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经济学话语及对中国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龙佳解 蒋红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马克思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开创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经济学话语。资本逻辑是现代性的生成基础,这是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基本认定。资本逻辑既推动了现代性的演变和发展,又使现代性陷入了二律背反式的悖论之中。马克思的现代性批... 马克思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开创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经济学话语。资本逻辑是现代性的生成基础,这是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基本认定。资本逻辑既推动了现代性的演变和发展,又使现代性陷入了二律背反式的悖论之中。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在于,只有正确处理好中国资本市场,转变社会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中国摆脱现代性的困境,迈向一条更合理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 资本逻辑 经济学话语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电视话语格局 被引量:1
2
作者 荣耀军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2期75-77,共3页
中国电视由统一的垄断性的总体性媒体领域分化成各不相同的多元竞争的媒体地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由国家一元话语到国家话语、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多元生成和竞争的过程。中国当代电视出现的话语分化,既是中国社会现代性发展的结果,又都... 中国电视由统一的垄断性的总体性媒体领域分化成各不相同的多元竞争的媒体地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由国家一元话语到国家话语、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多元生成和竞争的过程。中国当代电视出现的话语分化,既是中国社会现代性发展的结果,又都蕴含着对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参与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当代中国电视 国家话语 精英话语 大众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申文化现代性纲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重建刍议
3
作者 黄金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近2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议题。学者们立足于话语言说的内部机制,对中国文论现状进行了综合诊断,并做出诸如“失语症”、“强制阐释”等结论。
关键词 话语重建 中国当代 当代文学理论 文化现代性 纲领 文学理论话语 重建问题 综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与现代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姚文放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当代 当代精神 全球 现代性 叛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传统与全球化:欧美语境中的于坚诗歌海外传播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1-188,共8页
在欧美诗歌为主导的世界诗坛,在欧美诗歌的既成霸权下,中国当代诗歌真的可以告别西方中心主义——诸如冷战时代的政治与后冷战时代的后政治——的价值规定,而单靠写作本身立足吗?后殖民主义解构一切的“历史化”和文化民族主义将传... 在欧美诗歌为主导的世界诗坛,在欧美诗歌的既成霸权下,中国当代诗歌真的可以告别西方中心主义——诸如冷战时代的政治与后冷战时代的后政治——的价值规定,而单靠写作本身立足吗?后殖民主义解构一切的“历史化”和文化民族主义将传统“名教化”两条思路真的能为当代诗歌带来新的生机?如何处理传统和全球化的关系?当代诗歌如何从根源上来回应现代性?本文以于坚诗歌(《O档案》和《便条集》)在欧美语境中的传播和接受为例,探讨当代诗歌如何存神遗形、西体中用,完成其新时代的转换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诗歌 海外传播 现代性 全球 欧美 传统 于坚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话语:“民族”叙事与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秀琴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118,285,共9页
1985年前后发端的"寻根"话语,提出了以民族文化重建民族主体性的要求,并通过对乡土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重构表达了对现代化浪潮的审慎态度。作为一种民族认同话语和反思的现代性话语,寻根话语表现出对全球化文化霸权和以工... 1985年前后发端的"寻根"话语,提出了以民族文化重建民族主体性的要求,并通过对乡土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重构表达了对现代化浪潮的审慎态度。作为一种民族认同话语和反思的现代性话语,寻根话语表现出对全球化文化霸权和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启蒙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其敏感性和先锋性在今天仍然显得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 话语 民族 主体性 现代性 全球 后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共时性叙事与关联性修辞
7
作者 王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全球”与“世界”相似,并非天然存在、不证自明的范畴。虽然全球史研究者可以将跨洲际的交流上溯到公元10世纪,但是,对全球图景的想象和有关全球化的表述,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进入公共话语①。根据阿尔布劳(Martin Albr... “全球”与“世界”相似,并非天然存在、不证自明的范畴。虽然全球史研究者可以将跨洲际的交流上溯到公元10世纪,但是,对全球图景的想象和有关全球化的表述,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进入公共话语①。根据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的考证,全球化真正形成特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品格,并且在学术研究领域“火爆流行”是20世纪最后20年的事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公共话语 现代传媒 学术研究领域 理论品格 全球 共时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反思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翔海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启蒙反思 中国现代性 当代 批判性反思 现代性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德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4,共5页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王德胜一、“现代性”的启蒙话语“现代性”(Modernity)的问题,从始至终都是与启蒙、理性、主体性等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么说,所谓“现代性”的问题,其实正是启蒙、理性、主体性等所...