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羧酸化合物在氟化工园区土壤-植物中的分布及组成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伍兆诚 王少锐 +3 位作者 江龙飞 孙迎韬 张干 罗春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535,共11页
本次研究分析了典型氟化学工业园区周边不同植物及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全氟羧酸(perfluorinated carboxylic acid,PFCA)的含量、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PFCA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浓度范围分别为9.6~160 ng/g和7.2~300 ng/g。根... 本次研究分析了典型氟化学工业园区周边不同植物及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全氟羧酸(perfluorinated carboxylic acid,PFCA)的含量、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PFCA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浓度范围分别为9.6~160 ng/g和7.2~300 ng/g。根际土壤(rhizospheric soil,RS)和非根际土壤(non-rhizopsheric soil,NRS)中PFCA的浓度比值(c_(ratio)=c_(RS)/c_(NRS))显示,PFCA并未呈现出根际富集效应。PFCA在植物地上部和根部的浓度范围分别为6.0~630 ng/g和6.1~570 ng/g。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是土壤和植物组织中最主要的全氟羧酸化合物,其浓度在根际土、非根际土、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分别占总PFCA的(53±18)%、(51±22)%、(80±6.7)%和(34±18)%。短链(C_(4)~C_(8))的PFCA,包括全氟丁酸(perfluorobutyric acid,PFBA)、全氟戊酸(perfluoropentanoic acid,PFPeA)、全氟己酸(perfluorohexanoic acid,PFHxA)、全氟庚酸(perfluoroheptanoic acid,PFHpA)和PFOA,在植物地上部中的浓度及检出率均高于长链(C_(9)~C_(16))的PFCA,说明短链PFCA比长链PFCA更容易在植物组织中富集。植物PFCA组成特征显示,PFBA和PFHxA在植物地上部所占的比例高于根部,说明PFBA和PFHxA等碳链较短的PFCA可能更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并转移至植物地上部;然而PFOA在植物地上部的百分含量低于植物根部,说明PFOA可能趋向于吸附在植物根系表皮而难以往植物地上部迁移。根部到地上部的转运系数与PFCA的碳链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羧酸化合物 根际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检测水中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晓研 沈伟健 +4 位作者 王红 余可垚 吴斌 胡国绅 杨功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9,共8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GC-NCI-MS)检测水中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使用硅烷衍生化试剂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MSTFA)对全氟羧酸化合物进行衍生化,水样经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进样。实验优化了样品...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GC-NCI-MS)检测水中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使用硅烷衍生化试剂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MSTFA)对全氟羧酸化合物进行衍生化,水样经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进样。实验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衍生化和仪器条件。结果表明,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在0. 1~10m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5 6~0. 999 3;方法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 5~1. 5μg/L和1. 5~4. 5μg/L。在空白水样中进行了3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0. 2%~112. 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 1%~14. 5%(n=6)。该法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准确、精密,可实现水体中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同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负化学源 固相萃取 全氟羧酸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