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煤制氢CCUS技术改造的碳足迹评估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贤 许毛 +3 位作者 徐冬 仲平 彭雪婷 樊静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共11页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热值、来源广的新型能源,已被广泛认为是全球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能量载体。目前其他制氢工艺在技术和成本方面仍受制约,煤制氢将是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氢源,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低...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热值、来源广的新型能源,已被广泛认为是全球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能量载体。目前其他制氢工艺在技术和成本方面仍受制约,煤制氢将是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氢源,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低碳煤制氢的关键技术选择。考虑到CCUS技术的额外能耗和碳捕集的不完全性等特点,煤制氢CCUS技术全流程仍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碳排放,但相关评估较少。文章从全流程分析的角度评估和比较煤制氢CCUS技术改造的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制氢全流程碳足迹为17.47~29.78 kg CO_(2)/kg H_(2),CCUS技术改造后,碳足迹可降至2.17~8.91 kg CO_(2)/kg H_(2);②从全流程角度看,CCUS技术对煤制氢的减排贡献约为80.6%;③煤制氢能源转化效率及CCUS技术额外能耗是影响煤制氢碳足迹的关键因素。未来应加强煤制氢CCUS技术改造的研发和推广,以降低CCUS能耗并进一步提高煤制氢的能源效率。研究结论为中国低碳化氢能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对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氢 碳足迹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全流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发展水平结构性测度方法与应用
2
作者 张丹宁 候现前 李军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87,共4页
针对现有评价方法鲜少关注于对产业发展模式和机制进行"结构性"研究的现状,文章在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和集结模型这三个关键评价流程中引入多维度视角,提出了全流程多维系统评价模型,旨在明晰待测度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探寻其... 针对现有评价方法鲜少关注于对产业发展模式和机制进行"结构性"研究的现状,文章在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和集结模型这三个关键评价流程中引入多维度视角,提出了全流程多维系统评价模型,旨在明晰待测度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探寻其发展模式和运行机理。最后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水平 流程多维系统评价模型 结构性测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