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EOD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1
作者 代毓 张立秋 +2 位作者 赵云皓 卢静 杨高玄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5,共8页
我国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推进了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开发项目的有效融合,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20年全国投入产出表,... 我国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推进了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开发项目的有效融合,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20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并对其进行局部闭模型改进,从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报酬和生产税净额等方面分析了全国94个EOD试点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EOD项目投资会对国民经济产生积极的整体影响,其中约30%的项目投资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其他投资用于发展生态产品产业,单位投资对总产出的拉动系数为2.92、对GDP的拉动系数为1.07,94个项目投资建设和持续运营可增加近495万个工作岗位,EOD投资将有效带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 投入产出模型 EOD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物管理行业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光明 袁兴中 +4 位作者 张盼月 曾北危 郭怀成 GordonG.H.Huang L.Hemelaar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3-256,共4页
论述了在固体废物管理行业中应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理论依据;研究了固体废物管理行业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建模、展开及其预期的结果;并以长沙市为例讨论其应用模型的结果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区域经济和环境关系。
关键词 环境 投入产出模型 环境分析 固体废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污染减排——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原毅军 贾媛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9,共9页
近些年,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对污染减排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衡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对污染减排影响的效应,本文采用2007年和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和污染排放数据,构建了14部门环境投入产出表,将完全排放系数分解为技术进步... 近些年,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对污染减排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衡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对污染减排影响的效应,本文采用2007年和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和污染排放数据,构建了14部门环境投入产出表,将完全排放系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变动效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技术进步效应明显大于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第三产业结构变动对整个污染减排的作用最为积极和显著。但技术进步的影响始终是有限的,在"十二五"期间和以后发展中,应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变动对污染减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动 污染减排 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动态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及其递阶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达庆利 徐南荣 何建敏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92-399,共8页
本文提出非线性动态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及其递阶优化方法.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模型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递阶优化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从而为环境经济规划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环境经济规划 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环境污染赤字国?——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党玉婷 盛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92,共12页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42个部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口中间投入与国产中间投入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品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42个部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口中间投入与国产中间投入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品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染、贸易的内涵污染平衡及贸易污染条件,以探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污染赤字国问题。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剔除出口品中进口中间投入影响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转为污染盈余国,污染更多地由他国承担,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出口品污染性低于进口品,但废水、废气的污染盈余有下降趋势,出口品的SO_2污染性有上升趋势;中国出口品生产的国内废水和COD污染降低,废气、SO_2、固体废物污染上升,其中,一般贸易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是污染产生最多的企业类型,出口生产对国内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产生;中国通过进口大量节约了本国的废气、SO_2和固体废物污染,规模效应增加了环境污染,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但结构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在出口贸易中需从技术角度入手,通过提高环境标准降低重污染行业污染系数,通过调整贸易结构降低污染系数较高行业的出口份额、相应提高进口份额,尤其是提高其进口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国产中间投入比例,以降低高污染工序的参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 出口的国产内涵污染 贸易内涵污染平衡 贸易污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省际转移研究--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7
6
作者 兰天 韩玉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6,共13页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研究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省际碳转移问题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利用最新编制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尝试从对外贸易与省际贸易两个维度考察中国31个省份的碳排放转移,并在分析不同省份对外贸易碳...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研究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省际碳转移问题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利用最新编制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尝试从对外贸易与省际贸易两个维度考察中国31个省份的碳排放转移,并在分析不同省份对外贸易碳排放流动关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省际碳转移方向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从中国31个省份碳排放转移模式来看,浙江、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由对外贸易引起的净碳流入可通过省际贸易向外转移,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内陆省份间的碳转移是由省际贸易主导;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呈净流入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工业制成品隐含碳含量较高,而省际碳转移则主要集中于初级产品贸易;从测算结果来看,大多数省份进出口产品的碳贸易条件CTT>1,表明比进口更为“肮脏”的出口结构不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省际碳贸易条件以及碳排放强度的显著差异是影响各省份碳转移流向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制定差异化碳减排政策,加快推进省际合作碳减排机制建设,将有助于外贸低碳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隐含碳 碳转移 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碳贸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水体氮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牛坤玉 金书秦 钟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0-167,共8页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是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近年来氮足迹与全球氮循环问题日益引发关注,水体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来自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氮肥生产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本研究利用全球污染排放数据库,基...