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覆全氟戊烷的介孔氧化硅微球增效高强度聚焦超声表面消融离体牛肝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晓亚 邹建中 +2 位作者 王琦 文静 马大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包覆全氟戊烷的介孔氧化硅微球(MSNC-PFP)对HIFU表面消融离体牛肝的影响。方法根据MSNC-PFP的浓度将50块离体牛肝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MSNC-PFP浓度为0)、0.25 mg/ml组、0.50 mg/ml组、1.00mg/ml组、2.00mg/ml组。超声引导沿消... 目的探讨包覆全氟戊烷的介孔氧化硅微球(MSNC-PFP)对HIFU表面消融离体牛肝的影响。方法根据MSNC-PFP的浓度将50块离体牛肝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MSNC-PFP浓度为0)、0.25 mg/ml组、0.50 mg/ml组、1.00mg/ml组、2.00mg/ml组。超声引导沿消融线路径多点注射增效剂(即MSNC-PFP)。通过HIFU线性扫描,以凝固性坏死束组合成面,6个面组合成体,对体腔内区域不直接消融。观察消融中声像图的改变。以TTC染色肉眼观察坏死范围,HE染色光镜下观察坏死程度。测量各组消融体积并评价消融效果,评价指标包括靶区覆盖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能效因子(EEF)。结果当MSNC-PFP浓度在1.00 mg/ml以上时,声像上为团状强回声,3~5 min后消退;MSNC-PFP浓度越高,HIFU辐照区域的灰度值改变越大。0.50、1.00、2.00mg/ml组总消融体积高于对照组,EEF值低于对照组(P均<0.01)。1.00、2.00mg/ml组的CI及EI值均高于其余各组(P均<0.05)。肉眼观察凝固性坏死区表现为灰白色,未坏死区则表现为红色。光镜下见当MSNC-PFP浓度≥0.50mg/ml时,形成的凝固性坏死带完整。结论采用MSNC-PFP可增大HIFU表面消融离体牛肝的消融体积,减低EEF,从而提高辐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戊烷的介孔氧化硅微球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马奇文 于广宁 +2 位作者 石纪 汪成 郑荣荣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开发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以满足高频高速微电子封装需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HMSMs,质量分数为0~2.5%)掺杂的HMSMs/PI复合薄膜,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接触角... 为开发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以满足高频高速微电子封装需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HMSMs,质量分数为0~2.5%)掺杂的HMSMs/PI复合薄膜,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接触角及介电性能测试系统表征其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MSMs含量增加,复合薄膜介电常数从纯PI的3.40降至2.5%时的1.90(降幅为44.1%),且介电损耗稳定低于0.005;薄膜的热分解温度始终高于470℃,疏水性显著增强(水接触角从65.5°升至99.7°)。力学性能呈非单调变化,HMSMs质量分数为1.5%时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峰值161.7 MPa(弹性模量1311 MPa),过量填充引发微球团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结论表明,含2.5.%HMSMs的复合薄膜在维持力学强度的同时,兼具低介电常数(1.90)及高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中空氧化硅 复合薄膜 电常数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反相胶束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被引量:7
3
作者 罗洁 庄峙厦 +4 位作者 鄢庆枇 陈发荣 黄华斌 齐士林 王小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模板,采用反相胶束法合成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中乙醇/水比例、氨水用量、CTAB用量、温度和搅拌速度这5个条件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模板,采用反相胶束法合成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中乙醇/水比例、氨水用量、CTAB用量、温度和搅拌速度这5个条件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均一性及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体系中乙醇/水的比例将减小纳米颗粒的粒径,同时显著提高纳米颗粒的均一性和分散性;随着氨水用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加,适当的氨水浓度有利于制备粒径均一的微球;增加CTAB的用量,微球的粒径增加;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合成大粒径、均一性好的微球;同时,提高搅拌速度也有利于制备均一性良好的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胶束法 氧化硅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介孔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可控制备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雪龄 朱维耀 +3 位作者 蔡强 曹孟菁 刘玉山 龙运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1期803-808,共6页
在中性醇-水体系中,采用月桂胺(DDA)为导向剂,通过调整反应物组分的剂量比,研究了具有蠕虫状介孔的单分散氧化硅微球粒径可调控行为。实验表明,当月桂胺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4,正硅酸乙酯的浓度范围在0.138~0.248mol/L之间,改变水/... 在中性醇-水体系中,采用月桂胺(DDA)为导向剂,通过调整反应物组分的剂量比,研究了具有蠕虫状介孔的单分散氧化硅微球粒径可调控行为。实验表明,当月桂胺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4,正硅酸乙酯的浓度范围在0.138~0.248mol/L之间,改变水/醇比例,可以实现微球粒径在50nm^1μm之间的调控。该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得到的微球尺寸均匀,单分散性好,BJH孔径在1.4nm左右。粒径可控的单分散介孔氧化硅微球,通过表面有机化修饰,可以成为改变流体流变行为的优秀添加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月桂胺 醇-水体系 单分散 粒径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及硅基微球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冯雪风 金卫根 +1 位作者 刘芬 罗建勋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4,共3页
