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目标与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茂芳 杨明 马克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0-1355,共6页
在中国作为主席国的引领下,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62项决定,特别是达成了以变革理论为基础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 在中国作为主席国的引领下,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62项决定,特别是达成了以变革理论为基础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的蓝图。该文就《昆蒙框架》的三个核心目标--保护地“3030目标”、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进行解读,对保障《昆蒙框架》落地的相关决议进行简要介绍,并就我国未来的保护行动提出了相关建议:(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2)进一步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明确保护区域的范围、目的和管理措施,并落实实施计划的责任部门和具体措施;(3)根据框架目标的监测要求,制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和监测计划;(4)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5)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在更大尺度上探索和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寻找对自然产生正面、积极效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地目标 保护行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义、焦点与本土规范回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一丁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100,共13页
广受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如期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未来指引、规导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纲领性和标志性文件,该框架属国际软法但具备较高约束力、较强执行力和较大影响力,并确证“公约+... 广受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如期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未来指引、规导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纲领性和标志性文件,该框架属国际软法但具备较高约束力、较强执行力和较大影响力,并确证“公约+议定书+框架”生物多样性新型国际法体例。《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一主五配”、平行并列与交织共存的样貌,不仅于结构与要素方面出现变化,还在治理的理念、一揽子形式、基线制逻辑和高相关内容等方面呈现创新,其焦点集中于配套决定,对监测框架、履约资金和能力建设等问题施予关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施行需要规划、政策、法律等助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修订更新、具体行动目标履践和特定议题规范准备以实现本土规范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生物多样性公约 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本土规范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物—大气交换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3
作者 陈立奇 《台湾海峡》 CAS 1987年第3期312-317,共6页
近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进展是日益把地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作为整体来研究。这种研究几乎包括了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各个圈之间的物流和能流过程,改善预测全球变化的能力。为适应于新形势要求,许多交... 近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进展是日益把地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作为整体来研究。这种研究几乎包括了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各个圈之间的物流和能流过程,改善预测全球变化的能力。为适应于新形势要求,许多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不断涌现,新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和广泛应用已成为80年代以来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气 卫星遥感技术 人类生存环境 大气污染影响 大气影响 降水酸化 全球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埃及到昆明-蒙特利尔——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转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平晓鸽 朱江 魏辅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这一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先后经历了预稿、初稿和昆蒙框架,经过了多轮谈判和磋商,部分内容不断调整,显示出了各方在部分议...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这一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先后经历了预稿、初稿和昆蒙框架,经过了多轮谈判和磋商,部分内容不断调整,显示出了各方在部分议题上的分歧和妥协。本文详细梳理了预稿、初稿和昆蒙框架中2050年长期目标和2030年行动目标中涉及的指标,及指标期望达到的目标,提出讨论和关注的重点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遗传多样性保护、保护地目标、转型和紧急行动,以及框架的落实。未来工作的重点则是如何采取紧急行动,将全球目标转换为国家行动,提供资金支持,以及确保监测体系有效实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2030年行动目标 2050年长期目标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指引下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丽荣 罗明 +5 位作者 朱振肖 孙雨芹 金世超 杨崇曜 孟锐 张丽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6-1365,共10页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行动,包括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纳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流。中国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缔约方之一,在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行动,包括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纳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流。中国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缔约方之一,在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且成效显著。该文通过探讨解析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概念内涵,梳理总结我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具体实践和阶段成效,对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围绕政府、企业、公众不同行为主体,提出新时期我国全方位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4个主要实施路径:(1)引入统一的行动框架;(2)发挥政府治理的主导作用;(3)联动企业采取共同行动;(4)提高公众意识以促进其广泛参与,致力于将生物多样性融入各级政府部门政策机制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为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价值 主流化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将有较大发展
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S1期91-,共1页
台湾产业分析师认为,全球生物科技产业未来几年将有较大发展,2007年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96.5亿美元。2003年,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市场约893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47%,欧洲占29%,亚太地区占24%。美国的安利公司营业额最高,估计达100亿美... 台湾产业分析师认为,全球生物科技产业未来几年将有较大发展,2007年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96.5亿美元。2003年,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市场约893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47%,欧洲占29%,亚太地区占24%。美国的安利公司营业额最高,估计达100亿美元。2004年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将具有6大发展趋势:资金市场持续回暖;IT 产业逐渐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物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昆-蒙框架的PSR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祝晨佳 高吉喜 +4 位作者 万华伟 郭雨桐 朱萨宁 杨雪 尤春赫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4-1864,共11页
