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测算及减排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凌云 王宇航 +1 位作者 马骏 孙春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3,共9页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保政策部署,推动铁路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积极开展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测算工作,识别主要碳排放源。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分为建造施工、运营管理2个阶段,重点考虑现场施工、货运装卸...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保政策部署,推动铁路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积极开展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测算工作,识别主要碳排放源。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铁路物流基地碳排放,分为建造施工、运营管理2个阶段,重点考虑现场施工、货运装卸、运转等场景,明确碳排放测算对象及范围。运用排放因子法,构建铁路物流基地各阶段碳排放测算模型。以某铁路物流基地为例,计算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01.41万t CO_(2e),设计能源转型、能效升级、增加碳汇3种减排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下碳排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能源转型情景减排效果最佳,共减少碳排放17.91万t CO_(2e)。提出绿色集约、能源转型、能效升级、增加碳汇4方面减排策略,促进铁路物流基地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实现我国铁路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物流基地 碳排放测算 全生命周期评价 排放因子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前景的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祖鹏 刘夫云 唐兴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1-263,共3页
首先总结了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上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展望了未来国内在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些方向包括关注产品... 首先总结了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上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展望了未来国内在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些方向包括关注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方法和产品再循环设计方法的研究,建立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所需数据库,增加产品社会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和深入挖掘统计数据背后的影响作用。这些分析为今后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评价 应用 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曹武军 胡于进 +1 位作者 徐小明 李成刚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在 ISO1 40 0 0系列国际标准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数据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的过程中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决策模型的方法 .模型在获得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数据清单之后 ,通过对环境影响因子的权重的确定 ,可... 在 ISO1 40 0 0系列国际标准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数据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的过程中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决策模型的方法 .模型在获得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数据清单之后 ,通过对环境影响因子的权重的确定 ,可以对产品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果评价产品的环境影响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模型 环境影响 全生命周期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产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及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硕 蔡旭 +3 位作者 张春梅 兰利波 张溆祺 陈轶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6-2380,共15页
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FCHCV)是应对能源安全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但目前在关键参数情景模拟下的FCHCV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尚不清晰。以国内某款FCHCV为评价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重点分析煤气化、甲烷重整、混... 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FCHCV)是应对能源安全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但目前在关键参数情景模拟下的FCHCV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尚不清晰。以国内某款FCHCV为评价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重点分析煤气化、甲烷重整、混合电力电解水和光伏电解水制氢4种氢能路径下FCHCV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结果,并对燃料电池电堆衰退、百公里氢耗量和车辆寿命里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光伏电解水制氢的FCHCV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最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车辆寿命里程,延缓燃料电池电堆衰退,可有效改善FCHCV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 重型商用车 全生命周期评价 燃料电池衰退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茹 冯超 +3 位作者 张耀伟 马晓茜 吴婕 陈昱萌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一款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使用、报废3个阶段进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得到加权平均后的资源耗竭系数为1.0169mPR90,总环境影响负荷为28.005人当量,与传统的燃油汽车比较,可节省资源28.9%、减...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一款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使用、报废3个阶段进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得到加权平均后的资源耗竭系数为1.0169mPR90,总环境影响负荷为28.005人当量,与传统的燃油汽车比较,可节省资源28.9%、减少污染35.16%。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材料的使用对降低混合动力汽车制造过程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全生命周期评价 资源消耗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燃料电池汽车氢能路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昊 余卓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8-143,151,共7页
