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GNPS-分子网络技术快速发掘天然除草剂aspterric acid类似物
1
作者 陈敏 缪莉 张立奎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7,共8页
传统的天然产物研究缺乏有效的导向分离技术,导致分离的盲目性、随机性和重复性,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资源。该实验将“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前沿科研成果与新技术相结合,设计大学生创新综合实验。以“Global Natural Products Social Molec... 传统的天然产物研究缺乏有效的导向分离技术,导致分离的盲目性、随机性和重复性,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资源。该实验将“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前沿科研成果与新技术相结合,设计大学生创新综合实验。以“Global Natural Products Social Molecular Networking(GNPS)-分子网络”技术为指导,从海洋真菌Penicillium javanicum HK1-22发酵产物中靶向发掘天然除草剂aspterric acid类似物。实验内容包括真菌的发酵与提取、产物的液质联用(LC-MS/MS)测试、分子网络构建与结构预测,以及化合物的导向分离与结构表征。该实验采用GNPS-分子网络可视化技术,帮助学生直观“看到”待分离的靶标化合物,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化学 导向分离 分子网络 GNPS平台 天然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分子网络在天然产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覃舒然 刘海翠 +1 位作者 李大山 王文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978-1987,共10页
质谱分子网络(molecular networking)常用于新颖天然产物发现及鉴定、药物代谢及药物研发等研究。目前,分子网络能够将具有相似二级质谱的化合物连接成簇,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综述将简单介绍分子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构建... 质谱分子网络(molecular networking)常用于新颖天然产物发现及鉴定、药物代谢及药物研发等研究。目前,分子网络能够将具有相似二级质谱的化合物连接成簇,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综述将简单介绍分子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构建分子网络的步骤,以及从化合物的鉴定及发现;鉴定天然产物的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分离与制备;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五个方面对分子网络的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分子网络 天然产物 代谢产物 化学成分 结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联和GNPS技术对凤凰雪茶的化学成分分析
3
作者 吴娟 龚友兰 +4 位作者 滕建裕 王雅静 冯敏 周思倩 龙红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4-1498,共15页
凤凰雪茶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具有较大的应用开发价值,本研究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联... 凤凰雪茶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具有较大的应用开发价值,本研究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联和全球天然产物交互分子网络(global natural products social molecular networking,GNPS)技术对凤凰雪茶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通过软件分析、数据库匹配、对照品比对等鉴别出相应化合物,并根据MS/MS碎片的相似性创建分子网络。从凤凰雪茶中共鉴定出58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33个黄酮类、11个酚类、4个生物碱类、3个三萜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原儿茶酸-4-葡萄糖苷、杨梅素-3-芸香糖苷、积雪草酸等32个化合物首次在葡萄科蛇葡萄属得到鉴定,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类别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以及黄酮类网络节点的关联分析。本研究运用液质联用结合GNPS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对凤凰雪茶的成分的系统性分析,为其探究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雪茶 全球天然产物交互分子网络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裂解规律 黄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中phenylspirodrimane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荣小婷 何文妮 +5 位作者 郭哲 李鑫鑫 王璐 高坤 余利岩 张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348-1356,共9页
本论文以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为研究对象,对其phenylspirodrimane(PSM)类化合物进行化学分离并评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采用OSMAC(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技术对菌株CPCC 401591发酵培养基优化,并结合LC-M... 本论文以葡萄穗霉属真菌Stachybotrys sp.CPCC 401591为研究对象,对其phenylspirodrimane(PSM)类化合物进行化学分离并评价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采用OSMAC(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技术对菌株CPCC 401591发酵培养基优化,并结合LC-MS/MS质谱分子网络分析、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目标菌株CPCC 401591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相,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结合质谱、核磁波谱数据、钼试剂诱导圆二色谱(CD)以及文献检索比对,共分离获得8个PSM类单体化合物。同时,采用CCK-8比色法对化合物1~8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8均为聚酮来源杂萜分子,分别为chartarlactam H(1)、chartarlactam F(2)、stachybotrin(3)、chartarlactam K(4)、stachybotrylactam(5)、F1839-A(6)、Mer-VGF724B(7)、3α-hydroxyl-N-isopropyl carboxyl-phenylspirodrimane(8)。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具有较好的抑瘤活性。本研究丰富了该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也为从葡萄穗霉属类真菌中发现更多的抗肿瘤活性分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穗霉属 天然产物分子网络分析 phenylspirodrimane 抗肿瘤活性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