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丙基-N-全氟辛基磺酰基甘氨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改进及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焰 田娟 +1 位作者 陈志启 陈祖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5,21,共3页
以国产全氟辛基磺酰氟为原料 ,与正丙胺在异丙醚中 5 0℃下反应制得到N 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 ,再与氯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回流缩合得N 丙基 N 全氟辛基磺酰基甘氨酸乙酯 ,水解后得到N 丙基 N 全氟辛基磺酰基甘氨酸 ,总产率 79%。其锂... 以国产全氟辛基磺酰氟为原料 ,与正丙胺在异丙醚中 5 0℃下反应制得到N 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 ,再与氯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回流缩合得N 丙基 N 全氟辛基磺酰基甘氨酸乙酯 ,水解后得到N 丙基 N 全氟辛基磺酰基甘氨酸 ,总产率 79%。其锂、钠、钾盐的CMC值分别是 6 72mg/L、2 1 66mg/L及 3 0 79mg/L ,在质量浓度为 80mg/L时表面张力均降至 2 0mN/m以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丙基-N-全氟辛基酰基甘氨酸盐类 表面活性剂 合成方法 改进 性能 全氟辛基磺酰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N-全氟辛基磺酰哌嗪季铵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启 周叶兵 +2 位作者 李焰 杨桂春 陈祖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z1期100-100,共1页
在有机碱催化条件下合成N′-甲基-N-全氟辛基磺酰哌嗪中间体,与卤代烃在乙醇体溶剂条件下回流或与氯化苄反应即得到N′甲基-N-全氟辛基磺酰哌嗪季铵盐.
关键词 全氟辛基磺酰氟 N-甲基哌嗪 季铵盐 表面活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N-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类杀虫剂的合成
3
作者 李焰 陈志启 +3 位作者 周叶兵 杨桂春 陈祖兴 刘钊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z1期123-123,共1页
对N-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类杀虫剂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反应时间2~3 h,反应产率可达75%以上.
关键词 N-烷基全氟辛基酰胺 合成 全氟辛基磺酰氟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丙基-N-全氟辛基磺酰基-2-胺基乙基硫酸酯盐的合成
4
作者 田娟 陈志启 +2 位作者 李焰 杨桂春 陈祖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z1期39-39,共1页
简述了N-丙基-N-全氟辛基磺酰基-2-胺基己基硫酸酯盐的合成.
关键词 全氟辛基磺酰氟 硫酸酯盐 表面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全氟辛磺酰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的制备及防油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光华 陈维腾 李俊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8-260,265,共4页
己二酸与二乙烯三胺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于155℃进行缩聚反应4 h,得聚己二酰二乙烯三胺,将其配制成固含量为20%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再与全氟辛基磺酰氟在60℃回流1 h,减压蒸出N,N-二甲基甲酰胺,60℃干燥后得N-全氟辛磺酰基聚己二酰... 己二酸与二乙烯三胺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于155℃进行缩聚反应4 h,得聚己二酰二乙烯三胺,将其配制成固含量为20%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再与全氟辛基磺酰氟在60℃回流1 h,减压蒸出N,N-二甲基甲酰胺,60℃干燥后得N-全氟辛磺酰基聚己二酰二乙烯三胺,然后将N-全氟辛磺酰基聚己二酰二乙烯三胺配制成固含量为25%的水溶液,再与环氧氯丙烷在60℃反应2 h,经调pH值,加入一定量水可得到固含量12.5%的目标产物N-全氟辛磺酰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将目标产物用作纸张表面抗油剂,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化合物 全氟辛基磺酰氟 防水防油剂 造纸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氟硅油改性聚氨酯合成及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翁睿 张联盟 +2 位作者 王重辉 汪水平 王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86-591,共6页
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与端氨基硅油反应合成氨基氟硅油,将活性氨基封端的氨基氟硅油与聚醚二醇组成混合软段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异氰酸根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采用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固化剂固化,得到了氨基氟硅油改... 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与端氨基硅油反应合成氨基氟硅油,将活性氨基封端的氨基氟硅油与聚醚二醇组成混合软段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异氰酸根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采用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固化剂固化,得到了氨基氟硅油改性聚氨酯.用光电子能谱(XPS)、表面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疏水、疏油性,耐水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ω(PFATPS)=10%时,两相相容性很好,改性聚氨酯具有低表面能,表面水接触角提高了38°,表面油接触角提高了29°,耐水性及耐化学腐蚀性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全氟辛基磺酰氟 氨基硅油 改性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油酸咪唑啉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光华 强轶 +3 位作者 牛恒 韩文静 石丽丽 尚婷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3-946,共4页
