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加权等积并行数据划分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卢风顺 宋君强 +3 位作者 张理论 张卫民 任开军 朱小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5-803,共9页
极区计算对全球数值预报模式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模式动力框架中的极区处理和极区并行数据划分带来的并行负载不平衡问题.其中后者是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大规模并行计算的性能瓶颈,对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加权等积的球面数据划分... 极区计算对全球数值预报模式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模式动力框架中的极区处理和极区并行数据划分带来的并行负载不平衡问题.其中后者是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大规模并行计算的性能瓶颈,对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加权等积的球面数据划分算法.该算法以球带数目和权函数为参数,将南北两极分别划分到单独的子区域,形成极点通区,使从极点到赤道方向每个纬度对应的子区域数目逐渐增多,灵活地实现球面网格的高质量划分.从理论上分析该算法的划分质量后,以基于球谐谱的浅水波模式PSTSWM为实验平台,验证了提出的划分算法具有很好的并行划分性能以及可扩展性.结合我国自主设计的GRAPES全球模式,展望了该算法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模式 数值天气预报 并行计算 极区处理 球面划分 加权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效果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业桂 张斌 +4 位作者 李娟 蔡其发 兰伟仁 郭贤鹏 王广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914,共14页
本文基于T799L91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构建了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的同化流程,并以2019年7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同化预报试验。对东亚区域、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同化预报结果评估表明:在全球数值天... 本文基于T799L91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构建了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的同化流程,并以2019年7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同化预报试验。对东亚区域、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同化预报结果评估表明: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同化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能够有效提高预报场的准确性,提高的幅度随着预报时效和预报日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在更长时效的72 h、120 h、168 h预报中,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掩星探测资料的同化效果在中前期相当,在中后期,同化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逐渐优于GPS掩星探测资料;随着预报日数的增加,联合同化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和GPS掩星探测资料的优势逐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海-2掩星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同化 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均方根误差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70年发展
3
作者 张卫民 沈学顺 +10 位作者 曹小群 孙健 吴建平 彭军 宋君强 朱小谦 王建捷 李泽椿 陈德辉 龚建东 赵延来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63,共29页
数值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和防灾减灾的核心科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中国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发展... 数值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和防灾减灾的核心科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中国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发展基础上,重点综述中国自主发展的GRAPES(Global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和YHGSM(YinHe Global Spectral Model)两大业务预报系统的重要科技进展。GRAPES在模式动力框架、四维变分资料同化、卫星资料同化技术、雷达资料同化应用、集合预报和云物理过程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建立了无缝隙的、包含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系统的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YHGSM持续走谱模式发展路线,突破了干空气质量守恒全球大气谱模式、集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海-陆-气耦合集合预报等技术,建立了以高分辨率全球中期和月延伸数值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数值预报体系。军队和地方自主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是长期坚持既定科学技术方向、学术研究和业务研制紧密结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GRAPES YHGSM 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平流 格点模式 模式 物理过程 卫星资料同化 四维变 分资料同化 集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天气预报全球谱模式并行计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金才 龚西平 赵文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11期71-74,共4页
本文首先给出数值天气预报全球谱模式的控制方程;接着,利用数值天气预报全球谱模式计算的复杂性和数据整体相关性,给出了基于二维数据剖分方法的并行算法,并从负载平衡、减少通信延迟以及Cache与I/O优化三个方面给出了并行实现策略。
关键词 模式 并行实现 通信延迟 并行计算 I/O 并行算法 负载平衡 数值天气预报 全球 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力参数对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影响
5
