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WB对WiMAX系统的电磁干扰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卫霞 冯璐 +1 位作者 李斌 周正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研究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信号对IEEE802.16-2004 WiMAX系统电磁干扰.采用基于物理层模型的方法,分析不同技术机制UWB系统对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的影响.结合各系统物理特... 研究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信号对IEEE802.16-2004 WiMAX系统电磁干扰.采用基于物理层模型的方法,分析不同技术机制UWB系统对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的影响.结合各系统物理特性,使用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系统物理层仿真模型.根据WiMAX系统的接收机灵敏度和误码率要求,得到两者共存时UWB的发射功率限制参考值.在此基础上,分析多个UWB设备同时存在对WiMAX系统的干扰.研究结果可供规划UWB频谱,解决UWB与WiMAX系统共存问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超宽带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发射功率限制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Max的通信基站太阳能供电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孟优优 孙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1-1892,共2页
电力供应的不稳定性给边远地区通信基站的运行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加强基站电源系统的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利用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技术构建了远程移动基站电源监控系统。该系统的监控主体为移动基站的光伏发电... 电力供应的不稳定性给边远地区通信基站的运行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加强基站电源系统的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利用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技术构建了远程移动基站电源监控系统。该系统的监控主体为移动基站的光伏发电系统,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系统运行参数的采集,以WiMax网络为基础实现信号的远程传输,从而实现通信基站的在线监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基站 光伏发电系统 无线传感网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多跳中继网络中的混合式认证延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鲁蔚锋 於科远 陈思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49,54,共5页
首先分析了在移动多跳中继(Mobile Multihop Relay,MMR)WiMAX网络中,新的移动中继(Relay Station,RS)节点在进入网络之前存在的两种认证方案:集中式和分布式接入认证方案。接着在这两种接入认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式认证... 首先分析了在移动多跳中继(Mobile Multihop Relay,MMR)WiMAX网络中,新的移动中继(Relay Station,RS)节点在进入网络之前存在的两种认证方案:集中式和分布式接入认证方案。接着在这两种接入认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式认证方案。然后使用排队论对集中式和混合式认证方案在不同中继节点分布下的认证延时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式认证方案相较于集中式认证方案在认证延时性能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移动多跳中继网络 混合式认证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MTS与WiMAX之间的网络切换技术研究
4
作者 曾文丽 裴廷睿 +1 位作者 何振华 郭德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11-113,120,共4页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为移动用户提供了较广阔的覆盖范围,而无线广域网WiMAX能在局部热点地区提供较高的接入带宽。两种网络的显著优势能够相互结合,为处于异构网络覆盖的地区提供无缝连接。在分析WiMAX与UMTS的融合结构和切换的基础...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为移动用户提供了较广阔的覆盖范围,而无线广域网WiMAX能在局部热点地区提供较高的接入带宽。两种网络的显著优势能够相互结合,为处于异构网络覆盖的地区提供无缝连接。在分析WiMAX与UMTS的融合结构和切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接收信号强度(RSS)、迟滞电平和迟滞时间的结合作为切换判决基准的切换策略,并且在判决过程中,对实时与非实时业务进行了区分。仿真结果表明,该切换决策能有效减少"乒乓效应"和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 异构网 切换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MAX的电源监控系统的构建研究
5
作者 张晓博 康丽杰 +1 位作者 李慧 马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132,共2页
以Wi MAX通信网为核心,构建了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该系统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结构以Wi MAX基站和电源设备为主体,以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为运行对象,主要实现了电源运行参数的采集和控制命令的执行;上层以中央控制室为主体,主要实现了... 以Wi MAX通信网为核心,构建了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该系统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结构以Wi MAX基站和电源设备为主体,以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为运行对象,主要实现了电源运行参数的采集和控制命令的执行;上层以中央控制室为主体,主要实现了电源运行数据的管理、处理、决策、下达控制命令等功能。上下两层以嵌入式系统相连接,使中央控制与下层管理形成了有效的整体,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在线监控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嵌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MAX系统的MIP技术研究
