满足医用传输大功率CO2激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传输 大纤芯 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 平面波展开法 全矢量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