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板块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其全球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儒峰 刘本培 赵澄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28,共6页
通过对石炭纪扬子板块内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及扬子板块与欧美板块之间的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对比研究,编制了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和欧美板块石炭纪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在扬子板块内部,上、下扬子区2级沉积层序可以进行对比,但下扬子... 通过对石炭纪扬子板块内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及扬子板块与欧美板块之间的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对比研究,编制了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和欧美板块石炭纪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在扬子板块内部,上、下扬子区2级沉积层序可以进行对比,但下扬子区海进和海岸上超滞后于上扬子区,由于资料的限制,3级沉积层序的对比还有困难;华北板块Fusulina-Fusulinela带内的一个3级沉积层序和Triticites-Peudoschwagerina带内的四个3级沉积层序,可以和扬子板块同期的3级沉积层序对比;扬子板块和北美中大陆不仅3级沉积层序可以对比,而且在晚石炭世Gzhelian期4级沉积层序也可以进行对比,但由于它们大地构造背景的差异,导致沉积层序组成内容的不同。上述对比结果被认为是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所形成全球沉积记录同时性的证据。并以冰期与非冰期、联合古陆形成前后等方面对相同板块内和不同板块间沉积层序的数量和级别的异同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石炭纪冈瓦纳大陆冰川消长是控制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沉积层序应具全球同时性和可对比性,但局部沉积条件差异也将影响沉积层序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扬子板块 华北板块 沉积层序 全球性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当前全球性挑战的应对 被引量:3
2
作者 安乐哲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165,共5页
儒家的“天下”在日常用语中意为“世界”,同时,它也是一个地缘政治术语。作为“世界秩序”,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与历史意义。儒家“天下观”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追求“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多元主义,它能够避免绝对主义和碎片化的... 儒家的“天下”在日常用语中意为“世界”,同时,它也是一个地缘政治术语。作为“世界秩序”,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与历史意义。儒家“天下观”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追求“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多元主义,它能够避免绝对主义和碎片化的相对主义,重视关系的恰当性和对多样性的呈现。儒家哲学倡导家庭伦理,尤其是赋予“孝”以宇宙意义,同时将之作为一种深思熟虑的策略,以发挥人类活动的能动创造性。儒家伦理尊重差异,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升华为相互性的丰富资源。对人类生态而言,关系恰当性与多样性不能以个体主体(个体主体并不存在)的设想作为基础,而是必须作为家、国与域境的有关成员之间协作活动的作用而出现。关系恰当与呈现的多样性可以从特定人群内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扩展到国际社会内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如果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关系恰当性,并且所有差异皆能享受包容与恰当的对待,那么不同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之间便可以相互适应,而差异间的相互作用也将促生文化多样性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天下” 全球性挑战 “和而不同” 成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球问题到议题政治:全球性议题的脉络、谱系与议程设置
3
作者 陈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全球性议题是一种全球化空间与社会化议题的交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既是多国协同的跨国行动,也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社会建构与话语实践。最早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理概念是全球性“问题”而非“议题”,探讨议题设置的内生逻辑实为研究“作为问... 全球性议题是一种全球化空间与社会化议题的交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既是多国协同的跨国行动,也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社会建构与话语实践。最早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理概念是全球性“问题”而非“议题”,探讨议题设置的内生逻辑实为研究“作为问题的议题”是如何被识别、被凸显,直至在跨国协作中成为“议题政治”。研究尝试在全球学的溯源中勾勒全球性议题的知识谱系与学理地图,从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取径来探究“成为议题”的脉络和逻辑,在此基础上,将议题设置视作跨国情境下关联建构与共识导向的全球治理实践,并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提出议题设置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议题 社会建构 全球治理 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数字广播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参考信号重构 被引量:9
4
作者 万显荣 张德磊 +2 位作者 柯亨玉 夏效禹 赵志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31-2236,共6页
