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几何关系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东凯 王烨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7-643,共7页
采用光学近似几何模型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几何关系,对反射信号经不同路径传播所产生的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进行了分析,对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进行了数值推算和仿真。给出了几何模型中不同参量变化对等延迟区和等... 采用光学近似几何模型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几何关系,对反射信号经不同路径传播所产生的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进行了分析,对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进行了数值推算和仿真。给出了几何模型中不同参量变化对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影响的仿真结果。指出卫星高度角、接收机高度和速度是导致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遥感实际应用中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的有效作用范围及提高时延多普勒分辨单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反射信号 几何关系 等延迟区 等多普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下点观测的星载卫星导航反射信号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
2
作者 王峰 李建强 +2 位作者 张国栋 张琦 杨东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1427,共10页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MLE)反演算法直接利用两颗及以上导航卫星的星下点非镜向散射信号进行海面风矢量的反演,并提出风矢量搜索算法提高反演效率。通过搭建星载GNSS-R仿真平台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评估算法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直接利用非镜向独立观测模式下的多颗导航卫星散射信号反演得到海面风速和风向;多星观测可消除观测几何导致的模糊解从而将海风风向4个模糊解降至2个模糊解,但无法消除海浪谱的对称性导致的海面风向模糊解。在2~25 m/s的风速内,当信噪比(SNR)大于11 dB时,3星观测的风速均方根误差(RMSE)优于2 m/s,风向的均方根误差优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 极大似然估计 海面风矢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VM的卫星导航信号捕获峰值检测方法
3
作者 刘兆博 辜晓波 +1 位作者 邱泽扬 王名为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2期123-131,144,共10页
针对卫星导航接收机在动态场景或导航信号强度较弱场景下,信号捕获峰值检测阈值设定困难以及捕获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SVM)的卫星导航信号捕获峰值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样本特征进行降维... 针对卫星导航接收机在动态场景或导航信号强度较弱场景下,信号捕获峰值检测阈值设定困难以及捕获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SVM)的卫星导航信号捕获峰值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样本特征进行降维,然后对卫星导航信号的捕获相关结果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判断其相关结果是否存在峰值来确定导航信号是否成功捕获。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传统阈值设定方法、标准SVM方法以及逻辑回归分类学习方法,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法具有虚警率低、实警率高的优势,且捕获成功率也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信号捕获 峰值检测 主成分分析(PCA)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金分割法的卫星导航信号镜面反射点预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媛 刘卫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6-731,共6页
针对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进行遥感时镜面反射点位置获取精度低、迭代次数多、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黄金分割法预测镜面反射点的预测方法。研究了镜面反射点的特性及其几何关系,通过计算仿真,发现镜面反射点预测... 针对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进行遥感时镜面反射点位置获取精度低、迭代次数多、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黄金分割法预测镜面反射点的预测方法。研究了镜面反射点的特性及其几何关系,通过计算仿真,发现镜面反射点预测是一维单谷凸函数极值搜索问题。将卫星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作为搜索区间,根据黄金分割法的搜索原则插入新的搜索点,依照路径最短原则逐步缩小搜索区间来获取镜面反射点的位置。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精度高、反射路径最短、迭代次数少、收敛效率高以及运算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分割法 镜面反射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 反射路径 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阵列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彦军 栗苹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阵列接收机采用多级维纳滤波进行降秩处理时,若在期望方向混入连续波干扰后会导致性能变差甚至是信号相消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前置自适应陷波器的组合改进方法。该方法在基于广义旁瓣相消结构的均匀圆阵上进一...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阵列接收机采用多级维纳滤波进行降秩处理时,若在期望方向混入连续波干扰后会导致性能变差甚至是信号相消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前置自适应陷波器的组合改进方法。该方法在基于广义旁瓣相消结构的均匀圆阵上进一步采用Householder变换实现了算法的数值计算。仿真和试验表明整个系统构架具有很好的抗期望方向连续波干扰和抗宽带干扰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自适应陷波器 阵列信号处理 多级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设计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6
