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再分析资料确定的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差异性
1
作者 冷文楠 毛文茜 +2 位作者 黄颖 郭燕玲 张文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1,共9页
利用1980年1月-2010年12月全球无线电探空数据集(IGRA)计算的大气边界层高度(PBL),对CFSR、CERA-20C、ERA-interim和MERRA2再分析资料确定的PBL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4种再分析资料分析的PBL的空间分布特征与IGRA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 利用1980年1月-2010年12月全球无线电探空数据集(IGRA)计算的大气边界层高度(PBL),对CFSR、CERA-20C、ERA-interim和MERRA2再分析资料确定的PBL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4种再分析资料分析的PBL的空间分布特征与IGRA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再分析资料确定的PBL数值低于IGRA的计算结果;4种再分析资料与IGRA计算的PBL误差值较小的区域都位于00:00和12:00的对流边界层发展稳定期,且误差主要集中于-40%~-60%.其中MERRA2资料的计算结果误差整体较小,与IGRA的结果最接近, CFSR和ERA-interim的计算结果次之, CERA-20C的计算结果误差最大. 4种再分析资料确定的PBL与IGRA的结果在0°~60°E的欧亚大陆上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而00:00的CFSR和12:00的ERA-interim的结果与IGRA的计算结果相关性优于其他再分析资料的计算结果 .大气边界层发展充分时再分析资料对PBL的判定不确定性较小,与IGRA计算的PBL误差小,相关性强;大气边界层发展期或衰退期,结果反之.研究PBL的空间分布特征时, MERRA2资料与IGRA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PBL长期变化特征时, CFSR和ERA-interim的计算结果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线电探空数据集 分析资料 大气边界层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日θ_e平均廓线特征 被引量:26
2
作者 廖晓农 王华 +1 位作者 石增云 杨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5-37,共3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北京地区 1 999~ 2 0 0 3年 7~ 8月出现的 2 4个雷暴大风日相当位温θe 的平均廓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对流层底层有一个θe 的极大值 ,在对流层中层 ( 50 0~ 6 6 0hPa)θe 达到其极小值。
关键词 雷暴大风 线 对流层 NCEP分析资料 北京地区 线特征 平均 极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NCEP资料对风云二号C星热红外通道绝对辐射定标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童进军 张勇 +5 位作者 胡博 邱康睦 许健民 张玉香 戎志国 巴秀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7-341,388,共6页
为了分析大气廓线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对风云二号C星(FY-2C)热红外通道定标的影响,分别利用2005年6月25日青海湖场地定标试验的实际探空数据和对应时刻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再分析大气廓线资料(简称NCEP资料)对FY-2C热红外... 为了分析大气廓线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对风云二号C星(FY-2C)热红外通道定标的影响,分别利用2005年6月25日青海湖场地定标试验的实际探空数据和对应时刻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再分析大气廓线资料(简称NCEP资料)对FY-2C热红外通道进行定标计算,两种方法定标结果一致.利用2003年8月的14次青海湖实际探空数据和对应时刻的NCEP资料进行FY-2C热红外通道入瞳辐亮度和亮温的对比计算,利用辐射传输计算软件(MODTRAN 3.7)进行大气廓线对FY-2C热红外通道入瞳辐亮度和亮温的敏感性试验.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青海湖地区,NCEP资料可用于FY-2C热红外通道的辐射定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再分析大气廓线资料 大气线 风云2号C星热红外通道 绝对辐射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庄世宇 赵声蓉 姚明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1-192,共12页
该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分析了1998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异特征和机理。与多年平均相比,1998年夏季副高总体偏强、偏西。副高的南北进退出现显著异常,尤其是7月中旬,副高突然大幅度南撤,南撤后,副高偏南维持至8月... 该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分析了1998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异特征和机理。与多年平均相比,1998年夏季副高总体偏强、偏西。副高的南北进退出现显著异常,尤其是7月中旬,副高突然大幅度南撤,南撤后,副高偏南维持至8月初,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出现“二度梅”。副高南撤现象从副高带的东部开始,逐渐西传。