6
作者 夏敏磊 徐啸涛 陈丽琴 《信息网络安全》 2012年第2期27-29,共3页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WiMAX的系统结构和SimpleIP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与局限性,接着阐述了MIP技术的功能实体和基本工作原理,最后详细探讨了MIP技术在WiMAX系统中的实现方案。
关键词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家乡代理 移动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WiMAX网络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解志斌 杨维 许昌龙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7-712,共6页
基于IEEE802.16e协议,给出了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多小区/多用户情况下信干噪比(SINR)的近似计算方法,据此计算出了WiMAX的7小区模型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分析了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同小区半径、发射功率等网络参数的关系。仿真结果... 基于IEEE802.16e协议,给出了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多小区/多用户情况下信干噪比(SINR)的近似计算方法,据此计算出了WiMAX的7小区模型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分析了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同小区半径、发射功率等网络参数的关系。仿真结果显示:链路的频谱效率受用户和基站之间距离的影响较大,受发射功率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整个小区的频谱效率在小区半径较大时,主要受噪声影响,半径较小时,主要受干扰影响;小区的能量效率随着发射功率的增大会出现一个最大值;小区能量效率随带宽的增大而增大。这些都为移动WiMAX网络的能量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 多小区 多用户 频谱效率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WLAN/WiMAX的小型三频带印刷单极天线 被引量:1
8
作者 严少敏 许家栋 韦高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59,共3页
设计了一种满足WLAN和WiMAX工作所需的小型共面波导馈电的三频带印刷单极子天线单元。该单极子天线的设计采用了在倒锥形单极天线表面开缝和在底层加载枝节的结构,使其获得了小型化和三频带的性能。采用基于共面波导的馈电方式,使天线... 设计了一种满足WLAN和WiMAX工作所需的小型共面波导馈电的三频带印刷单极子天线单元。该单极子天线的设计采用了在倒锥形单极天线表面开缝和在底层加载枝节的结构,使其获得了小型化和三频带的性能。采用基于共面波导的馈电方式,使天线单元具备宽带匹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和易与其它无线通信设备集成等优点。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设计的天线单元在WLAN和WiAMX应用的频段上10dB阻抗带宽分别约为610MHz(2.10~2.71GHz,约25.4%),310MHz(3.48~3.79GHz,约8.9%)和360MHz(4.96~5.32GHz,约7%),增益也都在2dB以上,而且在相应工作频点上辐射方向图全向性较好。该天线能满足WLAN和WiMAX的应用所需,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WLAN)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 共面波导馈电 三频 单极子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质量的WiMAX前向兼容LTE上行调度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子微 刘广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9,共7页
长期演进技术(LTE)可单向兼容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WiMAX),WiMAX到LTE的前向兼容却无法实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oS)的上行调度算法。通过为双方服务流提供多类映射规则,根据优先级对上行资源进行动态分配,满足类间不同链路... 长期演进技术(LTE)可单向兼容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WiMAX),WiMAX到LTE的前向兼容却无法实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oS)的上行调度算法。通过为双方服务流提供多类映射规则,根据优先级对上行资源进行动态分配,满足类间不同链路的特定要求,确保同类内链路间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轮询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吞吐量和QoS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超负荷情况下能够保持算法的健壮性,实现WiMAX到LTE的交互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演进技术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 上行调度算法 服务质量 异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数逻辑判决和信道响应的HARQ算法
10
作者 李金磊 李为 +2 位作者 熊春林 王德刚 魏急波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59-1364,共6页
为了克服无线信道时变和多径衰落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系统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确保服务质量。传统的非合并HARQ算法处理比较简单,内存需求较少,但是重传次数多,系统吞吐量低;... 为了克服无线信道时变和多径衰落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系统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确保服务质量。传统的非合并HARQ算法处理比较简单,内存需求较少,但是重传次数多,系统吞吐量低;合并译码HARQ算法能够有效减少重传次数,提高系统吞吐量,但是运算复杂度和内存需求较大。针对已有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逻辑判决(MLD)和信道冲激响应功率(CSI)的HARQ合并译码算法—MLD-CSI。该算法综合运用择多判决法则和择优选择法则,在接收端对多次重传的接收信号进行合并译码。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变和多径信道环境下,所提算法与MRC合并算法相比,几乎不损失系统的误码率和吞吐量性能,且运算复杂度和内存需求显著降低,非常适用于实际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 大数逻辑判决 信道冲激响应功率 合并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