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类型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友好性评价
1
作者 赵瑞宁 张媛 朱磊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共8页
旨在系统评估3种主流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在其全生命周期(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中对环境的影响特征。通过运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重点分析各类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特征,同时系统对比不同可降解塑... 旨在系统评估3种主流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在其全生命周期(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中对环境的影响特征。通过运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重点分析各类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特征,同时系统对比不同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的差异,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学框架,研究重点考察碳排放、能源消耗等核心指标,深入分析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征。研究表明,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的平均碳排放为3.966 kg CO_(2)e,较传统PE塑料袋(4.835 kg CO_(2)e)减少约18%。值得注意的是,处置阶段的平均碳排放占比高达45.46%,成为最主要的排放环节。在不同类型可降解材料中,聚乳酸(PLA)等基于可再生植物资源的可降解塑料表现最优,其碳排放量最低,且生物降解性能突出。为有效推广可降解塑料包装袋,需特别关注其全生命周期中末端处置阶段的环境影响。具体建议包括:(1)在现行垃圾分类体系中单独设立可降解塑料专项分类;(2)完善相关标识体系,优化收运及处置流程;(3)加强回收设施建设,提高可降解材料的回收率与再利用效率。针对无法回收的可降解塑料袋,应优先采用工业堆肥等处理技术实现绿色转化,从而构建“生产-消费-回收-处置”的闭环管理系统,切实应对日益严峻的“白色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塑料 生命周期评价(lca) 环境影响 碳排放 末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垃圾焚烧全链条环境影响与低碳减排优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2
作者 彭晓为 汤双宇 +5 位作者 唐玉婷 马晓茜 白贤祥 宋小龙 范帅康 曹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3,共8页
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深入,垃圾焚烧处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2021年深圳市5座垃圾焚烧厂实际运营数据,利用ReCiPe 2016方法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链条生命周期影响分析,对比了基... 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深入,垃圾焚烧处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2021年深圳市5座垃圾焚烧厂实际运营数据,利用ReCiPe 2016方法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链条生命周期影响分析,对比了基准情景与绿色运输、七段法烟气处理、高参数焚烧、热电联产4个优化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与环境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每吨垃圾焚烧全链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_(2)排放当量表征)为122.67 kg,全链条优化后温室气体减排量最高可达到397.34 kg。最后,对不同的垃圾运输、烟气处理、焚烧与余热利用技术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为生活垃圾焚烧全链条减污降碳优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链条 生命周期评价 减污降碳 垃圾转运 高参数焚烧 七段法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ESGR技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军平 董志强 +5 位作者 鲜学福 旷年杰 徐程浩 彭毅凡 李森圣 薛元杰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在页岩气井开采后期,将CO_(2)注入页岩气藏可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实现CO_(2)地质封存(CO_(2)-ESGR),但目前对于CO_(2)-ESGR技术减碳潜力尚缺乏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的研究。为此,分别以重庆市双槐电厂、涪陵页岩气田作为CO_(2)源和... 在页岩气井开采后期,将CO_(2)注入页岩气藏可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实现CO_(2)地质封存(CO_(2)-ESGR),但目前对于CO_(2)-ESGR技术减碳潜力尚缺乏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的研究。为此,分别以重庆市双槐电厂、涪陵页岩气田作为CO_(2)源和汇,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CO_(2)-ESGR技术全过程CO_(2)排放量核算模型,进而基于多场耦合作用下CO_(2)、CH_(4)渗流数学模型得到了CO_(2)封存量及页岩气产量,并系统核算了CO_(2)-ESGR全过程CO_(2)排放量,分析了CO_(2)注入压力、页岩中CO_(2)相对CH_(4)的吸附选择性系数(α_(CO_(2)/CH_(4)))等参数对CO_(2)净减排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CO_(2)注入压力和α_(CO_(2)/CH_(4))对于CO_(2)净减排量具有重要影响,α_(CO_(2)/CH_(4))越大,CO_(2)净减排量越大,CO_(2)注入压力增加,CH_(4)累计产量、CO_(2)封存量、CO_(2)净减排量均越大,不同CO_(2)注入压力条件下CO_(2)净减排量为0.85~2.06 tCO_(2)/tCH_(4),而在不同α_(CO_(2)/CH_(4))条件下可达1.59~5.45 tCO_(2)/tCH_(4);②CO_(2)捕集、运输、注入环节是影响CO_(2)-ESGR技术全生命周期CO_(2)净减排量的关键因素,需要考虑不同行业组合、源汇匹配情况对CO_(2)净减排量的影响,进而对全流程CCUS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优化。结论认为:①该CO_(2)-ESGR工程CO_(2)封存量大于CO_(2)捕集、运输、注入及页岩气生产与利用环节的CO_(2)总排放量,可实现CO_(2)-ESGR全过程CO_(2)负排放,说明CO_(2)-ESGR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②下一步研究应综合考虑CO_(2)注入时机、压力、速率等工程参数以及页岩气储层条件等地质因素对于CO_(2)封存量和净减排量的影响,对CO_(2)-ESGR系统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CCUS CO_(2)封存潜力 碳中和 生命周期评价 CO_(2)-ESGR CO_(2)净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煤制甲醇生产过程分析
4
作者 秦翰男 薛天山 +2 位作者 石应杰 冯海弋 朱玲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7-252,共6页