作者 王素霞 赵文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5-658,共14页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气界面潜热和感热通量分配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记忆特性,可以对多种时空尺度的天气气候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值模式中,土壤水力参数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土壤湿度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气界面潜热和感热通量分配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记忆特性,可以对多种时空尺度的天气气候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值模式中,土壤水力参数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土壤湿度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银河全球大气谱模式YHGSM(Yin He Global Spectral Model)的陆面模块,引入了VG(van Genuchten)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并探讨了模型水力参数的两种不同取值方案对土壤湿度离线模拟以及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影响。其中,土壤水力参数所需要的土壤类型数据来源于全球土壤数据集GSDE(Global Soil Dataset for Earth System Models)。离线试验结果表明,除了冻土和有机土壤的模拟偏差较大外,YHGSM的陆面模块对全球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的模拟能力较好,模拟精度与ERA5土壤湿度再分析产品的精度近似;土壤水力参数的不同取值方案对土壤湿度模拟有一定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土壤类型和局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粗质地和中等质地土壤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更强。从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结果来看,土壤水力参数通过改变土壤湿度模拟,不仅对近地层温、湿度的短期预报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预报系统积分6天后的大尺度环流场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对于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而言,优化土壤水力参数,提高土壤湿度模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对于数值预报系统而言,正确模拟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可能要比土壤湿度模拟值大小的准确与否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力参数 全球土壤数据集 土壤湿度 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其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庆林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4-246,共13页
本模式是原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的发展,它包含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模式的方程组求解方案能有效地克服在散度方程中以及在σ坐标系中在大地形附近计算气压梯度力项时所存在的大量之间小差的问题,模式的非线性项的谱计算方法有其优... 本模式是原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的发展,它包含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模式的方程组求解方案能有效地克服在散度方程中以及在σ坐标系中在大地形附近计算气压梯度力项时所存在的大量之间小差的问题,模式的非线性项的谱计算方法有其优越性。 本文给出了利用本模式以及用实际观测资料的客观分析场为初始场作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结果。从多个个例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式的预报效果令人满意,在整个30天内,模式的预报误差都比对应的持续性误差小,而且在低纬地区也具有上述特点。这表明,本文提出的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具有30天长期数值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模式 散度方程 初始场 气压梯度力 预报效果 原始方程 实际观测资料 模式预报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德辉 薛纪善 +4 位作者 沈学顺 孙健 万齐林 金之雁 李兴良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6-54,共9页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全球与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着重讨论了该系统的全可压/非静力平衡动力框架,全球模式/区域模式一体化设计,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差分方案,标准化、模块化、并行化、模式程序软件体系等核...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全球与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着重讨论了该系统的全可压/非静力平衡动力框架,全球模式/区域模式一体化设计,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差分方案,标准化、模块化、并行化、模式程序软件体系等核心技术特点。GRAPES系统已在国家级、区域级气象业务中心,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得到应用,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天气预报 全球/区域一体化模式 动力框架 资料同化 物理过程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4
8
作者 陈德辉 薛纪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3-633,共11页
20 0 4年是数值天气预报理论提出 10 0周年 ,同时也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化应用 5 0周年。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 ,数值天气预报学科有了飞跃的发展。特别是最近 10多年来 ,大气科学以及地球科学的研究进展 ,高速度、大容量的巨型计算机及网... 20 0 4年是数值天气预报理论提出 10 0周年 ,同时也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化应用 5 0周年。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 ,数值天气预报学科有了飞跃的发展。特别是最近 10多年来 ,大气科学以及地球科学的研究进展 ,高速度、大容量的巨型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快速发展 ,更加快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步伐。文中从模式动力框架、物理过程参数化、模式程序软件等方面对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当前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发展的特点有 :(1)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各国的全球和区域模式水平和垂直分辨率都有明显提高 ,且模式物理过程也同步进行改进 ;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已进入了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阶段 ;(2 )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都正在致力于研发各自的新业务数值预报模式———非静力 (多尺度 )一体化模式或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部分国家的新一代天气 气候一体化数值模式已业务运行 ;(3)业务数值预报模式正在朝着不断完善的方向发展。