在调研分析国内外氢能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设计了4条适合我国近期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网络的氢能路径,使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核算了燃料电池汽车在这4条氢能路径下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计算结果表明:工厂焦炉煤气制氢在4条制氢路径中的... 在调研分析国内外氢能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设计了4条适合我国近期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网络的氢能路径,使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核算了燃料电池汽车在这4条氢能路径下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计算结果表明:工厂焦炉煤气制氢在4条制氢路径中的能效最高,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最低.氢气运输距离对能耗与排放有较大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建议我国近期应优先采用工厂焦炉煤气制氢;在远离炼焦工业但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应采用工厂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当氢气运输距离过长时,可采用现场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应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工厂电解水制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能耗与排放 氢能路径 全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法的雄安新区某木混结构建筑碳排放及其减碳效果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瑜 梅诗意 +3 位作者 孟鑫淼 秦亦可 张鹏 高颖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分析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码头的3栋木混结构建筑较等效钢混结构建筑的减碳效果,根据等效替换因子,确定等效钢混结构建筑建材用量,并依照GB/T 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3栋木混结构建筑及等效钢混结... 为分析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码头的3栋木混结构建筑较等效钢混结构建筑的减碳效果,根据等效替换因子,确定等效钢混结构建筑建材用量,并依照GB/T 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3栋木混结构建筑及等效钢混结构建筑进行碳排放计算。结果表明,木混结构建筑的减碳效果主要体现在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建造及拆除阶段碳排放差异较小。与等效钢混结构建筑相比,木混结构建筑在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下降约10%,考虑木材碳固存量则下降约19%。木混结构建筑地上部分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下降18%~25%,考虑木材碳固存量则下降4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等效钢混结构 碳排放 碳固存 全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村复合颗粒燃料取暖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江靖宇 刘予涵 +3 位作者 庞雨桐 陈禹昕 郭飞宏 姜小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2-438,共7页
以秸秆和煤为原料制备复合颗粒燃料,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颗粒燃烧取暖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燃料取暖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能量投入为908 MJ/t,燃烧释放热量15490 MJ/t,能量产出投入比为17.1,能源转... 以秸秆和煤为原料制备复合颗粒燃料,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颗粒燃烧取暖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燃料取暖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能量投入为908 MJ/t,燃烧释放热量15490 MJ/t,能量产出投入比为17.1,能源转化效率较高。颗粒燃料的能量投入主要来自玉米种植,种植过程中的氮肥使用消耗较多能量。对气候变化(GWP)和酸化(AP)贡献较大的清单数据为颗粒燃料的燃烧,其中燃烧污染物排放的直接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53.22%和46.08%;对水资源消耗(WU)贡献较大的清单数据为颗粒燃料的压制,贡献率为71.56%;对富营养化潜值(EP)贡献较大的清单数据为颗粒燃料燃烧后的废渣排放,贡献率为4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秸秆 能源消耗 环境影响 颗粒燃料 全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与微生物电解池耦合产甲烷全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美欣 朱雨森 +3 位作者 郭萌 李鸣晓 亓雪娇 贾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4-431,共8页
厌氧消化(AD)是厨余垃圾清洁能源化的主流工艺,通过构建AD与微生物电解池(MEC)耦合工艺(AD-MEC),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对比AD与AD-MEC耦合工艺处理厨余垃圾产甲烷的环境影响,解析各功能单元的环境影响贡献,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 厌氧消化(AD)是厨余垃圾清洁能源化的主流工艺,通过构建AD与微生物电解池(MEC)耦合工艺(AD-MEC),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对比AD与AD-MEC耦合工艺处理厨余垃圾产甲烷的环境影响,解析各功能单元的环境影响贡献,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与传统AD工艺相比,新型AD-MEC耦合工艺在富营养化、气候变化、水资源消耗、酸化和初级能源消耗的环境影响潜值均低于AD工艺,削减比例分别为70.28%、39.53%、92.29%、49.68%和41.2%。贡献源解析发现,AD-MEC耦合工艺的预处理和污水处理单元为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源,MEC和AD单元影响较小。基于此,对AD-MEC耦合工艺进行优化,将废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回用至预处理单元,水资源消耗的环境影响潜值进一步削减61.48%。可见,采用AD-MEC耦合工艺进行厨余垃圾厌氧产沼,通过沼液的深度利用、沼气净化提质和废水回用,可有效减少厨余垃圾处理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厌氧消化 微生物电催化 甲烷 全生命周期评价 贡献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ESGR技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10
作者 周军平 董志强 +5 位作者 鲜学福 旷年杰 徐程浩 彭毅凡 李森圣 薛元杰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在页岩气井开采后期,将CO_(2)注入页岩气藏可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实现CO_(2)地质封存(CO_(2)-ESGR),但目前对于CO_(2)-ESGR技术减碳潜力尚缺乏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的研究。为此,分别以重庆市双槐电厂、涪陵页岩气田作为CO_(2)源和... 在页岩气井开采后期,将CO_(2)注入页岩气藏可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实现CO_(2)地质封存(CO_(2)-ESGR),但目前对于CO_(2)-ESGR技术减碳潜力尚缺乏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的研究。为此,分别以重庆市双槐电厂、涪陵页岩气田作为CO_(2)源和汇,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CO_(2)-ESGR技术全过程CO_(2)排放量核算模型,进而基于多场耦合作用下CO_(2)、CH_(4)渗流数学模型得到了CO_(2)封存量及页岩气产量,并系统核算了CO_(2)-ESGR全过程CO_(2)排放量,分析了CO_(2)注入压力、页岩中CO_(2)相对CH_(4)的吸附选择性系数(α_(CO_(2)/CH_(4)))等参数对CO_(2)净减排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CO_(2)注入压力和α_(CO_(2)/CH_(4))对于CO_(2)净减排量具有重要影响,α_(CO_(2)/CH_(4))越大,CO_(2)净减排量越大,CO_(2)注入压力增加,CH_(4)累计产量、CO_(2)封存量、CO_(2)净减排量均越大,不同CO_(2)注入压力条件下CO_(2)净减排量为0.85~2.06 tCO_(2)/tCH_(4),而在不同α_(CO_(2)/CH_(4))条件下可达1.59~5.45 tCO_(2)/tCH_(4);②CO_(2)捕集、运输、注入环节是影响CO_(2)-ESGR技术全生命周期CO_(2)净减排量的关键因素,需要考虑不同行业组合、源汇匹配情况对CO_(2)净减排量的影响,进而对全流程CCUS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优化。