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志强 王欣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8例/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 目的:观察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8例/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术毕至切口愈合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术后,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相比,P>0.05。结论: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 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冯辉 汪强 +1 位作者 骆东峰 余辉 《安徽医学》 2014年第6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 5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24例应用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组),28例应用DST治疗(DST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吻合口瘘、排尿...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 5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24例应用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组),28例应用DST治疗(DST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吻合口瘘、排尿、性功能、局部复发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局部复发率、泌尿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ST技术配合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局部复发率低,可有效保存肛门功能,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代建国 梁菲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3期107-108,共2页
目的 :研究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K组)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组(F组)。对K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对F组患者进行腹... 目的 :研究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K组)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组(F组)。对K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对F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3个月其肛门功能的优良率。结果 :F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K组患者(P<0.05),其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K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其肛门功能的优良率高于K组患者(P<0.05)。结论 :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显著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改善其肛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 低位直肠癌 开腹手 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用于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朱郭婷 周旋 朱开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 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黑染淋巴结数目,并行病理检测明确各淋巴结发生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检获淋巴结平均数目(18.46±3.52 vs 10.63±1.95)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淋巴结发生转移率(12.19%)高于对照组(9.41%)(P>0.05)。黑染类淋巴结发生转移率(88/611,14.40%)明显高于未黑染(20/275,6.18%)与对照组(48/510,9.41%)(χ^(2)=9.007、6.495,P=0.003、0.011)。结论: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注射液,能够提高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淋巴结检获数目以及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可确保病理分期的准确性,在直肠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纳米炭 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哲近 周振旭 +3 位作者 朱恒梁 阮小蛟 蒋飞照 郑晓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内括约肌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刚 彭瑛 +4 位作者 孙维佳 李坚 彭健 张阳德 曹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并且要求保肛患者98例,分腹腔镜组(52例)和传统开腹组(46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并且要求保肛患者98例,分腹腔镜组(52例)和传统开腹组(46例)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施行保肛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靠的,并可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呼增吉 杨银学 +1 位作者 杨春 师新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75-176,共2页
我科1999年1月~2005年1月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lon,TME)的基础上完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92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双器械吻合 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吻合器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贤军 茆家定 +1 位作者 吴佩 黄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单双吻合器吻合法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单、双吻合器吻合法联合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24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行单吻合器吻合149例、双吻合器吻... 目的:探讨单双吻合器吻合法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单、双吻合器吻合法联合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24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行单吻合器吻合149例、双吻合器吻合97例,整个手术进程顺利,术中大出血2例(0.8%),术后发生吻合口漏8例(3.3%),其中直肠阴道漏2例(0.8%),吻合口狭窄9例(3.7%),吻合口出血4例(1.6%),切口感染15例(6.1%),术后切口裂开3例(1.2%),术后肛门坠胀不适57例(23.2%),局部复发9例(3.7%),肝脏转移10例(4.1%),腹腔广泛转移4例(1.6%)。结论:单双吻合器与TME联合应用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有效、安全的术式,不仅能够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而且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保肛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双吻合器 全直肠系膜切除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国产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江洪 翟冬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国产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TME联合国产DST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无闭合失败、术中大出血及手术死亡情况。术...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国产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TME联合国产DST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无闭合失败、术中大出血及手术死亡情况。术后出现吻合器切割不全1例,吻合口瘘2例。术后随访1~2年,局部复发2例、吻合口复发的1例、肝转移1例、死亡1例。结论中低位直肠癌采用TME能降低局部复发,而DST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国产双吻合器价格较进口吻合器便宜,可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更适合基层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 国产双吻合器技 中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吻合器与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培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36,共1页
