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散全球格网模型几何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明涛 庄大方 +2 位作者 袁文 邱冬生 王占刚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5-851,共7页
在深入分析离散格网模型系统几何形变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研究格网中单个结点与拓扑邻近结点间空间格局,对格网结点空间的均匀性进行评价的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几种新的评价指标,包括邻近点间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 在深入分析离散格网模型系统几何形变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研究格网中单个结点与拓扑邻近结点间空间格局,对格网结点空间的均匀性进行评价的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几种新的评价指标,包括邻近点间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邻近点间张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以及所有结点相互之间边长的标准差.采用上述指标,对6种代表不同类型的全球离散格网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格网模型结点均匀性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全球格网模型 空间分布 几何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离散格网的建模方法及基本问题 被引量:36
2
作者 赵学胜 王磊 +1 位作者 王洪彬 李颖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全球离散格网(Discrete Global Grid,DGG)模型是数字地球及空间信息格网的基础,不同的建模方法不但影响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全球GIS的操作功能。该文介绍了DGG的评价标准,将DGG的建模方法归纳为3种类型:经纬度格网模型、... 全球离散格网(Discrete Global Grid,DGG)模型是数字地球及空间信息格网的基础,不同的建模方法不但影响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全球GIS的操作功能。该文介绍了DGG的评价标准,将DGG的建模方法归纳为3种类型:经纬度格网模型、自适应格网模型和正多面体格网模型,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球面离散格网模型的几何结构、单元特征和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DGG在Global GIS中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编码、精度、应用、误差、整合和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DGG) 建模方法 剖分单元 全球空间格网(GSG) 全球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GNSS服务组织全球电离层TEC格网精度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子申 王宁波 +3 位作者 李敏 周凯 袁运斌 袁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18-3729,共12页
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s,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Global lonospheric Map,GIM)是利用GNSS进行电离层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之一.IGS电离层工作组于2016年2月正式授予中国科学院为全球第五个电离层数据分析中心,... 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s,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Global lonospheric Map,GIM)是利用GNSS进行电离层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之一.IGS电离层工作组于2016年2月正式授予中国科学院为全球第五个电离层数据分析中心,由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光电研究院联合实施.本文系统地总结和展示了IGS电离层工作组对各分析中心GIM评估的结果;此次评估以基准站实测电离层TEC、测高卫星电离层TEC为参考,给出了各分析中心1998-2015年GIM的总体性能.结果显示:随着IGS基准站日益增多,各分析中心GIM内符合精度由4.5~7.0TECu提升至2.5-3.5TECu;不同分析中心GIM一致性从3.0~4.5TECu提升至2.0~3.5TECu;相对于测高卫星电离层数据,CODE、CAS、JPL和UPC分析中心的GIM精度相对较高(约4.0~4.5TECu),但是在不同测高卫星评估结果之间存在不同的系统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电离层 IGS电离层分析中心 全球电离层TEC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电离层格网模型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鹏 陈家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10,114,共7页
以2012年1月数据为例,分析了球谐函数模型的阶数和观测数据采样间隔对全球电离层模型建模时间和模型精度的影响,以及地磁场活动强度与模型精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模型阶数和采样间隔对建模时间和模型精度有很大影响;太阳和地磁场活动... 以2012年1月数据为例,分析了球谐函数模型的阶数和观测数据采样间隔对全球电离层模型建模时间和模型精度的影响,以及地磁场活动强度与模型精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模型阶数和采样间隔对建模时间和模型精度有很大影响;太阳和地磁场活动强度与模型精度的相关性为———模型精度随太阳和地磁活动强度的增强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电离层格网模型 模型阶数 采样间隔 地磁场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框架下的室内空间网格数据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邬群勇 曾庆权 张爱国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55-62,共8页
针对室内外数据模型兼容性低,室内模型缺乏统一空间参考框架的问题,提出1种全球离散格网框架下的室内空间网格模型:室内模型通过引入全球离散格网系统(DGGS)作为坐标参考系统提供位置编码信息,并将DGGS作为模型的几何结构基础对室内空... 针对室内外数据模型兼容性低,室内模型缺乏统一空间参考框架的问题,提出1种全球离散格网框架下的室内空间网格模型:室内模型通过引入全球离散格网系统(DGGS)作为坐标参考系统提供位置编码信息,并将DGGS作为模型的几何结构基础对室内空间离散化;然后以离散空间网格作为基本组织单元,对模型的类型系统进行设计;最后利用格网系统的层次结构与网格索引特性完成基于A*算法的室内路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在统一框架下空间规划计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参考框架 全球离散格网 位置编码 室内模型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离散格网:回顾与展望(英文) 被引量:17
