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刘小春 朱兰 +4 位作者 郎景和 史宏晖 龚晓明 李琳 范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解剖及功能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评价解剖疗效,生活质量问卷评价功能疗效,分析性生活问卷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目的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解剖及功能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评价解剖疗效,生活质量问卷评价功能疗效,分析性生活问卷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由相同医师完成,未发生膀胱、直肠、大血管损伤,无输血病例。手术时间(63±19)min(40-100 min),出血(143±72)ml(50-300 ml)。除1例术后尿潴留外,其余均1-2 d恢复自主排尿。3例(14.3%)术后病率。3例(14.3%)网片侵蚀。12例有性生活者,术后新发性交痛及性交困难各2例。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过度活动症各1例。评分显示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00),而性生活质量降低(P=0.044)。解剖治愈率95.2%(20/21),患者主观满意度85.7%(18/21)。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解剖恢复率高、功能恢复不及解剖恢复。网片侵蚀、新发下尿路症状、性交痛及性交困难等并发症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 临床分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盆底重建保留子宫与切除子宫术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勇 王丹 +2 位作者 潘长青 马瑛 张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保留子宫和切除子宫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两所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行全盆底重建术患者48例,其中子宫切除22例(CH组),保留子宫26例(UC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盆腔器官脱...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保留子宫和切除子宫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两所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行全盆底重建术患者48例,其中子宫切除22例(CH组),保留子宫26例(UC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术前及术后12个月POP-Q值CH组与U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术前与术后的POP-Q分度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盆底功能影响评分、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性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脱垂复发,除1例发生网片排斥暴露,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损伤小,手术安全。术后12个月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保留子宫与切除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效果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全盆底重建 保留子宫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晓兰 徐惠成 +1 位作者 于江 梁志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58例,年龄42~82岁,孕次1~9次,产次1~8次,发病时间1~360个月。按照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 目的探讨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58例,年龄42~82岁,孕次1~9次,产次1~8次,发病时间1~360个月。按照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进行分期,阴道前壁膨出Ⅳ期22例,Ⅲ期20例,Ⅱ期10例,Ⅰ期6例。子宫脱垂Ⅳ期26例,Ⅲ期12例,Ⅱ期13例,Ⅰ期7例。阴道后壁膨出Ⅳ期18例,Ⅲ期15例,Ⅱ期11例,Ⅰ期8例,0期6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5例。所有患者采用自行修剪补片替代Prolift进行全盆底重建手术。结果手术时间59~200(114±40)min,术中失血量50~400(138±90)ml,术后尿管留置2~4(2.5±0.6)d,术后住院时间为4~8(3.5±1.4)d。术中未出现膀胱、直肠、尿道损伤,术后随访6~12个月,2例术后复发,手术治愈率为96.5%。2例发生补片腐蚀(3.4%),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无尿失禁发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PFIQ)明显降低[由术前(81.2±28.9)分降低至术后(15.3±8.3)分],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PISQ)无明显改变[术前(66.6±9.1)分,术后(68.0±8.4)分]。结论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补片 全盆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疗效及性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冬梅 王平 牛晓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438,共5页
目的:全面探讨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并发症及手术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重度POP行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时... 目的:全面探讨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并发症及手术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重度POP行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等,以了解手术安全性。比较手术前后POP分度评价手术疗效。进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7、-20(PFIQ-7、PFDI-20)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评价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0.36±40.40分钟,住院时间4.50±1.30天,平均术中出血量150.35±80.30 ml,留置尿管时间3.50±1.50天。术中膀胱损伤4例(2.50%),术后留置尿管1周后好转。随访8~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月,POP-Q分度及有性生活患者PISQ-12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PFIQ-7和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13例(8.13%),阴道网片侵蚀5例(3.13%),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8例(5.00%)。13例中,再次手术8例,有手术客观治愈91.88%(147/160),患者主观满意率86.25%(138/160)。保留子宫组术后PISQ-12评分46.1±4.27分,子宫切除组术后PISQ-12评分28.3±5.