开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评估对于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合理调整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政策以及进一步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未有统一的《昆-蒙框架》生... 开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评估对于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合理调整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政策以及进一步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未有统一的《昆-蒙框架》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用于常规和周期性的生物多样性状态监测及其变化评估。研究围绕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提出的《昆-蒙框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变化、现状和保护要素的关系,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概念框架,构建了《昆-蒙框架》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主题指标和16个评估指标。基于综合评分法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定量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拟定评估指标体系与《昆-蒙框架》行动目标的相关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结果表明,拟定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对《昆-蒙框架》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评估,也发现现有数据难以对行动目标20、21、22和23进行量化评估。讨论了当下《昆-蒙框架》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展望,以期促进《昆-蒙框架》愿景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评估 压力-状态-响应(P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优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格局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小平 田禾 +1 位作者 蒋亚芳 张博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3-2099,共7页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国际公认的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从1956年建立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到目前已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类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近万处,总面积超过1.85×10^(6) km^(2),还启动了天然林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国际公认的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从1956年建立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到目前已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类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近万处,总面积超过1.85×10^(6) km^(2),还启动了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了公益林补偿、草原保护奖补等政策措施,对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就地保护也面临自然保护地缺少系统布局,众多自然保护地未形成有机协同的保护体系,以及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等问题。为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的至少30%×30%重要区域得到有效保护目标,按照全球及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要求,系统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国家公园约覆盖陆域的10%左右,其余自然保护地覆盖陆域的10%左右,除自然保护地外的生态保护红线再覆盖陆域的10%左右,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可以将就地保护区域再扩展10%~20%。我国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核心、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为补充、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以及重要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区域为支撑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空间格局,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得到就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生态保护红线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晴 尹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19,共7页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明确了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目标。本文从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西双版...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明确了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目标。本文从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展望共4个方面综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与成效,指出所面临的3个方面的挑战,并提出:(1)加大力度减少物种受威胁程度,特别是受关注较少的物种;(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3)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与编目等建议。研究结果可为促进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云南履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传统知识 进展 成效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市场化新路径——以生物多样性抵消和信用机制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阳 刘艳青 +1 位作者 万霞 丁黎明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5期296-307,共12页
国家公园提供数量最多、价值占比最大的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其生产供给主要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存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由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难以分清具体的权利人与受益者,因此受... 国家公园提供数量最多、价值占比最大的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其生产供给主要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存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由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难以分清具体的权利人与受益者,因此受到“度量难”“交易难”“抵押难”“变现难”的“四难”制约,这使国家公园依靠财政支出的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根据“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的“生物多样性抵消和信用”方法和英美澳等国的成功经验,建议我国将国家公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信用提供方,通过与企业开展“横向”价值交换,创新使用将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抵消净零的指标交易模式,并通过绿色金融支持信用质押贷款、提升企业ESG评级等激励优化,辅以强制信息披露、市场准入许可等硬性约束,合力加速形成生物多样性信用投融资惠益国家公园并惠及周边社区的市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多元创新资金机制 生物多样性抵消 生物多样性信用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13
11
作者 靳彤 卜君玉 马建忠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作为就地保护措施的重要手段,与人们所熟知的建立保护地(protected areas, PAs)相比,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s)近五年来在国际上逐渐得到重视,被认为是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因素、... 作为就地保护措施的重要手段,与人们所熟知的建立保护地(protected areas, PAs)相比,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s)近五年来在国际上逐渐得到重视,被认为是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因素、大幅增加陆地和海洋受保护面积、推动“3030目标实现”的新型保护工具。为了探索OECMs的保护机制,本文在概述OECMs发展历程、概念辨析、认定和报告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梳理OECMs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认定和报告现状,以加拿大的海洋庇护所为例,详细解读OECMs在推动受保护面积目标实现中的典型应用,以及全球视角下OECMs的价值、挑战及其2020年后的发展机遇,最后结合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现状,对未来OECMs在中国的应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就地保护 “3030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武器公约》的问题、困境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晋继勇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生物武器公约》的执行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全球生物安全。潜在的生物恐怖主义威胁更是凸显了加强《生物武器公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公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找出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对确保全球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物武器公约》 生物恐怖 全球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公约》下有关农药化肥减量化要求及我国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鑫 王蕾 +5 位作者 胡飞龙 马月 于赐刚 卢晓强 刘立 郑苏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9-1136,共8页