介孔中空材料有特定孔道结构,具有中空、密度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因而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吸附性、筛分分子能力和光学性能,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热点研究材料。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功能材料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及硅基微球主要制备方... 介孔中空材料有特定孔道结构,具有中空、密度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因而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吸附性、筛分分子能力和光学性能,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热点研究材料。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功能材料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及硅基微球主要制备方法,包括表面沉积法、层层组装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喷雾法、微乳液法。同时介绍了合成的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和硅基微球的形貌特点及应用。指出不同方法、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的形貌、孔径大小、孔形状及材料晶形有很大影响,条件温和、步骤简单、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硅基 材料 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effamine聚醚胺改性合成介孔及超微孔氧化硅微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艳 龚彩云 +3 位作者 周冬雪 王菁 刘家硕 刘照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4-960,共7页
通过对Jeffamine ED2003进行硬脂酸接枝,获得了一种在水溶液中能够进行自组装的新型聚醚酰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命名为ED2003-fa-18。以ED2003-fa-18聚醚酰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水热合... 通过对Jeffamine ED2003进行硬脂酸接枝,获得了一种在水溶液中能够进行自组装的新型聚醚酰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命名为ED2003-fa-18。以ED2003-fa-18聚醚酰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水热合成了介孔及超微孔氧化硅微球。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合成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可控合成出了有序的介孔及超微孔氧化硅材料。当ED2003-fa-18的浓度为1wt%时,合成的材料为介孔氧化硅,样品的最可几孔径约为2.2nm。当ED2003-fa-18的浓度从3wt%增加到7wt%时,样品的最可几孔径从1.98 nm减小到1.94 nm,得到的样品为超微孔氧化硅材料。样品的比表面积在500 m^2·g^-1左右,孔体积在0.3 cm^3·g^-1左右。由SEM照片可知,所合成的介孔及超微孔氧化硅材料均为由20-30 nm的球形纳米颗粒进一步团聚形成的2-4μm的紧密堆积的实心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ffamine聚醚胺 改性 氧化硅 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弹性模量的拟合计算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杨 陈爱莲 +1 位作者 秦佳伟 李泽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8-1235,共8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亚微米级介孔二氧化硅(mSiO_2)微球,通过小角XRD、FESEM、TEM和孔分布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mSiO_2微球的粒径为(316±11)nm,样品内部存在蠕虫状放射状... 在室温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亚微米级介孔二氧化硅(mSiO_2)微球,通过小角XRD、FESEM、TEM和孔分布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mSiO_2微球的粒径为(316±11)nm,样品内部存在蠕虫状放射状介孔孔道,其孔径多集中在2.5 nm。利用AFM力曲线测试技术对单个mSiO_2微球的弹性响应进行评价,通过解析所记录的力—位移曲线,分别结合Hertzain模型和Sneddon模型对样品的压缩弹性模量进行拟合计算。利用Hertzain弹性接触模型计算得出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5.30 GPa,在Sneddon模型条件下获得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16.50 GPa,与现有文献中关于介孔氧化硅薄膜材料弹性模量的报道值(3~16 GPa)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放射状 表面活性剂 压缩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核-壳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 被引量:6
8