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阴道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重度POP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全盆底重建术时保留子宫可能可以更好地改善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阴道网片 全盆底重建 生活质量 手术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壁修补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付燕燕 鲁菊英 梁新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346-334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全盆底重建术(Prolift)与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壁修补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5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非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全盆底重建组(20例)和对照... 目的:对比研究全盆底重建术(Prolift)与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壁修补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5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非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全盆底重建组(20例)和对照组即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壁修补组(25例)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术后定期随访,评价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平均1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以术后12个月至18个月内最高,分别为10%(2/20)和28%(7/25)。观察组1例出现补片暴露,观察组术后性生活恢复和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olift全盆底重建手术操作安全、创伤少,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 阴式子宫切+阴道壁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修补、Prolift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明娟 管睿 +2 位作者 张俊洁 刘玉环 惠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2-804,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修补、Prolift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40例盆腔脏器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资料。采用传统修补15例,Prolift盆底重... 目的比较传统修补、Prolift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40例盆腔脏器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资料。采用传统修补15例,Prolift盆底重建10例,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童式全盆底重建术15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平均年龄、绝经年龄和孕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最高体温、尿管留置天数、术后残余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lift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5.8±2.0)个月,1例患者补片侵蚀,1例患者出现轻度张力性尿失禁;Gynemesh组随访率93.3%,平均随访时间(9.1±2.0)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乳糜样腹水,1例前壁复发(POP-QⅡ期);传统修补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9.1±5.0)个月,阴道前、后壁复发各1例(POP-QⅡ期)。结论传统修补、Prolift和Gynemesh补片均可用于全盆底重建,手术均安全可行。在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面,3组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盆底重建 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 Gyneme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经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尿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颖 刘晓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3期3239-3242,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经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尿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8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盆底...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经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尿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8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应激指标及术后尿流动力学水平变化。结果:术前,两组的血清hs-CRP、IL-1β、TNF-α、NE、E及Ins水平较为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NE、E及Ins水平与同组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在尿流动力学方面,术后观察组最大膀胱测定容积、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etQMax、PdetMax及PV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相比,全盆底重建术能更好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并且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整体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盆底重建 盆底器官脱垂 炎症因子 应激反应 尿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盆底重建术后腓总神经麻痹一例报道 被引量:3
8
作者 蔡彦卿 邱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4-485,共2页
关键词 全盆底重建 腓总神经麻痹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宫杯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与协和式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顺双 纪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比较举宫杯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CALS)与协和式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ALS 26例(CALS组)与同期行协和式全盆底重建术的43例患者(小网片... 目的:比较举宫杯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CALS)与协和式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ALS 26例(CALS组)与同期行协和式全盆底重建术的43例患者(小网片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POP-Q指示点数值、复发率、网片侵蚀率。结果:除术中出血量CALS组(29.8±22.2 ml)较小网片组(156.5±61.8 ml)明显减少外(P<0.01),手术时间、术后保留尿管时间、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身POP-Q各指示点除阴道全长(TVL)外,其余各指示点数值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POP-Q各指示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指示点数值相比,仅C点、TV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S组和小网片组比较术后1年的复发率、侵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LS和协和式全盆底重建术均能恢复盆腔解剖结构,而CALS术后复发率及网片侵蚀率低,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举宫杯 腹腔镜 骶骨阴道固定 协和式全盆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注水腔镜应用于全盆底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岚 尹一童 朱国艳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0期67-68,共2页
