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系统GNSS干涉反射测量估计长江巴东水位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昊晟 金双根 +1 位作者 业明达 郭孝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6-692,共7页
水位信息是研究水循环、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近实时、高精度地监测其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水位计测量成本高、范围小,且是相对水位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利用岸边架设的GNSS接收机所获取的信噪比(SNR... 水位信息是研究水循环、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近实时、高精度地监测其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水位计测量成本高、范围小,且是相对水位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利用岸边架设的GNSS接收机所获取的信噪比(SNR)数据估计水位变化,为水位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方法,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近实时等优点.本文利用长江上游巴东多系统GNSS观测站采集30 d的GPS、BDS以及GLONASS系统SNR数据,反演了水位变化,并和水位站进行比对,结果表明GNSS-IR获得厘米级的水位反演精度,RMSE最低为6.43 cm.GPS和GLONASS系统L1频段以及BDS系统B1频段估计结果较好,GLONASS系统L2频段的反演精度低于其他频段.联合不同GNSS系统估计水位变化,提高了GNSS-IR反演水位的时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干涉反射测量 信噪比 水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和MODIS的ENVISAT ASAR数据干涉测量中大气改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宋小刚 李德仁 +2 位作者 单新建 廖明生 程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7-1464,共8页
GPS数据用于改正InSAR中大气延迟误差的方法受GPS站点密度的限制,只利用有限的几个站点所观测到的大气数据来生成干涉图的大气改正图,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利用GPS与MODIS数据的联合使用来生成大气改正图,首先用GPS数据对MODI... GPS数据用于改正InSAR中大气延迟误差的方法受GPS站点密度的限制,只利用有限的几个站点所观测到的大气数据来生成干涉图的大气改正图,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利用GPS与MODIS数据的联合使用来生成大气改正图,首先用GPS数据对MODIS水汽产品进行分块校准,并且对MODIS水汽数据进行了空间结构函数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水汽场的空间分布规律.然后把这种区域水汽场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到Kriging内插法中生成更为合理的水汽图.通过上海地区ENVISAT ASAR数据的实验发现,这种加以改正的GPS和MODIS数据联合改正法不仅可以对长波大气信号有明显的消弱,还能消弱一些短波的大气信号,特别是一些幅度较强的短波信号;经过GPS+MODIS算法改正后,短波信号占优和长波信号占优的两幅差分大气延迟图的整体RMS分别降低了32.74%和38.82%,去除幅度较大.与GPS+ATM(大气传输模型)算法比较,我们发现,在上海地区有限的数据条件下(即研究区域内只有6个GPS点),GPS+MODIS法在大气去除效果或者说大气信号重现能力方面优于GPS+ATM算法.GPS+MODIS算法在捕获短波大气信号方面要比GPS+ATM更有优势,因此也可以改正短波大气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雷达干涉测量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大气改正 天顶湿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接收机反射信号测量水面高度 被引量:38
3
作者 吴继忠 杨荣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138,共4页
给出一种利用单台测量型GPS接收机反射信号测量水面高度的方法。测量型GPS接收机天线对反射信号和直达信号表现出不同的增益特性,使得反射信号与直达信号在振幅上有明显区别,根据信号振幅与信噪比的关系,建立信噪比与垂直反射距离的函... 给出一种利用单台测量型GPS接收机反射信号测量水面高度的方法。测量型GPS接收机天线对反射信号和直达信号表现出不同的增益特性,使得反射信号与直达信号在振幅上有明显区别,根据信号振幅与信噪比的关系,建立信噪比与垂直反射距离的函数模型,并利用Lomb-Scargle谱分析方法进行模型解算。两组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良好观测条件下利用反射信号得到的水面高度的标准偏差为±3 cm,在观测条件较差的海面上也能够获得与验潮仪非常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反射信号 水面高度测量 Lomb—Scargle谱分析 验潮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观测数据提高InSAR干涉测量精度的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遥感信息》 CSCD 2001年第4期8-11,共4页
利用地面 GPS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不同时间地表形变规律和修正中性大气对 In
关键词 GPS 大气延迟 季节性变化 遥感 InSAR干涉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间隔下GNSS-IR海面高度反演方法分析
5
