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看实现全球善治的可能维度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李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44,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维治理协调并进的理念支撑和实践路径,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内涵与新价值。就经...
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维治理协调并进的理念支撑和实践路径,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内涵与新价值。就经济治理维度而言,中国减贫事业的伟大成就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对实现全球经济善治的减贫事业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就政治治理维度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就文化治理维度而言,以文明互鉴、文化融通为核心的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有助于夯实全球善治的共识基础。就社会治理维度而言,多边开发机构和国际合作平台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了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助力全球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就生态治理维度而言,通过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基石,中国不仅成功推动自身发展转型,而且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国际合作,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切实的生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球
治
理
全球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的理论来源及其理想形态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贞晔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7,共13页
全球治理在很大意义上因应国家治理的外部性而生。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在当今时代互动互融,相互贯通,已形成一种“整体性治理”。人类对二者互动的认识,远溯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初的各种思想先声,近察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全球治理与...
全球治理在很大意义上因应国家治理的外部性而生。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在当今时代互动互融,相互贯通,已形成一种“整体性治理”。人类对二者互动的认识,远溯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初的各种思想先声,近察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思潮的涌动,都始终围绕着国家治理的外部性与克服这种外部性的理想世界设计而展开。追溯了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关系的思想源流,对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的理想形态进行剖析,这种理想形态主要体现为: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相互促进;全球法治与国家法治的有效互动是治理互动的主要方式;全球有效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是两者互动达至善治的根本保障;全球责任与主权责任是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走向整体善治的动力源泉;超国家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走向整体善治的理想载体和现实诉求。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互动也存在被强势国家异化为一己之利的可能,因而需要我们警惕和反思。今天的中国可以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进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良性互动,积极挖掘中国国家治理的潜力,以自身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经验和理念,积极塑造21世纪的全球治理秩序,不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治
理
国家
治
理
全球善治
整体性
治
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看实现全球善治的可能维度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李力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4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的中国制度优势研究”(项目编号:20VSZ007)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维治理协调并进的理念支撑和实践路径,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内涵与新价值。就经济治理维度而言,中国减贫事业的伟大成就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对实现全球经济善治的减贫事业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就政治治理维度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就文化治理维度而言,以文明互鉴、文化融通为核心的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有助于夯实全球善治的共识基础。就社会治理维度而言,多边开发机构和国际合作平台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了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助力全球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就生态治理维度而言,通过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基石,中国不仅成功推动自身发展转型,而且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国际合作,为实现全球善治提供切实的生态保障。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球
治
理
全球善治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的理论来源及其理想形态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贞晔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7,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变局下全球化进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21&ZD173)。
文摘
全球治理在很大意义上因应国家治理的外部性而生。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在当今时代互动互融,相互贯通,已形成一种“整体性治理”。人类对二者互动的认识,远溯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初的各种思想先声,近察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思潮的涌动,都始终围绕着国家治理的外部性与克服这种外部性的理想世界设计而展开。追溯了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关系的思想源流,对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的理想形态进行剖析,这种理想形态主要体现为: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相互促进;全球法治与国家法治的有效互动是治理互动的主要方式;全球有效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是两者互动达至善治的根本保障;全球责任与主权责任是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走向整体善治的动力源泉;超国家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走向整体善治的理想载体和现实诉求。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互动也存在被强势国家异化为一己之利的可能,因而需要我们警惕和反思。今天的中国可以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进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良性互动,积极挖掘中国国家治理的潜力,以自身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经验和理念,积极塑造21世纪的全球治理秩序,不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
全球
治
理
国家
治
理
全球善治
整体性
治
理
Keywords
global governance
state governance
goodness global governance
holistic governance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看实现全球善治的可能维度
熊李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的理论来源及其理想形态
刘贞晔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