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附加GIM约束的全球电离层建模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磊 姚宜斌 +1 位作者 孔建 翟长治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1,共5页
针对目前地基GNSS台站在全球分布不均匀,导致南半球海洋和中高纬地区出现与实际不符的VTEC为负值的问题,利用IGS前1d的最终GIM作为虚拟观测值对TEC可能为负值的地区进行约束,结合GNSS数据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称为SGG模型),并用2014年20... 针对目前地基GNSS台站在全球分布不均匀,导致南半球海洋和中高纬地区出现与实际不符的VTEC为负值的问题,利用IGS前1d的最终GIM作为虚拟观测值对TEC可能为负值的地区进行约束,结合GNSS数据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称为SGG模型),并用2014年200多个IGS台站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台站VTEC的RMS优于3TECu(赤道异常区域RMS在5~7TECu)。同时SGG能有效消除南半球海洋(40°~90°S)VTEC为负的情况,且对原有非负VTEC几乎没有影响(其变化小于2TECu)。SGG的卫星DCB与CODE相比,RMS和MEAN分别优于0.2ns和0.04ns,不同纬度带SGG与CODE的接收机DCB估值变化基本一致,两者之差基本在1n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电离层模型 gim约束 球谐函数 总电子含量 硬件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电离层图和国际参考电离层在中国区域的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成 王解先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根据全球电离层图和国际参考电离层两种常用的电离层模式,对2011年中国区域三个电离层测高仪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球电离层图比国际参考电离层能够更好地反映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变化,而国际参考电离层当前最... 根据全球电离层图和国际参考电离层两种常用的电离层模式,对2011年中国区域三个电离层测高仪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球电离层图比国际参考电离层能够更好地反映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变化,而国际参考电离层当前最新版本IRI2011的精度比IRI2007的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全球电离层 国际参考电离层 测高仪 电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GPS相位观测值与全球电离层图提取区域电离层TEC
3
作者 马国正 喻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9-502,共4页
提出一种结合GPS相位观测值与全球电离层图提取区域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方法。由于没有采用伪距观测值,无需考虑差分码偏差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电离层活动条件下,用该方法改正电离层延迟,其单频定位精度较采用全球电离... 提出一种结合GPS相位观测值与全球电离层图提取区域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方法。由于没有采用伪距观测值,无需考虑差分码偏差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电离层活动条件下,用该方法改正电离层延迟,其单频定位精度较采用全球电离层图有显著提高,与采用相位平滑伪距电离层延迟改正的结果总体上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相位观测值 全球电离层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 GEO卫星的电离层VTEC反演性能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屹 李剑锋 黄丁发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可以对固定穿刺点总电子含量(TEC)进行连续观测,可为电离层模型精化提供约束,但BDS GEO卫星探测范围包含了20000 km以上的稀薄等离子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TEC反演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可以对固定穿刺点总电子含量(TEC)进行连续观测,可为电离层模型精化提供约束,但BDS GEO卫星探测范围包含了20000 km以上的稀薄等离子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TEC反演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性能评估方法:利用BDS GEO卫星双频观测数据提取电离层穿刺点处的垂向电子总含量(VTEC);然后分析穿刺点处VTEC变化特性,并与全球电离层图、相邻中圆轨道(MEO)卫星反演VTEC比较;最后以经验电子模型为参考,评估2种卫星探测的等离子体层总电子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GEO-VTEC与全球电离层图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地磁条件下,GEO-VTEC与MEO-VTEC偏差的均方根值接近,最大不超过2.46个总电子含量单位;GEO与MEO卫星探测的等离子体层TEC值接近,20000 km以上的等离子体对于TEC的影响可以忽略。说明GEO-VTEC与常用电离层产品以及MEO-VTEC的性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 电离层探测 全球电离层(gim) 地磁风暴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的实时电离层产品综合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佳明 刘志强 +2 位作者 王虎 王亚峰 李可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实时全球电离层图(RT-GIM)产品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精密定位、实时空间天气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卡尔曼(Kalman)滤波结合球谐函数模型的实时电离层产品综合方法:对中国科学院(CAS)、武汉大学(WHU)以及国... 为了进一步研究实时全球电离层图(RT-GIM)产品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精密定位、实时空间天气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卡尔曼(Kalman)滤波结合球谐函数模型的实时电离层产品综合方法:对中国科学院(CAS)、武汉大学(WHU)以及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综合RT-GIM产品精度和可用性进行评估;并综合所评估的实时状态空间表述(SSR)数据流产品及欧洲定轨中心(CODE)电离层预报产品,分别生成实时综合产品(KRT-GIM)及预报综合产品(KPR-GIM)。实验结果表明,KRT-GIM可有效避免单一实时电离层产品数据流中断影响,与CAS RTGIM产品相比,综合后重建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估值精度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0.29个和0.38个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与IGS RT-GIM相比,KRT-GIM在太阳活动活跃期实时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的平面和高程方向定位精度分别提升13.9%和7.7%;在太阳活动平静期,KPR-GIM产品与IGS RT-GIM产品的精度较为接近,可用于实时数据流全部中断时为实时用户提供电离层产品连续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全球电离层(RT-gim) 卡尔曼滤波 球谐函数模型 状态空间表述 实时单频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磁活动下全球电离层产品的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胡翔宇 李新 +2 位作者 陈子越 张茜 李淑慧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138-144,共7页