67例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完成后使用双吻合器技术(DST)行保肛手术。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各2例,术中施行结肠末端粪袋成形者术后排便效果佳,5a生存率为61.2%;吻合口局部复发5例,盆腔软组织复发3例。认为DST和TM... 67例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完成后使用双吻合器技术(DST)行保肛手术。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各2例,术中施行结肠末端粪袋成形者术后排便效果佳,5a生存率为61.2%;吻合口局部复发5例,盆腔软组织复发3例。认为DST和TME联用可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器技 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余启文 张永成 +2 位作者 苏兴桂 周宏 朱永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6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中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控制排便能力100...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中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控制排便能力100%。术后随访2~5年,局部复发3例。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安全可靠,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 双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康”三结合策略在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秦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防治康”三结合策略在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60例TaT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结合策略组和传统康复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防治康”三结合策略在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60例TaT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结合策略组和传统康复组,每组各30例。传统康复组给予传统的康复指导及院后指导,结合策略组实施“防治康”三结合策略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肛门功能状态、胃肠功能状态、运动能力情况、术后恢复质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传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便时间略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治康”三结合策略能够有效提高TaTME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降低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康 腹腔镜经全直肠系膜切除 后康复 门功能状态 胃肠功能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时的意义
13
作者 田国松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 永久性人工 泌尿功能障碍 外科治疗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14
作者 张亚静 朱卉 +1 位作者 龙裕 马宏文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目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改善患者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方法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便利选取2021年1月至2... 目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改善患者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方法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便利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接受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干预时长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可改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改良Welch术式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平 乔平 张玉雪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264-264,270,共2页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年轻化。对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目前不仅要求手术彻底性,还要兼顾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各种吻合器虽能达到要求,但价格昂贵,不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在全直肠系膜切...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年轻化。对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目前不仅要求手术彻底性,还要兼顾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各种吻合器虽能达到要求,但价格昂贵,不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基础上应用改良Welch术式,成功完成低位直肠癌手术40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Welch手 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附48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保坚 周爱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双器械吻合 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史建中 钱山青 +2 位作者 孙卫东 王家兴 万焕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2期143-144,共2页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L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13年8月115例LTME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1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成功施行LTME保肛根治术,无吻合口瘘及腹内脏器损...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L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13年8月115例LTME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1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成功施行LTME保肛根治术,无吻合口瘘及腹内脏器损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0~160min,出血量80~120mL,切除淋巴结6~25枚,远切缘距肿瘤下缘2~4cm,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5d,住院时间9~16d。手术并发症率2.6%(3/115),包括肺不张1例(0.9%);泌尿系感染1例(0.9%);Tocar孔感染1例(0.9%),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1~6年,除1例患者因肺心病死亡失访外,余患者均健在。定期肠镜检查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肿瘤复发、大便次数异常、大便失禁等并发症。LTME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具有传统开腹手术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直肠癌外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全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831-832,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伊川县人民医院低位直肠癌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腹腔镜组(51例)与开腹组(5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伊川县人民医院低位直肠癌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腹腔镜组(51例)与开腹组(5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淋巴漏、吻合口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可促进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 传统开腹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附42例报告)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总光 于永扬 +4 位作者 李立 舒晔 雷文章 程中 王天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位 /结肠 -肛管吻合术均获成功 ,保肛率 10 0 %。手术时间 (110~ 2 10 )分钟 ,平均 12 5分钟 ;术中出血 (5~ 80 )ml,平均 2 0ml;术后 1~ 2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 ,住院时间 (5~ 14 )天 ,平均 8天。术后 18例应用了止痛剂 ,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行TME低位 /超低位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外 ,对自主神经丛的保护更准确 ,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 微创外科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结肠-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输尿管保护的临床解剖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策 李国新 +3 位作者 余江 黄祥成 丁自海 钟世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有关的左输尿管解剖学特点和保护方法.方法:利用腹腔镜对2004年10月~2005年5月接受LTME的24例直肠癌患者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左输尿管腹段偏向中线侧走行,与左半乙状结肠系膜关系密切;... 目的:探讨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有关的左输尿管解剖学特点和保护方法.方法:利用腹腔镜对2004年10月~2005年5月接受LTME的24例直肠癌患者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左输尿管腹段偏向中线侧走行,与左半乙状结肠系膜关系密切;输尿管盆段靠外侧走行,与直肠系膜和直肠侧韧带距离较远;输尿管位于肾前筋膜/骶前筋膜后外侧,而乙状结肠直肠系膜位于肾前筋膜前面,两者处于不同的解剖间隙.结论:左输尿管腹段损伤的几率较大,盆段较安全.LTME中保护输尿管的方法是:保持正确的外科平面,紧贴结直肠系膜,避免突破肾前筋膜/骶前筋膜,与输尿管保持安全距离;充分暴露,直视下锐性解剖;避免在盆侧壁盲目电凝止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副损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临床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