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 ,云物理过程、陆面过程和湍流过程、考虑坡度 -坡向因子的辐射过程等在模式中的参数化方案 ,以及模式垂直坐标的选择越来越受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模式 数值预报模式 参数化方案 业务化 云物理过程 大气科学 模式 巨型计算机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分布式并行计算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小谦 张卫民 宋君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59,67,共5页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是进行中尺度天气预报的有效手段。中尺度模式MM5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中尺度预报模式之一。数值天气预报的巨大计算量和实效性要求必须通过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来实现。分析了MM5串行算法的特点,研究了其并行算法...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是进行中尺度天气预报的有效手段。中尺度模式MM5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中尺度预报模式之一。数值天气预报的巨大计算量和实效性要求必须通过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来实现。分析了MM5串行算法的特点,研究了其并行算法的实现,讨论了算法的一些改进,给出了MM5模式在分布式并行巨型计算机上的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 MM5模式 分布式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63中期数值天气预报谱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皇甫雪官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8-21,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并且,给出了业务7天预报初步结果,其有效预报达5—6天。
关键词 天气预报 中期数值预报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模式中截断方式对月长期天气预报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朝林 郑庆林 宋青丽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9-35,共7页
以 1 992 - 0 4- 0 1 T1 2 ( GMT)北京国家气象中心的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 ,通过对比分析 CCM1 ( R1 5 L7)和 CCM1 ( T2 1 L7)模式的月数值预报结果 ,研究了谱模式在不同截断方式下 ,水平分辨率及网格结构分布对月长期数值预报的影响... 以 1 992 - 0 4- 0 1 T1 2 ( GMT)北京国家气象中心的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 ,通过对比分析 CCM1 ( R1 5 L7)和 CCM1 ( T2 1 L7)模式的月数值预报结果 ,研究了谱模式在不同截断方式下 ,水平分辨率及网格结构分布对月长期数值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 :虽然以上两模式具有相同的垂直结构 ,以及相近的高斯网格格点数和计算量 ,但由于 R1 5 L7较 T2 1 L7有更为合理的水平分辨率分布 ,具有由高纬长方形 (长轴为南北向 )经中纬正方形到低纬长方形 (长轴为东西向 )的合理经向变网格分布 ,与大气中的天气系统在经向上的分布特点相近 ,使 R1 5 L7比 T2 1 L7有更好的月数值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水平分辨率 数值天气预报 长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物理强迫激发的平均经圈环流特征及其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误差的贡献
12
作者 张绍晴 刘还珠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本文证明7种强迫作用激发经因环流的线性叠加性,分项考察了各种物理强迫激发经因环流的特征,通过考察一个数值模式的模式大气和实际大气各种物理强迫激发经圈环流的差异,分析了模式系统误差的成因,这种建立在动力背景之上的模式误... 本文证明7种强迫作用激发经因环流的线性叠加性,分项考察了各种物理强迫激发经因环流的特征,通过考察一个数值模式的模式大气和实际大气各种物理强迫激发经圈环流的差异,分析了模式系统误差的成因,这种建立在动力背景之上的模式误差分析方法,其物理意义明确,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强迫 经圈环流 模式系统误差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雷达降雨目标极化特性仿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夏 韩雁飞 +2 位作者 李海 卢晓光 吴仁彪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带有极化信息的气象目标仿真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基础。目前,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理论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给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来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 带有极化信息的气象目标仿真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基础。目前,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理论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给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来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雷达降雨目标极化特性仿真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获得温度、粒子浓度、混合比等降雨目标的气象参数,从而实现气象场景的建模与仿真。在分析降雨目标微物理特性的基础上,计算降雨目标的电磁散射矩阵,从而实现降雨目标的极化特性仿真。不同微物理特性参数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降雨目标的气象建模,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法的双极化仿真结果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极化特性 微物理特性:降雨目标建模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网格法在长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康元 胡增臻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63-766,共4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多网格法的基本思想和本文所用的经改进的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的基础上,用多网格法求解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中的位势倾向方程--椭圆型方程。通过对1982-1989年6~8月的北半球环流季节预报试验表明...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多网格法的基本思想和本文所用的经改进的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的基础上,用多网格法求解地气耦合非定常距平模式中的位势倾向方程--椭圆型方程。通过对1982-1989年6~8月的北半球环流季节预报试验表明,由于使用多网格法,迭代精度提高了,克服了原模式预报的距平场过分光滑振幅偏小的缺点,很好地解出了模式中对长期天气预报起关键作用的大尺度低频信号。在高低两种精度下进行的比较试验表明:多网格法较逐步超松弛法可以使计算速度提高1倍以上。高精度较低精度多网格法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网格法 天气预报模式 数值预报 长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陆面模式与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耦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娟 王业桂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9-657,共9页