结论认为:①该CO_(2)-ESGR工程CO_(2)封存量大于CO_(2)捕集、运输、注入及页岩气生产与利用环节的CO_(2)总排放量,可实现CO_(2)-ESGR全过程CO_(2)负排放,说明CO_(2)-ESGR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②下一步研究应综合考虑CO_(2)注入时机、压力、速率等工程参数以及页岩气储层条件等地质因素对于CO_(2)封存量和净减排量的影响,对CO_(2)-ESGR系统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CCUS CO_(2)封存潜力 碳中和 全生命周期评价 CO_(2)-ESGR CO_(2)净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M和开放知识驱动的全生命周期清单建模
11
作者 罗楠 张应中 田景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15-2027,共13页
为了提高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清单(LCI)分析建模效率,有效利用物料清单(BOM)信息中蕴含的产品制造过程信息,提出融合BOM信息与开放知识驱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建模方法。所提方法包括开放知识驱动框架、面向BOM的产品系统LCI过程... 为了提高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清单(LCI)分析建模效率,有效利用物料清单(BOM)信息中蕴含的产品制造过程信息,提出融合BOM信息与开放知识驱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建模方法。所提方法包括开放知识驱动框架、面向BOM的产品系统LCI过程分析本体模型、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分析语义表示及典型零件LCI过程分析实例模板库构建;通过语义查询获取模板库中的产品LCI分析过程实例,自动完成产品LCI过程模型构建和每个过程基本流数据查询。通过对风电产品BOM开展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评价 物料清单 开放知识驱动 生命周期清单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文芳 崔天傲 +6 位作者 赵新宁 崔晗 曾献举 李华杰 卢江华 吕龙义 孙峙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83-6994,共12页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双碳背景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锂离子电池碳足迹评价已经成为解决锂电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同研究由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双碳背景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锂离子电池碳足迹评价已经成为解决锂电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同研究由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技术等差异,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本文总结了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研究进展,对锂离子电池“从摇篮到坟墓”(全生命周期)、“从大门到大门”(生产阶段)、“从摇篮到摇篮”(回收阶段)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重点关注了生产阶段与回收阶段,分析发现生产阶段磷酸铁锂电池的碳足迹较低,回收阶段中湿法回收镍钴锰酸锂电池的效益最优,新技术的研发、绿色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能有效减少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中生产、使用、回收等阶段的碳足迹。最后,对影响锂离子电池碳足迹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展望,为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全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建模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褚玥 陈俐 管聪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0,共9页
[目的]为全面评价氢电混合动力船舶的碳减排能力,提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动力系统能量流模型;然后,计算实船营运工况下的耗氢量和耗电量,进而得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后,针对不同电能... [目的]为全面评价氢电混合动力船舶的碳减排能力,提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动力系统能量流模型;然后,计算实船营运工况下的耗氢量和耗电量,进而得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后,针对不同电能来源和氢气来源,对碳排放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某内河渡轮的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柴油动力系统,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在一个营运周期内可以减少30.24%的碳排放。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并非必然优于传统柴油动力系统,故建议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制氢和发电,以大幅降低碳排放量(最多可减少94.2%)。[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绿色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电混合动力系统 能量流模型 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结构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祝飞飞 余仁民 +3 位作者 郑维 龚迎春 陶鹏 高艳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竹结构住宅的碳排放特性,基于全生命周期方法评价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一栋2层示范性竹结构住宅的碳排放量,提出相应的降碳策略,对比分析相同体量木结构(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和钢结构住宅的碳排放差异。结果表明,竹结构... 为了深入了解竹结构住宅的碳排放特性,基于全生命周期方法评价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一栋2层示范性竹结构住宅的碳排放量,提出相应的降碳策略,对比分析相同体量木结构(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和钢结构住宅的碳排放差异。结果表明,竹结构住宅在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多,约占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89.8%,竹材自身碳储量占建筑碳排放总量的8.8%。不同结构体系的竹木结构住宅全生命周期净碳排放量相差不大,而相同体量的钢结构住宅则因建材生产能耗高、保温隔热性能差的劣势,其碳排放量比3种竹木结构住宅碳排放量平均值高约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结构住宅 全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碳储量 降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楞纸箱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继永 杨前进 韩新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分析了瓦楞纸箱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到使用后的废物处置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物耗、能耗及向环境中的排放;根据ISO14040系列标准制定的技术框架,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模型,采用Eco-indicator99方法,对瓦楞纸... 分析了瓦楞纸箱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到使用后的废物处置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物耗、能耗及向环境中的排放;根据ISO14040系列标准制定的技术框架,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模型,采用Eco-indicator99方法,对瓦楞纸箱进行了整体和基于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得出其全生命周期和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废物管理3个流程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和对应指标值,以及造成各流程主要环境影响类型的原因.为改善瓦楞纸箱的环境性能,针对其设计、生产加工、使用、废物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纸箱 全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生物质包装材料环境友好性模型与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安福 唐娟 +3 位作者 徐婕 李剑峰 李方义 张传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8-140,143,共4页