作者 王硕 贺凯飞 +2 位作者 颜舒琳 侯金华 邹宗瑞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1,共10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可使用信噪比数据来反演海平面高度。不同测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数据常用采样间隔不同,不同反演方法的适用性不同,为研究不同采样间隔在不同方法下的反演效果,利用美国SC02站、澳大利亚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可使用信噪比数据来反演海平面高度。不同测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数据常用采样间隔不同,不同反演方法的适用性不同,为研究不同采样间隔在不同方法下的反演效果,利用美国SC02站、澳大利亚SPBY站和非洲东海岸MAYG站GNSS观测数据,采用经典周期图(Lomb-Scargle)、变分模态分解及小波分解3种方法分别处理1、5、15、30 s常用采样间隔的GNSS观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采样间隔和反演精度整体上呈负相关,小波分解法在1、5、15 s采样间隔下反演结果最优,且受采样间隔影响最大;Lomb-Scargle法在30 s采样间隔下最优,其受影响最小;另外S5信号反演结果比S1信号受采样间隔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 信噪比 海平面高度 采样间隔 周期图(Lomb-Scargle)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InSAR测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游新兆 李澍荪 +4 位作者 杨少敏 乔学军 王琪 Tom Logen 杜瑞林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1年第4期58-66,共9页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 - 1与ERS - 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 - 1与ERS - 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 :只要时间跨度不太长 ,在有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干涉图像。结合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工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GPS 地壳形变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官臣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大地测量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以我国近些年在大地测量方面取得的成果为依据,介绍了大地测量的坐标系统的建立、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及其他空间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些文章参考。
关键词 大地测量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 卫星激光测距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结合EMD的GPS-IR水位反演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玉豪 王盼 +1 位作者 张迪 唐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9,共9页
利用法国布雷斯特(Brest)港BRST测站和英国塞文大桥监测系统GNSS双频观测数据,分别在静态和高动态环境下进行GPS-IR水位反演,探究传统GNSS监测系统进行水位反演的可行性与精度.结果表明:L1波段反演精度高于L2波段;在静态场景下,GPS-IR... 利用法国布雷斯特(Brest)港BRST测站和英国塞文大桥监测系统GNSS双频观测数据,分别在静态和高动态环境下进行GPS-IR水位反演,探究传统GNSS监测系统进行水位反演的可行性与精度.结果表明:L1波段反演精度高于L2波段;在静态场景下,GPS-IR水位反演结果与验潮站数据相关系数大于0.98,在高动态场景下,桥梁GPS-IR水位反演精度稍低.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在桥梁复杂环境下GPS-IR水位反演结果的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相比经典方法降低约50%.本文方法提高了GPS-IR技术在不同水域环境下的适用性,在水位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干涉反射测量 信噪比 经验模态分解 水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升降轨对GNSS-IR海面高度反演的影响
9
作者 卢晓鹏 贺凯飞 侯金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3,69,共9页
针对在基于信噪比数据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海面高度反演中,反演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因卫星信号需要连续跟踪的特点,可能导致在低卫星高度角处的升轨与降轨信噪比数据质量不同的问题,探究卫星升降轨对GNSS-IR海面高... 针对在基于信噪比数据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海面高度反演中,反演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因卫星信号需要连续跟踪的特点,可能导致在低卫星高度角处的升轨与降轨信噪比数据质量不同的问题,探究卫星升降轨对GNSS-IR海面高度反演的影响:给出GNSS-IR原理,并分析卫星升降轨影响;然后通过SC02、AT01测站开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卫星升降轨的不同会直接导致信噪比振荡效果不同;降轨数据反演结果明显优于升轨数据;2测站因观测环境与设备不同,升降轨的影响也不同,SC02站降轨数据反演精度比升轨数据提升5 cm以上,AT01站降轨数据反演精度比升轨数据提升3 cm以上。因此,在处理GNSS-IR海面高度多频多模反演数据时,卫星升轨与降轨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 信噪比(SNR) 海面高度 升轨 降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和大气传输模型的InSAR大气改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小刚 李德仁 +2 位作者 单新建 廖明生 程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6-1164,共9页