以油酸与二乙烯三胺为原料,二甲苯为携水剂,油酸与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1∶1.2,制备得到了油酸咪唑啉(OAC),再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为氟化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反应温度50~55℃,反应时间4~6h,得到橙棕色含氟油酸咪唑啉缓蚀剂(FOAC),产率93%。... 以油酸与二乙烯三胺为原料,二甲苯为携水剂,油酸与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1∶1.2,制备得到了油酸咪唑啉(OAC),再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为氟化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反应温度50~55℃,反应时间4~6h,得到橙棕色含氟油酸咪唑啉缓蚀剂(FOAC),产率93%。利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用静态腐蚀法研究了目标产物在盐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率。润湿角测定结果表明,含氟咪唑啉缓蚀剂更适用于输油管道中;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较好,失重最快时的温度达到31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缓蚀剂 全氟辛基磺酰氟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含PFOS/PFOSF废物处置技术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磊 郑哲 +4 位作者 陈文静 宁禹航 陈自强 王坚 杜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74-1985,共12页
为促进我国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PFOSF)的削减和逐步淘汰,防控环境风险,迫切需要对淘汰、废弃的含PFOS/PFOSF产品、副产物以及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PFOS/PFOSF废物进行安全无害化处理处置.调研和数据分析结... 为促进我国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PFOSF)的削减和逐步淘汰,防控环境风险,迫切需要对淘汰、废弃的含PFOS/PFOSF产品、副产物以及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PFOS/PFOSF废物进行安全无害化处理处置.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我国已停产PFOSF,2002—2020年我国PFOS/PFOSF的生产总量约为2120 t.我国典型含PFOS/PFOSF液态废物包括废弃消防泡沫、消防泡沫使用后收集的残液、废弃电镀镀液、工艺或清洗废水、废有机溶剂,以及固态/半固态废物有蒸(精)馏釜残、废水处理污泥、污染土壤、电镀滤渣、废吸附剂和过滤材料等.目前针对液态废物,可行的PFOS/PFOSF非破坏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和树脂吸附、膜滤、混凝,可行的PFOS/PFOSF破坏处理技术有焚烧/水泥窑、超声降解和亚/超临界水处理技术,但在应用时都有一定的前置条件;针对固态/半固态废物,可行的PFOS/PFOSF非破坏处理技术包括稳定化和废物填埋,而焚烧/水泥窑是目前最为可行的PFOS/PFOSF破坏处理技术.建议根据我国典型含PFOS/PFOSF废物的特点采取相应可行的处理处置技术,在应用成熟技术的同时,适当尝试采用亚/超临界水处理技术、超声降解技术以及其他较新的技术;对PFOS/PFOSF物质含量≥50 mg/kg的废物采用可行的破坏技术处置,对PFOS/PFOSF物质含量<50 mg/kg的废物经稳定化预处理后方可进入填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PFOSF) 废物特点 处置 可行性分析 处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改性纳米SiO_2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消泡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金龙 陈洪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利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APTES)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F)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接触角(CA)等手段对改性后的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确定了改性剂的接枝类型,考察了接枝率对纳米颗粒疏水程度的影... 利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APTES)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F)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接触角(CA)等手段对改性后的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确定了改性剂的接枝类型,考察了接枝率对纳米颗粒疏水程度的影响,并研究了纳米颗粒疏水程度及其占硅膏的质量分数对消、抑泡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硅膏的黏度、流变性及有机硅消泡剂的消泡机制对上述实验数据及现象作出对应的解释。结果表明:PFOSF以APTES作为"媒介"化学接枝到SiO2表面,当二者占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9.4%和4.6%时,颗粒具有最大的接触角,约150°;当二者占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4.7%和2.3%时,颗粒的接触角为110°,控制改性颗粒占二甲基硅油(PDMS)质量分数的4%,由此硅膏制备的有机硅消泡剂具有最佳的消、抑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 全氟辛基磺酰氟 二甲基硅油 消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z1期121-123,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含氟单体的合成.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全氟辛基磺酰氟Rf N-甲基丙烯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Ps公约再禁9种有毒化学品
11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8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POPS公约 有毒化学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有毒化学物质 六氯环己烷 斯德哥尔摩公约 全氟辛基磺酰氟 全氟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