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全生避害”到长生不死——论道家重生养生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演进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有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7,共6页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一直有“为我”、“贵生”、“全生”的传统 ,注重保养身体、延长生命。这个传统经杨朱、《老子》、《庄子》再到黄老道家发展下来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丰富、精细。这些理论及方法在秦汉时...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一直有“为我”、“贵生”、“全生”的传统 ,注重保养身体、延长生命。这个传统经杨朱、《老子》、《庄子》再到黄老道家发展下来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丰富、精细。这些理论及方法在秦汉时代特别是东汉时期与神仙方术相结合 ,最终在早期道经中演变为长生成仙的宗教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黄老道家
道教
全生避害
长生不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庄子的处世哲学
2
作者
何江南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80-,120,共2页
庄子的处世哲学在形式上近于伦理利己主义。它符合伦理利己主义的两个原则———自爱与审慎。保全生命,避免受到伤害,是庄子处世哲学的最终目的。如何保身全生呢?庄子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其内容可以用审慎来概括。但庄子并不如一般伦...
庄子的处世哲学在形式上近于伦理利己主义。它符合伦理利己主义的两个原则———自爱与审慎。保全生命,避免受到伤害,是庄子处世哲学的最终目的。如何保身全生呢?庄子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其内容可以用审慎来概括。但庄子并不如一般伦理利己主义者那样,从心理学或者说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处世哲学
全生避害
中国哲学
《庄子·天下》
精神生活
“技”
甘井先竭
游世
与时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游世”思想研究
3
作者
姚毅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46-50,共5页
庄子是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开创了特有的游世思想,极具个人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千百年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庄子的思想背景入手,分析了庄子游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庄子深受道家生...
庄子是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开创了特有的游世思想,极具个人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千百年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庄子的思想背景入手,分析了庄子游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庄子深受道家生命优先的影响,暗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的行为方式,并将道及一贯的全生避害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在对待外物的观点上形成了齐生死,一物我的认识方式,取消了长期困扰道家的问题。在为人处事方面庄子不同于西方的思想家纯粹的冥想,他是身体力行着自己的思想,充分发扬了他的游世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避害
勘破
游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全生避害”到长生不死——论道家重生养生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演进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有云
机构
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7,共6页
文摘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一直有“为我”、“贵生”、“全生”的传统 ,注重保养身体、延长生命。这个传统经杨朱、《老子》、《庄子》再到黄老道家发展下来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丰富、精细。这些理论及方法在秦汉时代特别是东汉时期与神仙方术相结合 ,最终在早期道经中演变为长生成仙的宗教信仰。
关键词
道家
黄老道家
道教
全生避害
长生不死
Keywords
Taoist philosophy
Huang-lao Tradition
Tao ist religion
Keeping sound and avoiding harm
Immortal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庄子的处世哲学
2
作者
何江南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80-,120,共2页
文摘
庄子的处世哲学在形式上近于伦理利己主义。它符合伦理利己主义的两个原则———自爱与审慎。保全生命,避免受到伤害,是庄子处世哲学的最终目的。如何保身全生呢?庄子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其内容可以用审慎来概括。但庄子并不如一般伦理利己主义者那样,从心理学或者说从...
关键词
庄子
处世哲学
全生避害
中国哲学
《庄子·天下》
精神生活
“技”
甘井先竭
游世
与时俱化
分类号
B223.5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游世”思想研究
3
作者
姚毅敏
机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46-50,共5页
文摘
庄子是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开创了特有的游世思想,极具个人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千百年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庄子的思想背景入手,分析了庄子游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庄子深受道家生命优先的影响,暗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的行为方式,并将道及一贯的全生避害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在对待外物的观点上形成了齐生死,一物我的认识方式,取消了长期困扰道家的问题。在为人处事方面庄子不同于西方的思想家纯粹的冥想,他是身体力行着自己的思想,充分发扬了他的游世的艺术。
关键词
全生避害
勘破
游世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全生避害”到长生不死——论道家重生养生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演进
吕有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庄子的处世哲学
何江南
《中州学刊》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庄子“游世”思想研究
姚毅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