利用GPS数据改正InSAR大气影响中,GPS站网的低空间密度是限制改正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文中引入大气传输模型(ATM)来考虑大气状态在时间上的演化,并兼顾了风向的估计,把GPS-ZWD(GPS湿延迟)时间序列观测值转换为空间上分布比较稠密的GPS-... 利用GPS数据改正InSAR大气影响中,GPS站网的低空间密度是限制改正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文中引入大气传输模型(ATM)来考虑大气状态在时间上的演化,并兼顾了风向的估计,把GPS-ZWD(GPS湿延迟)时间序列观测值转换为空间上分布比较稠密的GPS-ZWD网络,然后利用该稠密网络在空间上内插产生水汽延迟图,来更好地模拟InSAR影像获取时刻的水汽场,提高大气改正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地区有限的数据条件下(即只有6个GPS点的情况下),GPS+ATM算法在重现大气信号能力方面比单纯的使用影像获取时刻的GPS-ZWD数据要强,并且其对长波的大气误差去除更明显;用来做实验的三幅差分干涉图中,GPS+ATM算法对两幅以长波信号为主的干涉图中的大气影响分别降低了21.7%和22.6%,比仅使用SAR过境时刻GPS-ZWD数据时的结果分别改进了4.5%和8.7%.而对以短波信号为主的干涉图没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雷达干涉测量 大气传输模型 大气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InSAR数据融合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焦明连 蒋廷臣 《海洋测绘》 2008年第4期8-10,共3页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集成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GPS和InSAR两种技术融合的可行性,论述了GPS-InSAR融合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地表形变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BI与GPS地心坐标的精度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荣敏 孙付平 《海洋测绘》 2007年第5期11-13,共3页
为了评价GPS与VLBI这两种空间技术测定的地心坐标的真正实现精度,选择使用它们的并置站坐标数据,在进行了历元改正和偏心改正后,计算了这两种技术实现的参考架的转换参数,并分析了它们坐标不符值的中误差,得出GPS与VLBI这两种技术实现... 为了评价GPS与VLBI这两种空间技术测定的地心坐标的真正实现精度,选择使用它们的并置站坐标数据,在进行了历元改正和偏心改正后,计算了这两种技术实现的参考架的转换参数,并分析了它们坐标不符值的中误差,得出GPS与VLBI这两种技术实现的参考架的外符合精度在1cm之内,表明了GPS与VLBI这两种技术测定的地心坐标精度已经达到毫米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地心坐标 标称精度 外符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要素大气延迟改正的InSAR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严萍 王勇 张立辉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1,共4页
同区域不同期SAR数据时间的大气延迟差异是影响SAR干涉测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北京主城区作为研究区域,综合地形和气象要素,将BP神经网络技术用于GPS对流层延迟内插,并用于InSAR大气延迟改正研究。实验证明,经与GPS沉降量相比较,该方... 同区域不同期SAR数据时间的大气延迟差异是影响SAR干涉测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北京主城区作为研究区域,综合地形和气象要素,将BP神经网络技术用于GPS对流层延迟内插,并用于InSAR大气延迟改正研究。实验证明,经与GPS沉降量相比较,该方法优于克里金插值法,大气延迟双差改正结果用于InSAR大气效应改善,可有效提高InSAR处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全球定位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SG VLBI实验与结果
14
作者 王广利 李金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239-243,共5页
199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N)的可达德空间飞行中心(GSFC)组织实施了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PSG)的7次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实验。共有7个台站参加了这些实验,它们是上海佘山站、新疆乌鲁木... 199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N)的可达德空间飞行中心(GSFC)组织实施了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PSG)的7次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实验。共有7个台站参加了这些实验,它们是上海佘山站、新疆乌鲁木齐站、美国阿拉斯加的基尔克瑞克(Gilcreek)站、日本的鹿岛(Kashima)和筑波(Tsukuba)站、澳大利亚的霍巴特(Hobart)站、夏威夷的克奇(Kokee)站。本文介绍了这些观测的相关处理和数据分析情况。通过将这些VLBI预测数据与1979年以来的全球VLBI资料的综合解算表明APSG和VLBI预测结果与历史上的其他VLBI实验的观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我们也估计了亚太地区的VLBI台站的运动以及基线变化。基线长度从1900km到11000km不等,测量精度达到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G VLBI 板块运动 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IR双频数据融合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荆丽丽 杨磊 +3 位作者 汉牟田 洪学宝 孙波 梁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8-1255,共8页