针对地磁活动会对电离层产品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不同地磁活动下全球电离层产品的评估方法:通过评估6家电离层联合分析中心(IAAC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总电子含量(TEC)数据在不同地磁活动条件下的精度,比较2018年地磁平静(8... 针对地磁活动会对电离层产品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不同地磁活动下全球电离层产品的评估方法:通过评估6家电离层联合分析中心(IAAC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总电子含量(TEC)数据在不同地磁活动条件下的精度,比较2018年地磁平静(8月19—24日)和扰动(8月25—30日)的2个时间段各个分析中心产品的差异。结果表明,磁暴期间,各个分析中心的平均全球总电子含量相对于平静期间可增加0.5个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左右;同时磁暴期间的GIM产品精度降低,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测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相比,各个分析中心模型均方根误差(RMS)可平均增大0.2个TECU,与詹森2号(Jason-2)测高卫星提供的VTEC相比,各个分析中心RMS可平均增大0.4个TECU;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门(EMR)和欧洲太空局(ESA)的产品受地磁扰动影响较大,欧洲定轨中心(CODE)的产品和IGS综合GIM的产品受地磁扰动影响最小;地磁扰动对各个分析中心的产品在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的精度影响较大,对中纬度地区的精度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电离层(gim) 总电子含量(TEC) 地磁活动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詹森2号(Jason-2)测高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son-2高度计电离层GIM误差分析及修正研究
7
作者 黄霞凤 苗洪利 +1 位作者 苗翔鹰 薛文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3-148,共6页
基于Jason-2高度计2015年地球物理数据集(GDR)38个周期太平洋海域的全球电离层图(GIM)电离层校正值和双频校正值的数据,分不同季度和不同纬度区域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表明:GIM值与双频校正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GIM校正值普遍高于双频... 基于Jason-2高度计2015年地球物理数据集(GDR)38个周期太平洋海域的全球电离层图(GIM)电离层校正值和双频校正值的数据,分不同季度和不同纬度区域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表明:GIM值与双频校正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GIM校正值普遍高于双频校正值,说明GIM高估了电离层路径延迟,GIM校正值与双频校正值的差异与季节和纬度区间有关。用梯度下降法得到GIM值的修正方程,将修正方程应用于2016年Jason-2的全年数据,修正后的GIM值与双频校正值十分接近,在各年份中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在单频高度计不能使用电离层双频校正算法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不同季度和不同纬度区域的修正方程对同等高度的高度计GIM值进行修正以达到双频校正值的精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高度计 电离层路径延迟 双频校正算法 全球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电离层模型改正精度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帅 贾小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电离层时延误差是导航定位信号在空间传播路径上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因此全面了解GNSS电离层模型的改正精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根据GPS,BDS和Galileo系统所采用的电离层修正模型,利用2014年电离层校正参数,以高精度全球电离层图为基准,评... 电离层时延误差是导航定位信号在空间传播路径上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因此全面了解GNSS电离层模型的改正精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根据GPS,BDS和Galileo系统所采用的电离层修正模型,利用2014年电离层校正参数,以高精度全球电离层图为基准,评估分析了三大系统电离层时延的改正精度.结果表明:目前GNSS使用的几种电离层修正模型的改正率在65%~75%左右;Galileo系统使用的第二版NeQuick模型与第一版NeQuick模型相比在修正精度上并无显著提高;GPS使用的Klobuchar 8参数模型在北半球25°一45°N的中纬度地区精度很高,但是在全球其他区域精度较低,分布性较差,而NeQuick模型全球改正率分布则较为平均且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电离层时延误差 全球电离层 KLOBUCHAR模型 NeQuic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评估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毅涛 郭美军 +2 位作者 范顺西 范毅 苏佳琳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53-63,共11页
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均在导航电文中发播电离层模型参数供用户改正电离层延迟。由于采用不同的电离层模型,性能也不同。全面地分析了不同电离层模型的差异及对标准定位的影响。采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均在导航电文中发播电离层模型参数供用户改正电离层延迟。由于采用不同的电离层模型,性能也不同。全面地分析了不同电离层模型的差异及对标准定位的影响。采用欧洲定轨中心(CODE)的全球格网电离层产品作为参考值,对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时段不同电离层模型的性能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不同模型对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斗全球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BDGIM)与CODE的全球电离层格网图最接近。内·奎克·格(NeQuickG)模型在高纬度电离层延迟误差均方根(RMS)值为1.7个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低纬度电离层延迟误差RMS值为5.6个TECU;GPS克洛布彻(Klobuchar)电离层模型(GPSKlob)在低纬度时,电离层延迟误差RMS值为3.8个TECU,高纬度电离层延迟误差RMS值为6.8个TECU。