6
作者 迈克尔F.古德切尔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全球离散格网是数字球体表达的基本数据模型,它提供了一种栅格化表达地球弯曲表面的方法,催生了数字地球。该文回顾全球离散格网与数字地球的发展史,评析了以谷歌地球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地球的技术实现。在为科学界及社会公众提供地表... 全球离散格网是数字球体表达的基本数据模型,它提供了一种栅格化表达地球弯曲表面的方法,催生了数字地球。该文回顾全球离散格网与数字地球的发展史,评析了以谷歌地球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地球的技术实现。在为科学界及社会公众提供地表与近地表信息交流方面,数字地球的有效性面临挑战,第一代数字地球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其中最显著的缺陷是不能基于社会与环境过程模型模拟地球的将来状态。展望未来,简要分析了下一代数字地球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NN(rxx ) 全球空间格网(GSC) 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字地球 数字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三十面体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构建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晓宇 贲进 +2 位作者 周建彬 王蕊 梁启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6,共9页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是递归剖分整个地球空间形成的多分辨率离散地球参考模型,有助于建立以空间位置为主键的多源数据关联融合新模式。正二十面体的三角面不利于建立格网单元行列索引,且生成的球面格网单元存在较大形状差异,对此,该文采用...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是递归剖分整个地球空间形成的多分辨率离散地球参考模型,有助于建立以空间位置为主键的多源数据关联融合新模式。正二十面体的三角面不利于建立格网单元行列索引,且生成的球面格网单元存在较大形状差异,对此,该文采用面数更多、结构更优的菱形三十面体构建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系统。首先,在单个菱形面上建立离散斜坐标系描述多种孔径六边形剖分产生的多分辨率格网;其次,根据菱形三十面体的几何属性确定跨面单元归属,据此拼接各面上的多分辨率单元,构成封闭三十面体上的格网系统;最后,通过Snyder等积多面体投影将封闭菱形三十面体上的格网系统映射至球面。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二十面体的同类成果,菱形三十面体六边形全球离散格网系统的几何属性和应用潜力更好,有助于建立地球空间信息数据的高精度承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 菱形三十面体 六边形 格网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离散格网的空间数字建模》一书出版发行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 出版发行 数字建模 空间 索引机制 收敛性分析 变形特征 建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的剖分及变形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崔马军 赵学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5,共3页
为有效解决经纬度格网与四元三角网(QTM)在全球空间数据管理与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全球离散格网剖分方法——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DQG),给出该格网的剖分原理与编码规则,并对其进行几何变形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DQG既具有经... 为有效解决经纬度格网与四元三角网(QTM)在全球空间数据管理与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全球离散格网剖分方法——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DQG),给出该格网的剖分原理与编码规则,并对其进行几何变形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DQG既具有经纬度格网结构简单的特征,又具有QTM几何变形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 退化四叉树格网 四元三角网 地址码 几何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It的全球科学数据并行可视化--以大气温度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志锋 吴立新 +1 位作者 薄海光 余接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针对当前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中存在的单机可视化数据量有限、从底层开发并行可视化系统难度大等问题,该文基于分布式环境和VisIt,提出了一种简便、开放而又有效的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方法。介绍了VisIt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机制... 针对当前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中存在的单机可视化数据量有限、从底层开发并行可视化系统难度大等问题,该文基于分布式环境和VisIt,提出了一种简便、开放而又有效的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方法。介绍了VisIt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机制,给出了自定义数据的并行可视化方法;并基于NCEP数据集及全球空间格网,在小规模集群环境下实现了小粒度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下的全球大气温度场的并行可视化。VisIt的并行可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计算节点,VisIt能有效摆脱传统单机可视化对数据量的限制,可实现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的并行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IT 全球科学数据 全球空间格网(GSG) 并行可视化 适应性SDOG 大气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空间格网及其应用模式 被引量:30
11