目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NSS-IR)土壤湿度反演研究仅针对单一频点展开,提出用熵值法将2个频点数据进行融合以改进土壤湿度反演精度。首先,利用频谱分析法分别解析出各频点的信噪比(SNR)序列的振荡频率,计算出对应的等效... 目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NSS-IR)土壤湿度反演研究仅针对单一频点展开,提出用熵值法将2个频点数据进行融合以改进土壤湿度反演精度。首先,利用频谱分析法分别解析出各频点的信噪比(SNR)序列的振荡频率,计算出对应的等效天线高度,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各频点信噪比序列相位;然后,通过熵值法进行2个频点的相位观测量融合;最后,利用融合结果与实测土壤湿度建立经验模型,实现土壤湿度反演。利用地基观测实验获得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L1和L2信噪比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L1和L2双频融合反演结果平均标准差为0. 6%,比L1单频反演结果提高64. 73%,比L2单频反演结果提高32. 12%;均方根误差为0. 37%,比L1频点降低72. 8%,比L2频点降低7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NSS-IR) 土壤湿度反演 双频数据融合 熵值法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滑坡灾害的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东霖 葛伟鹏 +1 位作者 魏聪敏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7-614,635,共9页
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尤其是西部地区,滑坡的隐蔽性强且危害巨大,对其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传统的人工排查、大地测量等手段在山区难以开展且耗时耗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新兴的遥感测量手段,可以更... 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尤其是西部地区,滑坡的隐蔽性强且危害巨大,对其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传统的人工排查、大地测量等手段在山区难以开展且耗时耗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新兴的遥感测量手段,可以更精确、高效地进行大范围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以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为研究区,采用永久散射体InSAR技术对覆盖该区域的111景Sentinel-1 C-SAR数据进行处理,并使用GPS数据进行趋势改正,获取研究区2014年10月—2019年12月间视距向形变场及形变特征,成功识别出1处位于永靖县的滑坡隐患区。该区的规模和量级均大于永靖县黑方台滑坡区,且未被前人提及,具有较大危险性。将InSAR结果与投影到视距向的GPS结果及前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PS-InSAR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历史强震资料、实地考察及时间序列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隐患区可能与1125年兰州M7.0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有关。本研究可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滑坡灾害隐患识别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哨兵1号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卫星信号信噪比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志剑 王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裸土区域表层土壤湿度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NSS-IR)遥感,提出1种利用GPS卫星信号信噪比数据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建立振幅、相位、频率观测量与土壤湿度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振幅观测量取对数作非线... 为了进一步研究裸土区域表层土壤湿度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GNSS-IR)遥感,提出1种利用GPS卫星信号信噪比数据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建立振幅、相位、频率观测量与土壤湿度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振幅观测量取对数作非线性变换,以提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原位数据,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为2.43%;非线性变换后平均均方根误差为1.23%,比线性变换前降低4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信号干涉测量 信噪比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