将阴式注水腔镜应用于全盆底重建术患者27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腔镜器械处理等过程。结果术中27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少,损伤小,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下肢活动感觉恢复快,无感染发生。术后4~6d出院,随访... 将阴式注水腔镜应用于全盆底重建术患者27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腔镜器械处理等过程。结果术中27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少,损伤小,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下肢活动感觉恢复快,无感染发生。术后4~6d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提示巡回护士术前对患者体位的正确摆放,术中熟练掌握阴式注水腔镜的使用方法和准确的手术步骤配合,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 阴式注水腔镜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巧英 张丽 蒋本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保留子宫组和切除子宫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保留子宫组和切除子宫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保留子宫组手术时间、保留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切除子宫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切除子宫组(P<0.05),PFDI-20评分、PFIQ-7评分均显著低于切除子宫组(P<0.05),PISQ-12评分显著高于切除子宫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显著低于切除子宫组25.0%(10/40)(P<0.05)。结论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恢复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 生活质量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穿刺技术辅助下腹腔镜全盆底重建(五固定点法)手术及评价
12
作者 卢深涛 刘明博 +3 位作者 孙玉菡 赵成志 雷丽 刘禄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2-1504,共3页
腹腔镜技术在盆底手术中的应用日渐成熟。由于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创性、可视性、清晰性及精细性特点,得到更多医生及患者的青睐。目前,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以纠正中盆腔脱垂(Ⅰ水平缺陷)为主。传统腹腔镜骶骨固定术仍是纠正中盆腔缺陷的金... 腹腔镜技术在盆底手术中的应用日渐成熟。由于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创性、可视性、清晰性及精细性特点,得到更多医生及患者的青睐。目前,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以纠正中盆腔脱垂(Ⅰ水平缺陷)为主。传统腹腔镜骶骨固定术仍是纠正中盆腔缺陷的金标准术式,效果确切[1-3],虽有腹腔镜阴道旁修补纠正阴道前壁旁缺陷,但中央型缺陷效果不佳,腹腔镜后盆腔缺陷治疗术式更是少见。同时纠正前、中、后盆腔缺陷的全盆底重建,更是鲜有报道。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盆底与肿瘤科针对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Ⅲ度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Ⅲ度的患者,设计了一种改良的盆底穿刺技术辅助下腹腔镜自裁Artisyn-Y型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称为五固定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技术 市妇幼保健院 阴道前壁 腹腔镜技术 全盆底重建 盆底重建手术 标准术式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全国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13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盆底功能 器官脱垂 尿失禁 膀胱机能障碍 妇科 全盆底重建 盆底重建 障碍 性疾病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颖 夏志军 +2 位作者 胡清 李宝香 陈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在老年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2月间的92例老年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0例(全盆底重建组)采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其... 目的比较应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在老年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2月间的92例老年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0例(全盆底重建组)采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其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12例,4例同时行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手术(TVT-O);2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合并压力性尿失禁3例。结果术后3~18个月门诊复查,全盆底重建组未见术后复发,盆腔器官脱垂(POP)评分法测定均为0度,治愈率达100%;对照组术后复发7例,复发病例均为阴道前壁膨出,其中5例术后POP评分Ⅱ度,2例POP评分Ⅲ度,即阴道穹隆完全膨出,治愈率68%;对于同时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重建组中,通过应用TVT-O或前路补片提升的办法,尿失禁均治愈,对照组中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症状加重。结论应用替代材料的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老年盆底功能障碍中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补片 全盆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卷3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15
作者 孙智晶 朱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7-560,共4页
孙智晶,朱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1复发的原因首先从患者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说起,患者阴道前壁、阴道后壁及子宫均为Ⅳ度脱垂,适合选择经阴道的全盆底重建术,达到三个腔隙的重建。初次手术选择了保留子宫的骶棘韧带固定术和前盆... 孙智晶,朱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1复发的原因首先从患者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说起,患者阴道前壁、阴道后壁及子宫均为Ⅳ度脱垂,适合选择经阴道的全盆底重建术,达到三个腔隙的重建。初次手术选择了保留子宫的骶棘韧带固定术和前盆腔的改良重建及阴道后壁修补,从手术方式选择上基本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全盆底重建 骶棘韧带 阴道顶端 阴道后壁 韧带固定术 阴道前壁 初次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选择 骨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