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辛酸钠与三甲胺及三乙胺盐酸盐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国玺 贺绍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共3页
测定了全氟辛酸钠-三甲胺盐酸盐及三乙胺盐酸盐混合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自表面张力曲线研究了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无表面活性的有机铵盐的加入,可大大提高全氟辛酸钠的表面活性,对此类混合体系的表面吸附计算及胶团形成结... 测定了全氟辛酸钠-三甲胺盐酸盐及三乙胺盐酸盐混合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自表面张力曲线研究了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无表面活性的有机铵盐的加入,可大大提高全氟辛酸钠的表面活性,对此类混合体系的表面吸附计算及胶团形成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钠 三甲胺 三乙胺盐酸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氟醇对全氟辛酸钠表面活性及胶团反离子结合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丁慧君 戴庆红 +1 位作者 张兰辉 赵国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4-60,共7页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的是混合表面活性剂,迄今有关碳氟醇/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研究仍很少。胶团反离子结合度对于研究胶团形成热力学、胶团电化学模型处理以及了解胶团结构是一个重要参数。在研究十烷基硫酸钠/醇混合体系时发...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的是混合表面活性剂,迄今有关碳氟醇/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研究仍很少。胶团反离子结合度对于研究胶团形成热力学、胶团电化学模型处理以及了解胶团结构是一个重要参数。在研究十烷基硫酸钠/醇混合体系时发现,一方面碳氟醇C_3F_7CH_2OH和碳氢链醇C_6H_(13)OH一样都能增加十烷基硫酸钠(C_(10)H_(21)SO_4Na,简作C_(10)SNa)的表面活性,另一方面两者对C_(10)H_(21)SO_4Na溶液的胶团反离子结合度的影响却正好相反。为了进一步探讨碳氟醇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本文用表面张力法、电导法、电动势法研究了C_7F_(15)COONa/C_3F_7CH_2OH混合溶液的表面与胶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氟醇 表面活性剂 全氟辛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碳氟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溶致液晶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成松 李干佐 +1 位作者 沈强 汪汉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4,共5页
以全氟辛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其相图的测定确立了液晶区.其液晶区域面积大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水体系的液晶区.摄制了该体系液晶区系列样品的纹理照片,用小角X光衍射法测定了... 以全氟辛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其相图的测定确立了液晶区.其液晶区域面积大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水体系的液晶区.摄制了该体系液晶区系列样品的纹理照片,用小角X光衍射法测定了液晶各种组分变化时的层间距,并结合2HNMR谱图和纹理照片的对照和分析,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液晶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全氟辛酸钠 复配 OBS CTAB 溶致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7FNa-Et_4NBr混合水溶液的表面吸附与胶团形成 被引量:2
4
作者 贺绍光 赵国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1-266,共6页
The surface adsorption and micellization of the mixed aqueous solution of C7FNa-Et4NBr system have been studied by the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surface tension-concentration re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 The surface adsorption and micellization of the mixed aqueous solution of C7FNa-Et4NBr system have been studied by the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surface tension-concentration re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urface activity of C7FNa could be greatlyenhanced due to the addition of Et4NBr(in comparison with the addition of inorganic salt, NH4Cl)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surface adsorption dat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evant components, the rational explanations for this phenomenon have been made;(2)the thermodynamic functionsfor the mixed system, have been obtained by utilizing the mass action lawmodel of micellization;the rules of these quantities are quite similar to the case of a common single surfac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胶团 全氟辛酸钠 四乙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