化肥农药的长期、不合理施用,导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越来越多缔约方、非政府组织和专家的关注。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履约的重要内容之一,化肥农药问题对环境污染、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供应链、激... 化肥农药的长期、不合理施用,导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越来越多缔约方、非政府组织和专家的关注。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履约的重要内容之一,化肥农药问题对环境污染、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供应链、激励措施和主流化等议题具有实践意义。通过系统搜集、对比国内外化肥农药施用现状,梳理与《公约》相关目标的进展及演变进程,深入分析该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4点建议:(1)建立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平衡《公约》3大目标,提升化肥农药利用效率;(2)完善可持续供应链体系,减少供应链过程产生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损失;(3)明确我国在2020年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以及在该领域已不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补贴政策的客观事实;(4)将化肥农药因素纳入国家农业政策,并将其与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等其他部门战略相结合。作为《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东道国和候任主席国,中国将以COP15召开为契机,实现污染与主流化、有害补贴、可持续供应链等重难点议题的协同和有效解决,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达成奠定基础,也为中国农业可持续转型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化 生物多样性有害补贴 可持续供应链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晨 王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923-7936,共14页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围绕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现状,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对检索的中英文文献发文数量、...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围绕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现状,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对检索的中英文文献发文数量、发文趋势和热点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中英文文献关于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的研究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都经历了2005年之前为起步阶段,2005—2010年为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是快速发展阶段;2)英文文献针对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热点可分为管理有效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土地利用、气候变化、人类干扰等)以及可持续性;中文文献针对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热点可分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管理有效性、可持续发展以及影响因素;3)对比发现国内外文献在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的时间尺度与关注热点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外主要集中于国家公园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研究,国内以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成效为主,此外,国内文献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不足。研究可为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而为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文献计量分析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气象模式与GloBEIS模式研究气象条件对BVOCs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运方华 王连喜 +1 位作者 安兴琴 程艳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36-243,共8页
BVOCs对全球碳收支、对流层化学反应及臭氧的形成和气候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选取森林覆盖率高且BVOCs排放尚未有研究报道的中国东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美国NCAR中心提供的1°×1°的6hNCEP再分析资料,运行MM5模式,得到... BVOCs对全球碳收支、对流层化学反应及臭氧的形成和气候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选取森林覆盖率高且BVOCs排放尚未有研究报道的中国东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美国NCAR中心提供的1°×1°的6hNCEP再分析资料,运行MM5模式,得到模拟结果,从中提取GloBEIS模型所需要的近地面层的温度、湿度、风速和云量的格点气象数据,实现了将MM5模式与GloBEIS相结合对BVOCs进行研究.研究中需要的植被种类及分布数据来自于最新的"植被信息系统"数据库,选取温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强,植被生长茂盛的2006年7月和2010年7月作为模拟时段,运行GloBEIS模型,对研究区域内的BVOCs的排放情况进行了估算.模拟结果与温度和云量等气象要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异戊二烯的排放速率受温度和PAR(光合有效辐射通量)的共同影响,日变化趋势显著,随着温度升高,PAR增强,异戊二烯的排放速率增大,在午后14:00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由于云量与PAR成反比,因此云量越少,异戊二烯的排放量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与异戊二烯不同,温度是单萜烯和其他VOC的排放的主导因素,受PAR和云量的影响较小,温度越高,排放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代谢 MM5模式 全球生物圈排放和交互系统(GloBEIS) 温度 光合有效辐射通量 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83
16
作者 潘根兴 周萍 +1 位作者 李恋卿 张旭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7-337,共11页
土壤碳固定是当前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地球表层过程研究的重要优先领域。国际社会对全球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需求,驱动着土壤学对土壤固碳容量与潜力、固碳与减排的过程与机理的前沿探索,并越来越呈现为一个独特的土壤学... 土壤碳固定是当前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地球表层过程研究的重要优先领域。国际社会对全球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需求,驱动着土壤学对土壤固碳容量与潜力、固碳与减排的过程与机理的前沿探索,并越来越呈现为一个独特的土壤学新兴分支学科——固碳土壤学(Soil Science of C Sequestration)。本文围绕固碳土壤学的基本科学问题,回顾了最近1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固碳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固碳土壤学中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土壤固碳容量与固碳作用的机理,论述了土壤物理保护、碳化学结合与碳化学转化稳定与固碳容量及稳定化的关系,提出了土壤-植物(作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当前固碳土壤学的前沿领域和深化方向,并结合国内对水稻土固碳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固碳土壤学的概念性框架,认为我国亟待加强固碳土壤学研究,深入探索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特色下土壤固碳容量、过程、机理,丰富和发展农业土壤碳循环理论,并服务于全球变化生物学和国家碳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生物 固碳土壤学 农业土壤 碳循环 土壤碳库 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栏寄语
17
作者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9-9,共1页
生物药是当今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2014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为1944亿美元,2018年已达到26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7%,呈现快速增长。在全球十大最畅销药物中,有8个为生物药,足可见生物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药是当今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2014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为1944亿美元,2018年已达到26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7%,呈现快速增长。在全球十大最畅销药物中,有8个为生物药,足可见生物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在医疗保健支出增加、研发能力增强、政府政策积极变革以及政府扶持力度加强的推动下,我国生物药市场取得飞速发展,2014年至2018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从1167亿元增至26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4%,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预期未来将继续强劲增长,为中国生物药参与者带来庞大机遇,为患者治疗带来更多希望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复合增长率 生物 医疗保健支出 政府扶持力度 全球生物 研发能力 发展前景 生物医药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语
18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第7期7-7,共1页
1.851亿公顷转基因作物在其短短21年的商业化进程中,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迅速上升到2016年的1.851亿公顷,实现了110倍的增长。5月4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 1.851亿公顷转基因作物在其短短21年的商业化进程中,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迅速上升到2016年的1.851亿公顷,实现了110倍的增长。5月4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26个国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比2015年增加了3%。其中,19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发展中国家占总面积的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种植面积 全球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商业化发展 应用服务 商业化进程 跨区机收 夏玉米 机播面积 大豆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