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水性涂料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会明 陈伟 +2 位作者 程艳 李晞 王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54-1057,共4页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含氟水性涂料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方法。含氟水性涂料中的PFOS采用超声提取,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淋洗萃取,萃取液经0.2μm有机滤膜过滤后,以80:20(体积比)的乙腈-10mmol/L乙酸...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含氟水性涂料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方法。含氟水性涂料中的PFOS采用超声提取,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淋洗萃取,萃取液经0.2μm有机滤膜过滤后,以80:20(体积比)的乙腈-10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经HPLC分离后用多级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用2个子离子的相对丰度定性,外标法定量。PFOS在0.002~0.1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回收率为96%~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54%~2.92%,方法的定量下限(S/N≥10)为2mg/L(0.0002%),满足欧盟法规对含氟水性涂料中PFOS的限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含氟水性涂料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铬企业周边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超 胡建信 +1 位作者 刘建国 仝宣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0-954,共5页
根据欧盟技术指导文件和EUSES模型预测了镀铬企业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排放和周边环境浓度,并对周边水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镀铬企业周边环境淡水、海水、淡水沉积物、海水沉积物中PFOS浓度分别为10-7,10-8,10-9,10-10,10... 根据欧盟技术指导文件和EUSES模型预测了镀铬企业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排放和周边环境浓度,并对周边水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镀铬企业周边环境淡水、海水、淡水沉积物、海水沉积物中PFOS浓度分别为10-7,10-8,10-9,10-10,10-7kg/m3数量级.镀铬企业周边淡水水体风险表征比>1,呈现显著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pfos) 镀铬 排放 环境浓度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及全氟辛酸测试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可 邵超英 朱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6-154,共9页
为遏制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全球性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美、欧等国的有关部门及相关组织相继提出了禁止PFOS和PFOA生产及使用的规定。随着欧盟等对PFOS禁令的颁布和实施,PFOS和PFOA监测技术及分析方法研究... 为遏制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全球性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美、欧等国的有关部门及相关组织相继提出了禁止PFOS和PFOA生产及使用的规定。随着欧盟等对PFOS禁令的颁布和实施,PFOS和PFOA监测技术及分析方法研究倍受关注。然而,对于这些全氟化合物的定量测定,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对PFOS及PFOA的研究相对国际水平而言明显滞后,尤其是在监测技术方面。详细介绍PFOS、PFOA的性质特点、在纺织行业的使用概况及分析监测技术的进展,特别是对PFOS和PFOA的预处理技术、测试技术研究的现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为我国开展这类环境污染物的研究及产品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全氟辛酸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测定皮革中持久性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有强 冯奇 +2 位作者 冯军芳 陈磊 宋寒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一种测定皮革中持久性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及其钾盐(PFOS)、全氟辛烷磺酰胺(PFOSA)总量的方法。将不能直接进样检测的PFOS与四丁基氢氧化铵反应生成对应的铵盐,在仪器进样口位置高温裂解为全氟辛烷磺酸丁酯...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一种测定皮革中持久性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及其钾盐(PFOS)、全氟辛烷磺酰胺(PFOSA)总量的方法。将不能直接进样检测的PFOS与四丁基氢氧化铵反应生成对应的铵盐,在仪器进样口位置高温裂解为全氟辛烷磺酸丁酯,能够与PFOSA同时进行检测。优选出了最佳样品前处理方式、样品成盐及衍生条件、仪器工作参数条件等。此方法检测限可达0.14 mg/kg,多次测定平均回收率在89.52%~99.16%之间,且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污染物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气质联用法 衍生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对剑尾鱼肝脏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晶 方展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1-67,共7页
目的研究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暴露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 Heckel)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探讨PFOS对鱼类的致毒机理。方法使用浸润法以3.5、7.0、14.0和28.0 mg/L四个PFOS浓度为剑尾鱼染毒,定量测定了96 h内肝脏组织中的... 目的研究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暴露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 Heckel)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探讨PFOS对鱼类的致毒机理。方法使用浸润法以3.5、7.0、14.0和28.0 mg/L四个PFOS浓度为剑尾鱼染毒,定量测定了96 h内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PFOS暴露12 h后,除28.0 mg/L组SOD活性被显著性抑制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7.0 mg/L组和14.0 mg/L组在24 h被极显著诱导(P<0.01),并且一直保持至96 h。CAT活性随PFO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12 h时,除3.5 mg/L组外,其余各组CAT活性被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至24 h时,各组CAT活性有上升趋势,但48 h后,各组呈不断下降趋势持续至96 h,其CAT活性恢复到12 h水平。GSH-PX活性变化与CA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其中28.0 mg/L组在不同时间均被显著性抑制,并在96 h时抑制率达到最高值64.8%。MDA含量在12 h时呈小幅下降趋势,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MDA含量呈连续上升趋势,并在96 h时达到最高点,诱导率分别为71.2%、70.1%和85.1%。结论结果表明,SOD的高活性是由于机体中超氧阴离子的存在,而高浓度的超氧阴离子能够灭活CAT和GSH-PX活性,因此,CAT和GSH-PX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GSH-PX对PFOS的敏感性高于CAT。MDA含量持续升高反映出细胞组织已经遭受到氧化损伤。剑尾鱼活体的实验表明,PFOS能够诱导肝脏氧化应激反应,氧化损伤是PFOS致毒的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抗氧化物酶 生物化学 剑尾鱼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污染对农业安全的影响概述 被引量:2
6
作者 斯东林 刘呈波 王君丽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10年第4期69-70,共2页
