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结构转换与全球化风险——基于“常人世界”的生活实践范式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和生 刘凯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60,177,共10页
消费全球化的讨论历来多聚焦在国家战略、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等宏观维度,有所忽视“普通人”生活世界内微观行动表征之于消费结构转换的作用。伴随全球化进程与人们“常识性”消费实践关联程度加深,刺激我国消费升级动向包括民众“一元... 消费全球化的讨论历来多聚焦在国家战略、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等宏观维度,有所忽视“普通人”生活世界内微观行动表征之于消费结构转换的作用。伴随全球化进程与人们“常识性”消费实践关联程度加深,刺激我国消费升级动向包括民众“一元”到“三元”消费模式内涵进阶、消费场域由区域性人格化向全球性市场化扩容、混合消费品“进场”渠道多元拓展以及国际商品“锚定效应”倒逼本土品牌自我追赶。反观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也带来诸如生活方式“虚无”等质化、消费主义“庇护”载体软性渗透、空间正义对抗诱发阶层消费“裂痕”和消费者维权“定位”陷于失范等风险。这就需要我国尽快从全球化的“被定制者”走向“消费自觉”的践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全球化风险 常人世界 生活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全球化风险的实践理性路径:黑格尔与马克思
2
作者 叔贵峰 武晓亮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个新的全球化风险期,而风险的始作俑者依旧是西方现代性文明主导下的资本逻辑,它仍没有超出黑格尔和马克思实践理性对资本“虚幻共同体”的批判视域。黑格尔和马克思均深刻地意识到,人类未来文明形态必须符合人性自由...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个新的全球化风险期,而风险的始作俑者依旧是西方现代性文明主导下的资本逻辑,它仍没有超出黑格尔和马克思实践理性对资本“虚幻共同体”的批判视域。黑格尔和马克思均深刻地意识到,人类未来文明形态必须符合人性自由发展的内在需要,由完善人性而达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是“理想型”人类文明形态的根基。为此,黑格尔提供了符合理念的伦理实践理性超越路径,马克思提供了符合人性对象化生产的实践理性超越路径。现如今人类未来文明形态尚未走出资本逻辑全球化的阴影,因此,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给人类指出的实践理性“救赎”路径仍具反思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风险 马克思 黑格尔 破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全球化改变了什么?——经济增长和财政金融政策的逻辑
3
作者 刘尚希 李成威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经济金融化的背景下,资产估值稳定性与金融风险密切关联。当资产估值不稳,则预示着潜在的金融风险。如果对潜在的金融风险不进行宏观管理,金融风险就会转化为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这解释了为什么全球经... 在经济金融化的背景下,资产估值稳定性与金融风险密切关联。当资产估值不稳,则预示着潜在的金融风险。如果对潜在的金融风险不进行宏观管理,金融风险就会转化为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这解释了为什么全球经济出现台阶式下行的趋势。要避免经济衰退,关键是稳定全社会的资产估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宏观风险,遏制风险通过宏观资产负债表传导扩散,防范微观风险系统化、宏观化、公共化和全球化。从长期来看,防范和化解宏观风险有两条路径:一是推进结构性改革;二是推动全球风险分配格局调整。从短期来看,资产估值的急剧波动是经济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这就需要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快速修复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以稳定资产估值,避免风险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全球化 金融风险 资产负债表关联 财政金融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全球化浪潮下“全球风险社会”的治理困境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17
4
作者 曹帅 许开轶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4,共6页
自全球化进程以来,全球社会就伴随着风险,随着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与深度发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互交织碰撞,全球社会的风险程度进一步加深,"全球风险社会"治理也面临更多新挑战,主要是大国霸权加大了"全球风险社会"... 自全球化进程以来,全球社会就伴随着风险,随着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与深度发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互交织碰撞,全球社会的风险程度进一步加深,"全球风险社会"治理也面临更多新挑战,主要是大国霸权加大了"全球风险社会"治理的难度,碎片化治理机制导致"全球风险社会"治理缺乏成效,民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导致全球集体行动困难。中国以新全球化推动"全球风险社会"治理,加强制度供给,消除"全球风险社会"治理赤字,增强"全球风险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合力,积极推动了"全球风险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风险社会” 治理困境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能源安全:人类本体性存在与发展的安全意识转向
5
作者 刘宽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以气候、能源风险为主的全球化风险时代,气候、能源风险现象表征出"脱域性"的样态,生成了全球性的人造风险,使人的本体性存在走向了风险性存在,人类本体性存在的不安全样态开始生成。为了保障人类存在...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以气候、能源风险为主的全球化风险时代,气候、能源风险现象表征出"脱域性"的样态,生成了全球性的人造风险,使人的本体性存在走向了风险性存在,人类本体性存在的不安全样态开始生成。为了保障人类存在的安全,实践低碳能源安全的路径成为现时代人类规避、防控气候、能源风险的主要手段,它体现了人之主体性能力的延伸以及现时代的安全意识转向。这一思路具有安全建构主义的价值意蕴,表征出安全文化的人本功能和整合功能,其诉求旨趣在于,通过发展观更新、制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社会实践手段,走低碳经济之路,以缓解全球性风险的扩张,改善人的风险性存在,从而保障人类自身本体性存在与发展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的气候、能源风险 脱域性 低碳能源安全 安全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