将复杂陆面模式(CLM3)耦合到中期数值预报模式YHMPT106中,替换原来的简单3层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比分析表明,较为复杂的陆面过程模式CLM3与中期预报业务模式YHMPT106的耦合是成功的,耦合模式可稳定运行,其预报效果也好。这个试验亦... 将复杂陆面模式(CLM3)耦合到中期数值预报模式YHMPT106中,替换原来的简单3层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比分析表明,较为复杂的陆面过程模式CLM3与中期预报业务模式YHMPT106的耦合是成功的,耦合模式可稳定运行,其预报效果也好。这个试验亦为将来气候预测模式中使用精细的大气环流模式提供了有用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模式 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道民 纪立人 李金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室的全球谱模式做了多个例子的月预报试验,结果表明,500hPa月平均预报高度场不仅明显优于持续性预报,也优于气候预报。文章还就如何从逐日的瞬时动力预报中提取对月预报有用的信息进行了讨论,并...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室的全球谱模式做了多个例子的月预报试验,结果表明,500hPa月平均预报高度场不仅明显优于持续性预报,也优于气候预报。文章还就如何从逐日的瞬时动力预报中提取对月预报有用的信息进行了讨论,并指出,用加权平均代替通常使用的算术平均求得平均月预报显著地提高了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数值天气预报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天气预报——另类途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32
17
作者 丑纪范 任宏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0-244,共5页
通过讨论省(甚至地、市)气象部门要不要开展数值天气预报工作的问题,认为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开展,只是那些希望搞科研型业务、迫切要求提高当地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的地方要开展。对于如何开展的问题,提出不是去重复类似于主流途径... 通过讨论省(甚至地、市)气象部门要不要开展数值天气预报工作的问题,认为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开展,只是那些希望搞科研型业务、迫切要求提高当地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的地方要开展。对于如何开展的问题,提出不是去重复类似于主流途径的做法,而是开辟另类途径,并阐述了另类途径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强调开展另类途径无需构建模式(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只需运转现成的模式,借助所关心的现象的历史数据来改造现成模式,使之本地化,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反问题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熵增模型在业务数值预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张亦洲 张瑞 +4 位作者 赵平 苗世光 王迎春 全继萍 贾春晖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65,共16页
准确计算地表热通量对理解陆-气相互作用和提升天气预报、预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普遍采用的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Monin-Obukhov Similarity Theory,MOST)计算地表热通量的方法具有局... 准确计算地表热通量对理解陆-气相互作用和提升天气预报、预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普遍采用的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Monin-Obukhov Similarity Theory,MOST)计算地表热通量的方法具有局限性,而国际上近年来提出的用最大熵增(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MEP)模型计算地表热通量的方法具有优势并取得较好效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陆-气交换过程研究。为了评估MEP模型在业务数值预报系统中的适用性,以及其与模式系统中现有常用地表热通量计算方法的差异,研究将MEP模型引入北京市气象局现有业务数值预报系统(CMA-BJ模式),用于计算地表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替换模式中原有基于MOST的方法。针对2022年6—8月开展模拟试验,评估业务数值预报系统采用MEP模型后对陆面和大气要素及降水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在CMA-BJ模式中采用MEP模型,能够显著改善模式对地表能量平衡及陆面和边界层热、动力过程的模拟,提高模式对边界层内温度、湿度和风的模拟能力,最终提高降水尤其是强降水的预报准确度,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暴雨的TS(Threat Score)评分分别提高了20%和10%,预报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也与实况更接近、相关系数更大。这些结果表明,将MEP模型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相关业务系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增模型 地表热通量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式在中长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辉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144-144,共1页
在分析数值模式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中数值模式应用能力提出了参考建议,这对提高数值预报的释用能力和修正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值模式 中长期天气预报 释用能力 修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祚芳 沈桐立 张秀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8,共6页
卫星遥感技术和其他非常规观测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提供了大量的非实时、非完全、准连续的观测资料。与其他非常规观测资料相比 ,卫星观测资料具有水平分辨率高 ,观测面广阔 ,测量误差易于掌握等优点。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卫星观测资料在数... 卫星遥感技术和其他非常规观测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提供了大量的非实时、非完全、准连续的观测资料。与其他非常规观测资料相比 ,卫星观测资料具有水平分辨率高 ,观测面广阔 ,测量误差易于掌握等优点。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卫星观测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应用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数值天气预报 资料同化 数值模式 气象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