分析表明副高的异常变化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调整的结果,其中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异常变化对副高南撤起着重要的作用,急流位置和强度的变化及伴随的入口区和出口区次级环流和不稳定均有利于副高在7月中旬南撤和南撤后偏南维持。T106L19全球谱模式的敏感性数值试验表明,高度场对急流减弱的响应与观测分析结果一致。热源和水汽汇分析、OLR分析以及热源与位势高度场SVD分析均表明在副高南撤前,热带季风区非绝热加热显著减弱;这一结果有利于副高偏南维持;经圈环流的分析结果也与此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1998年 变异分析 夏季 NCEP分析资料 副热带西风急流 大气环流异常 异常变化 分析结果 长江中下游 全球谱模式 SVD分析 位势高度场 非绝热加热 资料分析 次级环流 数值试验 LR分析 经圈环流 副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海表风场资料在舟山群岛近海的性能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紫薇 赵帅康 +1 位作者 魏笑然 白晔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8-537,共10页
再分析风场资料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舟山群岛海域可再生能源评估、海洋灾害预防决策以及港口运维和船舶运输等涉海发展领域,然而不同业务机构所提供的再分析数据在舟山近海的性能表现不一,严重阻碍了此类数据的有效应用。基于2018年全年单... 再分析风场资料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舟山群岛海域可再生能源评估、海洋灾害预防决策以及港口运维和船舶运输等涉海发展领域,然而不同业务机构所提供的再分析数据在舟山近海的性能表现不一,严重阻碍了此类数据的有效应用。基于2018年全年单点浮标观测资料,综合评价了舟山群岛近海面(10 m)风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利用误差分析和风玫瑰图等统计工具对6种主流海表风场再分析资料,包括: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the 5th generation ECMWF atmospheric reanalysis,ERA5)、NECP第二版全球高分辨率再分析数据(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CFSv2)、美国宇航局物理海洋学分布存档中心的多卫星融合资料(cross-calibrated multi-platform,CCMP)、日本55年再分析数据(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JRA-55)、第二版现代研究与应用回顾性分析数据(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MERRA-2)和ECMWF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再分析数据(the 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CAMS)在时间变化特征上进行了对比与评估。研究表明:在综合性能方面,ERA5对风场的再现能力最优,其次为JRA-55;在要素可信度方面,ERA5对风速的再现情况相对较优,而CFSv2的风向再现情况较好;风场产品在不同季节的模拟能力有所差异;不同风场产品在不同风速区间的重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全年风向分布方面,各再分析资料都存在显著的东向偏差。研究结果为不同应用场景下风场资料的选取提供评估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舟山群岛近海的高精度长周期风场数据产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分析数据 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第二版全球高分辨率分析数据 美国宇航局物理海洋学分布存档中心的多卫星融合资料 日本55年分析数据 第二版现代研究与应用回顾性分析数据 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分析数据 风场 舟山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5应用于区域对流层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瑞辉 袁运斌 张红星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29-37,共9页
针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全球气候再分析资料数据集(ERA5),应用到区域对流层研究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的问题,采用基于气象要素的检核方案,利用地面实测气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与同期ERA5资料,实验分析了利用E... 针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全球气候再分析资料数据集(ERA5),应用到区域对流层研究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的问题,采用基于气象要素的检核方案,利用地面实测气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与同期ERA5资料,实验分析了利用ERA5计算气象要素、天顶对流层延迟(ZTD)的精度,并比较了不同插值方法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ERA5提取的气象要素及ZTD具有较高精度,气压、气温、相对湿度与ZTD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0.922 hPa、1.803 K、10.346%、18.500 mm,气象要素提取值可代替实测值用于该区域对流层研究;气压与气温误差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特征;不同插值方案下的气象要素提取结果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对流层延迟 大气分析资料 气象要素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