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是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近年来氮足迹与全球氮循环问题日益引发关注,水体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来自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氮肥生产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本研究利用全球污染排放数据库,基于2015年的全球投入产出模型,从污染转移总量以及贸易流污染排放强度两方面计算了国际贸易对全球水体中的氮排放格局的影响。主要结论:(1)水体氮排放量的转移方向与大小与区域距离的远近、农业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经济发达程度有关。水体氮排放转移量较大的贸易流大部分为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向经济次发达区域的污染转移,一些农业资源禀赋程度相似、区域距离较远的区域污染转移量一般较小。一个国家向经济发展程度比自己低的区域出口的产品流隐含的污染强度低,向比自己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区域出口的产品污染强度高。建议通过农机具援助、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快对非洲、亚洲等区域的农业技术转移和扩散,帮助农业生产欠发达地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管理水平,降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出口的贸易流中的污染强度。(2)2015年,中国贸易隐含的水体氮污染净进口量为16万t,占到全球水体氮进口的2. 72%,谷物进口大幅增加是产生水体氮净进口的重要原因。大幅增加的进口以及过高的粮食库存不仅给世界带来资源环境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本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因此不仅应从产量上关注粮食安全,还要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调整粮食供给结构、种植结构和进出口结构,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农业生产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水体氮 隐含排放 排放转移 全球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经济——环境污染投入产出关联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董萍 李争时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构造了一种新型经济—环境污染投入产出关联模型 ,探讨了各产业部门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物的生成与排放之间的数量关系 ,从而为经济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环境污染治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直接污染 间接污染 灰色系统预测 关联模型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产出模型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铭锋 陈帆 +1 位作者 于仲鸣 杨帆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7-39,49,共4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适用于规划环评的两种投入产出模型,然后探讨了其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了其应用的技术路线,同时指出在应用时需要加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资源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环境经济投入产出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建荣 马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一)各国研究的情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经济学家为了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建立了一系列包括环境内容的投入产出模型.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环境经济 国内外 综述 投入产出模型 环境保护 国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环境规制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环境投入产出表的测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可茂 席利卿 彭开丽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8,共13页
中国园艺产品向来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产品,而随着国外环境规制水平的普遍提高,本国的出口量出现了连年下滑,过去一味强调成本竞争力的做法已不再适用。本文以行业污染未支付成本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替代变量,以产品价格的增幅... 中国园艺产品向来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产品,而随着国外环境规制水平的普遍提高,本国的出口量出现了连年下滑,过去一味强调成本竞争力的做法已不再适用。本文以行业污染未支付成本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替代变量,以产品价格的增幅来衡量国际竞争力受影响的程度,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强环境规制对中国主要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2005年以来产品价格涨幅逐年有所提高,茶叶及蔬菜类的增幅最为显著,分别达到8%与7%以上;水果类(落叶水果、亚热带水果、柑桔类)及瓜果类等产品的增幅在5%~7%左右;此外,分地区产品价格增幅的测算对外向型农业规划调整有参考意义。因此,强环境规制对园艺产品的价格水平是有一定影响的,未来为了扩大园艺产品的出口,必须在强环境规制下提升园艺产品的品质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园艺产品 出口竞争力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环境成本及驱动因素——基于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静 张淑安 刘丽雯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6-93,共8页
在居民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后,如何引导其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效应,是决定经济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估算了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探究了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变... 在居民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后,如何引导其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效应,是决定经济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估算了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探究了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变化的规律及原因,并检验环境恩格尔假说。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规模占全国40%左右,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人均消费含污量则相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含污量的增加主要是规模效应引起的,效率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规模效应;投入效应的作用较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含污量大体呈反向关系,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环境恩格尔假说的成立。研究对于改善个人消费形态、鼓励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城镇居民消费含污量 结构分析法 环境恩格尔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功能及其应用
13
作者 周佐良 左玉辉 《企业经济》 1986年第4期63-64,共2页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一条消息:南京大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为常州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制订方略。文中指出:其中,新型投入产出模型、河网水质模型、……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水平。
关键词 新型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 水质模型 产出系数 经济发展 特殊功能 评价项目 联合攻关 环境保护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框架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康蕾 宋周莺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68-1877,共10页