分析了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危害农业安全的几种途径,并对其危害机理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降低PFOS危害农业安全的几点建议,并总结了PFOS作为新型POPs对于农业安全危害的特点。
关键词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pfos 农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去除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毅 赵长伟 +3 位作者 张盼盼 杨梅 杨彬 李国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2,共5页
制备了MIL-53(Al)、DUT-4和DUT-53种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对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PFOS)进行吸附去除。结果表明,金属核心粒子与MOFs骨架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有机配体分子长度越长,材料对PFOS的吸附量越大。Langmuir模型能较好的拟合... 制备了MIL-53(Al)、DUT-4和DUT-53种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对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PFOS)进行吸附去除。结果表明,金属核心粒子与MOFs骨架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有机配体分子长度越长,材料对PFOS的吸附量越大。Langmuir模型能较好的拟合3种材料吸附PFOS的吸附等温线数据,MIL-53(Al)、DUT-4和DUT-5对PFOS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68.05、176.5、326.9 mg/g。3种材料对PFOS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时间均在100 min左右。随溶液p H的增加,吸附量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酸基化合物(pfos) 吸附 MIL-53(A1) DUT-4 DUT-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_(3)O_(4)类氧化酶催化活性的比色传感器检测全氟辛烷磺酸
8
作者 张晓颖 成瑶 崔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4-640,共7页
本文合成了具有优异类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Mn_(3)O_(4)纳米酶,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体系验证了Mn_(3)O_(4)纳米酶的类氧化物酶活性,Mn_(3)O_(4)对TMB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米氏常数(... 本文合成了具有优异类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Mn_(3)O_(4)纳米酶,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体系验证了Mn_(3)O_(4)纳米酶的类氧化物酶活性,Mn_(3)O_(4)对TMB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米氏常数(K_(m))为0.03146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5.362×10^(-7) mol/(L·s)。依据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显色体系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基于Mn_(3)O_(4)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用于PFOS的检测。实验显示,PFOS浓度在12~50μmol/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95μmol/L。在实际水样中添加10、30、50μmol/L的PFOS,其加标回收率为99.2%~104.5%,相对标准偏差为1.37%~7.17%。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重复性和稳定性,为检测环境样品中的PFOS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氧化物酶 Mn_(3)O_(4) 比色传感器 全氟化合物 全氟辛烷酸(p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泡沫灭火材料及其他材料中的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盐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会明 程艳 +3 位作者 陈伟 于文莲 李晞 王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泡沫灭火材料、洗涤剂以及织物整理剂中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盐(PFOS)的方法。对应产品中的PFOS用水超声提取后,经固相萃取柱淋洗萃取,萃取液以乙腈-10mmol/L乙酸铵溶液(80:20,v/v)为流动...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泡沫灭火材料、洗涤剂以及织物整理剂中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盐(PFOS)的方法。对应产品中的PFOS用水超声提取后,经固相萃取柱淋洗萃取,萃取液以乙腈-10mmol/L乙酸铵溶液(80:20,v/v)为流动相进行HPLC分离,在负离子模式和多级反应监测(MRM)方式下进行测定。用两个子离子的相对丰度定性,外标法定量。PFOS的测定在0.002~0.1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泡沫灭火材料、洗涤剂以及织物整理剂中PFOS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4%~103%,93.2%~102%和91.8%~102%,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RSD)计)分别为0.48%~3.52%,0.78%~1.79%和0.47%~3.47%;方法的检出限均为2mg/kg(0.0002%)(信噪比(S/N)≥10),满足欧盟法规对泡沫灭火材料、洗涤剂以及织物整理剂中PFOS的限量检测要求。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前处理简单,可用于泡沫灭火材料、洗涤剂以及织物整理剂中PFO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固相萃取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pfos) 泡沫灭火材料 洗涤剂 织物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包装材料中全氟辛烷磺酸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婷 侯晓东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4期64-68,共5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包装材料中全氟辛烷磺酸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计算,得出标准溶液配制是不确定度来源的最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包装材料中PFOS的含量为(1.590±0.079)μg/m2,k=2。
关键词 包装材料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祖蕾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0期6-10,15,共6页
全氟化合物(PFCs)因其特殊的疏水疏油特性和化学惰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生物降解相比化学和物理降解具有绿色和低能耗的优点,已成为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从... 全氟化合物(PFCs)因其特殊的疏水疏油特性和化学惰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生物降解相比化学和物理降解具有绿色和低能耗的优点,已成为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从碳氟键断裂机理出发,分析了PFCs的3种生物降解机制;根据生物脱氟的程度,主要介绍了氟调聚物生物降解的途径、产物、机理以及2种典型PFC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完全脱氟矿化的机理和降解菌种。虽然到目前为止,针对PFCs生物降解的报道还非常有限,但是相关研究已经显示出生物降解的可行性,优势菌株的筛选和共代谢降解将有助于降解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PFCs) 生物降解 全氟辛酸(pfoA) 全氟辛烷酸(pfos) 氟调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氟辛烷磺酸盐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纪念金一和教授
12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1-642,共2页