以国内某煤制甲醇企业的生产过程为例,通过生命周期评价和软件计算的方法,分析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环节和主要污染物。计算结果发现,产生1 t煤制甲醇,气态污染物排放总量约为3 937 kg,其中CO_(2)占总排放量的98.71%,主要来源于工厂加... 以国内某煤制甲醇企业的生产过程为例,通过生命周期评价和软件计算的方法,分析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环节和主要污染物。计算结果发现,产生1 t煤制甲醇,气态污染物排放总量约为3 937 kg,其中CO_(2)占总排放量的98.71%,主要来源于工厂加工过程中煤炭燃烧时释放的CO_(2),占比56.48%。废水排放总量为9.97 t/t,工厂加工煤制甲醇过程是废水排放的主要阶段,占总排放量的82.7%。对污染物进行环境影响潜质分析,煤制甲醇过程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最大,对光化学臭氧合成和粉尘的影响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甲醇 生命周期评价(lca) 环境影响 能源消耗 温室气体排放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M和开放知识驱动的全生命周期清单建模
5
作者 罗楠 张应中 田景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15-2027,共13页
为了提高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清单(LCI)分析建模效率,有效利用物料清单(BOM)信息中蕴含的产品制造过程信息,提出融合BOM信息与开放知识驱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建模方法。所提方法包括开放知识驱动框架、面向BOM的产品系统LCI过程... 为了提高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清单(LCI)分析建模效率,有效利用物料清单(BOM)信息中蕴含的产品制造过程信息,提出融合BOM信息与开放知识驱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建模方法。所提方法包括开放知识驱动框架、面向BOM的产品系统LCI过程分析本体模型、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分析语义表示及典型零件LCI过程分析实例模板库构建;通过语义查询获取模板库中的产品LCI分析过程实例,自动完成产品LCI过程模型构建和每个过程基本流数据查询。通过对风电产品BOM开展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物料清单 开放知识驱动 生命周期清单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独立电化学储能电站投资评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伟韧 安鑫 李丹彤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在储能项目的投资与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可靠性、安全性和性价比,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方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首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建模与分析,明确储能电站成本和收益的构成;接着,以广东省独... 在储能项目的投资与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可靠性、安全性和性价比,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方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首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建模与分析,明确储能电站成本和收益的构成;接着,以广东省独立储能项目为例,进行储能电站投资的经济性分析,并探讨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初步投资总成本为20000万元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年收益来自新能源租赁、现货交易、调频和容量补偿等多个收入来源,预计在10 a运营期内累计净现值达到8691.93万元,显示出该投资决策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各地储能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并为独立储能项目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收益构成,进一步评估独立储能项目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 生命周期 投资评价 储能电站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空间显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盈紫薇 刘宇鹏 +2 位作者 毛婷 聂宇 陈伟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4,I0002,共10页
[目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具有能耗高、排放量大等特点,因此深入理解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时空特征以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兼具时间动态和空间显式特征的建筑碳效应综合评估... [目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具有能耗高、排放量大等特点,因此深入理解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时空特征以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兼具时间动态和空间显式特征的建筑碳效应综合评估模型来进行隐含碳和运行碳的排放核算,并以宁波市为例开展了模型应用与验证.[结果]宁波市建筑碳排放总量呈现倒U型趋势,在2002年达到峰值45.23 Mt.其中隐含碳排放占据主导地位,且建材生产与运输阶段是隐含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从空间格局上看,中心区的碳排放逐步由建材流入的隐含碳为主转变为建筑运行碳为主,而周边区域则由于快速建设形成了新的隐含碳排放“热点”并逐步向四周“扩散”.[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空间显式模型能够精准刻画建筑碳排放的时空格局与构成特征,为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对建筑碳排放的“感-传-知-控”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基础与可靠的分析能力,可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并逐步持续推进建筑部门的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物质流分析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 隐含碳排放 运行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我国船用低/零碳甲醇燃料典型路径减排潜力评估
8
作者 熊吕露 孙永刚 +2 位作者 常圣岱 郭恒宇 江东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8-53,共6页