作者 陆明泉 姚铮 +2 位作者 张嘉怡 郭甫 魏祯怡 《卫星应用》 2015年第12期27-31,共5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全球系统的信号设计是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频率资源的限制、GNSS兼容与互操作的要求以及不断增长的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服务需求,给北斗系统全球系统的信号设计工作带来了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全球系统的信号设计是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频率资源的限制、GNSS兼容与互操作的要求以及不断增长的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服务需求,给北斗系统全球系统的信号设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信号设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提出了多个技术水平先进、富有创新性的信号设计方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的北斗系统全球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设计 北斗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 GNSS 卫星导航信号 GALILEO 全球系统 定位精度 北斗卫星 载波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探测海浪的实现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涂满红 曹云昌 周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5期188-190,共3页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良好覆盖能力,利用中国气象局、山东气象局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威海联合开展的北斗反射信号海洋遥感试验所采集的海风海浪系统的探测数据与同址同期的浮标数据,着重对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BDS-GEO-R)...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良好覆盖能力,利用中国气象局、山东气象局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威海联合开展的北斗反射信号海洋遥感试验所采集的海风海浪系统的探测数据与同址同期的浮标数据,着重对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BDS-GEO-R)探测海面有效波高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检定,并对比分析同期浮标数据。结果表明,北斗反射信号探测海浪结果与浮标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海面浪高的探测精度为10 cm。最终证明了利用北斗反射信号探测海洋浪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反射信号 海风海浪 有效波高 浮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RM辅助的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磊 吴秋兰 +3 位作者 张波 梁勇 洪学宝 邹文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4-1141,共8页
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回归机(SVRM)辅助的北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反射信号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右旋圆极化(RHCP)天线和左旋圆极化(LHCP)天线接收体制进行了地基实验,采集了北斗GEO卫星直射、反射... 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回归机(SVRM)辅助的北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反射信号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右旋圆极化(RHCP)天线和左旋圆极化(LHCP)天线接收体制进行了地基实验,采集了北斗GEO卫星直射、反射信号原始数据,并从中提取直射、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结合北斗GEO卫星的高度角与方位角信息作为输入,烘干称重法获取的土壤湿度作为输出对使用径向基(RBF)核函数的ε-SVRM进行了训练。独立测试集上的结果表明,SVRM辅助的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土壤湿度反演方法获取的土壤湿度结果与烘干称重法获取的土壤湿度参考值误差控制在3%以内,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8979,均方根误差RMSE为1.4926%,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特性,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M) 土壤湿度 遥感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反射信号的海面溢油探测方法及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军 张波 +2 位作者 洪学宝 杨东凯 汉牟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3-199,共7页
为了监测小规模固定海域的溢油状况,针对岸基接收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反射信号的海面溢油探测方法,该方法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技术应用于岸基条件下的海面溢油探测。进行了岸基试验,利用右旋圆极化(RHCP)天线和... 为了监测小规模固定海域的溢油状况,针对岸基接收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反射信号的海面溢油探测方法,该方法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技术应用于岸基条件下的海面溢油探测。进行了岸基试验,利用右旋圆极化(RHCP)天线和左旋圆极化(LHCP)天线分别采集北斗卫星直射与反射信号,在信号同步的基础上提取卫星直射和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并结合北斗卫星的高度角与方位角信息,反演目标海域的介电常数来判断海面有无溢油。试验结果表明探测表面为油面时,介电常数反演结果均值为3.6,标准差为2.13,这与油的真实介电常数范围2.0~4.5一致,远小于海水介电常数,证明将GNSS-R应用到岸基海面溢油探测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 北斗卫星反射信号 岸基平台 海面溢油探测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服务在兼容与互操作上取得实质进展——由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一届大会引起的思考
10