BDS克洛布彻(Klobuchar)模型(BDSKlob)在中低纬度地区时,其电离层延迟误差RMS值优于5个TECU。BDGIM模型与CODE电离层产品定位精度相当,全球定位精度基本优于1.6 m,BDSKlob模型和GPSKlob模型在中低纬度区域的定位精度优于1.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全球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 克洛布彻电离层模型 格网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GEO卫星的磁暴期间电离层TEC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白晓涛 蔡昌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基于亚太地区北斗GEO卫星数据对2017-05发生在中低纬度地区的磁暴现象进行研究,并使用北斗GEO卫星获取的TEC实测数据对全球电离层图的精度进行评估。进一步对磁暴引起的全球电离层TEC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电离层TEC对磁暴的响应出现在磁暴... 基于亚太地区北斗GEO卫星数据对2017-05发生在中低纬度地区的磁暴现象进行研究,并使用北斗GEO卫星获取的TEC实测数据对全球电离层图的精度进行评估。进一步对磁暴引起的全球电离层TEC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电离层TEC对磁暴的响应出现在磁暴主相开始1~4 h之后,最大扰动值达到20 TECu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磁暴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 全球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家龙 贾小林 +2 位作者 陶清瑞 伏军胜 张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1,78,共7页
电离层误差是导航定位主要的误差源之一,广播电离层模型为单频用户修正电离层延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CODE提供的GIM产品作为评估的基准,对4大广播电离层模型进行了多方面精度评估,旨在为后续的模型改进及应用提供参考。结... 电离层误差是导航定位主要的误差源之一,广播电离层模型为单频用户修正电离层延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CODE提供的GIM产品作为评估的基准,对4大广播电离层模型进行了多方面精度评估,旨在为后续的模型改进及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个模型北半球改正率高于南半球,白天改正率高于晚间;NeQuick模型在中低纬度服务性能一般,但在高纬度地区明显高于BDSK8、GPSK8模型,改正率高出BDGIM模型约5%,BDSK8、GPSK8、BDGIM模型在中低纬度改正率较高,高纬度带改正率稍差;BDGIM模型性能总体优于其他模型,全球范围改正率可达76.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广播电离层模型 全球电离层格网 精度评估 垂直总电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多系统PPP的影响
12
作者 谢名强 徐佳佳 +3 位作者 周厚香 李淑慧 徐泽远 王子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1-755,共5页
计算位于不同纬度的3个MGEX测站在不同太阳活动及地磁场活动情况下GPS、GLONASS、Beidou和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电离层高阶项(HOI)延迟,分析高阶项延迟对多系统PPP结果的影响,总结不同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对PPP的影响。结果表明,电... 计算位于不同纬度的3个MGEX测站在不同太阳活动及地磁场活动情况下GPS、GLONASS、Beidou和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电离层高阶项(HOI)延迟,分析高阶项延迟对多系统PPP结果的影响,总结不同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对PPP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太阳活动是影响电离层高阶项延迟的主要因素,在太阳活动指数较低时,二阶项延迟不超过2 cm,三阶项延迟约为1 mm;当太阳指数较高时,二阶项延迟超过2.5 cm,三阶项延迟可达到5 mm;当磁暴发生时,高阶项延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增长。将电离层高阶项延迟改正后,太阳活动指数较低时点位精度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高阶项延迟 多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全球电离层 国际地磁参考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SMIC数据构建的全球垂直TEC图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雷霄龙 符养 +3 位作者 薛震刚 杜晓勇 严卫 鲁旭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4-764,共11页
在日固坐标系(地磁纬度和地方时)下,累积地方时过去24 h的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观测资料,通过对110~750 km高度范围内的电子密度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各掩星点的垂直TEC值,进而... 在日固坐标系(地磁纬度和地方时)下,累积地方时过去24 h的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观测资料,通过对110~750 km高度范围内的电子密度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各掩星点的垂直TEC值,进而利用Kriging方法插值产生近实时的全球地方时MAGLat 2.5°×2 h的COSMIC TEC图.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共30个月的COSMIC数据,逐日构建COSMIC TEC图,将其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s,GIMs)以及OSTM/JASON-2卫星高度计观测值分别进行比对,证明利用COSMIC掩星资料构建全球电离层垂直TEC图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延迟改正 COSMIC 全球TEC KRIGING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电离层模型的静态GPS测量成果分析
14
作者 吉长东 郭敬 徐爱功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7-89,77,共4页
为研究全球电离层模型(GIM) 和精密星历对GPS 测量控制网成果的影响, 以阜新市城市GPS 控制网为例展开相关研究.利用Trimble Total Control ( TTC) 软件对时段长度从10-360min 不等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时采用CODE 的全球电... 为研究全球电离层模型(GIM) 和精密星历对GPS 测量控制网成果的影响, 以阜新市城市GPS 控制网为例展开相关研究.利用Trimble Total Control ( TTC) 软件对时段长度从10-360min 不等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时采用CODE 的全球电离层模型, 以及广播星历/ 精密星历.实践证明, 全球电离层模型的引入可显著地提高精度, 卫星轨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电离层模型(gim) 静态GPS 时段 CODE 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