为明晰我国船用低/零碳甲醇的减排潜力,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计算5条典型低/零碳甲醇路径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分析各路径关键要素的影响和全生命周期排放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结合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煤制甲醇路径和焦炉气制甲... 为明晰我国船用低/零碳甲醇的减排潜力,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计算5条典型低/零碳甲醇路径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分析各路径关键要素的影响和全生命周期排放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结合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煤制甲醇路径和焦炉气制甲醇路径全生命周期排放分别为126、114 gCO_(2eq)/MJ甲醇,不具备减排潜力;生物质甲醇全生命周期排放为18.6~55.1 gCO_(2eq)/MJ甲醇,受限于生物质收集半径的影响,仅在中短期有较好的减排潜力;市政固体垃圾制甲醇全生命周期排放为-20.9~70.5 gCO_(2eq)/MJ甲醇,主要取决于其初始用途,在中短期具有较好的减排潜力,后期不确定性较大;可循环二氧化碳与可再生氢气合成电制甲醇的全生命周期排放为7.6~70.9 gCO_(2eq)/MJ甲醇,取决于制取可再生氢气中来自电网电力的占比,随着离网式电力逐渐趋于稳定,该路径具有较好的中长期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替代燃料 低/零碳甲醇 生命周期排放 减排潜力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欣怡 李灵芝 +1 位作者 张磊 杨会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建筑业作为高耗能行业,每年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给环境带来了巨大负担。随着我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建筑业低碳发展已经势在必行。由于木材本身具有“固碳”特性,木结构建筑在碳减排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积... 建筑业作为高耗能行业,每年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给环境带来了巨大负担。随着我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建筑业低碳发展已经势在必行。由于木材本身具有“固碳”特性,木结构建筑在碳减排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积极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明确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减碳效益正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主题,对木材产业的低碳高质量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尽管现代木结构建筑在碳足迹评价方面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但在研究范围和评价方法上,国内外学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性。这种差异不仅削弱了碳足迹评估的准确性,还为制定统一的碳足迹评价标准带来了挑战。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从3个方面分类整理了现代木结构建筑碳足迹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揭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同时,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深入探讨了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各类碳足迹评价方法,并总结了现代木结构建筑碳足迹评价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以期为现代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效益研究提供可靠的评价方法与理论基础。此外,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建立针对木材固碳效应的评价标准;构建统一完善的木材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明确适用于木结构建筑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加强木结构建筑物化阶段的碳足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lca) 碳排放 物化阶段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建模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褚玥 陈俐 管聪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0,共9页
[目的]为全面评价氢电混合动力船舶的碳减排能力,提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动力系统能量流模型;然后,计算实船营运工况下的耗氢量和耗电量,进而得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后,针对不同电能... [目的]为全面评价氢电混合动力船舶的碳减排能力,提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动力系统能量流模型;然后,计算实船营运工况下的耗氢量和耗电量,进而得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后,针对不同电能来源和氢气来源,对碳排放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某内河渡轮的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柴油动力系统,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在一个营运周期内可以减少30.24%的碳排放。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并非必然优于传统柴油动力系统,故建议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制氢和发电,以大幅降低碳排放量(最多可减少94.2%)。[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绿色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电混合动力系统 能量流模型 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测算及减排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凌云 王宇航 +1 位作者 马骏 孙春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3,共9页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保政策部署,推动铁路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积极开展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测算工作,识别主要碳排放源。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分为建造施工、运营管理2个阶段,重点考虑现场施工、货运装卸...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保政策部署,推动铁路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积极开展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测算工作,识别主要碳排放源。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分为建造施工、运营管理2个阶段,重点考虑现场施工、货运装卸、运转等场景,明确碳排放测算对象及范围。运用排放因子法,构建铁路物流基地各阶段碳排放测算模型。以某铁路物流基地为例,计算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01.41万t CO_(2e),设计能源转型、能效升级、增加碳汇3种减排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下碳排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能源转型情景减排效果最佳,共减少碳排放17.91万t CO_(2e)。