作者 魏昊 韩路 +2 位作者 石琳 屠波 赵东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3-507,共5页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共导向剂,在预先合成的尺寸均一的单分散实心氧化硅微球表面包裹了有序介孔氧化硅层,进一步通过高温水热处理,获得了具有良好分散性和均匀尺寸的介孔壳层...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共导向剂,在预先合成的尺寸均一的单分散实心氧化硅微球表面包裹了有序介孔氧化硅层,进一步通过高温水热处理,获得了具有良好分散性和均匀尺寸的介孔壳层(孔径7 nm)氧化硅微球(~500 nm).氧化硅微球外部包裹的介孔壳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88 m2/g)和孔容(0.23 cm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氧化硅 壳核结构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朋 余传柏 +3 位作者 杜琳琳 罗海强 李忆秋 韦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4,38,共5页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较大的中空空腔、可控外层介孔结构、大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储存与释放、纳米反应器、催化、吸附等领域。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综述和评价了模板法、...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较大的中空空腔、可控外层介孔结构、大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储存与释放、纳米反应器、催化、吸附等领域。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综述和评价了模板法、选择性刻蚀法、喷雾干燥法等三类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氧化硅 制备方法 模板 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晓琳 倪佳馨 +3 位作者 韩有奇 刘嘉恒 苗媛媛 韩世岩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二氯化-N,N′-二(3-氢化松香酰氧-2-羟丙基)四甲基乙二胺(DHRT)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和水热合成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SiO_(2)-1和SiO_(2)-2。利用SEM、TEM、FT-IR、XRD和氮气吸附-脱附对SiO_(2)-... 以二氯化-N,N′-二(3-氢化松香酰氧-2-羟丙基)四甲基乙二胺(DHRT)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和水热合成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SiO_(2)-1和SiO_(2)-2。利用SEM、TEM、FT-IR、XRD和氮气吸附-脱附对SiO_(2)-1和SiO_(2)-2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已成功制备了具有无定形结构的二氧化硅微米球;随着模板剂用量(0.1~1 g)的增加,二氧化硅粒子间团聚现象逐渐消失,SiO_(2)-1主要为带有花纹的松散状微米球,SiO_(2)-2为壁厚80~85 nm的中空微米球。不同模板剂用量(0.3~1 g)制备的SiO_(2)-1的平均粒径分布在0.22~0.33μm,SiO_(2)-2的平均粒径分布在0.34~0.41μm。DHRT用量0.7 g时,两种方法制备的SiO_(2)-1-0.7和SiO_(2)-2-0.7形貌和粒径相对较好,比表面积分别为561.52和463.41 m^(2)/g,累积孔体积分别为0.35和0.42 m^(3)/g,平均孔径分别为2.56和3.66 nm。通过Zeta电位分析表明:SiO_(2)中空介孔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正硅酸乙酯水解缩聚得到的低聚物与模板剂之间的协同自组装过程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中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弹性体/棕榈酸/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园 许国栋 +3 位作者 黄河 樊冬娌 刘杰 曹宇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96,101,共7页
以聚烯烃弹性体(POE)为支撑框架,棕榈酸(PA)为热能存储单元,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SiO_(2))为定形增强剂,制备了一系列POE/PA/SiO_(2)定形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 以聚烯烃弹性体(POE)为支撑框架,棕榈酸(PA)为热能存储单元,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SiO_(2))为定形增强剂,制备了一系列POE/PA/SiO_(2)定形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样品的形貌、结构、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定形相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且当SiO_(2)质量分数增加到5%时,封装效果最优,熔融结晶焓分别为143.9J/g和147.6J/g;经过多次冷热循环测试材料依然能保持较高的焓值,说明该定形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循环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聚烯烃弹性体 中空氧化硅 定形相变材料 热能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大粒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彤 靳钊 +1 位作者 邵华锋 孙金芮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88-3295,共8页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乳化致孔剂,采用酸催化法得到部分缩合的聚硅酸乙酯(PES),再经碱进一步催化得到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分析了酸催化剂用量、旋蒸温度对PES粘度及聚合程度的影响以及PES粘度对二氧化硅...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乳化致孔剂,采用酸催化法得到部分缩合的聚硅酸乙酯(PES),再经碱进一步催化得到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分析了酸催化剂用量、旋蒸温度对PES粘度及聚合程度的影响以及PES粘度对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并研究了氨水用量、乳化致孔剂种类、乳化致孔剂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和后处理方式对二氧化硅微球性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旋转粘度计、氮吹吸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得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球形完整,粒径分布均匀,纯度高,微球平均孔径为10.1644 nm,孔体积为1.023023 cm^(3)/g,比表面积为396.5281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大粒径 溶胶-凝胶法 粘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振海 李滨 +1 位作者 郭春垒 范景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257,262,共6页
