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科技治理:进程、效能与发展方向
1
作者 张贵洪 姜珺吉 《国际展望》 2025年第5期19-36,150,151,共20页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自成立以来,联合国一直致力于在全球科技治理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大致经历了分别以全球核治理、全球互联网治理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为代表的全球科技治理初创期、多样化和新探索三个阶段。联合国框架下的全...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自成立以来,联合国一直致力于在全球科技治理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大致经历了分别以全球核治理、全球互联网治理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为代表的全球科技治理初创期、多样化和新探索三个阶段。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科技治理具有主体多元化、议题多样化、规则复合化、过程制度化和前景复杂化等特点。其中,制度化是全球科技治理进程最鲜明的特征之一。联合国通过建立组织架构、构建合作机制、塑造规范体系,已成为全球科技治理制度化的关键力量和重要一环,在维护和平、推动发展和促进人权方面彰显了其制度效能。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新兴科技治理呈现滞后性特征、碎片化形态和不均衡状态。对此,联合国需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联合国框架下全球科技治理的发展方向,通过角色构建和制度建设提升治理适应性,强化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主渠道”功能,推动全球科技治理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全球科技治理 新兴科技 人工智能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推动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的内涵、挑战与建议
2
作者 卢阳旭 何光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7,共7页
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应具有高标准、高贡献、高影响、高韧性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开放合作在完善科技合作顶层制度设计、构建科技开... 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应具有高标准、高贡献、高影响、高韧性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开放合作在完善科技合作顶层制度设计、构建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汇聚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要素、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面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体制机制亟需完善、各类创新主体开放水平和创新要素流动性存在短板、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不足等挑战。进一步推动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要提高科技开放合作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对全球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我国对全球科技治理的影响力和科技创新系统及科技开放合作网络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 全球科技治理 科技开放合作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科技组织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对全球100个主要国际科技组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淳 闫月勤 王海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主导或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是各国介入全球科技治理、加强多边外交关系和经济合作关系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对全球100个主要国际科技组织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在议程设置、关键岗位任职、吸引总部落地等方面仍表现出强势的话... 主导或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是各国介入全球科技治理、加强多边外交关系和经济合作关系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对全球100个主要国际科技组织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在议程设置、关键岗位任职、吸引总部落地等方面仍表现出强势的话语能力和行动能力,国际科技组织的整体发展仍呈现出“以西方为中心”的现实图景。中国应在持续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主导设立国际科技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及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加强工作布局,更加深入、全面介入国际科技组织事务,拓展中国在科技外交领域的话语空间及行动能力,为推动中国进一步参与乃至引领全球科技发展治理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持与机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组织 非政府组织 科技外交 全球科技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科技领域国际规则制定:路径选择与参与策略 被引量:9
4
作者 薛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5-21,共7页
新兴科技的创新发展正塑造着全球经济、贸易与政治格局。围绕新兴科技的国际规则建构,不仅是主要科技大国占据发展高地、引领产业方向的战略部署,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关切。随着全球科技竞争与战略博弈日益加剧,突破科技与贸易封锁,运筹... 新兴科技的创新发展正塑造着全球经济、贸易与政治格局。围绕新兴科技的国际规则建构,不仅是主要科技大国占据发展高地、引领产业方向的战略部署,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关切。随着全球科技竞争与战略博弈日益加剧,突破科技与贸易封锁,运筹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当前,我国应从规则形式、战略目标、行动机制等维度综合考虑和理解全球新兴科技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的总体格局,立足议题重要性、争议性、关联性,从新兴科技的战略议题图谱中着重考虑和选择适宜领域发力。在整体把握全球新兴科技创新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增强互信共识理念引导、融合制度设计与执行路径、培育参与主体和协作组织、强化技术交流与战略合作,以构成我国参与全球新兴科技治理的多层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技竞争 新兴科技 国际规则制定 全球科技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创新赶超的机制分析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家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共8页
实现创新赶超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趋势,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路径。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创新赶超需要在内部、产业和全球三个层面优化共生关系,包括集聚要素打造创新高地、统一市场加速成果转化、导入资源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创... 实现创新赶超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趋势,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路径。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创新赶超需要在内部、产业和全球三个层面优化共生关系,包括集聚要素打造创新高地、统一市场加速成果转化、导入资源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创新赶超的路径在于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内部共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共生、建设全球科创网络促进全球共生。具体而言,需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打造区域创新平台、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及推进全球科技治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赶超 共生关系 创新要素集聚 科技体制改革 全球科技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