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全球治理的国家自理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奇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60,共7页
学术界经常讨论的全球治理机制主要集中在全球性机制、俱乐部机制和地区性机制等类型上,而这些国际导向的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民族国家更多地成为一种连接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以对... 学术界经常讨论的全球治理机制主要集中在全球性机制、俱乐部机制和地区性机制等类型上,而这些国际导向的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民族国家更多地成为一种连接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以对公共资源进行传输和再分配的制度通道。从这一意义上讲,国家自理也是全球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与之前的"国际谈判—国际监督"模式不同,国家自理强调民族国家在一种非强制和非绑定的状态下对全球规范的主动学习和积极内化。在中文的意义中,治理的内涵有着丰富的国家自理特征。具体而言,国家自理机制包括自我学习机制、自我转化机制、自我实施机制、自我监督机制和自我总结机制等。总体来看,国家自理机制只是全球治理机制中的一种,这表明其无法取代其他机制的作用。通过国家自理机制,全球治理的观念可以更多地变成实际行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国家的自主性得以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机制 国家自理 全球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角下亚欧金融合作机制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65,共9页
亚欧合作反映了亚欧政治上彼此借重、经济上互有所需的战略需要,其重要性不容低估。尤其在后危机时代的金融领域,亚欧双方都有合作的强烈愿望与需求,但合作无论从深度、广度都缺乏实质性的进展。亚欧金融合作同时也是全球治理理论的一... 亚欧合作反映了亚欧政治上彼此借重、经济上互有所需的战略需要,其重要性不容低估。尤其在后危机时代的金融领域,亚欧双方都有合作的强烈愿望与需求,但合作无论从深度、广度都缺乏实质性的进展。亚欧金融合作同时也是全球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实践进展。在建立多边的全球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监管架构重组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亚欧共同利益所在,亚欧金融实践趋同提供了合作的现实基础,制度化的治理机制使合作从务虚走向务实。有效的亚欧金融合作机制总体框架可以描述为:以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为先导,以亚欧共同基金为平台,深化货币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经验分享机制,融合亚欧构建多边国际金融体系架构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欧金融合作 全球治理机制 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与中国的参与 被引量:13
3
作者 蔺雪春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3,共5页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是国际治理机制的一部分,主要通过结构主体、议题领域、作用渠道、原则规范、操控方式来构成和运作。中国作为环境大国、地区和世界大国,采取多种参与方式,以建设性和负责任的积极姿态出现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场合。...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是国际治理机制的一部分,主要通过结构主体、议题领域、作用渠道、原则规范、操控方式来构成和运作。中国作为环境大国、地区和世界大国,采取多种参与方式,以建设性和负责任的积极姿态出现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场合。但中国对该机制的参与在对自身及国际社会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会导致双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中国参与 双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与国际秩序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忠义 《国际论坛》 2002年第2期26-30,共5页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是全球环境恶化的产物 ,同现有的国际机制一样 ,有自身合理的一面 ,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根源于现有的国际秩序 ,这些问题的改善依赖于建立一个更加民主的国际新秩序。
关键词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国际机制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5
作者 徐秀丽 李小云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4-91,共8页
全球南方国家面对结构不平等、利益分配不均的国际秩序时,谋求自身发展并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时经常遭遇三重经典困境,即如何接受国际经验、如何推动国家发展、如何对外提供发展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有... 全球南方国家面对结构不平等、利益分配不均的国际秩序时,谋求自身发展并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时经常遭遇三重经典困境,即如何接受国际经验、如何推动国家发展、如何对外提供发展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有效融入国际秩序并保持自身独立发展的新路径,为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新探索,为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发展治理机制提供了新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球南方 发展知识 全球发展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球治理视角透析中等强国合作体的意义与前景 被引量:9
6
作者 丁工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7,共9页
中等强国合作体是由五个仅次大国的中型力量强国,本着"志趣相投、凝合聚力"的宗旨自发形成的,意图通过集体发声、共同行动来弥补自身相比于大国单个能力的不足,进而成为影响全球治理改革进程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中等强国... 中等强国合作体是由五个仅次大国的中型力量强国,本着"志趣相投、凝合聚力"的宗旨自发形成的,意图通过集体发声、共同行动来弥补自身相比于大国单个能力的不足,进而成为影响全球治理改革进程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中等强国合作体成立之初并不被看好,但随着在全球治理领域中的表现日益出色,该国家集合体对全球治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向的战略意义不断凸显。特别是在全球治理核心平台的二十国集团机制中,中等强国合作体一定意义上与七国集团和金砖组织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同七国集团、金砖国家相比,中等强国合作体是三者中最弱的一方,其功能和作用仍旧不够出彩亮眼,但它在全球治理中戏码增加、角色吃重的趋势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TA 全球治理机制 体系变迁 多边合作 新兴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友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5,共7页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经历全面恢复、确立与完善开放体制、结构调整的战略转型及转变战略倚重等四个重要阶段,日本逐步崛起为世界级经济大国,并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但鉴于日本与国际经济体系联姻的特殊性,以及严重的对美依赖...