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几何关系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东凯 王烨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7-643,共7页
采用光学近似几何模型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几何关系,对反射信号经不同路径传播所产生的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进行了分析,对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进行了数值推算和仿真。给出了几何模型中不同参量变化对等延迟区和等... 采用光学近似几何模型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几何关系,对反射信号经不同路径传播所产生的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进行了分析,对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进行了数值推算和仿真。给出了几何模型中不同参量变化对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影响的仿真结果。指出卫星高度角、接收机高度和速度是导致等延迟线和等多普勒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遥感实际应用中等延迟区和等多普勒区的有效作用范围及提高时延多普勒分辨单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反射信号 几何关系 等延迟区 等多普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CSK调相的卫星导航信号认证方法
2
作者 巴晓辉 向彬 +5 位作者 蔡伯根 王剑 姜维 梁坤 柴琳果 张爽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76-2685,共10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民用服务信号体制公开,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和欺骗干扰。信号认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反欺骗手段。码移键控(code shift keying,CSK)可以在不改变扩频信号带宽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民用服务信号体制公开,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和欺骗干扰。信号认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反欺骗手段。码移键控(code shift keying,CSK)可以在不改变扩频信号带宽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已经在卫星导航信号中开始应用。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双重CSK调相的卫星导航信号认证方法,认证信息的设计利用卫星导航信号的同步信息,使用双重CSK编码组合提高认证信息传输速率,通过调相的方式将认证信息调制到原始卫星信号上,在现有接收机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认证信号的接收解调方案。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认证信息速率,同时保证卫星导航信号的恒包络特性,通过调整CSK参数和双重组合方式,可改变认证信息速率;通过改变调相角度可以改变认证信号分配的功率比,控制卫星导航信号的信噪比损失,满足不同条件要求下的信号认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码移键控 信号认证 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GNSS反射信号台风检测及风眼位置估计
3
作者 甄佳欢 朱云龙 +2 位作者 杨东凯 张国栋 王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6-2118,共13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主要利用时延-多普勒图(DDM)的奇异性对台风进行研究。但由于模糊函数的存在,会使得这一奇异特征被模糊从而影响检测性能。通过将DDM反卷积去除模糊函数的影响后再重构归一化散射系数(NBRCS)并将其映射...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主要利用时延-多普勒图(DDM)的奇异性对台风进行研究。但由于模糊函数的存在,会使得这一奇异特征被模糊从而影响检测性能。通过将DDM反卷积去除模糊函数的影响后再重构归一化散射系数(NBRCS)并将其映射到空间域,对台风事件检测算法及风眼位置估计算法进行研究。根据台风场内的DDM时间序列重构得到空间域NBRCS分布序列,定义台风敏感特征观测量,并基于置信区间距离半径的滑动窗口异常检测方法来检测台风事件;提出一种台风眼位置估计算法,通过模型匹配算法将重构所得空间域散射系数与模型数据集匹配以得到风眼位置。结果表明:台风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对信噪比(SNR)敏感,信噪比越高检测性能越好,当SNR为8时,台风检测性能接收机操作特性(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在4种SNR下风眼位置估计的平均误差不超过0.3°,均方根误差不超过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技术 台风检测 台风中心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下点观测的星载卫星导航反射信号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
4
作者 王峰 李建强 +2 位作者 张国栋 张琦 杨东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1427,共10页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MLE)反演算法直接利用两颗及以上导航卫星的星下点非镜向散射信号进行海面风矢量的反演,并提出风矢量搜索算法提高反演效率。通过搭建星载GNSS-R仿真平台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评估算法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直接利用非镜向独立观测模式下的多颗导航卫星散射信号反演得到海面风速和风向;多星观测可消除观测几何导致的模糊解从而将海风风向4个模糊解降至2个模糊解,但无法消除海浪谱的对称性导致的海面风向模糊解。在2~25 m/s的风速内,当信噪比(SNR)大于11 dB时,3星观测的风速均方根误差(RMSE)优于2 m/s,风向的均方根误差优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 极大似然估计 海面风矢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导航应用的卫星信号兼容性技术探讨
5
作者 李晓伟 杨海涛 +3 位作者 王浩宇 王晋宇 周玺璇 徐一帆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8,共7页