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Eco-indicator99评价方法建立生物质包装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系统模型,采用专用软件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影响定量化评价,并对比分析生物质包装材料与其他典型包装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数据表明,生物... 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Eco-indicator99评价方法建立生物质包装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系统模型,采用专用软件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影响定量化评价,并对比分析生物质包装材料与其他典型包装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数据表明,生物质包装材料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质量、资源消耗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0151、0.00299和0.0533pt。生物质包装材料全生命周期内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资源消耗等方面影响最低,同时在环境负荷方面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包装材料 全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友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新梅 王仁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8年第7期113-115,共3页
介绍对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等的描述,及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现状、特征和步骤。对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体系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绿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重型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亚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2,549,共8页
对比分析5种常用制氢途径的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氢气供给结构与能源结构,核算中国氢燃料电池重型车(HHDV)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柴油重型车(DHDV)进行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5种常用制氢途径的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氢气供给结构与能源结构,核算中国氢燃料电池重型车(HHDV)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柴油重型车(DHDV)进行对比,分析推广HHDV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和效果。结果显示,电网电电解水制氢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均为最高;可再生能源电电解水制氢的CO_(2)及CH_(4)排放最低,甲烷催化重整制氢能耗及N_(2)O排放最低;HHDV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20.4 MJ/km、1492.7 g/km,分别比DHDV高20.0%和41.5%,表明在当前氢气供给和能源结构条件下HHDV无法实现节能减碳效果;HHDV和DHDV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各有优劣,与污染物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重型车 全生命周期评价 能耗 温室气体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的铸铝发动机罩生命周期评价
19
作者 李书华 贝璟 +2 位作者 吴钇陶 汪永嘉 张代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0-905,共6页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验证熔模精密铸造产品的节能减排效果,文章对发动机罩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合熔模铸造工艺设计出满足刚度和模态性能要求的发动机罩,建立发动机罩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追踪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验证熔模精密铸造产品的节能减排效果,文章对发动机罩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合熔模铸造工艺设计出满足刚度和模态性能要求的发动机罩,建立发动机罩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追踪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一体化集成设计使铸铝发动机罩的质量减轻17.87%,全生命周期能耗降低10.18%,GHG排放减少7.12%。该铸铝发动机罩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满足节能减排要求,研究为汽车绿色低碳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发动机罩 全生命周期评价 中国轻型客车试验循环(CLTC-P)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发展历程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楠 杨柳 罗智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9-577,共9页
对国际、国家及地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内容、逻辑关系、发展历程和不足等进行梳理.在解析各标准内容的基础上,按照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估、温室气体核算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四个层级探讨标准的发展过程;通过各国... 对国际、国家及地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内容、逻辑关系、发展历程和不足等进行梳理.在解析各标准内容的基础上,按照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估、温室气体核算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四个层级探讨标准的发展过程;通过各国际标准之间、国际标准与国家/地区标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厘清其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现行标准的不足,为中国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本文旨在促进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推动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评估工作的发展,对中国建筑碳排放政策创新和制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全生命周期评价 标准 碳足迹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