中空介孔氧化硅微球(HMSS)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化性质,例如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表面渗透性强等,成为新型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广泛应用于催化、医药、环保、食品等领域。通过合成及改性方法总结了近年H... 中空介孔氧化硅微球(HMSS)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化性质,例如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表面渗透性强等,成为新型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广泛应用于催化、医药、环保、食品等领域。通过合成及改性方法总结了近年HMSS的研究进展,将合成方法分为软模板法、硬模板法和原位模板法,将改性方法分为化学改性法、物理改性法和原位改性法,并进行细化和优缺点说明。在此基础上,对HMSS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氧化硅 合成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雪慧 王乐善 赵彦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096,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新方法。利用模板首先合成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再用水热反应法,成功制备了非功能化和巯基、氨基功能化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另外,...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新方法。利用模板首先合成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再用水热反应法,成功制备了非功能化和巯基、氨基功能化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另外,对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中空二氧化硅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负载纳米银的抗菌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连根 郑玉婴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TEO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氨水催化下制备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以该微球为载体,原位负载纳米银。探究乙醚、硅烷结构助剂加入量对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结构和粒径的...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TEO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氨水催化下制备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以该微球为载体,原位负载纳米银。探究乙醚、硅烷结构助剂加入量对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结构和粒径的影响,并通过抗菌实验测试其样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硅烷结构助剂和乙醚的加入对树枝状孔道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纳米银负载到该介孔二氧化硅的MIC在3.16~3.95mg·L-1,MBC为6.32mg·L-1,优于纯纳米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表面活性剂 树枝状 纳米银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SiO_2/Fe_3O_4中空磁性微球的漆酶固定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苗苗 李群艳 +1 位作者 韦奇 聂祚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9-305,共7页
以介孔SiO2/Fe3O4磁性中空微球作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对漆酶进行固定化,考察了时间、温度和pH值对漆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漆酶的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介孔SiO2/Fe3O4磁性中空微球吸附漆酶分子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 以介孔SiO2/Fe3O4磁性中空微球作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对漆酶进行固定化,考察了时间、温度和pH值对漆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漆酶的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介孔SiO2/Fe3O4磁性中空微球吸附漆酶分子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均减小.在3 h时复合微球对漆酶的吸附达到平衡,复合微球中介孔SiO2对漆酶的有效固定量为689 mg/g,大大高于纯介孔材料MCM-41的漆酶固定量(319 mg/g).在pH=3~6的条件下,复合微球中固定漆酶仍保持70%以上的相对酶活.当温度不高于60℃时,固定漆酶的相对酶活仍保持65%以上.固定漆酶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明显优于游离漆酶,固定漆酶的米氏常数为1.05 mmol/L,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漆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有所降低.当2,4-二氯苯酚的浓度为10 mg/L时,固定漆酶对其去除率在6 h时达到81.6%,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中空磁性 漆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修饰介孔Fe_3O_4@SiO_2@mSiO_2磁性核壳复合微球的可控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薛娟琴 徐尚元 +2 位作者 朱倩文 强亮生 马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3-1511,共9页