针对越来越多的组网卫星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资源紧缺,导致信号频率交叠相互干扰的问题,提出多指标评估卫星导航信号兼容性的分析模型:利用谱分离系数(SSC)、码跟踪谱灵敏度系数(CT_SSC)和等效载噪比(ECR)作为卫星信号兼容性评价指标综合... 针对越来越多的组网卫星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资源紧缺,导致信号频率交叠相互干扰的问题,提出多指标评估卫星导航信号兼容性的分析模型:利用谱分离系数(SSC)、码跟踪谱灵敏度系数(CT_SSC)和等效载噪比(ECR)作为卫星信号兼容性评价指标综合评估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伽利略系统(Galileo)在L1频段上信号的兼容性。实验结果表明,GPS与Galileo系统的L1频段上导航信号的兼容性问题来自于信号调制方式、信号功率、噪声功率、接收机参数方面,信号功率谱重叠区域越大,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比越小,信号前端带宽越大造成的干扰也就越严重;此分析模型可更准确全面地评估卫星系统信号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兼容性 等效载噪比 谱分离系数 码跟踪谱分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退法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镜面反射点的估计算法
6
作者 刘原华 贺立庆 牛新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270-275,共6页
通过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几何关系及其镜面反射点算法,确定镜面反射点问题为一维单峰凸函数极值搜索问题后,提出基于进退法的镜面反射点估计算法,并论述了进退法在镜面反射点位置估计中的理论可行性。该算法摒弃了传... 通过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几何关系及其镜面反射点算法,确定镜面反射点问题为一维单峰凸函数极值搜索问题后,提出基于进退法的镜面反射点估计算法,并论述了进退法在镜面反射点位置估计中的理论可行性。该算法摒弃了传统算法思想中用角度去确定镜面反射点位置信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转而采用计算最短反射路径长度来确定反射点的位置,不仅降低了算法的复杂性,更提高了镜面反射点的计算准确性。采用英国UK-DMC卫星于2004年11月16日测到的海洋数据来验证进退法的正确性,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进退法与传统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分析。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进退法可以正确估计GNSS-R镜面反射点的位置信息,并且具有迭代次数少,运算速度快,算法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 镜面反射 一维极值搜索法 进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卫星导航反射信号遥感的镜面反射点快速估算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媛 王一津 +1 位作者 刘卫 俞子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8-113,共6页
近年来,利用全球卫星导航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GNSS-R)进行遥感应用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的新技术。镜面反射点是星载GNSS-R遥感测量和建模的主要参考点,其估算的精度和速度对GNSS-R遥感有着显著影... 近年来,利用全球卫星导航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GNSS-R)进行遥感应用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的新技术。镜面反射点是星载GNSS-R遥感测量和建模的主要参考点,其估算的精度和速度对GNSS-R遥感有着显著影响。提出了星载GNSS-R接收机测量中GNSS-R镜面反射点的快速估算方法。首先,总结了镜面反射点的几何特征。根据几何特征,进行了镜面反射点的粗估算。然后,提出了基于角平分线变步长校正精确估算镜面反射点的位置,并通过迭代实现了镜面反射点的精确定位。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反射信号 镜面反射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字中频信号再量化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建生 周素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共8页
GNSS抗干扰技术需要采用高位A/D量化,而现有接收机往往采用低位A/D量化,即在抗干扰前后采用不同A/D量化位数。为了不改变GNSS接收机的现有结构,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将高位量化数字信号转换为低位量化数字信号。针对传统直接截取法带来信噪... GNSS抗干扰技术需要采用高位A/D量化,而现有接收机往往采用低位A/D量化,即在抗干扰前后采用不同A/D量化位数。为了不改变GNSS接收机的现有结构,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将高位量化数字信号转换为低位量化数字信号。针对传统直接截取法带来信噪比损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门限的GNSS数字中频信号再量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转换后低位信号的最佳概率分布即高斯分布不断调整再量化门限值,根据该门限值对高位数字信号进行再量化。理论分析并仿真比较了传统截取法和新方法再量化损耗,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更小的再量化损耗,并且针对提出的再量化方法对卫星信号进行捕获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真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A/D量化 量化门限 信噪比损失 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进展 被引量:47
9
作者 陈俊勇 党亚明 程鹏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以及GPS现代化方面的进展,GLONASS的近况和GALILEO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评述了如何减少电离层和对流层对无线电信号传播的延迟、多路径效应、接收机天线和卫星发射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接收相位的模糊度等... 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以及GPS现代化方面的进展,GLONASS的近况和GALILEO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评述了如何减少电离层和对流层对无线电信号传播的延迟、多路径效应、接收机天线和卫星发射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接收相位的模糊度等因素对卫星定位精度的影响;讨论了GPS单点精密定位(PPP)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GPS GLONASS GALILEO 单点精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金分割法的卫星导航信号镜面反射点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媛 刘卫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6-731,共6页