作者 汤静 《卫星应用》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2016年11月6-11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一届大会在俄罗斯索契召开。大会由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主办,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印度等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意大利、马来西亚、阿联酋等ICG成员国共... 2016年11月6-11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一届大会在俄罗斯索契召开。大会由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主办,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印度等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意大利、马来西亚、阿联酋等ICG成员国共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索契市政府以及联合国外空司司长等主办方代表到会并致辞。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全球和区域系统供应商,介绍了各自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情况。会议重点围绕ICG工作计划、卫星导航应用和发展技术问题开展了多边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操作 卫星导航服务 北斗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 GNSS ICG 俄罗斯 空间信号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的渤海海冰检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云 谢向芳 +3 位作者 孟婉婷 杨树瑚 高强 王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3,共7页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提出,其在海冰检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角速度较小且仰角变化仅有3°~4°,因此在相同观测地点其镜面反射点的空间位置非常稳定,可以提高特定区域海冰...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提出,其在海冰检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角速度较小且仰角变化仅有3°~4°,因此在相同观测地点其镜面反射点的空间位置非常稳定,可以提高特定区域海冰检测的时间分辨率。对在中国渤海湾进行的2次岸基海冰检测实验(2015年1月24日和2016年1月30日至2月4日)进行分析,验证了北斗GEO B1反射信号对沿岸海冰进行长时间连续检测的可行性。第1个实验结果显示海冰密集度与2颗GEO卫星C01和C03的极化比值结果具有相关性;第2个实验结果显示3颗GEO卫星C01、C02和C03检测的海冰极化比值与大气温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C01、C02和C03的极化比值与大气温度的相关值分别为0.61、0.72和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 反射信号 极化比 海冰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高效导航卫星信号频谱分析与波形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峰 吴乐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106,共6页
为了使连续相位载波调制的导航卫星信号具备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并利于锁相环结构对其捕获与跟踪,在深入分析调制信号频谱的基础上,对导航卫星信号进行了波形优化设计,分别给出了近似重构和解析构造两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用优化后的波形所... 为了使连续相位载波调制的导航卫星信号具备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并利于锁相环结构对其捕获与跟踪,在深入分析调制信号频谱的基础上,对导航卫星信号进行了波形优化设计,分别给出了近似重构和解析构造两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用优化后的波形所调制的导航信号具备更好的功率谱分布,从而更适合下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卫星导航信号设计 连续相位调制 波形优化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系统大国间的博弈——谈俄罗斯在美国建GLONASS地面站受阻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爽 《国际太空》 2014年第10期36-40,共5页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目前两个能完成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不过,无论是从定位精度还是应用范围上,GLONASS都要稍逊GPS一筹,这里面政治经济的原因有之,卫星技术有之,而地面站部署...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目前两个能完成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不过,无论是从定位精度还是应用范围上,GLONASS都要稍逊GPS一筹,这里面政治经济的原因有之,卫星技术有之,而地面站部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相比于美国GPS全球布站的优势,俄罗斯GLONASS的地面站部署只集中在其本国和周边国家,尽管利用了星上激光反射器等手段进行补偿,但其性能仍无法赶上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NASS 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覆盖 激光反射 全球定位系统 卫星技术 定位精度 GNSS 广域增强系统 布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卫星导航信号波形畸变特性评估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成艳 卢晓春 郭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7-1024,共8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信号的波形特性将会影响导航信号质量,而信号质量优劣则直接决定了整个GNSS的服务性能极限。传统的波形畸变评估方法主要针对传统相移键控(PSK)调制信号的波形幅度和宽度开展研究,而忽视了波形不对称对跟踪...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信号的波形特性将会影响导航信号质量,而信号质量优劣则直接决定了整个GNSS的服务性能极限。传统的波形畸变评估方法主要针对传统相移键控(PSK)调制信号的波形幅度和宽度开展研究,而忽视了波形不对称对跟踪误差和测距误差带来的影响。该文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采用的传统测距码波形分析模型TMA/TMB/TMC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各种新型二进制偏置载波(BOC)调制的波形畸变分析扩展模型。接着提出能够精细分析波形上升下降沿对称特性(WRaFES)分析模型,并从时域波形、相关函数、S曲线过零点偏差3个方面,深入仿真分析了WRaFES模型的性能特点。最后,以北斗试验卫星M1-S B1Cd信号为例,给出了基于WRaFES模型及相关曲线特性的实测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分析导航信号波形不对称性及对用户带来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新型卫星导航信号评估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同时还可为GNSS用户接收机相关器间隔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信号 波形畸变 波形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电文是GNSS的导航灵魂──GNSS导航信号的收发问题之四
15
作者 刘基余 《数字通信世界》 2014年第2期25-29,共5页