外辐射源雷达通过直达波提纯来获取雷达参考信号,且参考信号的纯净程度直接决定着雷达探测性能的好坏。针对全球性数字广播(digital radio mondiale,DRM)信号的特殊结构,提出通过重构发射信号来生成雷达参考信号的方法。首先基于DRM信... 外辐射源雷达通过直达波提纯来获取雷达参考信号,且参考信号的纯净程度直接决定着雷达探测性能的好坏。针对全球性数字广播(digital radio mondiale,DRM)信号的特殊结构,提出通过重构发射信号来生成雷达参考信号的方法。首先基于DRM信号调制解调理论介绍了重构算法流程,然后通过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重构性能,最后分别从模糊函数性能与杂波抑制能力两方面定量研究了解调误码率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仿真与实测结果均表明,通过本文所提重构算法能够获得良好的雷达参考信号,为目标探测提供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高频雷达 参考信号 信号重构 全球性数字广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圣勇 袁超 +2 位作者 蒋国良 岳建芝 孙金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阐述了全球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了全球性大气污染的现状,并提出了控制全球性大气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 全球性 大气污染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尺度论:对传播本土性与全球性的考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邵培仁 夏源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2,共4页
媒介尺度既是指考察和度量媒介体征、形式和内容的计量单位,是对管理法度和制度的要求、对实践水平或状况的期待,也是指为保持媒介的质的稳定性对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的把度。在各种媒介尺度中,本土性和全球生是争论最激烈的两种尺度... 媒介尺度既是指考察和度量媒介体征、形式和内容的计量单位,是对管理法度和制度的要求、对实践水平或状况的期待,也是指为保持媒介的质的稳定性对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的把度。在各种媒介尺度中,本土性和全球生是争论最激烈的两种尺度。但是,人们对两种尺度过分向相反的目标和方向运行给予了太多关注,反而忽略了两者过度亲近和融合形成的"全球本土性"或文化"和平演变"对本土性带来的更大伤害。要建构良好的媒介尺度机制,就是要把握好本土性与全球性之间辩证统一的生态关系,处理好媒介尺度两端或中间的矛盾或融合的关节点和临界点,努力将各种矛盾关系置于一种互动互助、共进共演、和谐协调、整体均衡、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张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地理 媒介尺度 本土性 全球性 传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碳税政策作用下多国多部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全球治理 被引量:6
7
作者 顾高翔 王铮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共11页
碳税政策是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力手段。本文着眼于国家/部门层面,对气候-经济集成评估模型CIECIA进行碳税方面的扩展,研究了全球性碳税和碳税收入分配模式对多国多部门的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税政... 碳税政策是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力手段。本文着眼于国家/部门层面,对气候-经济集成评估模型CIECIA进行碳税方面的扩展,研究了全球性碳税和碳税收入分配模式对多国多部门的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其经济会产生一定的损害;而发达国家则受碳税影响较小。四种国家间碳税收入分配方案中,在按人口数量分配碳税的平等原则下各国碳税净流入比较接近,对中国也较为有利;而人均碳排放原则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中国最为不利,而对低碳技术发达的发达国家反而有利。将碳税收入投资知识资本以促进过程技术进步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量,同时促进其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则由于本身知识资本水平较高,以及得到的碳税收入较少等原因,对技术进步策略政策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碳税 碳税收入分配 集成评估模型 知识资本 过程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性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 被引量:58
8
作者 崔盛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3-293,共11页
对不同类型造山作用与造山带的深入剖析,在现代地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迄今对造山带类型划分以及陆内( 板内) 造山带是否存在及其形成机制问题,尚有不同认识。文章在阐明造山带分类准则的基础上,将全球性中- 新生代造山带划... 对不同类型造山作用与造山带的深入剖析,在现代地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迄今对造山带类型划分以及陆内( 板内) 造山带是否存在及其形成机制问题,尚有不同认识。文章在阐明造山带分类准则的基础上,将全球性中- 新生代造山带划分为陆缘型、陆间型与陆内型三大类。对陆内造山带则划分出发育在前寒武纪古克拉通基础上、发育在前中生代陆缘、陆间造山带基础上两种类型。文内还对全球性中- 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的展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 造山作用 造山带类型 陆内造山带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领导者的素质与培训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海波 方俐洛 凌文辁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6-451,共6页
