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棉花全汁发酵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张钟 黄冬玲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4期154-157,共4页
以木棉花为原料,采用全汁发酵技术,开发出新型木棉花发酵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木棉花酒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含糖量和酿酒酵母的接种量进行了优化,通过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发酵条件的最佳组合。通过试验得到的最佳发酵... 以木棉花为原料,采用全汁发酵技术,开发出新型木棉花发酵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木棉花酒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含糖量和酿酒酵母的接种量进行了优化,通过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发酵条件的最佳组合。通过试验得到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最佳时间5d,发酵温度25℃,酵母接种量0.2%,糖的含量15%;4因素的显著影响程度为含糖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接种量。最终得到的成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均满足国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花酒 全汁发酵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汁干青梅酒研究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卫平 涂瑾 +4 位作者 颜贤仔 董开发 李淑珍 唐仕福 易斯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03-506,共4页
研究了全汁发酵酿制干青梅酒的工艺条件 ,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 ,确定了各因素对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发酵前用K2 C4 H4 O6+CaCO3 混合降酸至 0 .6 %~ 0 .8% ,调整外观糖度在 2 0 %~ 2 2 % ,用10 0mg/L的SO2 来抑菌和护色 ,在 ... 研究了全汁发酵酿制干青梅酒的工艺条件 ,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 ,确定了各因素对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发酵前用K2 C4 H4 O6+CaCO3 混合降酸至 0 .6 %~ 0 .8% ,调整外观糖度在 2 0 %~ 2 2 % ,用10 0mg/L的SO2 来抑菌和护色 ,在 2 4℃条件下发酵酿成的干青梅酒具有良好的色、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青梅酒 全汁发酵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果酒发酵中甲醇与高级醇变化规律的研究
3
作者 冶明珠 白羽嘉 +5 位作者 李和旭 方强 蒋艺轩 肖寒睿 王强通 冯作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年第18期99-108,共10页
该研究以新疆骏枣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发酵过程中红枣果酒甲醇及高级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红枣酒发酵过程中,采用不同发酵方式(全果发酵与全汁发酵)、添加不同果胶酶以及控制不同发酵温度时,其甲醇含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该研究以新疆骏枣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发酵过程中红枣果酒甲醇及高级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红枣酒发酵过程中,采用不同发酵方式(全果发酵与全汁发酵)、添加不同果胶酶以及控制不同发酵温度时,其甲醇含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高级醇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红枣发酵醪液经酶解后,原果胶、果胶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发酵后红枣酒中酒精度、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黄酮含量均有较明显的变化。不同果胶酶酶解后,添加EX果胶酶(0.2 g/L)红枣发酵醪液原果胶含量最低,为0.62%,可溶性果胶含量为0.42%;发酵温度控制在24℃,发酵后红枣酒酒精度为12.45%vo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还原糖含量为5.8 g/L,总酸含量为5.67 g/L,总酚含量为956.52 mg/L、总黄酮含量为0.475 mg/mL。全果发酵高级醇含量明显高于全汁发酵,发酵温度越高,高级醇生成含量越多,不同品种果胶酶对红枣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生成含量无明显影响。因此,采用全汁发酵方式、添加EX果胶酶、发酵温度控制为24℃,发酵11 d后红枣酒甲醇含量最低,为366.44 mg/L,研究结果有利于发酵过程中甲醇含量的控制,并提高了红枣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酒 甲醇 高级醇 全汁发酵 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白兰地的研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单扬 何建新 谭斌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0年第4期21-22,共2页
采用柑桔原料 ,经全汁发酵、蒸馏等工艺酿制高档柑桔白兰地酒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 ,并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
关键词 柑桔 全汁发酵 蒸馏 产品质量标准 白兰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园牌山楂酒
5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2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研制 发酵 晋园牌山楂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