作者 吴立新 余接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3,共7页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涉及跨圈层、跨投影带的中-大-超大尺度问题,对全球地学信息系统(GGIS)、全球空间格网(GSG)及数字地球提出了新挑战。在剖析GSG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需从地球系统整体上设计一个多领域普适的全球三维空间格...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涉及跨圈层、跨投影带的中-大-超大尺度问题,对全球地学信息系统(GGIS)、全球空间格网(GSG)及数字地球提出了新挑战。在剖析GSG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需从地球系统整体上设计一个多领域普适的全球三维空间格网———地球系统空间格网(ESSG),以支撑全球变化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结合领域特点,提出了构建ESSG的8项基本要求,并基于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满足该要求的SDOG-ESSG模型;介绍了SDOG-ESSG模型在地球系统空间数据集成、三维建模、多尺度表达、对象变化表达、数据检索与云服务、过程模拟及空间环境安全规划与可视化决策等方面的7种典型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空间格网(ESSG) 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 全球空间格网(GSG) 数字地球 全球地学信息 系统(G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相似度的球面格网几何变形评价指标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斌 苑争一 +1 位作者 赵学胜 张新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4,29,共6页
全球离散格网模型的不确定性,包括格网单元的几何变形及空间分布问题,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从三角形相似的角度出发,构造了球面三角格网的模糊相似度评价指标,以此对球面四元三角格网模型的几何变形特征及其收敛性进行... 全球离散格网模型的不确定性,包括格网单元的几何变形及空间分布问题,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从三角形相似的角度出发,构造了球面三角格网的模糊相似度评价指标,以此对球面四元三角格网模型的几何变形特征及其收敛性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了格网单元变形在八面体单元和全球区域的位置分布规律。最后,与传统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指标不但能够反映剖分模型的几何变形分布,而且还具有两大优势:1)能够同时反映剖分单元的几何形状和面积变形,可作为格网形状和面积变形的综合评价指标;2)该指标是相对于不同递归层次上理想剖分单元的绝对变形量,相比其他统计量,更便于表达不同层次间的格网几何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 球面四元三角网 格网几何变形 模糊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及其编码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接情 吴立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为具有经纬一致性、正交、粒度近似、非重叠、多层次性及多分辨率的三维全球空间格网(GSG),有望成为地球系统科学、全球GIS乃至数字地球的空间基础框架,但不便处理半径及球面维度上的分辨率非同步变化问题。该... 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为具有经纬一致性、正交、粒度近似、非重叠、多层次性及多分辨率的三维全球空间格网(GSG),有望成为地球系统科学、全球GIS乃至数字地球的空间基础框架,但不便处理半径及球面维度上的分辨率非同步变化问题。该文在SDOG基础上沿某一方向进行独立递归细分,构建了一个能适应非同步变化的多分辨率的球体GSG——适应性SDOG,提出了其耦合退化Z(CDZ)曲线填充编码方法;并以NCEP提供的温度数据为实验,实现了基于适应性SDOG的全球大气温度场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结果表明:适应性SDOG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能有效处理分辨率非同步变化问题,提高了SDOG作为全球空间基础框架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退化八叉树网格(SDOG) 全球空间格网(GSG) 全球空间基础框架 适应性分辨率 Z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的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路径搜索算法及其效率测试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佰林 赵学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97,共5页
为了克服现有的全球离散格网邻近搜索算法只能搜索格网单元周围邻近单元而无法按照指定路径方向进行搜索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的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的路径搜索算法.该算法是从起始格网单元开始,根据球心中心投影法、空间有向线段... 为了克服现有的全球离散格网邻近搜索算法只能搜索格网单元周围邻近单元而无法按照指定路径方向进行搜索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的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的路径搜索算法.该算法是从起始格网单元开始,根据球心中心投影法、空间有向线段方向法及格网邻近搜索算法搜索在指定路径上的格网单元,直到搜索到目的格网单元.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和效率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搜索出指定路径所经过的格网,且搜索速率基本稳定在60 000/s多个格网,该算法是可行的,效率是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 退化四叉树格网 路径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系统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毛悦 朱永兴 宋小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8-891,共4页
分析北斗电离层模型与GPS Klobuchar和NeQuickG模型的差异,并以IGS分析中心全球格网电离层模型为参考值,将北斗电离层模型与其他全球电离层模型进行精度比对。结果表明,BDGIM模型显著优于其他3种模型,具有良好的全球电离层综合修正能力... 分析北斗电离层模型与GPS Klobuchar和NeQuickG模型的差异,并以IGS分析中心全球格网电离层模型为参考值,将北斗电离层模型与其他全球电离层模型进行精度比对。结果表明,BDGIM模型显著优于其他3种模型,具有良好的全球电离层综合修正能力,尤其在中国及周边区域其修正百分比达7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广播电离层模型 全球电离层TEC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R”剖分及三角形聚合的近似等面积菱形格网建模 被引量:1
16