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有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领导者来开拓全球性业务。文章述评了对全球性领导者素质的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全球性领导者为了在全球复杂的竞争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既要具备一些普遍的特点也要具备一些具体(idiosyncratic)的(特... 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有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领导者来开拓全球性业务。文章述评了对全球性领导者素质的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全球性领导者为了在全球复杂的竞争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既要具备一些普遍的特点也要具备一些具体(idiosyncratic)的(特别是具体文化中的)特点。而这决定了全球性领导者的培训具有不同于以前管理者培训的特点:进行文化敏感性和全局性观念的培训。最后也提出了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领导者 胜任特征模型 战略型领导 心理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性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冲击和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路宪民 樊亚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8,共5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传播技术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原则和全球化汇成一股潮流,导致了全球性媒体的出现。全球性媒体所具有的彻底商业化、非管理化与高度垄断等特点破坏了公共领域赖以存在的公共性原则,使全球的公共领域面临巨大冲击和影响...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传播技术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原则和全球化汇成一股潮流,导致了全球性媒体的出现。全球性媒体所具有的彻底商业化、非管理化与高度垄断等特点破坏了公共领域赖以存在的公共性原则,使全球的公共领域面临巨大冲击和影响。本文的目的正是想探讨全球性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具体冲击与影响并寻求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媒体 公共领域 公众 话语权 传播技术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本土化演变与全球性适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娜 马冬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167,共3页
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英语,不仅在不断地加深全球化程度,而且在逐渐向本土化演变。与之相对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也面临着全球性适应与本土化演变问题。虽然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全球性适应与本土化演变彼此互有不足,互有短长,存在对立统一的矛... 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英语,不仅在不断地加深全球化程度,而且在逐渐向本土化演变。与之相对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也面临着全球性适应与本土化演变问题。虽然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全球性适应与本土化演变彼此互有不足,互有短长,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但是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全球性适应与本土化演变是能够实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彼此融合的,而且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从而培养出能够自如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合格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实践教学 本土化 全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流行病传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宏鲲 唐明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1年第3期86-94,共9页
以航空网络为视角,对全球性流行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文章首先回顾了不同航空网络拓扑结构特征以及航空网络的演化机制,然后介绍集合种群网络传播模型和基于人类行为时空规律的流行病传播模型,最后总结基于航空网络结构的流行病传播研... 以航空网络为视角,对全球性流行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文章首先回顾了不同航空网络拓扑结构特征以及航空网络的演化机制,然后介绍集合种群网络传播模型和基于人类行为时空规律的流行病传播模型,最后总结基于航空网络结构的流行病传播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流行病 航空网络 结构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时代的人权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永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8-165,共8页
本文认为,以西方文化为特色的人权正在获得全球性。这种全球性表现为:人权成为全人类的普遍关怀;人权规则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得以普及,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效力遍及全球的具有多样化的人权规则系统;联合国和各区域性国家组织形成有关人... 本文认为,以西方文化为特色的人权正在获得全球性。这种全球性表现为:人权成为全人类的普遍关怀;人权规则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得以普及,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效力遍及全球的具有多样化的人权规则系统;联合国和各区域性国家组织形成有关人权保障的制度;人权问题已成为全球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还就人权全球性获得的原因、人权的全球性与人权的民族性的关系、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全球性 民族性 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知识及其全球性扩展——文化对话中的强势弱势关系与平等问题 被引量:19
14
作者 任剑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0-47,共8页
