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MS与全流稀释系统试验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波 唐新华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0年第2期14-15,19,共3页
在轻型车排放试验室内,同时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PEMS)和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测量轻型乘用车排气污染物,通过对比排气污染物累积和瞬态测量结果,对比两种排放设备的差异。
关键词 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 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 排放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程动力学参数的PEMS与CVS的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明 徐桂金 姚大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7期29-33,49,共6页
为了研究Ⅰ型试验中不同污染物排放特性,使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与全流稀释系统(CVS),分析污染物排放因子与车辆的行程动力学参数、车速、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变化。结果表明,相对正加速度(RPA)与v·apos[95](速度与大于0.1 m/... 为了研究Ⅰ型试验中不同污染物排放特性,使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与全流稀释系统(CVS),分析污染物排放因子与车辆的行程动力学参数、车速、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变化。结果表明,相对正加速度(RPA)与v·apos[95](速度与大于0.1 m/s^(2)正加速度的乘积的第95百分位)呈反比关系,CO、NOX、CO_(2)、PN排放因子均在低速段最高,CVS与PEMS采集数据趋势基本相同。汽车在加速阶段污染物排放显著增加,减速阶段污染物排放较少,对排放影响也较小,在v≤30 km/h,a≥0.8 m/s^(2)的情况下排放因子达到峰值。由于设备连接及进气方式的不同,使得CVS与PEMS的数值存在差异,但2套设备可同时用于试验以提高测试精度,因此本研究对Ⅰ型试验排放特性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 全流稀释系统 行程动力学参数 排放因子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用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及固态PM_(2.5)数量排放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志远 磨文浩 +2 位作者 宋博 谭丕强 楼狄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6-1432,共7页
利用法规认证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以及满足精度要求的颗粒物排放分析系统,运行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推荐的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CCBC),分析了在用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以及在用国Ⅲ柴油... 利用法规认证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以及满足精度要求的颗粒物排放分析系统,运行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推荐的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CCBC),分析了在用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以及在用国Ⅲ柴油公交车进行DOC(氧化催化转化器)+CDPF(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改造后的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数量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排放因子分别为63.77、63.20和14.42 mg/km,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3.87×1013、3.10×1013和2.77×1013km-1.与国Ⅲ柴油公交车相比,国Ⅳ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分别降低了1%和20%;国Ⅴ柴油公交车分别降低了77%和28%;进行DOC+CDPF改造的国Ⅲ公交车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颗粒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1.78 mg/km和3.19×1011km-1,比未改造前分别降低了97%和99%.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的低速(0-21.8km/h)、中低速(0-37.5 km/h)、中高速(0-51.7 km/h)和高速(0-60.0 km/h)4类行驶工况中,低速行驶工况的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最高,约是整个循环的2倍;在加速、匀速、减速、怠速4种行驶模式中,加速行驶模式产生的固态PM2.5单位时间排放量最高,其分别为减速和怠速行驶模式下的10和6倍.研究显示,提高柴油公交车的平均车速,降低加速行驶比例有利于降低其颗粒物排放;DOC+CDPF可显著降低国Ⅲ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公交车 颗粒物质量 固态PM2.5数量 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