作者 苑争一 赵学胜 赵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球面菱形格网因其几何结构简单、方向一致、径向对称等特性,在空间操作和数据集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纬线环法"构建了球面四元三角剖分模型,分析了该方法带来的格网单元面积变形及其位置分布,发现该模型的三角单... 球面菱形格网因其几何结构简单、方向一致、径向对称等特性,在空间操作和数据集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纬线环法"构建了球面四元三角剖分模型,分析了该方法带来的格网单元面积变形及其位置分布,发现该模型的三角单元面积变形具有"锯齿状"分布特征,即相邻的上下两个格网单元总是一大一小交替分布,而且变形方向一致。据此通过合并上下两个相邻三角形格网单元,构建了一种近似等面积的菱形剖分模型。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其他球面菱形格网生成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格网单元方向一致(长轴沿南北向分布);同时,格网单元的面积变形更小、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 等积菱形格网 “纬线环法”剖分 格网几何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实时电离层模型精度分析--以CAS、CNES、NRCan及UPC产品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研 王宁波 +2 位作者 李子申 刘昂 李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5-1100,共6页
分析中国科学院(CAS)、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局(NRCan)和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2021-01~08的全球实时电离层格网(RT-GIM)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1)以IGS事后全球电离层格网(GIM)为参考,CAS、CNES、NR... 分析中国科学院(CAS)、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局(NRCan)和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2021-01~08的全球实时电离层格网(RT-GIM)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1)以IGS事后全球电离层格网(GIM)为参考,CAS、CNES、NRCan和UPC产品的RMS分别为3.93 TECu、4.01 TECu、4.50 TECu和3.86 TECu;(2)以基准站dSTEC为参考,CAS、CNES、NRCan和UPC产品的STD分别为4.42 TECu、4.40 TECu、4.96 TECu和4.42 TECu。在全球范围内选取21个测站进行连续7 d的定位测试,以高程方向残差95%分位数统计不同实时电离层产品的定位增益。相比于广播电离层模型的定位结果,CAS、CNES、NRCan和UPC产品在北半球高程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提升11.9%、18.3%、3.4%和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实时电离层格网 IGS 总电子含量 dST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加速的SDOG并行可视化实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薄海光 吴立新 +1 位作者 余接情 谢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pherical Degenerated Octree Grid,SDOG)及其三元组模型为全球变化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地表及其内外空间统一表达与建模的全球空间数据模型。然而,现有SDOG模型可视化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全球模式下空间数... 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pherical Degenerated Octree Grid,SDOG)及其三元组模型为全球变化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地表及其内外空间统一表达与建模的全球空间数据模型。然而,现有SDOG模型可视化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全球模式下空间数据快速可视化的要求。该文采用GPU并行计算技术实现SDOG模型可视化加速。通过分析SDOG模型可视化过程的并行特征,选取格网码(C)解码及三元组渲染两个过程进行GPU并行化,分别利用数据并行及直接显存渲染策略实现GPU加速;设计了两组实验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GPU并行对C解码过程具有明显的加速效果,且随数据量增长加速效果更加突出,加速比达15倍;2)受系统构建、数据传递等因素制约,GPU并行对C解码过程的加速效果与GPU性能呈正相关,但不呈正比;3)直接显存渲染优化策略可有效提高SDOG的GPU并行渲染效率,渲染速度可提高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 GPU 可视化 并行计算 全球格网 空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DQG的矢量与地形数据无缝集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文彬 胡佰林 +2 位作者 王洪斌 王磊 吴亚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现有的全球大规模空间数据可视化系统主要侧重于影像和地形数据的综合表达,针对矢量与地形的集成可视化能力相对较弱。该文以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Degenerate Quad-tree Grids,DQG)为基础,通过DQG格网的三角化过程构建了地表DEM模型,并... 现有的全球大规模空间数据可视化系统主要侧重于影像和地形数据的综合表达,针对矢量与地形的集成可视化能力相对较弱。该文以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Degenerate Quad-tree Grids,DQG)为基础,通过DQG格网的三角化过程构建了地表DEM模型,并提出了从矢量线对象到地形格网表面的映射方法。采用GTOPO30数据集和国界矢量数据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矢量数据与多分辨率DEM的无缝集成,并能有效地避免矢量对象"悬浮"和"入地"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四叉树格网 矢量数据 地形数据 数据集成 全球空间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TM的海平面上升分析与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妙乐 姜晓轶 +1 位作者 赵学胜 邢华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8,F0002,共5页
针对海平面上升影响范围分析与模拟这一国际前沿问题,通过研究基于球面四元三角网(QTM)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复杂拓扑关系计算、LOD剖分、球面水淹分析、基于QTM的多分辨率的DEM数据组织方法和分析精度的相关性评定等,以.Net和Direct3D... 针对海平面上升影响范围分析与模拟这一国际前沿问题,通过研究基于球面四元三角网(QTM)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复杂拓扑关系计算、LOD剖分、球面水淹分析、基于QTM的多分辨率的DEM数据组织方法和分析精度的相关性评定等,以.Net和Direct3D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基于QTM的海平面上升影响范围评估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并推动了球面数据模型和球面格网拓扑分析的理论成果在全球变化预测相关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四元三角网(QTM) 全球空间格网 海平面上升 基于QTM的LOD剖分 球面水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