文化对话是在文化发展的既定格局中展开的。文化发展状态的不同,导致文化对话的强势弱势关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全球性知识———同情性的全球性知识与领导性的全球性知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文化对话状态,依赖于多方面条件的改... 文化对话是在文化发展的既定格局中展开的。文化发展状态的不同,导致文化对话的强势弱势关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全球性知识———同情性的全球性知识与领导性的全球性知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文化对话状态,依赖于多方面条件的改变、人类长期的努力。惟有如此,建立在文化间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全球性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话 地方性知识 全球性知识 文化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问题与21世纪国际教育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继存 李瑾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构成了人类教育的氛围,人类的困境人人都必须分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样取决于各国人民和所有国家间的合作,国际教育已成为建树道义和增强人类团结的最有力的工具。21世纪的国际教育应当对一切社会里进行的人...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构成了人类教育的氛围,人类的困境人人都必须分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样取决于各国人民和所有国家间的合作,国际教育已成为建树道义和增强人类团结的最有力的工具。21世纪的国际教育应当对一切社会里进行的人类价值观的教学和实践确定一个普适的方向,以促成一种新的同心同德与合作的文化的形成。追求人的价值应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基本目标,以人为基础的学习应是21世纪国际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问题 国际教育 人类 教育目标 价值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社会 技术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全球性问题的复杂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包国光 李树业 曹东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1-53,共3页
概括了科学技术与全球性问题之间的关系类型 ,解释了这些关系模式的形成方式及其划分的理由 ,最后对科学技术所起作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指出科学技术本身的运行机制存在某些问题 。
关键词 全球性问题 研究机制 价值中立 科技 人口 社会系统 科技进步 科技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性经济衰退及对我国外经贸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艳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经济衰退 外经贸 全球性 世界经济增长 GDP增长率 全球经济 发达国家 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众媒介的全球性及其传播的异托邦与伊托邦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培仁 杨丽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0-64,共5页
全球化使得地方文化的构成更加复杂,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导致多样的文化景观的出现。多元文化之间的流动与交融,经由媒介,正在重建"巴别塔"。从现实来看,资讯的发达使隔离状态瓦解,交流成为必然。在全球化进程中,媒介对于形成城... 全球化使得地方文化的构成更加复杂,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导致多样的文化景观的出现。多元文化之间的流动与交融,经由媒介,正在重建"巴别塔"。从现实来看,资讯的发达使隔离状态瓦解,交流成为必然。在全球化进程中,媒介对于形成城市及城市文化的异托邦(heterotopia)与伊托邦(e-topia),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诸如网络之类的全球性媒介,更是打造了一个伊托邦之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地理学 尺度 全球性 本土性 异托邦 伊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全球性叙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素玲 孙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88,307,共9页
自马克思揭示的"世界历史"形成后,人类实际上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性叙事正在或已经取代了现代性叙事。当前,文化已不再满足于狭隘的现代性阐释,而努力从全球性立场重新思考文化的颠覆和塑造现实的功能,现代性的内涵在扩大... 自马克思揭示的"世界历史"形成后,人类实际上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性叙事正在或已经取代了现代性叙事。当前,文化已不再满足于狭隘的现代性阐释,而努力从全球性立场重新思考文化的颠覆和塑造现实的功能,现代性的内涵在扩大。全球化的发展使不同文化在同一时空出场,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使得民族国家遭遇文化发展的逻辑困境:文化异质化和文化同质化。为此,交往与融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性超越即文化品格的超越向度、文化理念的升华向度、文化发展的逻辑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叙事 现代性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的全球性媒介事件传播效能分析——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惠芬 王长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6,114,共6页
文本数据发掘是发现媒介事件传播规律、症结,提升传播“有效度”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工具对2018年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进行了分析,发现名城会传播呈现了公众对事件关注点多样化、社会感知集中化、情感反应... 文本数据发掘是发现媒介事件传播规律、症结,提升传播“有效度”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工具对2018年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进行了分析,发现名城会传播呈现了公众对事件关注点多样化、社会感知集中化、情感反应积极化的特点。但研究也发现,在“互联网+”时代,名城会在传播效能上存在传播渠道狭窄、品牌效应薄弱、文化记忆失焦等问题。文章认为,提升名城会这一全球性媒介事件的传播效能,提高城市软实力,应在顶层设计、传播渠道、品牌效应、互动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全球性媒介事件 传播效能 城市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