提出绿色集约、能源转型、能效升级、增加碳汇4方面减排策略,促进铁路物流基地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实现我国铁路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物流基地 碳排放测算 生命周期评价 排放因子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全生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晴雪 胡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0,共7页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实证研究对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理念方法、实际效果等进行复盘反思,发现参与师生多样化、高质...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实证研究对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理念方法、实际效果等进行复盘反思,发现参与师生多样化、高质量的实践育人需求与高校实践育人供给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对标新时代教育评价要求,本文构建涵盖“背景-输入-过程-成果”的CIPP分析框架,对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凸显了实践育人经费投入、师生主观能动性、宏观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建设等的重要性,研究建议从进一步激发师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汇聚资源合力、深化评价改革等三个方面提升实践育人的质量与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质量评价 生命周期 CIP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主体视角下红树林碳汇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测度与评价研究——以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义雄 王燕炜 谢素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64,共17页
发展海洋碳汇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红树林作为海洋碳汇的重要来源,拥有强大的固碳和储碳能力,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加快开发红树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三角模糊数和... 发展海洋碳汇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红树林作为海洋碳汇的重要来源,拥有强大的固碳和储碳能力,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加快开发红树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三角模糊数和结构方程构建红树林碳汇项目风险测度模型,选取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这一我国的代表性项目,采用净现值方法和肯定当量法对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测度风险因素对项目价值及其投资决策的影响,从而助力红树林碳汇的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1)红树林碳汇项目的开发存在一定的风险,各阶段风险按照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核查备案阶段、决策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设计阶段,核查备案阶段的技术风险、决策阶段的政策风险、施工阶段的市场风险、运营维护阶段的市场风险和设计阶段的人类行为风险是各阶段中影响较大的风险种类;(2)风险的发生会使红树林碳汇项目的价值降低,相比传统净现值法,肯定当量法更符合红树林碳汇项目的开发和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碳汇项目 风险测度与评价 供给主体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政策导向下全生命周期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艳艳 赵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5-240,共6页
国有资产是高校重要的办学资源,开展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有利于加快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该文首先使用文本分析法对国家和地方(北京市)近五年的资产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然后从资产全生... 国有资产是高校重要的办学资源,开展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有利于加快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该文首先使用文本分析法对国家和地方(北京市)近五年的资产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然后从资产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构建政策导向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北京某市属高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可以反映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主管部门和高校后续加强资产管理、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价 高校 资产管理 生命周期 资产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文芳 崔天傲 +6 位作者 赵新宁 崔晗 曾献举 李华杰 卢江华 吕龙义 孙峙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83-6994,共12页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双碳背景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锂离子电池碳足迹评价已经成为解决锂电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同研究由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双碳背景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锂离子电池碳足迹评价已经成为解决锂电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同研究由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技术等差异,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本文总结了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研究进展,对锂离子电池“从摇篮到坟墓”(全生命周期)、“从大门到大门”(生产阶段)、“从摇篮到摇篮”(回收阶段)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重点关注了生产阶段与回收阶段,分析发现生产阶段磷酸铁锂电池的碳足迹较低,回收阶段中湿法回收镍钴锰酸锂电池的效益最优,新技术的研发、绿色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能有效减少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中生产、使用、回收等阶段的碳足迹。