基于投入-产出研究框架,分别采用传统SBM模型、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及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分析2000—2015年中国各省区市的资源生产率、生态效率及两阶段系统下的资源生产率和环境效率,以期全面刻画中国各省的投入产出效率,并提出相关政策... 基于投入-产出研究框架,分别采用传统SBM模型、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及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分析2000—2015年中国各省区市的资源生产率、生态效率及两阶段系统下的资源生产率和环境效率,以期全面刻画中国各省的投入产出效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①中国资源生产率总体呈东-中-东北-西逐渐下降的格局。②考虑环境约束后,不同省市生态效率排名变动情况不同,反映出环境污染对区域投入产出效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③大部分省区市的资源生产率、环境效率非均衡特征明显,且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除京津外普遍呈资源生产率较高而环境效率较低,东北地区资源生产率中等偏高、环境效率中等偏低,中部资源生产率中等偏低、环境效率显著偏低,西部资源生产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环境效率水平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效率 生态效率 资源生产率 环境效率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西琴 周孝德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80-85,共6页
基于改进的经济、环境、资源、污染治理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区域水环境经济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该模型以宏观经济子模型及其它子模型为基础,以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为核心,并在多目标分析模型中集系统要素为一体,具有预测、模拟、优... 基于改进的经济、环境、资源、污染治理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区域水环境经济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该模型以宏观经济子模型及其它子模型为基础,以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为核心,并在多目标分析模型中集系统要素为一体,具有预测、模拟、优化及决策分析等功能。以关中地区为例讨论了其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为水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投入产出模型 工业结构优化 经济发展 水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56
16
作者 吕越 吕云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100,共10页
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刻画了2001—2009年间我国14个工业行业与全球38个主要国家间的价值链嵌入度和贸易隐含碳排放程度,并实证研究了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显著减少工业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 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刻画了2001—2009年间我国14个工业行业与全球38个主要国家间的价值链嵌入度和贸易隐含碳排放程度,并实证研究了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显著减少工业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但是参与价值链会加剧污染密集型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通过参与国际分工给中国的环境造成恶化效应,反而促进了环境的改善。此外,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环境改善效应更强。其次,分位数回归发现随着价值链嵌入程度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环境污染的改善效应表现得更为突出。最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环境的改善效应主要来源于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的积极作用,全球价值链后向嵌入则会提高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也就是说,提高中国中间品间接出口的比重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但国内增加值率的下降将恶化我国的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碳排放 投入产出模型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投入强度、环境规制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160,共6页
绿色经济效率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衡量指标。在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各省份2007-2017年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研究了R&D投入强度和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回归结... 绿色经济效率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衡量指标。在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各省份2007-2017年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研究了R&D投入强度和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R&D投入强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但是通过互动机制分析发现,两者交互效应均在1%水平上显著,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通过R&D投入强度的作用由负转正,R&D投入强度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通过环境规制作用后仍然显著为正,同时增加R&D投入强度和环境规制强度有利于促进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强度 环境规制 绿色经济效率 非期望产出 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时空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鲍超 徐牧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2-1783,共12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投入产出效率,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为此,构建了投入产出效率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ME-DEA模型、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投入产出效率,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为此,构建了投入产出效率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ME-DEA模型、Mann-Kendall趋势检验、空间变异系数等方法,对西北地区2000—2017年投入产出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投入产出总体效率由0.883波动上升至0.975,始终在低水平范围内徘徊,而且整体呈不显著提高态势,仅43.33%的地级行政单元呈显著提高态势。(2)社会经济效率由0.984波动上升至1.079,由低水平过渡至中等水平,整体呈显著提高态势,但仅40.00%的地级行政单元呈显著提高态势。(3)资源环境效率由0.807波动上升至0.897,始终属于低水平,整体呈不显著提高态势,仅31.67%的地级行政单元呈显著提高态势。(4)投入产出总体效率长期呈现低水平和中水平广泛分布而中高和高水平零星分布格局,社会经济效率由低水平广泛分布向各类型基本均衡分布的格局演变,资源环境效率呈现低水平和中水平占绝对主导而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偶有出现格局。因此,西北地区应建立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交互耦合机制,重点补足资源环境效率短板,同时因地制宜施策,促进投入产出效率均衡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效率 社会经济效率 资源环境效率 ME-DEA模型 综合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环境约束的国民经济系统消费跟踪控制模型及应用
19
作者 邵国金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45-49,共5页
本文以投入产出和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环境经济模型和国民经济消费跟踪控制模型。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要,又将消费跟踪模型分为结构性治理模型和技术性治理模型。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环境经济模型 消费跟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地带间的产业关联及其溢出和反馈效应--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吴福象 朱蕾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0-152,共13页
本文对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的前、后向联系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对中西部的溢出效应不及后者对前者的显... 本文对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的前、后向联系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对中西部的溢出效应不及后者对前者的显著,中部地区没有发挥区域经济的纽带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协调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产业协调和区域福利补偿,必须加快产业转移,扩大区域间公共知识溢出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全球价值链 产业关联 溢出和反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