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王德胜一、“现代性”的启蒙话语“现代性”(Modernity)的问题,从始至终都是与启蒙、理性、主体性等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么说,所谓“现代性”的问题,其实正是启蒙、理性、主体性等所遭遇的自身意义与价值问题。而所有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当代审美 文化理论 工具理性 人文理性 文化设计 启蒙话语 批评实践 “启蒙” 现代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思潮前沿问题探讨中国现代学与文学现代性传统(笔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一川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性话语 中国文学史 学术意义 文学现代性 文学思潮 当代 笔谈 传统 个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阐释 被引量:6
11
作者 景海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0年代的“文化热”复苏了中国大地沉埋已久的理性主义的激情,人道主义、自由、民主、法制化等,受到了高度的礼赞,对科学的无限企盼和神圣依归也延接了“五四”精神,并且加重了“赛先生”之信仰对象的色彩。新启蒙和现代化成为具有... 0年代的“文化热”复苏了中国大地沉埋已久的理性主义的激情,人道主义、自由、民主、法制化等,受到了高度的礼赞,对科学的无限企盼和神圣依归也延接了“五四”精神,并且加重了“赛先生”之信仰对象的色彩。新启蒙和现代化成为具有某种终级意义的最高诉求,向发达的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文化 价值阐释 传统文化 全球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进程中体育化浪潮的发生、现代性及当代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松 阿柔娜 郭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从消遣活动到体育全球化是体育化浪潮迭代的结果,即体育化的进程。从“竞技”野蛮到“体育”文明,体育化的历史图像尚在演化,其进程并未止息。探究18世纪以来“文明的进程”中体育化进程,理清现代体育发生、形成及其全球化的源流脉络,... 从消遣活动到体育全球化是体育化浪潮迭代的结果,即体育化的进程。从“竞技”野蛮到“体育”文明,体育化的历史图像尚在演化,其进程并未止息。探究18世纪以来“文明的进程”中体育化进程,理清现代体育发生、形成及其全球化的源流脉络,旨在理性思考未来体育化浪潮的趋向及中国应对。研究认为,在18世纪的英国,消遣活动发生两次体育化转变为“现代体育”并进一步定型,继而伴随文明的进程进入全球体育化的欧式阶段(1870s—1920s)、美式阶段(1920s—1960s)以及全球式阶段(1960s—2008),并进一步向全世界输出、传播。正值“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大思潮交锋期”,理性思考更为先进的体育化浪潮趋向及中国应对,即正视全球体育治理的“逆全球化”所带来的传统体育的隐忧;延伸体育现代化,开启数字时代电子竞技的“体育化”;重视体育“再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化浪潮 埃利亚斯 全球体育化 现代性 当代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话语要让世界听得懂——当代“中国话语”及话语权构建 被引量:27
13
作者 竹立家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65,共2页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随着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及中国社会的“现代性”特征进一步显现,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多样陛、利益的多元性及互动的频繁性进一步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全球性国家”的“存在感”,无论是从国家内...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随着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及中国社会的“现代性”特征进一步显现,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多样陛、利益的多元性及互动的频繁性进一步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全球性国家”的“存在感”,无论是从国家内部的公众愿望,还是从国家外部世界的现实需求来讲,都具有极强的时代紧迫性。而在当代信息化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外部世界 当代 话语 全球化时代 现代性 中国社会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混合与全球本土化——北京旅游推广话语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冯捷蕴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3,共6页
北京城市和旅游发展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全球化和现代性焦虑的倾向。本文试图超越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思维的局限性,采用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视角,对北京旅游推广话语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北京旅游推广话语在语言、图像和... 北京城市和旅游发展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全球化和现代性焦虑的倾向。本文试图超越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思维的局限性,采用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视角,对北京旅游推广话语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北京旅游推广话语在语言、图像和音乐3个维度都呈现出全球本土化的特征,并且,不同行业的旅游推广话语显示出不同的趋势,即旅游基础设施的推广话语呈现出"全球化强而本土化弱的倾向";相反,景点及餐饮文化推广则体现出"全球化弱而本土化强的倾向"。本研究旨在强调全球本土化及其不均衡性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为话语的跨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焦虑 全球本土化 不均衡性 话语混合 旅游推广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当代性”视域下的阐释焦虑与反思求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吉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处于"当代性"历史场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面对来自西方学术话语过度浸染之后的"失语症"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急需建立文学批评"中国话语"本土阐释范式的双重焦虑,需要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价阐释性实践... 