最后,对影响锂离子电池碳足迹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展望,为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生命周期评价及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凤 张利芳 +2 位作者 魏恒勇 卜景龙 张国繁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3,460,共7页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和生命周期成本评价(Life Cycle Cost Assessment,LCCA)方法,是耐火材料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的有效工具。综述了国内外耐火材料LCA及LCCA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耐火制品全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和...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和生命周期成本评价(Life Cycle Cost Assessment,LCCA)方法,是耐火材料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的有效工具。综述了国内外耐火材料LCA及LCCA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耐火制品全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和环境成本的量化评估结果,识别了其主要环境污染物种类及来源,确认了耐火材料生产的环境特性和关键环节,以展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揭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生命周期评价(lca) 生命周期成本评价(L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结构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祝飞飞 余仁民 +3 位作者 郑维 龚迎春 陶鹏 高艳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竹结构住宅的碳排放特性,基于全生命周期方法评价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一栋2层示范性竹结构住宅的碳排放量,提出相应的降碳策略,对比分析相同体量木结构(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和钢结构住宅的碳排放差异。结果表明,竹结构... 为了深入了解竹结构住宅的碳排放特性,基于全生命周期方法评价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一栋2层示范性竹结构住宅的碳排放量,提出相应的降碳策略,对比分析相同体量木结构(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和钢结构住宅的碳排放差异。结果表明,竹结构住宅在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多,约占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89.8%,竹材自身碳储量占建筑碳排放总量的8.8%。不同结构体系的竹木结构住宅全生命周期净碳排放量相差不大,而相同体量的钢结构住宅则因建材生产能耗高、保温隔热性能差的劣势,其碳排放量比3种竹木结构住宅碳排放量平均值高约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结构住宅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碳储量 降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全生命周期粉尘健康损害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佟瑞鹏 翟亚兵 +2 位作者 刘欣 李小冬 王文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为减小煤矿粉尘给从业人员带来的健康损害和经济损失,以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为基础,结合环境卫生学、病理学的相关内容研究损害和损失评价方法。首先对煤矿生命周期进行单元分解,然后收集各阶段粉尘的清单数据。将粉尘健康损害归入呼... 为减小煤矿粉尘给从业人员带来的健康损害和经济损失,以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为基础,结合环境卫生学、病理学的相关内容研究损害和损失评价方法。首先对煤矿生命周期进行单元分解,然后收集各阶段粉尘的清单数据。将粉尘健康损害归入呼吸系统疾病类型指标。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作为量化指标,构建粉尘与量化指标之间的评价模型,进行货币化分析,最终提出综合量化值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LCA理论可用于煤矿全生命周期粉尘健康损害评价,实现对煤矿全生命周期粉尘造成的健康损害程度的定量分析,为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粉尘 生命周期评价(lca) 健康损害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量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32
19
作者 宋东林 付丙海 唐恒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6,52,共6页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建立了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对江苏省科技厅验收的5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建立了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对江苏省科技厅验收的5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是一种更有效的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科技计划 项目管理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楞纸箱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继永 杨前进 韩新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分析了瓦楞纸箱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到使用后的废物处置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物耗、能耗及向环境中的排放;根据ISO14040系列标准制定的技术框架,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模型,采用Eco-indicator99方法,对瓦楞纸... 分析了瓦楞纸箱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到使用后的废物处置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物耗、能耗及向环境中的排放;根据ISO14040系列标准制定的技术框架,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模型,采用Eco-indicator99方法,对瓦楞纸箱进行了整体和基于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得出其全生命周期和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废物管理3个流程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和对应指标值,以及造成各流程主要环境影响类型的原因.为改善瓦楞纸箱的环境性能,针对其设计、生产加工、使用、废物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纸箱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