卫星导航的实践证明,卫星导航电文是GNSS的导航灵魂。本文主要论述卫星导航电文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供读者深入了解四大系统的卫星导航电文参考。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导航信号 卫星导航电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频段卫星导航信号与临频信号兼容性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楚恒林 高扬 陆明泉 《遥测遥控》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分析S频段导航信号与临频信号的兼容性,设计了实际场景下S频段导航信号干扰检测方法和干扰源识别方法。利用在轨卫星播发的S频段导航信号,通过多种场景的测试比对,评估蜂窝通信4G信号和WLAN信号两个临频信号对S频段导航信号的影响程度... 分析S频段导航信号与临频信号的兼容性,设计了实际场景下S频段导航信号干扰检测方法和干扰源识别方法。利用在轨卫星播发的S频段导航信号,通过多种场景的测试比对,评估蜂窝通信4G信号和WLAN信号两个临频信号对S频段导航信号的影响程度。测试结果显示,2555MHz^2575MHz频段的4G信号对S频段导航信号存在较为明显的干扰,在当前设计状态下,S频段4G基站以及导航终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信号兼容手段,保障S导航频段能够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S频段导航信号 临频兼容性 WLAN信号 4G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E星GNSS-R反演有效波高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黄飞雄 夏俊明 +6 位作者 尹聪 孙越强 白伟华 翟晓春 徐娜 陈林 胡秀清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遥感(GNSS-R)是一种利用导航卫星L波段信号前向准镜面反射的新型海洋遥感技术.通过对比GNSS-R技术与其他微波遥感技术的异同,在测量方法上提出了两种GNSS-R反演有效波高的技术路线.一种为基于GNSS-R归一化时延波形... 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遥感(GNSS-R)是一种利用导航卫星L波段信号前向准镜面反射的新型海洋遥感技术.通过对比GNSS-R技术与其他微波遥感技术的异同,在测量方法上提出了两种GNSS-R反演有效波高的技术路线.一种为基于GNSS-R归一化时延波形前沿斜率的直接测量方法,另一种为基于GNSS-R海面粗糙度的间接测量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风云三号E星实测数据,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受限于当前体制下的GNSS信号带宽,GNSS-R测距精度不足,其波形前沿斜率对有效波高几乎无敏感性,无法用于反演;GNSS-R测量的海面粗糙度可以用于反演有效波高,精度为0.5~0.55 m,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作为一种获取有效波高数据的良好补充手段.研究结果可为后续GNSS-R卫星任务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遥感 有效波高 敏感性分析 海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通信卫星信号转发的卫星导航信号增强方法
18
作者 胡毅 宋茂忠 党小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5-671,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地球同步轨道(GEO)通信卫星信号转发实现卫星导航信号增强的方法。在信号发射端,利用卫星导航信号直接序列扩频(DSSS)的低功率信号特性,在满足一定通信信号误码率(BER)要求的前提下,将导航中心产生的功率受控弱卫星导... 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地球同步轨道(GEO)通信卫星信号转发实现卫星导航信号增强的方法。在信号发射端,利用卫星导航信号直接序列扩频(DSSS)的低功率信号特性,在满足一定通信信号误码率(BER)要求的前提下,将导航中心产生的功率受控弱卫星导航增强信号在所选GEO卫星通信频段上进行载波调制与转发。而在接收端,利用频移(FRESH)滤波器以及一定的自适应信号抵消算法,可有效去除强通信信号的干扰并分离出弱卫星导航增强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分离出的弱卫星导航增强信号,在其对应的功率控制范围内可具有较好的跟踪与捕获性能,由此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信号转发 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导航信号增强 频移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信号异常对信噪比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建成 桑怀胜 +1 位作者 徐赟 冯晓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共5页
研究了卫星导航信号异常对导航接收机信噪比的影响。根据卫星导航异常信号3个2OS(Second-Order Step)模型,即TMA(ThreatModelA)、TMB(Threat Model B)和TMC(Threat Model C),分析了其相关峰特性,然后推导得到了3个模型下异常导航信号信... 研究了卫星导航信号异常对导航接收机信噪比的影响。根据卫星导航异常信号3个2OS(Second-Order Step)模型,即TMA(ThreatModelA)、TMB(Threat Model B)和TMC(Threat Model C),分析了其相关峰特性,然后推导得到了3个模型下异常导航信号信噪比与正常信号信噪比之差,并在模型参数取值范围内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TMA模型信号异常会造成信噪比损失,而TMB和TMC模型信号异常在某些情况下则对信噪比有增强作用,因此信噪比不能作为2OS模型卫星导航信号异常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信号异常监测 2OS模型 相关函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基GNSS-R码测高反演模型
20
作者 宁保蛟 王娜子 +3 位作者 荆丽丽 高凡 孔亚慧 贺匀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5-1403,共9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海面测高作为GNSS技术应用领域之一,其凭借全天时、低成本、高时空分辨率等特点在海洋遥感领域占据极大的优势。但受GNSS码片宽度的限制,岸基GNSS-R码延迟海面测高的最优精度仅为分米级,难以满足大地...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海面测高作为GNSS技术应用领域之一,其凭借全天时、低成本、高时空分辨率等特点在海洋遥感领域占据极大的优势。但受GNSS码片宽度的限制,岸基GNSS-R码延迟海面测高的最优精度仅为分米级,难以满足大地测量学领域对海面高的精度要求。提出利用傅里叶级数拟合法对码延迟测高结果进行优化,并于山东省威海市开展GNSS-R码测高实验进行验证,分别对QZSS L2C信号、QZSS L5信号及GPS L5信号的码延迟测高结果进行拟合处理并计算反演精度,对比原始测高结果发现:3段不同时长的原始测高结果经过傅里叶级数拟合优化后,其均方根误差(RMSE)从70~90 cm提升至9~15 cm。在此基础上,利用拟合所得傅里叶级数曲线对未来24 h内的海面高进行预测,与验潮站数据相比,预测结果仍保持较高精度,RMSE为13~18 cm,相关系数大于0.97。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对码延迟测高结果进行优化,能对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进行补充,还能对未来海面高度进行高精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基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 码延迟 海平面高度 傅里叶级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