处于"当代性"历史场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面对来自西方学术话语过度浸染之后的"失语症"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急需建立文学批评"中国话语"本土阐释范式的双重焦虑,需要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价阐释性实践活动出发,在厘清自我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主动介入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实践,关注中国问题与本土经验,在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资源及西方文化理论资源的三维对话中,克服自我阐释焦虑,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气质品格的文学批评范式,从而有效实现文学批评的意义再创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话语 全球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中国现代性建设的时代主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6,共3页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现代性 西方现代性 全球性问题 西方社会 当代中国 现代技术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化与当代文学生存境遇及其言说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玉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2期7-10,共4页
关键词 当代文学 生存境遇 文学理论 言说方式 话语 存在 意味 全球 生活问题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丹青 黄文虎 曹顺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1-165,共5页
新时期以来,"重写中国文学史"成为学界焦点之一,但依然存在着理论盲点。文言文学如旧体诗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几乎"缺席",这体现出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的断裂。由此产生了白话文学话语霸权,并导致传统文学表现形式... 新时期以来,"重写中国文学史"成为学界焦点之一,但依然存在着理论盲点。文言文学如旧体诗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几乎"缺席",这体现出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的断裂。由此产生了白话文学话语霸权,并导致传统文学表现形式如旧体诗词被遮蔽在"现代性"之外的消极后果。要弥补这一缺陷,必须重新审视旧体诗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并倡导一种多元、包容的新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 旧体诗词 现代性 话语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书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颢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6,共3页
中国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国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表征。汉字奠定了中国书法的民族性根基,决定了中国书法与西方艺术的区别。书法是汉"文字"的书写艺术,是人们对以"文字"为审美对象的书写艺术的称谓,是将汉&qu... 中国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国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表征。汉字奠定了中国书法的民族性根基,决定了中国书法与西方艺术的区别。书法是汉"文字"的书写艺术,是人们对以"文字"为审美对象的书写艺术的称谓,是将汉"文字"符号按照一定的法度表现出来,抒发作者情感的艺术。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书法的主要载体,以书写文字为主的书法自然担负着记录思想、交流信息、传承文明的功能。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书法不断嬗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书法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与世界文化交汇交融,寻找与互联网、高科技手段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应该向世界展示汉字书法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国书法逐渐为世界所接受,成为人类共享的审美实践与经验。在当前,推进中国书法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构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准则,规范中国书法市场的基本道德,推进中国书法的自觉发展,以使书法艺术在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到当代,尤其在全球化语境下,书法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新的问题和困惑,本文结合书法的基本特征,探讨了中国书法的本体性和延伸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精英性与大众性、法度性与自由性等四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书法创作 文化自觉 全球 基本问题 本体性和延伸性 传统性和现代性 精英性与大众性 法度性与自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中底层形象研究
20
作者 刘旭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2期29-30,共2页
针对当前底层研究过于宏观化和理论化,微观作品分析非常缺乏的状况,本课题拟在现代性批判的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读分析,从其叙述中发现作家本人的主观意向对底层形象的左右,并综合对作品的文学批评,把文学生产看成作家、评论家及国... 针对当前底层研究过于宏观化和理论化,微观作品分析非常缺乏的状况,本课题拟在现代性批判的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读分析,从其叙述中发现作家本人的主观意向对底层形象的左右,并综合对作品的文学批评,把文学生产看成作家、评论家及国家意识形态共同运作的生产过程。在现代性话语的被当成普遍真理的大语境下,如何对抗过于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研究 当代文学 作家作品 国家意识形态 作品分析 现代性批判 现代性话语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