针对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进行遥感时镜面反射点位置获取精度低、迭代次数多、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黄金分割法预测镜面反射点的预测方法。研究了镜面反射点的特性及其几何关系,通过计算仿真,发现镜面反射点预测... 针对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进行遥感时镜面反射点位置获取精度低、迭代次数多、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黄金分割法预测镜面反射点的预测方法。研究了镜面反射点的特性及其几何关系,通过计算仿真,发现镜面反射点预测是一维单谷凸函数极值搜索问题。将卫星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作为搜索区间,根据黄金分割法的搜索原则插入新的搜索点,依照路径最短原则逐步缩小搜索区间来获取镜面反射点的位置。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精度高、反射路径最短、迭代次数少、收敛效率高以及运算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分割法 镜面反射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 反射路径 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可 李井源 +2 位作者 刘增军 黄新明 倪少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57,共7页
高中低轨复杂大型星座是下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低轨卫星的大量部署,对卫星段和地面段的波束扫描天线在成本、重量及功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电扫相控阵天线和机械扫描天线均无法较好地满足需求。近些年... 高中低轨复杂大型星座是下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低轨卫星的大量部署,对卫星段和地面段的波束扫描天线在成本、重量及功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电扫相控阵天线和机械扫描天线均无法较好地满足需求。近些年,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其可低成本、低功耗地控制波束传播方向而被极大关注,并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被视为能够提升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利用RIS来解决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天线问题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基于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RIS的基本原理及目前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RIS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核心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 波束控制 信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信号的线性调频干扰抑制方法
12
作者 巴晓辉 温雯霏 +3 位作者 蔡伯根 王剑 姜维 柴琳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9-2348,共10页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易受射频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干扰抑制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四阶时域自相关方法估计LFM信号参数。其次,设计应用于单...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易受射频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干扰抑制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四阶时域自相关方法估计LFM信号参数。其次,设计应用于单天线GNSS接收机的LFM干扰抑制模块,利用LFM信号的参数估计结果将干扰信号的能量在频域上聚集,采用可配置二阶陷波器滤除干扰信号。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LFM信号的参数估计效果和干扰抑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干信比达到80 dB时,干扰抑制后的卫星信号跟踪载噪比损失值为3.5 dB·Hz。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LFM干扰,保障GNSS接收机应对强LFM干扰条件下的干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信号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扰抑制 干扰参数估计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展及其对导航定位的改善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俊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介绍美国的GPS和俄国的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进展及GPS现代化的3个步骤,简评GPS与GLONASS的技术差异,并对Galileo和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前景进行讨论。指出导航卫星系统将进入一个多系统近百颗卫星并存的新局面,这将显著改善导航... 介绍美国的GPS和俄国的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进展及GPS现代化的3个步骤,简评GPS与GLONASS的技术差异,并对Galileo和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前景进行讨论。指出导航卫星系统将进入一个多系统近百颗卫星并存的新局面,这将显著改善导航定位应用中的可用性、连续性、可靠性和工作效率,而用户也将面临多系统导航卫星信号优化使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GPS GLONASS 导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阵列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彦军 栗苹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阵列接收机采用多级维纳滤波进行降秩处理时,若在期望方向混入连续波干扰后会导致性能变差甚至是信号相消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前置自适应陷波器的组合改进方法。该方法在基于广义旁瓣相消结构的均匀圆阵上进一...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阵列接收机采用多级维纳滤波进行降秩处理时,若在期望方向混入连续波干扰后会导致性能变差甚至是信号相消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前置自适应陷波器的组合改进方法。该方法在基于广义旁瓣相消结构的均匀圆阵上进一步采用Householder变换实现了算法的数值计算。仿真和试验表明整个系统构架具有很好的抗期望方向连续波干扰和抗宽带干扰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自适应陷波器 阵列信号处理 多级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时动态定位效果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博峰 项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95-1900,共6页
