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地区全氟温室气体本底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
1
作者 浦静姣 徐宏辉 +2 位作者 姚波 张超 单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94-4500,共7页
采用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罐采样获得的全氟温室气体(PFCs、SF_(6)、NF_(3)、SO_(2)F_(2))浓度,分析2011~2020年该地区大气中全氟温室气体的浓度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临安站绝大部分全氟温室气体的浓度均呈现逐... 采用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罐采样获得的全氟温室气体(PFCs、SF_(6)、NF_(3)、SO_(2)F_(2))浓度,分析2011~2020年该地区大气中全氟温室气体的浓度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临安站绝大部分全氟温室气体的浓度均呈现逐年升高的变化趋势,至2020年长三角地区全氟温室气体本底浓度分别达到(86.30±0.52)×10^(-12)(CF_(4))、(5.03±0.00)×10^(-12)(C_(2)F_(6))、(0.70±0.01)×10^(-12)(C_(3)F_(8))、(1.82±0.00)×10^(-12)(c-C_(4)F_(8))、(10.44±0.01)×10^(-12)(SF_(6))、(2.36±0.04)×10^(-12)(NF_(3))、(2.61±0.05)×10^(-12)(SO_(2)F_(2)).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全氟温室气体的本底浓度与全球本底值接近.通过对临安站全氟温室气体污染浓度的潜在源贡献作用(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显示,临安站全氟化碳PFCs(CF_(4)、C_(4)F_(10)、C_(2)F_(6)、C_(3)F_(8)、c-C_(4)F_(8))的潜在源区主要包括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中北部和江西东北部地区,NF_(3)、SF_(6)、SO_(2)F_(2)的潜在源区则集中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温室气体 长三角 浓度 潜在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