全氟化合物(PFCs)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PFCs对生物体存在潜在的毒性,其中以8碳链的PFCs,如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烷羧酸(PFOA)应用最多。这类化合物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并能在生物体内富集。2009年PFOS被列入新增P... 全氟化合物(PFCs)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PFCs对生物体存在潜在的毒性,其中以8碳链的PFCs,如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烷羧酸(PFOA)应用最多。这类化合物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并能在生物体内富集。2009年PFOS被列入新增POPs名单,PFOS的毒性毒理研究随即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 毒理学 酸盐 分子 PFCS 生物体内 pfos 全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IA中空纤维纳滤膜去除饮用水中的PFOS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涛 李烨 +3 位作者 马文瑾 张健 赵长伟 王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108,共6页
采用自制中空纤维纳滤膜,对饮用水源水体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处理研究。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制膜原材料,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出PMIA中空纤维纳滤膜。通过表征,制备出的PMIA中空纤维纳滤膜... 采用自制中空纤维纳滤膜,对饮用水源水体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处理研究。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制膜原材料,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出PMIA中空纤维纳滤膜。通过表征,制备出的PMIA中空纤维纳滤膜具有不对称结构,纯水通量可达到58.21 L/(m2·h),对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Na2SO4>Mg SO4>Na Cl>Mg Cl2,平均孔径在0.828 nm左右,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在874左右。考察了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含量、共存有机物(腐殖酸)及共存无机离子(Ca2+和Mg2+)条件下膜对PFO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PFOS含量的升高,截留率升高;腐殖酸共存下,截留率明显提高,但会引起膜污染;Ca2+和Mg2+的共存可使PFOS的截留率提高至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纳滤膜制备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pfos)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OS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红梅 赵梅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24,共5页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具有很高的生物蓄积性和多种毒性,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其造成的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随着欧盟等组织出台的关于对PFOS等物质禁令的颁布,这已经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又...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具有很高的生物蓄积性和多种毒性,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其造成的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随着欧盟等组织出台的关于对PFOS等物质禁令的颁布,这已经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又一热点,其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相关研究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综述了PFOS及相关全氟化合物的概况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和检测技术,对当前各类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全氟化合物 检测 预处理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试纺织品中PFOS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麟 邵超英 +1 位作者 张琢 温晓华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2-35,共4页
以30mL甲醇/水(体积比1:1)为萃取剂,使用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纺织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00274~0.00652μg/g,精密度为2.3... 以30mL甲醇/水(体积比1:1)为萃取剂,使用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纺织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00274~0.00652μg/g,精密度为2.31%~10.56%,加标回收率为93.31%-102.99%(n=6)。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对纺织品中残留痕量PFOS的监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气相色谱法 微波萃取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OS对多齿围沙蚕CYPs、GST基因转录及酶活性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西 阎希柱 宿丽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多毛类沙蚕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但其对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毒理学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以潮间带优势种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为研究对象,以细胞色素P450(CY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多毛类沙蚕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但其对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毒理学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以潮间带优势种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为研究对象,以细胞色素P450(CY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基因和酶作为联合指标,研究了在PFOS亚致死浓度(4、8、16 mg·L-1)暴露第1、4、7、14天及净水恢复5 d后多齿围沙蚕CYP431A1、CYP424A1基因转录水平和EROD酶活性、GST omega基因转录水平和GST酶活性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PFOS暴露对EROD的抑制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CYP2系成员CYP431A1基因转录水平对PFOS的响应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在胁迫第14天表现出最高的可诱导性;CYP4系基因CYP424A1的转录在4、8 mg·L-1处理组中与PFOS暴露时间正相关。II相解毒系统成员GST酶活和GST omega基因的响应均表现出随着PFOS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多齿围沙蚕在高强度PFOS胁迫下仍可加速新陈代谢,表现出对PFOS的耐受性;净水恢复阶段,各指标都有向对照组水平恢复的趋势。总之,基因和蛋白的响应表明CYPs和GST在多齿围沙蚕PFOS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基因和酶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洋潮间带PFOS污染效应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化合物(pfos) 多齿围沙蚕 氧化损伤 细胞色素P450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出口企业应重视欧盟新禁令
17
作者 纪素 《现代纺织技术》 2007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欧盟议会 出口企业 纺织品 全氟辛烷酰基化合物 欧盟市场 绿色壁垒 pfos 制成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