以水热法制备的高磁饱和强度Fe_3O_4纳米颗粒为核,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改进的St觟ber法,制备介孔SiO_2包覆Fe_3O_4磁性核壳复合微球。利用XRD、SEM、TEM、N2吸附-脱附、FTIR和VSM对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测... 以水热法制备的高磁饱和强度Fe_3O_4纳米颗粒为核,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改进的St觟ber法,制备介孔SiO_2包覆Fe_3O_4磁性核壳复合微球。利用XRD、SEM、TEM、N2吸附-脱附、FTIR和VSM对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呈球形,粒径分布均一,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磁饱和强度分别为413 m2·g-1和68.93emu·g-1。研究了TEOS的添加量对复合微球形貌的影响,随着TEOS添加量的增加,SiO_2壳层增厚,复合粒子形貌均匀,饱和磁化强度有所下降,仍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接枝法在复合微球的表面接枝-NH2,制备了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Fe_3O_4@SiO_2@m SiO_2-NH2),进而研究了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的吸附性能。通过动力学拟合,Fe_3O_4@SiO_2@m SiO_2-NH2对Cr(Ⅵ)的吸附过程是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占主导地位,探究了该材料对Cr(Ⅵ)的吸附过程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其吸附机理及吸附容量与Cr(Ⅵ)的离子形态及-NH2有关,并通过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电子共用或静电吸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复合磁性 氧化硅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比表面的介孔Co-SiO_2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萍 刘云凌 +5 位作者 白妮 付云龙 李守贵 孟祥举 丁红 庞文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66-1469,共4页
在碱性条件下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为结构导向剂 ,以含氨基有机硅烷与过渡金属离子 Co( )形成的配合物 Co( ) -APTMOS为金属离子前驱体 ,合成了含金属元素钴的介孔 Co-Si O2 微球 .运用 XRD,TEM以及 N2 -吸附等技术对所制... 在碱性条件下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为结构导向剂 ,以含氨基有机硅烷与过渡金属离子 Co( )形成的配合物 Co( ) -APTMOS为金属离子前驱体 ,合成了含金属元素钴的介孔 Co-Si O2 微球 .运用 XRD,TEM以及 N2 -吸附等技术对所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产物为具有高比表面、孔道无序的介孔微球 .同时阐述了金属离子以配合物 Co-APTMOS形式加入反应体系的优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表面 Co-SiO2 合成 表征 金属离子-氨基有机硅烷配合物 钴(Ⅲ) 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条件对SiO_2介孔空心微球形貌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世军 杨旭 +1 位作者 梁华根 杜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1,共6页
以十二胺为主模板剂、聚乙二醇1000为辅助模板剂合成了具有介孔孔壁、比表面积高达951m2/g的空心二氧化硅微球(HSSM).考察了温度、浓度、溶剂等合成条件对HSSM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及溶剂对HSSM的结构及形貌影响显著... 以十二胺为主模板剂、聚乙二醇1000为辅助模板剂合成了具有介孔孔壁、比表面积高达951m2/g的空心二氧化硅微球(HSSM).考察了温度、浓度、溶剂等合成条件对HSSM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及溶剂对HSSM的结构及形貌影响显著;最佳的水/乙醇体积比为5∶2,此条件下可得到外表光滑、有序度高的空心微球;水/乙醇体积比高于6∶1时,空心微球形貌不规整,有序度也较低;水/乙醇体积比低于4∶3时,得到有序度良好的褶皱状形貌介孔材料;最佳的合成温度约为30~40℃,低于该温度时合成的样品难以形成空心微球结构,而高于该温度时空心微球结构将受到破坏;混合模板剂浓度增加到0.038mol/L及以上时,可以得到空心微球,否则只能得到实心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 氧化硅 形貌 合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染料掺杂介孔SiO_2微球的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大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1,共4页
利用自组装法将激光染料分子(4-dicyanomethylene-2-methyl-6-p-dimethyl-aminostyryl-4H-pyran,DCM)组装到介孔二氧化硅微球(mesoporous silica spheres,MSS)孔道中,制备出光学活性较好的复合材料DCM-MSS。样品DCM-MSS通过光学显微镜、... 利用自组装法将激光染料分子(4-dicyanomethylene-2-methyl-6-p-dimethyl-aminostyryl-4H-pyran,DCM)组装到介孔二氧化硅微球(mesoporous silica spheres,MSS)孔道中,制备出光学活性较好的复合材料DCM-MSS。样品DCM-MSS通过光学显微镜、XRD、FTIR、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CM-MSS具有相对透明、均一的球状形貌,粒径约为800μm;复合材料DCM-MSS与固体激光染料分子DCM相比,最大吸收峰发生了123nm的蓝移,说明染料分子在复合材料DCM-MSS中呈单分散状态;复合材料DCM-MSS的发射峰位相对于染料分子DCM发生了100nm的红移,说明复合材料DCM-MSS具有很好的光致发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激光染料 DCM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