提出对流层去相关的实时动态定位(RTK)方法,有效降低单历元对流层参数与高程的相关性,实现对流层延迟与高程的有效分离,从而实现毫米级RTK定位.采用上海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的11条长度从23km到90km的基线,比较忽略对流层延迟与估计... 提出对流层去相关的实时动态定位(RTK)方法,有效降低单历元对流层参数与高程的相关性,实现对流层延迟与高程的有效分离,从而实现毫米级RTK定位.采用上海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的11条长度从23km到90km的基线,比较忽略对流层延迟与估计对流层延迟的单历元最小二乘解、动态卡尔曼滤波与对流层去相关4种RTK方法,重点分析对流层去相关RTK方法分离对流层参数与高程的效果,结果表明,对流层去相关方法在平面与高程方向定位精度均为毫米级,且高程相比平面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实时动态定位(RTK) 亚厘米/毫米级定位 对流层去相关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的低功耗宽带压控振荡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喜珍 肖时茂 +1 位作者 马成炎 叶甜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2-1006,共5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射频接收芯片的新型低功耗小面积宽频率调节范围的压控振荡器(VCO)。根据全波段GNSS信号的特点,将VCO分成两个离散的频率工作区域,可分别对这两个区域进行功耗、相位噪声的优化,减小了VC... 该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射频接收芯片的新型低功耗小面积宽频率调节范围的压控振荡器(VCO)。根据全波段GNSS信号的特点,将VCO分成两个离散的频率工作区域,可分别对这两个区域进行功耗、相位噪声的优化,减小了VCO结构的复杂度,并节省了芯片面积。利用调谐曲线线性化技术,克服了传统的VCO控制电压有效调节范围窄的问题,使VCO在整个控制电压范围内调节曲线线性,减小了幅度调制转频率调制(AM-FM),降低了相位噪声。测试结果显示,该VCO频率调节范围为49.5%,控制电压在0.1~0.9 V内,VCO增益(KVCO)恒定,当频率偏移为1 MHz时相位噪声小于-120 dBc/Hz,消耗电流2 mA,占用芯片面积为0.24mm2。提出的VCO在0.13μm 1P6M工艺上实现,已成功应用于全波段GNSS接收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压控振荡器(VCO) 离散工作区域 调谐曲线线性化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4大卫星导航系统浅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倩 易炯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卫星导航系统,对现有4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从星座、信号体制、坐标和时间系统以及服务性能等方面,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 为进一步研究卫星导航系统,对现有4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从星座、信号体制、坐标和时间系统以及服务性能等方面,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进行对比;指出BDS的优势。结果表明:BDS在系统星座和信息编码上有较大优势,系统服务性能与GPS和Galileo相当,并优于GLONASS;BDS基于地球静止轨道(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及中圆地球轨道(MEO)的星座分布,可提升亚太地区的定位精度和可用性;BDS采用的64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优于其他系统的编码方式,相比GPS的二进制LDPC编码,可带来0.6~1.2 dB的额外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星座 信号体制 坐标系统 系统 服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探测海浪的实现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涂满红 曹云昌 周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5期188-190,共3页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良好覆盖能力,利用中国气象局、山东气象局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威海联合开展的北斗反射信号海洋遥感试验所采集的海风海浪系统的探测数据与同址同期的浮标数据,着重对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BDS-GEO-R)...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良好覆盖能力,利用中国气象局、山东气象局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威海联合开展的北斗反射信号海洋遥感试验所采集的海风海浪系统的探测数据与同址同期的浮标数据,着重对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BDS-GEO-R)探测海面有效波高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检定,并对比分析同期浮标数据。结果表明,北斗反射信号探测海浪结果与浮标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海面浪高的探测精度为10 cm。最终证明了利用北斗反射信号探测海洋浪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反射信号 海风海浪 有效波高 浮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A的低轨卫星定轨与全球精度分析
19
作者 杨玲 吴洋 +1 位作者 仇晓兰 李威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5,共9页
为了满足合成孔径雷达(SAR)等低轨对地观测卫星用户对实时轨道精度空间分异情况的了解需求,设计出一种基于探测、识别和调整(DIA)数据探测法的实时轨道精度研究方法:使用DIA数据探测法进行低轨(LEO)卫星伪距观测数据的粗差探测以减小异... 为了满足合成孔径雷达(SAR)等低轨对地观测卫星用户对实时轨道精度空间分异情况的了解需求,设计出一种基于探测、识别和调整(DIA)数据探测法的实时轨道精度研究方法:使用DIA数据探测法进行低轨(LEO)卫星伪距观测数据的粗差探测以减小异常值对定轨结果的影响,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将全球区域划分为2400个格网,借助高斯混合模型(GMM)对经DIA解算所得轨道精度的地理差异性开展探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广播星历时,DIA方法可使得轨道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东、北、天3个方向上分别由8.327 m、14.007 m、16.552 m降低到6.299 m、11.271 m、12.930 m,使用实时服务(RTS)产品时DIA同样具备有效性;而LEO轨道精度在地理分布上确实存在一定差异,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误差的均值都存在经度方向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切向误差的标准差则在纬度方向上存在条带分布特征,可为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LEO)卫星定轨 探测识别调整(DIA) 异常探测 高斯混合模型(GMM)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伽利略 (GALILEO)计划——一个民用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静 李加洪 《遥感信息》 CSCD 2003年第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伽利略计划 欧洲 g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