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经历全面恢复、确立与完善开放体制、结构调整的战略转型及转变战略倚重等四个重要阶段,日本逐步崛起为世界级经济大国,并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但鉴于日本与国际经济体系联姻的特殊性,以及严重的对美依赖性、利益驱动性以及地区导向性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日本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一直都没有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进入新世纪,迫于自身经济发展的亟需,日本将建构经济合作治理机制的重心落在了亚洲地区,并觊觎依赖"先地区、后全球"的战略路径,拓展自身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体系 全球经济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经济治理:问题、改革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丽莎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8期52-54,共3页
"二战"后全球经济治理的体系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变动。全球经济治理在稳定国际经济秩序、防范遏制经济危机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但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还存在一些结构和模式等方面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治理... "二战"后全球经济治理的体系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变动。全球经济治理在稳定国际经济秩序、防范遏制经济危机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但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还存在一些结构和模式等方面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治理进入深度变革时期。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应当优化全球经济治理执行机制,发挥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多边体制与区域主义的协调发展。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全球经济治理能力并依据本国国情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 G20 中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的引擎 被引量:10
9
作者 卫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9,共7页
面对当今全球经济增长缓慢、逆全球化倾向凸显、新兴经济体崛起等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为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需要基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更加平衡的全球治理机制,即新型的全球化。在阐述新型全球化的内涵和特征... 面对当今全球经济增长缓慢、逆全球化倾向凸显、新兴经济体崛起等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为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需要基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更加平衡的全球治理机制,即新型的全球化。在阐述新型全球化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是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制度体系的一次系统性倡议,是为推进全球治理机制的完善,实现互利共赢而进行的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赢、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动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向更具公平、更加和谐、更有活力的方向变革,从而成为新型全球化的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全球 全球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超级增长周期”还是疲软的复苏--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形势研判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文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71,共7页
未来十年,全球经济的复苏仍主要靠新兴经济体带动,但随着其付出代价增加,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低于过去60年趋势增长率的"新常态"。发达国家的过度经济刺激政策、新兴经济体的通胀与通缩风险、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风险、人口老... 未来十年,全球经济的复苏仍主要靠新兴经济体带动,但随着其付出代价增加,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低于过去60年趋势增长率的"新常态"。发达国家的过度经济刺激政策、新兴经济体的通胀与通缩风险、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风险、人口老龄化、粮食和能源安全危机、全球公共品供给难题等将对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严峻挑战,但全球寻求共同认知、共同语言与共同行动的努力也为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发展可能出现两种"替代情景","乐观情景"是世界经济增长迈向新一轮"超级周期","悲观情景"是疲软的复苏抑或"失去的十年"。我们当然期待"乐观情景",但是也必须要警惕"悲观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 经济周期 新兴经济体 老龄化 全球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20平台的制度性话语权:中国定位及提升途径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文莉 谢丹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2,共6页
本文剖析中国在G20平台的角色定位,并从三个视角探讨中国进一步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中国式创新"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力源和新思路,亟需将背后的创新机制挖掘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全球治理... 本文剖析中国在G20平台的角色定位,并从三个视角探讨中国进一步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中国式创新"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力源和新思路,亟需将背后的创新机制挖掘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中国应发挥在G20平台的既有影响力,积极参与、推进多边或区域投资规则的制定,同时,应善于利用现有框架内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模式助力国内的基础设施企业"走出去",通过互联互通,逐步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话语空间;在政策协调方面,在不断加强与七国集团政策合作的同时,中国更应重视与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增强集体决策的执行力,并将其提升到制度化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0平台 制度性话语权 全球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