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等离子体M带谱3d→4f和3d→5f电子离子碰撞激发强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宁选 张建军 董晨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8,共9页
电子离子碰撞激发强度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平衡金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跃迁中离子的平均电离度、电荷态分布和能级布居数等离子的电离态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 电子离子碰撞激发强度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平衡金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跃迁中离子的平均电离度、电荷态分布和能级布居数等离子的电离态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高离化态金离子(Au51+、Au50+、Au49+)精细结构能级3d→4f和3d→5f的碰撞强度,计算中详细考虑了电子关联效应和Breit相互作用对碰撞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可获得的其它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电子碰撞强度 电子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铜Au^(50+)离子电子碰撞激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宁选 董晨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3-691,共9页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RDW)方法,系统计算了类铜Au^(50+)离子的外壳层电子4s激发到4l、5l(l=s、p、d、f,除去4s→4s)和内壳层电子3l(l=s、p、d)激发到4l、5l(l=s、p、d、f)的碰撞激发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变化规律,给出...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RDW)方法,系统计算了类铜Au^(50+)离子的外壳层电子4s激发到4l、5l(l=s、p、d、f,除去4s→4s)和内壳层电子3l(l=s、p、d)激发到4l、5l(l=s、p、d、f)的碰撞激发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变化规律,给出了3d→4f和3d→5f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激发截面.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最新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电子碰撞激发截面 类铜Au50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氦Fe^(24+)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及辐射级联特性研究
3
作者 杨宁选 张建军 董晨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6-481,共6页
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RDW)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氦Fe^(24+)离子基态1s^(21)S_0到激发态1s2s和1s2p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强度和截面,分析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碰撞强度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在6.86 Ke V和9.94 Ke V能... 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RDW)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氦Fe^(24+)离子基态1s^(21)S_0到激发态1s2s和1s2p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强度和截面,分析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碰撞强度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在6.86 Ke V和9.94 Ke V能量下,碰撞辐射级联效应对类氦Fe^(24+)离子w线(1s^(21)S_0→1s2p^1P_1)、x线(1s^(21)S_0→1s2p^3P_2)、y线(1s^(21)S_0→1s2p^3P_1)和z线(1s^(21)S_0→1s2s^3S_1),x/w、y/w和z/w线强度比值的影响,总结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电子碰撞激发 辐射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锌Au^(49+)离子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的研究
4
作者 杨宁选 张春 +3 位作者 曹海宾 范婷 王锐 张建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8-626,共9页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锌Au^(49+)离子从基态(3s^23p^63d^(10)4s^2)的4s、3d、3p和3s电子激发到4 l(l=p、d、f)和5 l(l=s、p、d、f)的碰撞激发强度,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碰...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锌Au^(49+)离子从基态(3s^23p^63d^(10)4s^2)的4s、3d、3p和3s电子激发到4 l(l=p、d、f)和5 l(l=s、p、d、f)的碰撞激发强度,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碰撞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类锌Au^(49+)离子涉及金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3d→4f和3d→5f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的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碰撞过程的影响.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碰撞强度 速率系数 类锌Au49^+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镍Au^(51+)离子电子碰撞激发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杨宁选 张吉东 +3 位作者 范婷 王锐 曹海宾 张建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1-448,共8页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镍Au^(51+)离子从基态(3s^23p^63d^(10))n=3壳层3 l(l=s、p、d)电子激发到4 l、5 l(l=s、p、d、f)的碰撞激发强度和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镍Au^(51+)离子从基态(3s^23p^63d^(10))n=3壳层3 l(l=s、p、d)电子激发到4 l、5 l(l=s、p、d、f)的碰撞激发强度和截面,研究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截面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类镍Au51+离子涉及X射线激光跃迁的相关能级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的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碰撞过程的影响.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电子碰撞激发截面 类镍Au51+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